《江海学刊》‖ 双传学 梁敬国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逻辑溯源、系统呈现与价值旨归

文化   2024-08-10 12:06   江苏  


本文刊于《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末附电子版下载链接


摘要

ABSTRACT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体现了本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坚守性和发展力。中华文化主体性来源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生发于对外来文化的清醒认知,升华于对发展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系统呈现和深度拓展。这一思想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弘扬了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崭新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行动指南,从理论、实践、现实、国际的维度出发,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主体性更加彰显。

关键词

KEYWORD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主体性 逻辑溯源 系统呈现 价值旨归

作者

AUTHOR

双传学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梁敬国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的命运是民族的命运,文化主体性关乎民族未来。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更好肩负起这一崇高使命,必须深刻认识中华文化主体性生成的必然逻辑,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系统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时代精华,在这一思想指引下,阔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逻辑溯源: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在生成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主体性体现了本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坚守性和发展力。目前,学界关于文化主体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即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以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文化的主体意识应该是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和发展等;南京大学江宁康教授等学者提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中确立和更新,并由民族的各个成员所共同认可、共同维护的;台湾学者朱高正等则认为,所谓“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自觉到所拥有的历史传统为其所独有,并对其历史传统不断做有意识的省察,优越之处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奋力加强,缺失之处力求改进;西方学者侧重于区分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多从人类不断自我解放的历史来探讨文化主体性。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文化主体性涉及文化适应、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
文化长河奔流不息。在人类追逐现代化梦想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文化的主体性就要坚持胸怀天下,置身于宏阔的历史场景,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出发,重新界定其科学内涵。笔者认为,文化主体性深深扎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之中,在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绽放出新的文明结晶,并为人民大众所认可,彰显出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文化主体性需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民族性,文化主体性首先体现的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表征,是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身份证”;二是创造性,文化主体性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过程,催生出的是蔚为大观、令人豁然开朗的文化图景;三是坚守性,文化主体性一旦形成,就会被社会成员共同认可、体认,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维护;四是引领性,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反映,也是展现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标志之一,能够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发挥独特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究其根源,文化的主体性来自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清醒认知,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文化内核,这些要素共同建构了文化主体性的生成大逻辑。

(一)生成源泉:高度认同自身文化
在历史上,孔子曾提出“仁者若何”的命题,他的弟子颜渊给出了“仁者自爱”的答案,孔子的评价是“可谓明君子”。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只有爱自己,才会推己及人。这对我们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具有深刻的启示。可以说,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建构文化主体性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而具有天然的认同感。
第一,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具有认同的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用在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是至为确切和妥当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归纳总结的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第一个就是“连续性”。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我们政治实体衔接有序,中华儿女有着强烈的家国认同;中华文化道统弦歌不辍,思维方式、处世原则、风俗习惯、学术思想一直深深浸染每个人。特别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从未中断,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实依托。正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必然走自己的路,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自信自强、历经风雨志弥坚的精神风貌。
第二,中华文化统一完整,具有认同的前提。没有统一就没有主体性,文化必然支离破碎。中华文化是统一完整的文化。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在中国人的文化因子里,流淌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国历史清晰表明,自秦朝以来,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正是这一原因,“中国”或“中华”观念长存不衰,其内涵得以不断丰富。中华文明实现了具有广泛辐射力的广土众民的“天下国家”之成长。即使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近代,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共同抵御外辱、保家卫国,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既确保了中华文化的独立完整,又推动各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第三,中华文化厚重深广,具有认同的内核。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造就了世界领先的制度文明,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在农、医、天、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产生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据统计,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来自中国的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尤其值得自豪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价值和道德规范。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中国至为厚重的文化资源,为我们坚定文化主体性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厚滋养,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显著标志。正如有学者指出,不同的文化观念作为价值思维的抽象形式显示着不同的经验和体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离开了这些文化观念,离开了这些经验和体验,在现实中是无法进行价值判断的。
(二)生成动力:清醒认知外来文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显然,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包括个人、社会集团、国家等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在所难免。不难推出,文化的主体性也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往中建立,并得以体认。   
一方面,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了其他文化,在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主体性更加鲜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回溯历史,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铁器传到西方;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七下西洋,都谱写了中华文化交流交往的乐章。中华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周边地区来看,我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华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从对世界的影响来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包括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技术等,亦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华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我们坚定文化主体性的底气所在、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气魄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成果,在碰撞融合中得以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文明是文化的结晶。回望历史长河,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从来不是以邻为壑而是以邻为友,不是对立对抗而是交流互鉴。《礼记·中庸》早就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先秦时期青铜器上的异域元素,到汉唐时期在丝绸之路沿线流行的胡乐胡舞,再到宋元时期跨海而来的番客番舶,都生动阐释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发展之道。近代以来,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全面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觉醒,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在发展壮大中熠熠生辉。
(三)生成标准:展现出显著文化属性
静止的文明,其涸必然;常新的文明,方有前景。马克思站在“类”的角度分析,创造与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类的最根本的特征,而文化正是人的创造本性的体现结果。在汹涌澎湃的世界文化发展大潮中,我们不断形塑着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崭新模样。   
第一,独特的发展方向。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发展理路,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整个国民文化价值心理之中的,是超越具体的历史时代和个别人的心理而存在于整个社会群体中一代代传递的”,“在千变万化的价值选择中汇合成一个总的历史趋向”。一万年的文化史,中华民族走过了不平凡的文化发展历程,我们的根基和方向始终是立足于中华大地,发展体现自己主体性的文明形态。特别是近代以来,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华文化尽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但我们的文化之性从未改变,可以说中国自始至终都在坚守“中字诀”,讲好自己的语言。
第二,创新的文化因子。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文化创新的关键,就是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的创新。“无论是在中华大地上耕耘繁衍,还是远涉重洋开创新的天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始终秉持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集中表现在我们形成了以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为核心要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放眼世界,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第三,强大的价值引领。在马克思看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评价一种文化是否成熟定型,归根结底还是看它在社会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文艺复兴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还是源于其用思想文化的力量激活了中世纪沉睡的欧洲,开辟了历史新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民族。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始终葆有向上向善、一往无前的价值追求,即使一度濒临亡国灭种,但伟大的民族精神总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引领我们顽强坚持,不懈探索,终于迎来历史转机,推动中华文明“能够超越农耕社会而继续稳健地步入现代社会,并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系统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

巩固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接续历史荣光,彰显时代气象,贯通宏阔未来,展现出厚重的文化情怀、宏阔的文化气度、深沉的文化担当,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体系完备、逻辑严密,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系统呈现和深度拓展。
(一)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
有生命、有朝气是文化主体性的应然之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的重新激活,谱写了古老文明浴火重生的新篇章。
第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守住了中华文化的根。蔚为壮观的中华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独树一帜,就在于我们的文化有源有流、有根有脉。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文明面临能否延续的深重危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接力探索,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确立,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蓝图层层递进、日益清晰可见。但面对世界大潮内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党和人民面前: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科学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并在历史前进中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葆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把治国理政的根基建筑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从传统的智慧结晶中开拓中华民族的发展路径,重拾了国人的文化信心,古老文化绽放新貌,悠久文明实现历史性延续。   
第二,习近平文化思想融通了中华文化的魂。文化之魂代表着文化蓬勃强劲、拔节生长的生命活力。从世界文化史来看,凡是有影响力的文化,必定是融会贯通、有形有魂的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视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历史性地打通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出场形态,使得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习近平文化思想囊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方方面面的庞大思想文化体系,真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与中华民族崇高理想、制度成熟定型与传统礼乐文明、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明道德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命运一体与天下大同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这当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理想追求、始终如一的民本思想、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崇尚和平的邦交之道,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化处处涌动着的新的澎湃活力、新的文明创造。
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延伸了中华文化的义。如何既保持文化的主体性,又让文化与时俱进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会遭遇的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典范,但这种“结合”不是“拼盘”,而是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逐梦现代化的今天,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也是中华文化生发出来的现代化,还是人类文明更新的人类社会新形态,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魄,还兼具中国特色之形态。这些都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了更多的现代涵义,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河床上铿锵前行。
(二)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
纵观古今,“不论其社会历史形态多么错综复杂,不论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多么特殊和具有偶然性,透过历史外层的表面现象,我们都可以看到其发生、发展、变化都是受他们历史上持续的文化价值精神支配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处处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   
第一,彰显伟大创造精神。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精神活跃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中华文化各个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禀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口,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以“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着力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华民族更加自立自强。
第二,彰显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在强敌和险境面前不惧困难、愈挫愈勇,挽救民族危亡;正是靠着顽强奋斗,中国人民矢志不渝、攻坚克难,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新时代,我们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伟大成就,但对于到底还要不要保持创业之初一般的拼劲、干劲,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习近平文化思想处处昂扬着奋斗情怀、奋进力量,把“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持续奋斗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如今,中华民族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奋斗激情,锚定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辉煌明天。
第三,彰显伟大团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民族文化才会绵延不绝,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建构。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唯有团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创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向前进的新局面。这一思想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贯穿工作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基础工程,把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作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张扬到了历史新高度。如今,中华大地上亿万人民精诚团结、共同奋斗,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建设自己民族的美好家园。   
第四,彰显伟大梦想精神。从小康生活的社会理念到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执着追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点燃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从目标维度看,它指明了党和人民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从内涵维度看,它蕴含体现执政党形象的价值因素;从精神维度看,它反映了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气质和状态。这一思想反复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构筑起伟大梦想的逻辑前提。同时这一思想细致勾勒文化强国建设、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时间表、路线图,特别突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任务,把我们的伟大梦想深深融进了人类文明图谱,有力推进了中华儿女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阔步迈进。伴随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迸发,恢宏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世界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三)弘扬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
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华文化之所以蔚为壮观,原因在于它数次在关键时刻担负起引领时代变革的重任。作为时代精华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就充盈着这样的使命责任。
第一,为民族担当。民族的主体性就是民族的独立性、主动性、自觉性。如贺麟先生所言,“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历史警醒我们,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丧失了,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断了,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丧失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正是深沉的家国情怀,才使中华文化开思想解放之先,一次次担负起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饱含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怀。这一思想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中国近代180多年斗争史、10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出发,在广阔的文化视野里牢固树立并实现自觉、自信、自强,积极探寻一条不同寻常的崭新的大国复兴之路。在习近平总书记宏大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坚定文化自信,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抑或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都是对强国之路、复兴之路的深刻认识,彰显出深邃的历史观照、深厚的历史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归根结底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主动。   
第二,为人民负重。文化凝聚了人类群体的生存方式和现实感受。因此,人是文化独一无二的主体,离开了人类谈文化,文化就失去了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两个结合”的产物,充盈着坚定的人民立场、博大的人民情怀。在总书记宏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以民心定义“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反复强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解决好文化发展的价值所向、源泉所在。正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才引领起文化价值的升华,走出了依靠人民推动文化进步、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第三,为世界尽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当前,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谋进步的使命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理想相结合,阐明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申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着力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这一思想昭示着“文明冲突论”的终结,推动人类走出资本主义文明所带来的弊端,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四)开创中华文化的崭新形态
文化主体性体现在文化的新样态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其崭新的领导力量、发展道路、概念内涵、历史作用,绘就了中华文化的新模样。
第一,领导力量之新。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文化的领导权更是关系着国运兴衰的大问题。毛泽东早就指出,“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是领导我们推进文化创造、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不断明确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重要性,明确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保证,赢得了决胜未来的历史主动和战略主导,成为引领历史之变的根本保障,也成为造就文化新样态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发展道路之新。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寻的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并阐述“两个结合”,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来自异国他乡,与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时间、空间、立场和方法等多个维度的显著差别。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第一个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思想差距,但“第一个结合”,仅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性,只是作为中国具体实际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存在,可以看作是对两种文化传统张力的缓和。“第二个结合”则直面这个问题,做好了很好的解释,至此,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中得以圆满解答,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第三,概念内涵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样态应运而生。从习近平文化思想恢宏壮观的气象格局中,我们能深刻感到文化的精髓要义。从概念范畴来讲,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创新创造,包括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都属于文化的范畴,都带有文化的烙印。从实践路径来看,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立足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大实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造出新的文明形态。从最终落脚点来看,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着眼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文明特征来看,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体现出继承性、创新性、先进性、人民性、国际性等特点,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创造。
第四,历史作用之新。崭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有着独特历史地位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中华文化新的历史作用:赋予文明再造的深意,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征程,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探索面向未来的观念、体制、制度等创新;巩固了文化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属于中国和世界的主体性贡献。

价值旨归:在习近平文化思想

指引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构建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文化和现代文明图景。要以这一思想为强大行动指南,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从理论、实践、现实、国际的维度出发,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做好今天的事业,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新的文化使命。
(一)坚持思想铸魂
思想是文明的坚硬内核。理论作为对客观世界合理性的思考,其追求真理的特性决定了人类总是在思想理论领域首先吹响思想解放的号角,从而揭开社会变革的序幕。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强有力的革命理论,也是充满活力的文明再造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机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中,从而得到人民大众认同的历史。所以,只有将中国化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融入广大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并逐渐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念、意识和素养,才能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现时代的伟大生命力,才能真正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必须持之以恒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特别是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着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着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日用而不觉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坚持实践涵育
实践是文明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必须由物质基础决定,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的文明共进之路也应在实践中拔节生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文明之路,是深深根植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在充分汲取中华大地深厚文化积淀基础上,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明确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地位,使文化有机融合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努力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形成新的关于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创造新的科技发明和社会生产力,建设新的文化内容和样式,形成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条件等。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先进文化扎根、文明永续。最为要紧的是顺应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主动拥抱数字化时代,推动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激活文化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不断拓展文化发展空间,让文明范式根植于我们这方热土。
(三)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是文明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如果一个民族将自身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希望仅寄托于传统的复兴,而不是当代文化的发展勃兴,不但是复古的,更是虚幻的。”必须坚持以创新精神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以传承滋养创新、以创新升华传承,更加自觉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其中有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从文化自身而言,在当今时代高扬中华文化之旗,就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革命文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强文物、古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并挖掘其价值和智慧,使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都是坚定文化主体脉络的应有之义。从文化价值而言,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大力发展体现时代内涵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在创新创造中攀登文化高峰、实现文化价值、推动文明更新。
(四)坚持形象培塑
形象是文明的样态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我们有现代文明形象、现代国际形象,展示东方神韵。简而言之,就是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即提高“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特别是当前,世界乱象丛生,近代以来西方主导的文明发展动力已经枯竭,国际社会对中国有更多的期待。面对这种世界性期待,我们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拓深拓宽中华文明长河的新时代河床,疏源浚流、海纳百川,推动中华文明长河澎湃向前,展示昂扬向上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求我们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这深刻启示我们,在国际传播中,一方面要有展现现代文明新样态的载体,建好用好各类社科场馆、文博场馆,创新人文学习交流方式,为中外学习传承、体验践行中华文化提供便捷舒适、清朗健康的数字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话语方式,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在深化交流互鉴中传播中华文明,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故事。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展示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理想信念、宗旨作风,推出更多高显示度、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地域文化标识,更好彰显其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整体坐标中的独特意义和时代价值。
▼点击下载原文电子版

· END ·


责任编辑 | 赵   涛

微信制作 | 静   姝

图文初审 | 丁惠平

审定签发 | 赵   涛


本文原载《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参考文献及注释参见本刊原文,欢迎转发与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25—85699971,联系人:胡老师。


声明:图片部分来源于摄图网,已获平台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刘志洪丨核心规定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层考察


周锦丨数字时代城市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任平丨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开放观:方向抉择、重大使命与历史超越


余乃忠 宫曼露丨大语言模型下文化认同的发生、型构与再序

江海学刊
《江海学刊》自1958年创刊以来,始终以“办传世名刊、载精品力作”为宗旨,执著追求“新颖、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组织学术讨论、引领学术争鸣,现已成长为展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对话与交流的高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