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扫描 | 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化   2024-11-12 08:25   江苏  


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

——“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为探讨如何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搭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2024年11月7日—10日,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

本次论坛系《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倡议,并联合《当代文坛》《东南学术》《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海学刊》《江西社会科学》《南方文坛》《人文杂志》《山东社会科学》《上海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会科学战线》《文艺理论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以上单位排名不分先后)等18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共同发起成立的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第一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检视、检讨中国人文城市研究的成果及不足,共同探讨在人文城市发展中如何实现文明互鉴、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何推进和升华中国人文城市研究。

与会嘉宾合影

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成立的初衷在于,从乡土中国、城乡中国到城市中国,不仅是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经济社会现实,更意味着人文城市的新生与城市文明的新变。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化征程中,来自人文领域的声音不可或缺甚至理应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相同的信念和志趣,我们共同发起并成立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我们本着平等、互助、协商的原则,共同策划并推出人文城市研究相关议题,共同举办学术征文和研讨,联合设置专栏或专题,团结中国学术界有志于人文城市研究的学人,共同推动、推进相关成果的发表与转化,从而为推进中国人文城市研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会议现场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权衡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上海市社联主席、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战作主旨演讲。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致欢迎辞。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哈佛大学荣休教授李欧梵以视频方式发表特别致辞。


权衡副部长发表讲话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权衡在讲话中指出,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这为我们下一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上海城市文化魅力提供了指引。在上海研究中国城市,研究中国式城市现代化,有其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城市中国已成为当下中国的社会经济的现代课题。不仅要求我们的社科工作者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智能等方面分析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与路径,同时也要求我们的人文学者从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文明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他从三个方面谈到了对本次大会的想法和期待:一是人文学科要发挥思想优势,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供人文内涵和思想力量。二是发挥跨学科研究的综合优势,构建一个聚焦未来城市发展的研究共同体。三是人文城市研究要与人文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促进成果的落地转化与推广利用。希望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能从不同领域共同应对当前城市发展的问题,共同规划充满人文温度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王战主席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市社联主席、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战发表题为《城市更新如何诠释“美”“好》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特殊历史时期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在此搭建棚屋,从而形成当时特殊的城市风貌。但这并非城市规划的初衷,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更新,在追求“好”的过程中,心中应怀揣对“美”的向往。“美”要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并形成城市更新的“上海范本”。上海的城市更新要体现中国特色,城乡一体是关键。上海拥有广阔的郊区,城市建设必须统筹考虑中心城区、郊区和周边地级市的关系,通过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除了国家特色、城市特点等宏观层面的把控,细处的地标建筑、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基调、建筑风格、文化符号、生态打造等更需要精细化设计与营造。在建筑风格上,上海既要传承老底子的历史记忆,也需与时俱进,挖掘并创新建筑的历史记忆,创造出既似曾相识又独具新意的城市风貌。


王为松书记致辞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如何总结既往经验,进一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是我们人文社科界需要着力探索的问题。城市中国的浮现,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变革、社会变革,同时也意味着人文城市的新生与城市文明的新变。在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来自人文领域的声音正在发挥着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次19家单位共同成立的“人文城市跨学科研究共同体”,能够团结中国学术界有志于人文城市研究的学人,深入推进中国人文城市研究。


林在勇书记致辞‍‍‍‍‍‍‍‍‍‍‍‍‍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在致辞中表示,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必定也是城市的黄金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与新时代使命,也必定深刻体现在现代城市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之中。“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正体现了上海政界、学界还有业界携手推进上海人民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的决心和努力,我们将依托这一共同体,积极参与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中传承发展上海城市文脉,汇聚国内外学术智慧服务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为奋力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贡献人文力量。


李欧梵教授视频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哈佛大学荣休教授李欧梵作线上特别致辞,他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形象与中国的国际形象紧密相连。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直被定义为国际大都市。但在今天,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提问,上海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上海的这个空间意义是什么?它是不是只是代表一个城市空间呢?不同于深圳等大城市,上海在一定程度上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有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过去我们对上海进行探索与书写的过程中,“上海学”日益成为海内外城市研究的一门显学,但在今天我们应该提出一种新的“上海学”研究范式。他以个人的研究体验为例,指出用一种“半玩票、半旅游、半个人”的文体,以写故事的方式来发现上海,是人文城市研究方法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有可能是一次“绝响”。



任小文副主席主持开幕式

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了本次开幕式。

开幕式上,“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揭牌仪式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赵修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熊月之,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河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陈思和,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新华文摘》原总编辑、编审喻阳,共同为“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揭牌;中共上海市委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权衡,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揭牌仪式后,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进行了合影。

“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成员合影

本次会议共分为“城市中国”“文明互鉴”“褶子城市”“文学城市”“长程城市”“间性城市”“流动城市”“烟火城市”“晶体城市”“万象城市”10个主旨演讲单元。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30余家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青年才俊齐聚一堂,从全球视野、历史文脉、理论瓶颈、现实问题等维度,共话“人文城市”建设。

11月8日会议现场

第一单元:城市中国

陈恒副校长主持

第一单元的主旨演讲由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上海市社联副主席陈恒主持,共有五名专家学者发言。


陈平原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河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围绕着“ 如何谈论城市”来进行设问、解释和回答。他从个人经验出发谈论城市的立场与策略,第一,作为学者,学者的责任是说出自己相信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第二,只要用功,我们谈古代城市,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一旦涉及当下的中国城市,则很可能捉襟见肘。之所以采用两套笔墨,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学术思路:在与学界对话的专著之外,选择了“杂感”,也就选择了公民的立场,或者说知识分子的责任。第三,城市建设应更多考虑市民的需求,把适合于居住以及本地民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强调,小巷深处,平常人家,才是一个城市的精髓所在


陈思和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陈思和以“城市文化结构中的岗位意识”展开论述。他以自己的专著《从广场到岗位》切入,并结合“掏粪工人”的概念隐喻,探讨作为知识分子的“岗位” 如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人文建构的作用。现代化城市脱离了乡村,有了更加精细化的分工,在现代化城市中,岗位间的平等意识有实现的可能性。广场的指向意义是从局部到全局;而岗位的指向意义则是从全局到局部,所以,它是建立在社会层面,通过为社会人群服务进而达到 “家国—天下” 的情怀。人文精神的影响与专业的实施形成知识分子岗位的两大特征。


刘勇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围绕“中国城市的文化底蕴”进行了阐述,他提出,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带来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上海的魅力,在于它的融通与应变,在于它不可抵抗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上海人的务实和精明,源于上海这座城市急切发展的欲求,也正是这种欲求带来了上海迅猛的发展。他强调,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历史形成的,但城市的发展是由现实决定的。作为城市的文化领导者,要思考什么才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怎样才能促进这种底蕴持续发展,让人真正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气息。城市的领导者和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只有坚守自己城市的底蕴,城市的发展才有其独特的魅力。


孙甘露副主席发言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演讲的主题是“城市的秘密”。他从欧仁·苏的著作《巴黎的秘密》《人类的秘密》切入,指出马克思曾在《神圣家族》中对《巴黎的秘密》做了精辟的分析。这意味着,一个“秘密”往往需要另一个“秘密”揭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市中除了有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建造,也有日常生活中密而不察城市人的行为。因为秘密的关系产生了秘密的书写,这就需要在城市的日常中制造“空白”。越是一个秘密,留下的空白越多,就无法被人揭露。此外,他从《千里江山图》串联起了秘密的历史,从隐秘战线的斗争观察上海和关于上海的文学叙事。


第二单元:文明互鉴

叶祝弟主编主持

第二单元的主旨演讲由《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熊月之研究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月之以“华洋混处与文明互鉴”为核心主题,从近代上海的多元社会出发着重阐释了社会的多元特征与自发秩序、自发理性的关系。他指出,近代上海是华洋混处的移民社会,还是相当奇特的政治多元社会,因此,上海成为多元文化同在共处的奇特空间。人们的物质生活、行为方式、精神生活,有时只能靠社会的自发秩序与自发理性去判断与处理。他强调,建立在这种自发秩序与自发理性基础上的文明互鉴具有灿烂前景。


陈建华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陈建华围绕“ '长程革命'与城市文学的未来”的话题,以近数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上海的研究为例,考察了城市文学未来的拓展和深入的方向问题。第一,在全球讯息与价值流通的脉络里考察上海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晚清民初时期提供了什么文明经验?第二,作为维多利亚制度与文化移植的东方样板,在政经制度、城市管制、文化与意识形态方面有何特点?外来想观念、知识传播与生活方式造成怎样的影响?第三,从照相、石印到电影,媒介技术在半殖民上海产生怎样的民族“想象共同体”?画报和小说有何形式上的变化?给城市与世界带来了什么观念变化?第四,如何在华洋文化势力的消长中看待《申报》与《点石斋画报》《海上花列传》等?从女性参与社会的角度如何看待一系列描写青楼生活的“狭邪小说”?洋场文人扮演了什么角色?从感情史、物质史、时尚史、女性史等视点看,这类小说是否可看作城市文学?


黄旦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以“桥与门:作为媒介的城市”为题,着重分析了面临不同的媒介城市,我们该如何讨论城市的人文性这一问题。从齐美尔的“桥与门”出发,大众媒介就是架桥铺路,“有限与有限的连接”,促使城市既流动又高度集中,交通和通讯、电车和电话、报纸和广告、钢筋水泥建筑和电梯构成城市生态组织的首要因素。他指出,城市由媒介运作而造就,是媒介赋予其活力和形态。人、媒介、城市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契合,城市已经是媒介城市。他强调,媒介既构成城市,也形成理解城市的范式。主导性媒介的变更必定导致城市的形态、运转、控制等的演化。这为我们理解大众媒介(印刷)城市与数字城市,提供了一个考察视角。


陈恒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上海市社联副主席陈恒围绕“城市的兴衰始终是大分流的标志”这一主题聚焦城市的发展与“大分流”的关系。他指出,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城市的周期性兴衰始终是“大分流”的标志与有力指标,经济的大分流、思想的大分流、观念的大分流、知识的大分流等等,无一例外。同时强调,这些分流反映了权力、知识、思想、财富和影响力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决定了文明发展的走向与趋势。城市体现了这些动态变化,它们相互之间的领先或落后,往往决定着周边地区和文明的命运。处于永恒变革中的城市,不仅改变了自身的面貌,也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未来。


沈湘平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沈湘平以“城市文明新形态需要智能,更需要智慧”为主题,探讨城市文明新形态问题。文明(civilization)一词诞生就与城市直接相关,而人们对城市的理解从一开始又与美好生活本质关联。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人类现代文明及其城市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策源地。但是,目前中国城市的“现代”程度和“美好”程度都尚待进一步提升,软件与硬件发展不平衡,城市韧性不够,大城市病依然突出,人民主体地位还待突显,离人民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在生命生产方面出现“文明的不育”现象,在知识把握方面存在愚钝化倾向,在精神归属方面存在心灵无所皈依的情况。城市文明新形态不仅要从人的存在体验的角度达致“美好”,而且必须是“智慧”的。在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于城市之时,不能混淆智能与智慧,时下所说的智慧城市不过是智能城市。城市文明新形态需要智能,更需要智慧。

陆铭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围绕“后工业化城市的空间治理”的话题,介绍了后工业化阶段,特大城市的空间治理方面的特征、问题与策略。他指出,在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发展需要供给和需求在空间上的汇合,需要借助于人口规模、人口流量和人口密度来实现。因此,有大量的服务业就业和消费出现了向中心城区集聚的“向心趋势”。相应地,城市需要在空间治理上,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分别实施因地制宜的政策,来建设活力、宜居且和谐的现代化大城市。他强调,特别需要通过增加中心城区的住房供应,包括公租房和廉租房,加强轨道交通沿线开发强度,来促进服务业就业者的职住平衡。

第三单元:褶子城市


时世平主编主持

第三单元的主旨发言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时世平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陈忠教授发言

苏州大学教授陈忠以“'城市中国'的文明特质”为主题,以对“上海之窗”的实地观察为切口,探讨城市中国的可能文明特质。以2000年(房价开始上涨)为分界线,经过20多年的高速城市化,我国正在深刻成为“城市中国”。那么,城市中国会走向何处?什么是城市中国的文明特质、气质?什么样的城市中国才是可持续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的问题。



刘怀玉教授发言

南京大学教授刘怀玉以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有影响的普殊同、霍耐特、卡利尼克斯与博任纳等为代表的新批判理论为代表,分析反思这一重要转变,以期对建构中国式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他指出,博任纳重提什么是社会批判理论,不仅仅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范畴与话语的批判,而是由此进入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现实或内在逻辑的规律的批判,他重新改造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使其成为反映新资本主义现实的理论,即城市批判理论。在传统马克思主义那里城市只是一个概念,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之中城市问题还没有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概念而只是作为一个局部问题提出,今天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整体性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完整系统的全球化视野中的城市理论。将城市化问题系统全面地纳入批判理念建构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



汪民安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以“褶子城市与平滑城市”分析了褶子城市的由来与特征。他指出,“褶子城市”是借德勒兹的褶子(fold)概念来指代的一种城市类型。德勒兹发展了莱布尼茨的褶子概念,并用它来表达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征。他强调,这个概念也可以用来描述某种城市类型,就是城市在不停地折叠和打开的过程。


孙玮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孙玮围绕“智能界面:创造城市文明的新形态”这一核心话题,探讨了数字时代的城市文明面临的挑战性议题。第一,智能机器系统的秩序逻辑与城市实践自发性、偶然性、无目的性之张力;第二,城市界面的平台中心化与端侧智能的个体化之关系;第三,人类的主体性与人工智能“他者性”之共生合一。她强调,这三个议题预示着,当前智能界面的发展,致使人类珍视的城市价值,如异质系统的交转、不同文化的碰撞、人与自然的融合、地方共同体的认同、自由创新活力的激发等等,正在发生变化或遭遇危机。但同时,智能界面又蕴藏着创造城市文明新形态的巨大潜能,亟待我们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未来。


季剑青长聘副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季剑青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双城故事’”这一主题展开。他指出,中国现代文学酝酿和发生于现代城市,主要就是上海和北京。如果我们不纠结于现代文学时间上的确定地点,而是将晚清至五四整个现代文学的发端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上海与北京以其不同的城市性格,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简而言之,晚清上海的都市现代性为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印刷出版工业、阅读市场、稿酬等一系列的制度条件,而北京作为大学师生的聚集地和五四新文化的策源地,则为草创期的新文学赋予了启蒙情怀、理想主义气质及某种“业余”精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而与此同时,两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从诞生起就充满了活力,并为其发展和演进提供了动力。


黄旦教授评议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指出,汪民安教授从德勒兹“褶子”概念出发提供了对城市形态的分析视角,褶子城市与平滑城市概念的对立具有启发性。刘怀玉教授探讨了城市空间的维度和尺度问题,其中讲到的全球视野下的地方研究问题,对上海城市研究以及城市与国家关系研究很有意义。孙玮教授的界面概念为理解褶子城市打开了新的视角。季剑青教授试图打破现成的文学史叙述和书写的时间差问题,“双城故事”将京沪两个空间并置,重新讨论了现代文学的产生与形成。

第四单元:文学城市

俞晖主编主持

第四单元的主旨发言由《江西社会科学》主编俞晖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严锋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以网络科幻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为例,探讨“都市空间的混合现实重构”问题。第一,该小说以两个相距20年的南京为背景,描写了两位少男少女跨越时空的交流。作品对现实的都市空间进行了多重的重构,把当下鲜活的生场景与架空的废土世界进行叠加,在日常中看见异常,在架空的废土中展现出温度和浪漫,突破了传统科幻文学中对城市的冷漠和异化描述。第二,网络文学的媒介性又为这一空间的建构提供了新的维度。第三,读者在原作的页面上留下了大量的评点,用图像和音频的方式对作品中的都市空间和人物形象进行了再现。读者的深度介入让传统的阅读活动变成了读者与作者和文本共生的再创造,也进一步突破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把不同个体和时空连接起来。



李永东教授发言

西南大学教授李永东以“'双城市'模式的文明失衡、新旧冲突与中国式调和”为主题,探讨城市在权力与文化上的双重性质问题。所谓的“双城市”,即指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由性质相异的两个区域构成,在城市内部形成了“双城市”模式,即华界之城与租界之城,或者说外国人之城与中国人之城,比如一些条约口岸城市号称“东方巴黎”(上海)、“东方芝加哥”(汉口)、“东方莫斯科”(哈尔滨)、“东方瑞士”(青岛)。他强调,近代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是从“双城市”开始的,同时带来了“双城市”的文明失衡、新旧冲突,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再造,则需要消解旧的“双城市”模式,调配出新的城市文化样态。


郁喆隽副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副教授郁喆隽的发言主题为“社区树突化与大脑神经网络式城市的可能”。他分析了数字时代,传统的以单一功能为载体、以效率或组织度为中心的社区,向一种类似神经元树突(dendrite)结构转变的可能性及其过程。他指出,现代性的一个未曾预期的效应是时间“克服”空间,但是在当下语境中,这种效应正从无意识转向自觉的演进与发展。尤其是伴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涌现——如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物联网、低空物流和3D打印等,原本在单个城市内消费、生产、居住、文化和休闲娱乐的物理-空间区隔将被不断弱化,乃至最终消弭。因此,都市性(urbanity)将不再由居民密度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加以界定,而是体现于大脑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式城市的形成。



于小植教授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于小植发言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城市文学”她指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生与演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休戚相关。在他看来,中国城市文学表述的必然是“中国式现代化”,针对的是中国现代工业史、中国现代经济改革史、中国现代城镇史等具体现代化事件及其独特的现代化经验。她强调,未来,中国城市文学在叙述中心、写作立场和精神内蕴等方面,应进一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建构新型城市伦理,书写好凝聚城市精神的城市景观、城市人和城市故事。



张屏瑾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教授张屏瑾聚焦人文城市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现状,阐述了人文城市研究的问题、方法与路径。她指出,人文城市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如何在城市中认识自身等,这些问题关涉人文与社会科学,也与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人文城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文学科的理论问题,对其认识路径是复杂的和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的,如果说人文精神讨论更注重反思的态度与立场,那么今日的人文城市研究应该具备一种主体性与建设性更充分的自觉意识,对城市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产生明确的指导作用。他强调,人文城市研究应当从中国城市化最具体的历史着手,以西方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得失为参照,最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视野中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内涵。


陈建华教授评议

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陈建华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在评议中注意到文学城市这一单元的高度跨界性。严锋教授所探讨的小说案例,展现了网络科幻文学远超出传统经验的发展,而当代科幻文学也唤醒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文学记忆,为重新看待晚清和民国初期大量科幻作品提供了新视角。郁喆隽教授用树突等脑神经科学概念对于城市的比附性描述,彰显出从时间视角出发的带有人文色彩的城市展望。李永东教授的“双城市”模式突出了中国城市与国际都市的比较视野。于小植教授回顾了文学史研究中的城市文学叙事,提醒我们如何打破固有概念,呼吁探索研究中国城市文学的独特路径。张屏瑾教授追溯了九十年代的人文精神讨论,对未来人文城市的发展路径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归纳和概括。

第五单元:长程城市

马立钊主编主持
第五单元的主旨发言由学术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马立钊主持,共有四位专家学者发言。


伍斌教授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伍斌以美国移民法修改所带来的影响为例,探讨城市文明变迁过程中的危机与生机问题。美国《1965年移民法》以家庭团聚和技术移民取代了基于种族和国家来源的移民限额和禁绝制度,这一法律的修正导致数量空前的“有色人种”集中于美国各大城市,一方面他们繁荣了美国城市,延缓了中心城区的衰败,但是同时也导致了族裔隔都的持续存在甚至扩大,移民族群同美国白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导致了所谓的“城市危机”。他指出,美国的这种“城市危机”看似大量文化差异巨大的移民聚居所致,实则是美国历史上长期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各种或隐或显的种族主义的结果。

朱明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明基于印度洋地区的城市史,探讨史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第一,印度洋自古存在多种文明,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舞台,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特点,而中国也一直在其中拥有重要作用,从法显远航到郑和下西洋再到一带一路,通过印度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可以深入考察;第二,18世纪起印度洋出现了作物流动的“革命”,各种经济作物的移植、控制、贸易,亦带动了人群的流动,加上工业时代航运和交通技术的变革,带动了新的港口城市的形成,对这些港口城市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印度洋地区的多元城市,以及与城市人群相关的利益关系;第三,城市史与帝国史的联系也应受到重视,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在印度洋地区的经营,不仅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一线的地缘关系,以及这一地区的经济、生态等方面,而去殖民的错综复杂的历程也与此密切相关,更有助于理解全球南方兴起过程中的历史遗产和发展潜力。




瞿骏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骏的演讲主题是“上海都市与20世纪前半程中国革命互动的再认识”。他从都市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上海都市与20世纪前半程中国革命的关系。第一,报刊、学校等都市基础设施推动着革命,但这种推动不仅在报刊和学校本身,而是和它们所依存的社会人群基础相关,即上海都市与20世纪前半程中国革命互动的一条重要线索是“自居于士类者”的演化。第二,“自居于士类者”的演化与所谓“中等(社会)革命”“文明革命”的观念密切相关,这既是上海都市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亦是20世纪前半程中国大革命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这几条脉络显著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前,但并未中断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革命的“城市脉络”该如何加强理解,亦是当下研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徐涛研究员发言

《史林》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徐涛聚焦海派文化的发展现状开展批判性反思。他指出,海派文化,是最成熟的中国单体城市研究中的文化面向,属于改革开放后兴起的第二波上海史研究浪潮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海派文化本身所隐含较强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它的发展现状,愈来愈难以与拥有强大生命力的红色文化、相对明晰边界的江南文化相匹配,上海文化品牌三者之间的关系模糊,很难形成合力。比如“海派”和“海派文化”是一回事吗?海派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吗?是上海文化的同义词吗?等等。因此,回答这些问题,亟需学者们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学理性研究,而这也恰恰是海派文化发展现状所最为缺乏的部分。


李梅副主编评议

《探索与争鸣》副主编、编审李梅担任本单元评议人。她指出,该单元的发言集中展示了“长程城市”的三个面相:一是城市文明孕育于历史长河中,二是历史长河中萌发着动态变化的元素,三是这些动态变化为不同文明和城市中国提供镜鉴。面向未来,“长程城市”的长度、宽度、温度和深度有四个维度延展的研讨空间。长度上,回到“长程”概念本身,长程还不够长,而且长度一定不仅包括过去,也包括未来。宽度上,不妨把“褶子城市”“多孔城市”“混合现实”叠加入“长程城市”。温度上,回归有血有肉的日常,回归人的本位,回顾城市的可爱。深度上,进一步总结城市发展的特质、规律和提炼城市治理的模式和范式。

第六单元:间性城市

张曦副编审主持
第六单元的主旨发言由《学术月刊》副编审张曦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郭武教授发言

甘肃政法大学教授郭武基于秦汉简牍和出土文物,探讨古代城市的人地关系。第一,夏商以来,中国古代城市类型经历了从单一都城到城市群,由中心都会到次中心城,从政治型城市向工商业城、边寨城、海港城的分区化、层级化、功能多样化发展过程,体现了“辐辏城市”体制向“矩阵城市”模式的跃升;第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和保护深谙人地和谐的传统智慧,具体表现为从“九周五服”体制下对经济地理要求的遵循逐渐转向对人地和谐、兼顾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日益重视。他强调,据秦汉简牍和出土文物所见,仅边寨城的建设和运维即可管窥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中对人地和谐关系的“偏好”。

凤媛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凤媛指出从空间而非时间的逻辑探究新文学的起源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转向,但在此过程中也呈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凸显“地方”的去中心化思路中,往往忽略了地方和中心区域的复杂互动,“地方”在成为反思“冲击-回应”说的宏大叙事的抓手后,也容易落入被碎片化和本质化处理的危险等。她以江南研究为例指出,以环太湖流域为核心,包括沪、苏、浙、皖在内的江南在新文学发生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将作为“地方”的江南和新文学如何发生的问题进行榫卯契合的对接,凸显“地方”江南在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中的主体性意义和价值,仍要落实到更多的在地性研究,并且需要借镜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域。


秦兰珺副研究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兰珺围绕人与地方的关系,探讨“平台经济时代的城市书写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在她看来,“平台”经济下的“地方”书写,本来就是个有点矛盾的题目。虽然此前,城市确实涌现出不少借助平台建立的“在地”互助网络。但在日常状态中,平台,往往意味着突破地方、超越地缘。在很多情况下,“地方”如果不是被彻底抹去,就是沦为地名/地名集合或打卡拍照的背景。因此,“平台经济时代的地方书写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根本,并非“如何书写”,而是“何以地方”。或者说,平台经济时代,我们如何重建“人与地方”的深度关联。对此,传播社会学和媒介地理学已经围绕着“消失的地方”“重建地方”“媒介地方感”等关键词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我们也需要更多来自文学和艺术的深度回应。


王鑫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教授王鑫从“沉浸”和“附近”两个维度探讨人与城市存在关系建构的可能。她指出,在越来越充满科技感的智慧城市中,人与城市的关系被科技和算法链接在一起。生活在其中的人似乎在科技编制的城市网络中成为矛盾的主体:一方面拥抱科技带来的“快感”,在城市之虚实交互的网络中穿行;另一方面又成为“被驱动者”和“被卷入者”,去适应智慧城市新形态。在亲切的拥抱和艰涩的适应中,审视自身在城市作为“人”的生活的可能性和丰富性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提出“人文城市”的意义所在。因此,应“从媒介、与媒介和通过媒介”的理路,考察“从城市出发,与城市之间和通过城市”,城市如何因为人而有生命感,人如何因为城市而更加如其所是。


张娟教授发言

东南大学教授张娟以新移民作家的城市书写为切入点,探讨空间折叠背景下跨文化视域中的城市主体与文明互鉴问题。在这个空间折叠的时代,新移民作家的城市书写也呈现出丰富的意义向度,暗含着伦理判断,呈现出中西之间的文明互鉴;海内外乡村、城镇、城市空间的交互和凝视形成多元异质的伦理选择,体现出现代社会中城市主体的复杂价值向度。在海内外流动的城市空间书写中,乡土中国的集体“自我”逐渐演变成为原子化个体,并进一步呈现出后人类多元形态,体现出城市社会的人文性和主体性的自觉。她强调,在充满流动性的全球化时代,城市书写体现出新移民作家跨越中西的价碰撞与文明互鉴,也呼唤着城市认同与人文精神。

罗雅琳编辑评议

《文学评论》编辑罗雅琳担任本单元评议人。指出,五位发言者的共同主题在于探讨关系中的城市,指向了城市的熵增现象与问题。郭武教授对古代城市的探讨,提供了人地和谐关系问题的一种观察视角。凤媛教授讲述了江南内部各个城市关系的互动。张娟教授探讨了海外跨文化的互动流动问题。王鑫教授和秦兰珺副研究员深入展现了人与城市的关系,尤其是通过对“附近”“体验”的关注来重建对城市精神深度滋养源泉的问题。这些探讨中隐含着“大地方”与“小地方”的对话张力。多形态的城市文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化的重要成果,值得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努力。

第七单元:流动城市

韩海燕副主编主持

第七单元的主旨发言由《人文杂志》副主编韩海燕主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钟媛为评议人,共有四位专家学者发言。

俞敏华教授发言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俞敏华针对当前城市文化作品的同质化、碎片化等问题对城市人文历史的深度阐述所造成的破坏现状,指出回到人文性的认知上来,将阐释的焦点重新定位于活生生的个体生命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并以《燕食记》《文脉春秋.龙泉》等为例进一步阐述其观点。比如《燕食记》中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在个体身上的展现,《文脉春秋.龙泉》中青年一代手艺人的出场,刀郎《 花妖 》 中的情感复活,都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文本。他强调,说到底,城市人文历史阐述依然需要活气生香的生命气质。

徐勇教授发言

厦门大学教授徐勇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中间地带”的县域文学书写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县城/县域写作,是一种单向度的写作,呈现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冲击/回应的模式:现代化的入侵之下,边城的传统秩序遭到冲击,人物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历时地看,县域写作的真正变化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可以说,此前的县域书写是一种没有县城的县城文学。他强调,要想打破这一以城市作为方法的县域书写,应倡导一种以县城作为方法的县域书写,即把县域放在乡村、县域、地方性城市和全球性城市的平等状况下打量和表现,就是呈现县域在这一复杂空间结构中的独特表征,而拒绝作单一性或隐喻化的表现。“中间地带”的县域书写就具有这样的倾向。

徐刚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刚以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为案例,探讨电影中人物的“进城”与“下乡”的流动踪迹所透露出的乡村与城市的伦理位置。他指出,这一方面体现在乡村题材电影所暗含的对于城市的隐藏敌意;另一方面,“堕落进城者”的城市叙事又彰显出城乡冲突中的意识形态焦虑。他强调,“逆城市化”叙事的文化诉求则意味着捕捉城市人“返乡”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意涵。这些讨论有利于深化对于“十七年”电影中社会主义城乡伦理的全面认识。


陈昶副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副教授陈昶围绕“深入生活和伦理重建”两个层面探讨如何使城市文学深入思考个体与城市的关系、如何形成一种具有共感性的情感结构等问题。她指出,在当下的城市生活中,一方面是自我主体的扩大与膨胀,另一方面又是被困于各种系统中的“被规定性”。这样的状态与身心感受也被呈现在城市文学书写中,一定程度限制着我们的写作和在文学阅读中共情与思考的可能限度。因此,她强调,如果要对城市文学与当下生活做一点思考,我们可能真正需要的是深入生活,从自我经验出发,去通达他人,激发人与人连接背后的创造力与活力,从而形成一种真实性、广阔性、共感性。


钟媛副主编评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钟媛在担任本单元评议人。她指出,从移动城市到流动城市的概念转变包含着一种质感的变迁,既有城市之间在人口、空间、网络、实体等层面的可感流动,也有节奏、周期、虚拟空间等虚的流动。徐勇教授将县域书写做出了乡村、县城、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复杂空间中的一种多维解读。俞敏华教授探讨了当代城市和人文历史阐释的意义与反思,及对生活伦理的重建,从城市历史与记忆的再现唤起对城市人文性的认知。陈昶教授从当代城市文学作品中的人的书写状态对城市的情感进行观察,审视当下城市的非虚构写作,呈现出对城市的距离性的反思。


11月9日会议现场

第八单元:烟火城市

王永平主编主持

第八单元的主旨发言由《社会科学战线》主编王永平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徐锦江研究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锦江以城市化的上海实践为样本,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的文化性生产,探讨前四十年高歌猛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成就与得失,重点从文化上论述形体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辅相成的发展观如何造就了当下的城市建成环境,并强调“烟火气”所表征的人文主义应该成为回归城市本质一个重要方向。

邹诗鹏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邹诗鹏从城市内性(Inttra-urbanity)的概念、表现、重要性等方面深入探讨城市内性与都市文明的关系。他指出,“城市内性”是指城市在空间、资源、资本、技术、权力、人口等城市要素方面的聚焦及其形成的城市的内在性、内聚性及其内生性,城市内性的实质是都市内性。他强调,一座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过程,其文脉的传承以及都市精神的再造,直接决定着都市品质。理想的样态是城市内性在先,城市扩展及其城市际性的形成在后,因而,在城市扩张及其城市际性显化的当下,城市内性的培植显得异常重要。


陈能军研究员发言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陈能军以深圳为例,探讨数字文明对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数字文明是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文明新形态,城市文明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最重要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力支撑。因此,城市作为文明的容器,更要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文明形态的发展趋势谋求高质量发展。


赵涛研究员发言

 江海学刊杂志社社长、主编、研究员赵涛基于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进行哲学层面的反思。第一,从对域外理论的简单搬用转向关注丰富多彩的中国现实,直面社会转型中突出的城市化问题,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哲学话语体系;第二,从过分偏重对历史的线性梳理转向未来之思,强化城市哲学研究的危机意识和前瞻眼光,提升中国城市哲学研究的预见性与干预现实的能力;第三,从凌空高蹈的自言自语转向与城市规划、空间设计部门的广泛对话,打通理论之思与实践之行的任督二脉,知行合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军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军认为以空间本体论转向为路径,空间研究、后现代地理学以及城市文化研究,普遍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存在论的内在结合。他指出,“空间转向”的重要发展在于,通过重新发掘“空间”“地方”“场所”“身体”“家园”“气氛”“梦想”的革命性,将“作为存在的场所”转化为空间构造的诗学和政治经济学。空间将人的思想、回忆和梦想融于一体,从现象学的角度揭示人、自然、建筑、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探索想象的存在的丰富性。他强调,源于地方诗性构造之现象学沉思,当代空间研究在传统城市研究之“神性”“权力”和“人性”三重维度之外,还原空间的批判与重塑作用,拓展了以生活世界为根基的城市哲学范式。


郑崇选研究员评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郑崇选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指出,“烟火城市”主题体现出跨学科需求和学术话语的内在融通,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关注个体的需求、尊严和价值,讨论如何建设真正的人民城市,同时也可以与国家政策话语形成有力勾连。徐锦江认为烟火气是城市本质的人文主义回归,充满人文主义情怀。邹诗鹏提出城市内性概念,是对既有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很好的补充。陈能军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文明,具有前瞻性,数字文明如何真正以人为本,还有很大思考空间。赵涛提出的中国城市哲学研究应该开启的三大转向,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实践融入城市学理性研究提供了启发。朱军将空间理论和现象学很好地结合,激活了空间研究的人文主义向度回归。

第九单元:晶体城市

曾攀副主编主持

第九单元的主旨发言由《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主持,共有四位专家学者发言。

夏中义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中义从地标建筑、历史人物和深蕴灵魂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中国”的基本逻辑模型,进而将晚近百年魔都传播至今的“上海腔调”这一关键词,置于“城市中国”研究框架来进行阐释。并指出,在学界尚未系统深入“上海腔调”前,海上文坛已有人“先知先觉”,将其对“上海腔调”的切身体会融入了诗歌与小说,诗歌以《陈建华诗选》为范例,小说以金宇澄《繁花》为样板。

张勇副院长发言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张勇以上海市首个“保护性征收”旧改项目——张园项目为例,结合自身参与张园城市更新项目的具体工作,探讨张园城市更新的三种“美”。第一种美:历史之美,重点介绍张园作为“海上第一名园”的历史价值、建筑美学和文化内涵。第二种美:更新之美,从八个方面介绍张园为上海城市更新新标杆的更新“之最”。第三种美:平衡之美,结合实际与大家探讨中国式城市更新的可持续之道。


张怡微副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副教授张怡微基于上海市的空间规划现状,指出上海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忒修斯之船,废墟此起彼伏,不断重构着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面孔。在此背景下,“文学上海”的精神面向的重构,亦是空间书写、情感书写实践,经由物质层面的人与住宅、人与人的社区、人与国家的工业布局、人与全球的文化消费与景观社会,延伸至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复杂探索。她强调,文学面临的技术革命又将加剧城市书写转型的速率。“文学上海”的重新命名,即将为城市功能的转变提供新的叙述可能。例如航运、体育、女性、城市废墟与科幻基地等新题材,都会为上海的精神特质赋予新的血肉。


金理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金理以自己参编的上海作家外译短篇小说集The Book of Shang Hai为例,讨论了青年一代在城市写作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新的特质,以及在青年形象的文学史谱系中对照、勾勒主体生成的演变轨迹。


陈建华教授评议

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陈建华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指出,张勇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时尚文化等方面梳理了张园100多年的历史更新,以及近年重建历史标杆的过程。张怡微用古希腊忒修斯之船作为比喻,讲述作家对文学上海的重新命名;上海在不断更新过程中,一方面要看到光明的未来,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不断变成历史废墟的部分,这样的观察体现了作家的批判意识和哲理性思考。金理讲述了一个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的小说集的选编过程,既能代表上海的城市特性,同时也充满年轻气息。

第十单元:万象城市

喻阳先生主持

第十单元的主旨发言由《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喻阳主持,共有四位专家学者发言。

叶祝弟主编发言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聚焦城市中国的出场,阐述了人文城市研究的历史维度、内在维度、人文维度。在历史维度,城市中国作为研究概念的提出,建基于乡土中国、城乡中国的丰富学术土壤之上。城市中国是乡土中国、城乡中国发展的逻辑必然,它层累并内蕴着乡土中国和城乡中国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想象。在内在维度,应该把城市作为方法、把城市作为家园、把城市作为生命体。在人文维度,他从本次人文城市跨学科研究学术共同体Logo“徐家汇藏书楼之窗”的设计理念谈起,从武康路阳台之窗,到张爱玲的《传奇》,再到金宇澄的《自画像》,及至梵高《田野里的农夫》,无论是现实建筑还是艺术作品都把窗作为重要的意象。在这里,“窗”是“无中生有”,“窗”是“壶底天地”,“窗”内是郁郁困顿,“窗”外才是无限可能。他认为,城市研究的关键是“透窗见人”,向“窗外”看,才能发现由城市的人组成的勃勃生机和恋恋红尘。人文城市研究要回归城市的日常生活,尊重“人”、看见“人”。同时,他认为,应该构建一种既是书斋的、也是人间的,集实在、想象、情感与行动的平行四边形的行动的人文学,尝试探索城市中国背景下人文城市研究和批评的可行性路径。

涂险峰教授发言

武汉大学教授涂险峰从城市与文学研究的范式融合角度,探讨人文城市建构中的文学范式及其反思问题。他强调,人文城市的建构不能闭门造车,城市文化的提升需要互鉴。互鉴是彼此镜像的多重折射,体现出深刻的主体间性。它不仅包含着在他者眼中的自我反观和自我发现,还蕴含着对他者眼光本身的理解和想象。城市互鉴离不开对于城市自我和城市他者的双向深层解读,以及对于彼此表达的批判性反思,这对当今人文城市的建构颇具启迪意义。

罗雅琳编辑发言



《文学评论》编辑罗雅琳围绕三组具体案例,探讨城市精神的“文”“野”问题。她指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城市与乡村被放置在“文”与“野”的对立关系中。由此,现代化与城市化被视为要极力摒除“野”的元素而向“文”转变的过程。然而,在近十余年中,这种“文”与“野”的对立关系开始发生转变。第一,2011年出现的两部具有城市史性质的小说《繁花》与《天香》,二者从“化野为文”和“以野胜文”两个角度,呈现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野”如何化入“文”的过程;第二,当下的“素人写作”改写了旧有的“乡下人进城”母题,呈现出关于为何“文”需要“野”的思考;第三,《我的阿勒泰》从散文到电视剧的改编,其中的立场从“前现代—现代”视角展开的文化批判转变为不同文明理念之间的文化融合,从而讲述了“文”与“野”的互融问题。


曾一果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教授曾一果从德波的“景观理论”入手,通过对数字时代城市新景观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开展考察分析,探究数字媒介与城市新景观营造、想象和建构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他指出,城市景观是一种典型的城市装置。现代化技术将传统社会中的神圣的信仰解构为人们对城市栖居和城市日常生活的精神图谱,城市景观表征着社会情感和城市文化流动的过程,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是城市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全面参与了城市景观的生产。


蒋原伦教授评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媒介批评》原主编蒋原伦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指出,“城市中国”这一会议主题很好,今天中国城市化率很高,是社会自然演变还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一直有不同意见,而叶祝弟从历史内部、人文和建构理想城市等角度,考察中国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乃至向城市中国的转变,并揭示这种转变是社会自然发展的必然趋势。涂险峰提出应该把城市当文本来研究,这个文本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并且是开放、未完成的文本。罗雅琳认为每个人看城市的问题支撑点不同,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支撑点,并提出城市精神的新变:城市人重新发现乡土自身的文明逻辑,很有启发性。曾一果提出数字时代城市新景观,体现出线上与线下的联合、交错、交流影响特点。

闭幕式

朱军教授主持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军主持。本次会议主办方代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董丽敏,《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分别作会议总结。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赵修义最后为本次会议送上期许和祝福。

董丽敏教授总结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董丽敏指出,本次会议为我们理解文明、理解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全新思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标语的主语应当是“人”,当下要重新回到城市纷繁复杂背后的日常生活,以人为本,回归人的主体性,这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今天的城市建设面临再组织化的问题,而如何把“人”变成“有组织的人”,是未来城市研究需要进一步推进的重要课题。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吸引更多的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加入城市研究的队伍,为理解未来复杂的城市形态提供智识支撑。

叶祝弟主编总结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指出理想的城市要从理想的共同体开始。与其他机构不同,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是一个由学术期刊和部分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的共同体。这样的工作由学术期刊来推动,涉及新语境下或者在学术共同体的范围内对学术编辑的身份再阐释。理想中的学术期刊编辑不是被动的服务者,而应是知识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在一个处于深度转型的知识世界中,学术期刊的编辑绝非可有可无的局外人。此外,回到人文城市研究,他借用齐美尔的“桥与门”,把跨学科的人文城市研究概括为:通过“三扇窗户”观察城市中国,跨越六座桥梁的人文进路,探究有关人文城市的“八大问题”。


曾攀副主编总结







《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对支持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期待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能够切实发挥自身作用,未来吸引更多成员加入,进一步推动人文城市研究向纵深发展。


赵修义教授特别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修义最后为本次会议带来期许和祝福。他期待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的成员,能够多发表直面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文章,扎实探讨城市研究中的真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文明互鉴”这一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还下设两个分论坛,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师范大学的二十余名青年学人,以及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部分期刊代表参加会议,围绕“文明互鉴视野下的媒介与都市美学”“人文江南、市民文化与都市现代性”两个主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分论坛现场


撰稿: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


声明:原文刊载探索与争鸣》官方微信公众号已获平台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人文高端论坛特辑 | 赵涛:妙在隔与不隔之间——浅谈海外中国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024全球化与全球治理论坛成功举行


主编问答|本期嘉宾:《江海学刊》主编赵涛研究员



江海学刊
《江海学刊》自1958年创刊以来,始终以“办传世名刊、载精品力作”为宗旨,执著追求“新颖、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组织学术讨论、引领学术争鸣,现已成长为展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对话与交流的高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