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江海学刊》2024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文化   2024-09-15 20:03   江苏  


《江海学刊》2024年第5期



构建就业友好型产业政策:

理论逻辑与改革取向

刘志彪
摘 要: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需要经济政策之间实现协调联动。从中长期看,除了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会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矛盾外,供给面的产业政策可能是对就业状态影响最大的政策变量之一。过去的产业政策因带有浓厚的赶超经济色彩,在实施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就业优先的目标要求,因此不具有就业友好型的内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解决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民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就业岗位的维持与创造,不应该仅仅依靠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来解决,更不应该用牺牲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去换取,而应该依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综合化、系统性地解决。展望未来,中国就业友好型产业政策设计,应充分考虑政策的就业基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经济政策间的协同等具体问题。


作者简介:
刘志彪,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公共性到人民性:中国特色

城市深度现代性的批判建构

郭 强 李林森
摘 要: 
长期以来,公共性作为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属性和价值导向被广泛认可,但其自身的逻辑矛盾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显现,仅仅依托公共性难以切实推进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城市现代化的本质指城市空间不断适配人的需求,并最终推进人自身的现代化,唯有以“人民性”作为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内在特性,才能彰显和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反思中国特色城市深度现代性的建构逻辑,剖析公共性的内在矛盾与公私困境,梳理以人民性为导向的中国经验和实践路径,进而建构“人民城市”,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核心命题,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上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简介:

郭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林森,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将“人民”带入城市: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

胡 薇

摘 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在平衡政府与市场、秩序与活力、生产与生活的曲折历程中逐渐生发出人民城市的鲜明理念,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人民城市的理念蕴含着人民主体、人民参与、人民共享的三重内涵,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的时代答案,也是马克思城市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将“人民”带入城市,既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应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困境所给出的中国答案。


作者简介:

胡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

《史记》的“利口”批评

王子今

摘 要: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张释之对“谍谍利口捷给”的虎圈啬夫的否定,表现出倾向于这种立场的态度。对于“利口辩辞”“利口巧辞”的轻视,继承了孔子儒学传统,也符合西汉社会文化的时代精神。司马迁对于某些虽“口吃”即在语言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然而文化贡献突出的人士予以充分肯定,尤其赞赏韩非、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表现出就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比较而言,对后者的特别看重。这种人才观也是与当时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相适应的。否定“利口”的态度,或有秦文化重视实用的背景,与黄老之学推重“不言”“贵言”,否定“多言”“美言”的倾向也是一致的。司马迁有关战国区域文化的价值判断和历史书写,肯定东方文化的优越,然而对其“闳辩”“迂大”的文化风格有所保留。这一倾向也影响到他对于“利口”的态度。


作者简介:

王子今,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自我”

王海滨

摘 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自我”,就是在提振中华儿女精神自觉与精神主体性的基础上,追求主体精神与共同体精神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传统精神与现代精神汇通的精神文明指向,表达一种对于在民族复兴过程中能够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主体意识的“大精神”“大我”的期待。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奠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主体担当,以及精神自立能否塑造起来关系重大等维度来看,我们确实走进了一个应该且能够“精神上立起来”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修养的智慧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精神解放的框架分析和党的创新理论中精神发展的高位导引及其结合,能够从根脉、魂脉和导引等方面塑造与引领中华儿女的精神主体性。从学术上研究与探讨精神本质、精神结构、精神发展和精神境界等基本问题,有利于培育与提升中华儿女的精神自觉。


作者简介:

王海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

生成逻辑及实践指向

孙建华

摘 要:

文明的唯物史观分析范式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理解人类文明进步的视角与标尺。文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体系内是实践的事情,以进步为主要趋势,以社会的素质、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等为重要组成部分,应向财富、民主、博爱、公平等多维度平衡的方向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最强势和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原则性批判,以“物质和道德上的贫困”高度概括其症候,“剩余价值的发现”道出其吊诡关键,指出其“自私自利”的原则,预言资本主义文明必将被“高级的新形态”即社会主义文明取代,并从要素来源、本质特性和实现主体三方面完成了社会主义文明的逻辑证成。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可见其中鲜明的实践指向:一是尊重人民群众在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二是创新发展符合文明进步的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三是结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各民族现代文明精神内核;四是开辟现代化新途径以文明交流互鉴代替文明隔阂冲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及其实践指向,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孙建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基地研究员。


文明比较学:基于人性

—需要系统论的考察

王海东

摘 要:

比较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直与人类共在,但具体的比较学则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世界历史的绽放,具体的比较学不断兴起与繁荣。作为一般精神的文明比较学乃新兴领域,其相应的概念、研究对象与领域、目的、方法及境界等都正在生成之中,需要学人不断探索和建构。因此以人性—需要系统论为方法,对文明比较学的前提和条件、比较学及其基本问题、比较的次第与比较角色、比较的创造和生成原则以及比较的立场与境界等问题进行探索与回应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有助于文明比较学的发展和完善,助益文明比较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繁荣。

作者简介:

王海东,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辩证与文质:

性命论哲学的方法论

吴 飞

摘 要:

辩证法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方面,它反对教条式的论证,主张在哲学对话的对立统一中求取真理。中日学者以“辩证”对译dialectic,其中文根据在“辨正”“辨证”和“辩证”三个同音词,即通过辨析现实实践中的证据追求真理,其指导原则是“实事求是”。中医辨证是传统辨证与西方辩证法相融合的成功案例,是阴阳之间的哲学辩证的落实。在更广泛的人文思想中,文质关系同样是阴阳辩证的落实,在礼乐文明、历史哲学、文章修辞、个人修身诸方面都是基本原则,因而构成中国辩证思维的框架。文质辩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蒙昧自然与自然天道之间质的辩证,另一方面是尚质之文与尚文之文之间文的辩证,可从对《论语》“绘事后素”的讨论中看清楚。文质辩证,对于今天重新思考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从时空秩序到世界历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人类学指向

王 

摘 要:

借助马克思与西方人类学传统的思想关联,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可以获得一种不同于资本全球化解释模式的人类历史意涵。其中,混沌世界的秩序化、时空秩序的历史化、世界历史的属人化构成了三个前后相继的思想环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在事实描述中刻画了资本所主导的现代世界历史结构,又在历史批判中建构了扬弃资本逻辑的人类世界历史的基本方向。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鲜明的人类学指向,不仅提供了理解现代世界的历史坐标,而且指出了超越现代世界的人类历史新方向。


作者简介:

王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Volk:从黑格尔的政治客体

到青年马克思的政治主体

——德国近现代政治转型的一个思想节点

王兴赛

摘 要:

西方近现代政治转型包括近代的实体革命和现代的主体革命两个步骤,前者指民族取代上帝成为政治正当性的来源,亦即组成国家的民族成了政治实体;后者指人民取代君主成为政治权力的掌握者,即政治主体。德文“Volk”包含“民族”和“人民”双重含义,在黑格尔和青年马克思的用法分歧中展示出了两人思想体系的一种辩证关系。黑格尔把民族意义上的Volk确立为政治实体,而把君主确立为政治主体,把人民意义上的Volk确立为社会主体兼政治客体。青年马克思更进一步,他废黜了君主的政治主体地位,将人民意义上的Volk提升为政治主体,实现了作为国家的民族和作为市民社会的人民的统一,亦即实现了Volk作为政治实体、社会主体和政治主体的统一。这既是德国近现代政治转型的一个重要思想节点,也是马克思人民思想的起点。


作者简介:

王兴赛,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副教授,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成员。

“换骨法”:从《炮“庄”》到

《药地炮“庄”》的方法论

温祥国

摘 要:

《向子期与郭子玄书》是方以智在庐山时所撰《炮“庄”二书》之一,本来是独立成篇的,借为“郭象窃书”的历史公案“释冤”以表达其借《炮“庄”》这一表象所欲表达的真实思想内涵。编入《药地炮“庄”》后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这种做法是所谓“换骨法”,即借《药地炮“庄”》为载体,以“融汇三教”为表达方法,以《庄子》及历代诸家的“评《庄》”意见为“炮制”对象,表达其关于“天道人事”关系的主张,即何为真正的“尧孔之道”,也即《向子期与郭子玄书》提出的“《庄子》是《易》之风而《中庸》之魂”思想的完整展开。“《庄子》是《易》之风而《中庸》之魂”的观点是《药地炮“庄”》中“庄子是孔子别传”的另一种表达,这一思想是从“炮‘庄’”到《药地炮“庄”》一贯秉持的“换骨法”之“骨”,把握这一点即能认清方以智“炮庄”与撰《药地炮“庄”》的逻辑关系及其以“换骨法”所欲表达的真实思想主张,而不为其“披缁”的身份与“融汇三教”的形式所迷惑。


作者简介:

温祥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早期中国妇义女德的学理建构

——以《春秋》对宋伯姬“卒于火”称贤为例

张 咪

摘 要:

先秦时期的妇义女德是儒家传统社会基础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一环。孔子在《春秋经》中详细记录了鲁国公室女宋伯姬从聘问、纳币、陪媵、致女、夫死、卒于火的全部事迹,其地位突出可见一斑。根据孔子为宋伯姬所作的小传,早期妇女德行伦理体系主要由知礼、践义、得众三方面构成,贞洁观并未成为女子称贤的核心。首先,宋伯姬作为鲁宋和平、友好关系的缔结者与见证者之一,孔子事无巨细地记载婚礼的仪式,塑造其知礼、懂礼、守礼的形象。其次,三《传》着重从“逮乎火而死”一事出发,表彰伯姬以实际行动、出于道德自觉去维护礼法,正是儒家所推崇的践行道义的表现。最后,孔子在伯姬身故后著录十二国参与“澶渊之会”,体现出“尊礼践义”是赢得国际声誉的一把密钥,从政治角度高度肯定了她的行为价值。孔子对伯姬特别称贤,是褒扬其为大义而亡,可以看作是对春秋礼崩乐坏、背弃人伦之时代状况的批判。


作者简介:

张咪,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平台企业算法价格

歧视行为及其协同治理

陈志斌 达瓦卓玛

摘 要:

大数据与算法在平台经济中的深度应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算法价格歧视问题。算法价格歧视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细分标准,可以分为“大数据杀熟”“苹果税”以及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算法价格歧视三种类型。算法价格歧视通过数据搜集、消费者画像、个性化定价与推荐等机制得以形成。平台企业实施算法价格歧视行为,是其未履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遵守技术伦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的体现。算法价格歧视作为一种新兴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治理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平台企业、消费者协同行动。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反垄断审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完善算法监管规则;平台企业应加强自律,从内部完善用户数据保护制度与算法运行规则;消费者应积极维权,在发现问题与监督平台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

陈志斌,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达瓦卓玛,东南大学现代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现:

环境分析、路径选择与协同行动

石 锐  钱忠好

摘 要: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将“三权分置”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基于农地制度环境变化和制度变迁成本最小化的考量,选择“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必须努力达成当事人的一致同意,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减少不确定性。政府层面,要明确自身定位,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农民集体层面,要精准稳妥地“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层面,要正确理解并落实“稳定承包权”,将农民集体成员的土地权利关系做实;经营者层面,核心在于搞活经营权,切实维护土地经营权的合法地位。

作者简介:

石锐,扬州大学商学院讲师。

钱忠好(通讯作者),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祭礼与性情:德性作

为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基础

李松涛

摘 要:

中国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显著特点,祭礼是透视中国文明深层特质与演变脉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功能学派与年鉴学派侧重以“自然需求论”“社会中心论”等理论视角探讨祭祀的起源与社会团结之道,当这两个学派进入对中国祭礼的考察时,发现祭礼中包含的人性、伦理内涵与西方的思想传统极不相同,并由此推动中国走上了独特的文明之路。祭礼在商周时期经历了一个人文化、道德化的演变,最终认识到人性中以爱和敬为主要内容的仁义特质。内在性情与祭祀之礼相配合构建起中国社会中从家到政治社会秩序的深层基础,并形成了中国文明中强调仁爱忠恕、和谐共处的思想特质。

作者简介:

李松涛,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方言差异、文化认同

与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

——兼论语言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影

张卫国  程 实

摘 要:

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个维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条件与主要路径。方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域间的方言差异会导致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文化认同感下降,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因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普及可有效克服方言差异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障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流动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张卫国,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语言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程实(通讯作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

比较政治研究中的因果机制探寻

——基于过程追踪法的分析

高 进 刘 聪

摘 要:

过程追踪法是比较政治学领域一种解释和分析案例因果机制的新的研究方法。运用类型学分析过程追踪法,有助于澄清过程追踪法的应用分歧,增强过程追踪法对比较政治学因果机制的解释力。过程追踪法可分为理论检验型、理论建构型和解释结果型三种类型。通过选取比较政治学运用过程追踪法分析因果机制的多案例作为研究载体,从因果机制构建、搜集部件证据和贝叶斯检验三个维度,总结过程追踪法在比较政治学因果机制的适用场景和解释逻辑等方法论层面的应用启示,有助于比较政治学因果机制研究方法的理论化发展。

作者简介:

高进,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聪(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社会共识建构

姜 海 陈乐宾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范式变革,社会共识建构逐渐进入公共政策过程的核心场域,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社会共识推动着公共政策的议程、制定、执行与调整全过程,公共政策则持续塑造价值、规则、结果等层面的社会共识,二者构成一种共生演化关系。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应更加注重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社会共识建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党的全面领导巩固社会共识建构的政治基础,为公共政策提供价值内核与方向引领;健全制度机制和技术支撑,提升社会共识建构能力;优化改革方式,彰显社会共识建构实效,推动社会共识与公共政策实现高水平的协同演化。


作者简介:

姜海,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陈乐宾,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政合署合设:政党中心

主义视域下机构改革的探索

孙文飞 王立峰

摘 要:

党政机构合署合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党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方式,对于创新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党政合署合设植根于中国特色的党政体制,体现了以政党为中心统领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实现了机构组织形态的创新。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和积极布局党政机构合署合设改革,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生成逻辑是深刻理解这一政治现象的必然要求。党政合署合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不仅具有机构改革的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塑造了融合党政因素的复合主体,这一改革实践彰显了巨大的制度优势。


作者简介:

孙文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王立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

备案审查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

宋方青 丁思绮

摘 要:

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我国备案审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备案审查对象范围不明确、备案审查机制运行不顺畅、备案审查标准适用不均衡等实践困境。上述实践困境的成因主要包含规范主义进路界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弊端、行政机关与人大机关之间关系的失衡、人大机关现实有限的审查能力等三个方面。规范主义进路未能揭示我国备案审查实践的真实形态,难以解决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存在的实践问题。功能主义进路立足于我国实践,能够充分发挥地方人大监督权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有助于弥补规范主义进路的不足。在功能主义进路下,应结合备案审查功能确定备案审查的对象范围、构建以人大为主导的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提升人大机关的适当性审查能力。

作者简介:

宋方青,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丁思绮,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福利国家”到“福利社会”:

普惠型福利权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建构

李露雅

摘 要:

风险打破了现代社会看似平衡的社会结构,滋生了以多维贫困为外在表现、以资源分配不均为内在本质的不平等个体化。消弭不平等个体化的关键在于发现当下作为资源分配支点之权利的应有形态。以“福利”为名的资源分配模式正经历“施予”理念下的国家包揽型向“普惠”理念下的多元协同型之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为了回应以“福利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包揽型分配模式所产生的“贫富分化”“福利依赖”“福利欺诈”等问题。在以“福利社会”为代表的多元协同型分配模式下,福利权的“救济”形态被“普惠”形态替代,并最终生成平衡个体与群体需要、反映社会进化之趋向与人们对美好生活之期盼的复合态权利,即普惠型福利权。


作者简介:

李露雅,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讲师。

军台效力赎罪与清代边疆治理策略

张永江 尹世奇

摘 要:

“效力赎罪”是清代国家治理社会越轨行为的重要惩戒手段。清代国家边疆绵长,治理成本巨大,而“效力赎罪”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举。军台“效力赎罪”实现了清代“军台效力”制度与“效力赎罪”制度的融合,在清代边疆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策略在吏治与刑罚领域巧妙地“盘活”了内地大量的人力(废员)和财力两方面资源,长期注入边疆治理之中,卓有成效,体现了清朝“经济、务实、高效”的边疆经营策略和成熟的政治智慧。


作者简介:

张永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尹世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抗战时期“考据之学”

的困境、自守与突破

贾红霞

摘 要:

抗战爆发后,大规模迁徙流亡的生命体验给学者们带来了强烈震撼,他们不再将目光放到诊视支离的小病之上,而是迫切想要探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及文化命运。在这种群体心理转变的背景下,对考据学风琐碎无用的批评也不断蔓延开来,形成抗战情境下带有普遍性的强势话语。面对考据学被“群起而攻之”的局面,亦有史家如岑仲勉公开为考据学的价值辩护,而五四时期为考据摇旗呐喊的史家如傅斯年、顾颉刚、陈垣等虽然在抗战时期不约而同地对从前专注考证进行了反省和调适,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否定考据的价值,甚至在学界极其强调学术为抗战服务时,还或隐或显地表达考据之于历史学的基础价值。此外一些学者即使顺应时代,在抗战时期刻意减少考据事业,但内心深处仍以考据为学问正途。为了弥合考据功力与价值诉求之间的鸿沟,一些考据大家开始有意识地将考据与义理相结合,寓义理于坚实的考据之上,实现了考据学的自我突破。


作者简介:

贾红霞,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汗热病流行时期(1485—1551)

的英国政府与社会反应

乐宇轩

摘 要:

急性传染性疾病——汗热病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先后暴发五次。作为主要流行于英国的区域性疫病,汗热病有着突发、致命和高复发性等特点。面对汗热病的侵袭,英国医疗环境不佳,救治理念滞后,加之政府应对失当,社会各界多次陷入危局。这一时期恰逢英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汗热病的袭击进一步冲击了既往的社会生态。一方面,它的暴发激起了政界的权力之争,引发了君民的精神危机,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心理震荡,从而对都铎时期英国民族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汗热病推动英国政府不断完善自身的防疫机制,并使当局逐步意识到,对抗瘟疫的肆虐,政府主导的医学革新和医疗统筹不可或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团结也同样重要。


作者简介:

乐宇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别现代理论实践

简圣宇  张振

摘 要: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在“文化自觉”意识推动下自然内生的现实诉求。“自主”包括“心态自主”“范畴自主”和“理论体系自主”三个层面。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需有成果意识,应努力推出能参与全球学术对话的标志性成果。王建疆倡导的别现代主义审美学,作为当代中国学者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实践的重要案例,为学界思考如何建设具有原创性和标识性特征的当代美学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作者简介:

简圣宇,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振,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

建构的问题与前景

杨 宁

摘 要:

建构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美学知识体系,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任务,也是凸显中国美学国际地位的关键环节。这其中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古今美学的连续性问题、学科话语与思想理论的融合性问题以及本土语境与基于普遍人性的国际认同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近百年来,尽管中国现代美学在原创性话语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诸如实践美学和意象美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体系,但仍存在古今断裂、解释力不足以及缺乏范畴体系等问题。而别现代主义审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其原创性、体系性和国际视野,为中国美学在国际学术领域中确立了更加坚实的地位,也为推动全球美学对话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杨宁,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明清传奇思想意蕴新探:

从“党—社”范式切入

张 涛 王 钰

摘 要:

鉴于十部传奇九相思的内容表达,当下明清传奇研究多囿于才子佳人式爱情主题阐释。当我们从“党—社”范式切入,便会发现,其主旨思想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明清史就是一部党社史,朝党援社为重,文社丐党为荣,明末“党—社”逐渐一体。受此影响,明清传奇更多取材党社运动,侧重忠奸之辨与卫道宣扬,形成忠奸斗争主题新模式,特别是科举文社多滋生腐朽,传奇作家便以隐喻手法进行讽刺。明清鼎革,党社文人一变而为遗民,他们借传奇表达兴亡之感,多寄托之言,在新旧君臣观念的矛盾中流露怀恋故国故君思想。明清传奇主题多元复杂的思想意蕴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从党社范式重读明清传奇思想意蕴,可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开拓一条新的路径。


作者简介:

张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王珏,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


创造与“现代生活”相称的现代批评

——论朱自清的文学书评写作及意义

顾金春

摘 要:

在新文学书评诸家中朱自清的书评独树一帜。他坚持“历史—人心”的批评立场,注重普通人精神生活的建设,致力于恢复一个全面的人的价值,建立现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的联系。采取事义与语义互为阐释的方法,考究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历史语境,清晰地描绘出个体生命在时代语境中的生长与变迁,从而揭示出个体生命生长的谜团,继而探究这一精神变化在文本结构和语言层面的体现,真正解释了文学作品作为有机体的奥秘。创造出“人间感”与谈话风的批评语言,既遵循缜密的逻辑和意义分析,又遵从说话习惯和心理感受,成为一种恰切评论新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的言说方式。朱自清将文学书评写作视为一种建构文化公共性的努力,在对古今中外的批评理论接受消化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书评写作方式,促进了新文学书评的发展。


作者简介:

顾金春,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

- END -

微信制作 | 静   姝

图文初审 | 丁惠平

审定签发 | 赵   涛


 ▼往期推荐▼

新刊速递 ‖《江海学刊》2024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024-07-20

新刊速递 ‖《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2024-06-01

新刊速递 ‖《江海学刊》2024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2024-04-15

新刊速递 ‖《江海学刊》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024-03-04

江海学刊
《江海学刊》自1958年创刊以来,始终以“办传世名刊、载精品力作”为宗旨,执著追求“新颖、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组织学术讨论、引领学术争鸣,现已成长为展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对话与交流的高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