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文摘   2024-06-01 17:30   江苏  


《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逻辑溯源、

系统呈现与价值旨归

双传学 梁敬国

摘  要:文化主体性是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体现了本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坚守性和发展力。中华文化主体性来源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生发于对外来文化的清醒认知,升华于对发展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系统呈现和深度拓展。这一思想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弘扬了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崭新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行动指南,从理论、实践、现实、国际的维度出发,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主体性更加彰显。

作者简介:

双传学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梁敬国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核心规定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层考察

刘志洪


摘  要:中华民族奋力开拓的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人的文明,而且是“文化”的人的文明,其发展需要“文化”的人与之相辅相成,创造进而升华文明。更高层次的主体性、公共性尤其人文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超越资本文明的关键特质,构成其新之所在。新文明是一种自主、自觉、自强、自信和自为的文明,以共同体的主体性超越“个体本位”的主体性。它构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走向人与人和平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性作为人及其生活世界持续“文化”生成“文”的规定性,是主体性与公共性的升华,构成人及其文明的核心规定与根本标识。“文”作为为人取向和人为程序的统一,是不断超越反复“文化”了的“质”而生成的精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人不懈“化质成文”且持续优化“文”,“人”“文”砥砺共进。

作者简介:

刘志洪

中国人民大学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玉章青年学者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基于生存情态差异的广义论证

——以《墨子·小取》为核心

田 丰


摘  要:推类思维以“生生”感通的宇宙为前提,推扩主体视域与情感,推动伦理政治实践。《墨子·小取》几乎没有涉及静态对象的种属、定义、演绎等知识论问题,而是聚焦于行为、情态与目的,其所区分的五种论证范式差别,实质既不是对古代中国字词、语法含混性的检讨,也不是对形式逻辑规则的提炼,而是推类思维基于不同生存情态的推、止、趋势之别而表现出的语言表述与论证规则的差异。“爱获,爱人”作为“是而然”的论证,其合法性源自推类思维的典型运用:仁爱之推扩。孝亲之情则有所止,不能推扩至他者;恶盗之情及身而止,不应迁怒无干系者,故与孝之所止,同为“是而不然”。“不是而然”诸命题皆讨论志意对行为的影响,此即“非命”要旨所在。鬼非人,孝情却可以延续至亲人亡故之鬼,此为“一是而一非”。“爱人”不同于“乘马”这样的无情态行为,需要周遍推扩才算充分完整地实现,此即“一周而一不周”。生存情态及其相伴随的论证逻辑具有意向性、过程性、特殊性、推扩性四个特点。生存情态不同于普通行为的特点会带来其独特的语法逻辑与推演方式,适用于一种情态的论证逻辑无法直接用于另一种。古代中国广义论证的合法性应当依据生存情态的特点,在推类思维的视域中给予理解与阐发。

作者简介:

田丰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自然的控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种逻辑

仰海峰


摘  要:控制自然是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传统中的重要内容。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从这一点出发,分析了控制自然这一观念的形成逻辑及其现实影响,认为控制自然与控制人是同体而生的。当然,他们中也有人意识到,将控制自然与控制人同一起来的命题具有抽象性,需要关注的是具体社会实践中的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按照这一思路,重要的是如何进入资本逻辑的具体展开过程中来展现生态学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讨论过于重视文化与形而上学的层面,对资本逻辑与生态学的内在关系反而没有深入下去。而从资本生产条件出发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则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种逻辑。

作者简介: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大语言模型下文化认同

的发生、型构与再序

余乃忠 宫曼露


摘  要:文化认同是塑造民族共同体、维护国家统一的心理基础,也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的时空延伸和文化全球化加速演进,大语言模型成为文化信息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文化认同产生、深化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在大语言模型迭代发展的背景下,从介质、技术和主体角度理解文化认同的发生局域,从基因、情感和能量角度挖掘文化认同的价值局域,从认知、算法和场景角度研究文化认同的实践局域,可推动文化认同广泛形成、价值实现和再造转化,有效防止信息共享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发展、信息失衡加剧、意识形态渗透等问题,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凝聚人类共识。

作者简介:

余乃忠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宫曼露

长沙理工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分合之间:

朱子理气论的重心及其得失

傅锡洪


摘  要:只有分而不离才能全面、准确呈现朱子在理气分合问题上的看法,与之构成区别的是王阳明的合而不混。朱子之所以有可能和有必要分言理气,是因为理不可感而气可感,理是原因气是结果,以及气往往不是理的充分而准确的体现。通过区分,可以突出作为本体的理的基础地位及其规范作用,前者可以回应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无根的挑战,后者可以避免本体被混同于现实。之所以能合言,是因为理会不容已地发用出来而表现于气。朱子之所以要合言尤其是就气言理,是因为离了气人就无法把握理,通过感官知觉把握理在气上的展现,可以形成对理之不容已和不可易的体认和确信。综合而言,朱子对理之规范的一面更为重视,而对理要不容已展现出来的一面虽有论说但未免强调得不够,其得其失正在于此。

作者简介:

傅锡洪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


理性认识中国人口

总量和结构变化

黄少安


摘  要:一国人口总量在理论上存在最优规模和极限规模,在最优规模之前,个体增加生育孩子数量的边际收益和总收益都是递增的,在宏观上也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属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一致范围内的帕累托改进;超过最优规模以后,将进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冲突的范围,在没有外生力量干预情况下人口总量还会不断增长;到了极限规模以后,个体生育孩子的私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总量都可能递减。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量增长轨迹都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量变化规律的,现在已经超过极限规模,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量增长率都可能出现由正向负的拐点。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控制生育的政策是必要且很有成效的,现阶段调整优化计划生育政策也是适时且必要的。近期中国老龄人口比例明显递增实质上是“老龄潮”,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无论是着眼于长期增长还是解决短期问题,都不能留恋或再造人口红利和劳动力红利。

作者简介:

黄少安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表达:

共同富裕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

吴海瑾


摘  要:中国的区域发展从空间格局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独特贡献,是透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选择的重要视角。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西方式现代化极化增长的弊端,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担负着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共同富裕空间格局的时代使命。针对当前区域发展中以能力分化为特征的非均衡新趋势,应从构建空间耦合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四级联动的增长极体系、补齐欠发达地区能力短板等方面着手,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

作者简介:

吴海瑾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的

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

任保平 赵明成  林  琳


摘  要: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始于2019年,五年来已经历了正式启动和深入推进两个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对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的绩效作出客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上海数字化转型水平最高,江苏次之,然后是浙江、安徽;上海在基础设施、数字化以及创新与研发能力方面水平最高,江苏产业数字化水平最高,浙江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最高。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创新资源和数字化转型政策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面临数字鸿沟、数据孤岛、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在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加速推进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包括:制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策略,缓解数字鸿沟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强化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深层次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数据驱动的决策和运营;推进数字化治理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简介:

任保平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明成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林琳

中国移动研究院用户与市场研究所所长


数字化何以赋能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以地方财政支出效率为主线的分析

刘 骅  崔  婧


摘  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在经济形势趋紧的背景下,改进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是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源于透明度效应、协同效应和飞轮效应,具体表现为推进财政透明、约束金融分权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三条路径。因此,必须推动财政资金公开透明,协同金融助力新基建,持续建设数字政府,全面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从而充分发挥数字化对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赋能功效。

作者简介:

刘骅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崔婧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数字经济的存在论基础及其时代张力

速继明 刘嘉瑜


摘  要: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生存”为存在论基础。数字化是人类在破除模糊性、不确定性,追求精确性和可计算性,乃至交互性过程的客观结果。“数字化生存”是人类数字化历史经不断量变累积而来的质变结果,是数字信息技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塑造及人类数字化时代生存样态的刻画。数字化所引发的远不止能量和信息的局部叠加,而是“数字化”的自我革命,呈现深刻张力,也引发诸多问题,如“数字人”与“生物人”的分离混淆甚至反主体性、“信息负荷”“信息偏食”“信息失真”等数字偏见、公私游离、数字奴役等。其消解的路径需经由关系主义思维,融合修辞与逻辑视野并兼及合理性与合法性标准。

作者简介:

速继明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嘉瑜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何以“没用”:

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失衡的生成机制

李迎生 陈春芳


摘  要: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战略中的重点群体,农民工的就业及其职业培训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从供求视角来看,政府主导型的职业培训面临着供需失衡的困境。政府农民工培训政策的理想化设计、培训机构形式合规实质牟利的服务生产、参与培训的农民工对培训的“没用”评价与低参与率是现行政策下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失衡的行动场景。培训规则漏洞下政府对培训机构的监督考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及培训—就业衔接机制未建立且未明确主体责任;职业培训的准公共属性凝合了培训机构与农民工供求合谋的利益点;培训机构在政府考核监督不力和农民工选择、反馈不足的上下双向失灵的情况下,敷衍应对政府考核,忽视农民工需求,压缩培训成本,通过低质重复的“流水工厂式培训”达成其牟利目标,从而导致培训供需失衡的发生。破解之道是构建参与主体角色清晰平等、培训内容分层分类优化、培训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培训过程多方监督协作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平衡机制。

作者简介:

李迎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暨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陈春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人口空心化:

乡村振兴的家底与逆城市化的起点

王兴周


摘  要:农村人口空心化和人口城市化并行是一种世界性规律,由此导致乡村振兴主体缺位。农村人口空心化既是过去四十多年快速城市化的后果,也是未来乡村振兴的家底和起点;在快速城市化基本结束、逆城市化开启阶段,对农村空心化现状进行盘点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东省312个村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广东农村人口空心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深度空心村比例很高;村落人口空心化程度主要受地理区域、地形特征、城乡距离、传统文化等先赋性、不可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应该实施差异化分类施策的乡村振兴策略,只有当乡村振兴运动使农村舒适性拉力不断提升,人口逆向流动渐成趋势,农村空心化趋势才能真正被逆转。

作者简介:

王兴周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超机器城市:

智慧城市传播的新唯物主义分析

别君华 郑作彧


摘  要:新唯物主义主张在物—人互构中关注物的能动性,从而解决了此前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不能说明物的能动性从何而来的问题。将新唯物主义引入城市传播研究,既弥补了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上城市传播研究“再现”和“表征”两大传统的共同缺失,又突破了该领域既有物质性研究的不足。以“能动性”和“内在作用”为基础,对杭州市城市大脑展开经验分析,通过还原城市大脑嵌入城市传播的历史过程和社会情境,揭示了在城市治理智慧化物质—话语实践下智能机器如何具有能动性,以及人机如何在纠缠、互构中形成人机融合的特定实体。最后,研究指出,需要警惕人机互动生成的城市作为“超机器”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作者简介:

别君华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讲师


郑作彧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义政府:

对“党和国家”的一种理解

皇甫鑫 陈国权


摘  要:中西“国家治理”一词存在“country’s governance”“national governance”“state governance”等多种官方英文翻译方式。这些翻译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如疆域范围意义的国家治理、民族群体意义的国家治理以及公共权力意义的国家治理等。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应主要从公共权力体系与运行的角度审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问题。实践中,常以“党和国家”这一概念指代公共权力意义的“国家”(state)。然而,并非所有的党组织都行使国家公共权力,因此,在理论上只能将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国家性质党组织带入“国家”,与宪法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共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性的“国家”概念,我们称之为“广义政府”。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讨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应主要研究广义政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整体性的广义政府体制具有决策统一、协调能力强、便于打破科层束缚等独特优势,但也存在双重逻辑、多重价值之间的冲突取代等潜在风险。推进广义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政党逻辑和国家逻辑、国家机制与社会机制、制约关系与协调关系等,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中效率价值、公平价值、廉洁价值等的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

皇甫鑫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浙江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陈国权(通讯作者)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话语生成、结构要件及优化理路

叶一鸣 王世谊


摘  要: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为自我革命原创性话语下形成的概念范畴,其话语生成与党的自我革命话语演进历程相伴相随、同向同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指导下,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形成了以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权力监督体系为中枢动力体系,容错纠错机制、政治巡视机制、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机制为职能运行机制,干部队伍建设机制、“三不腐”拒腐防变机制为效能保障机制的整体建构。新征程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锚定自我革命重大实践要求,挖掘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联动关系,聚焦权力监督和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强化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法治实践。

作者简介:

叶一鸣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


王世谊

扬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扬州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教授


差别原则、平等主义与优先主义

高景柱


摘  要: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学者从优先主义的视角阐释差别原则,认为差别原则在将绝对优先性给予处境最差者时,未顾及处境较好者可能遭受的较大损失,从而导致“向下拉平”现象的出现。实际上,该问题主要源自对差别原则的优先主义的不当解读,并不是差别原则本身的问题。差别原则与优先主义之间存在差异,前者在界定处境最差者时主要采取一种比较性的标准,后者则关注人的绝对水平。人们不应该对差别原则进行优先主义的解读,应当将差别原则视为一种义务论平等主义。

作者简介:

高景柱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嵌入法治:

智慧司法的法理反思

郑玉双


摘  要:人工智能嵌入法治是现代化进程中技术理性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智慧司法是这一结合在司法领域中的具体呈现。智能技术对司法的嵌入既带来益处,也产生挑战,应当基于智慧社会框架对智能技术在司法中的内涵和定位进行阐释。司法审判实践有着独特的制度属性和逻辑面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司法和促进司法公正存在多种可行路径。人机协作是智慧司法的最佳前景,能够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应当在数字法治的框架下构建一种可行的人机协作模式和图景,发挥机器决策的优势,重塑司法公正。论的持久博弈中历史研究与书写才能蓬勃而健康地发展。

作者简介:

郑玉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类案适用的清代表达及其当代价值

——以清代“因秽语威逼人致死”司法成案为例

李 栋  李梓睿


摘  要:清代“类案适用”是当代中国建立类案适用制度可资参照的重要“本土资源”,“权宜裁判”的司法模式以及在此模式下的比附加减是其制度性背景。清代“类案适用”分为两种情形:在适用具有法律渊源性质的成案时,实际适用的是因该司法成案而生成的相关成文法,属于援法定案范畴;而在适用不具有法律渊源性质的司法成案时,除去零星的援案定案样态,主导清中后期司法裁判的则是援案定法的样态,即在遇到疑难案件时通过援引成案以确定适用的法律。同时,这一样态也起到维持成文法适用的稳定与提供实质性判决理由的作用。清代“类案适用”的启示在于:在成文法制度下,应以援案定法为主导,并将部分典型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及时上升为法律渊源,并加强各级法院之间在援法定案中的交流和讨论。

作者简介:

李栋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梓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小三线企业史研究述论

黄 巍


摘  要: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推动了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小三线建设是三线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面广,涉及29个省区市,共计建成200多个企业。近年来,随着小三线企业档案搜集工作的推进,小三线企业史日渐成为探讨三线建设的重要亮点,为推动三线建设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新中国小三线企业史研究中,文献史料是其重要的史料支撑,口述史料是文献史料有益必要的补充,两者的有效结合共同推动了新中国小三线企业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通过对新中国小三线企业史研究的积极探索,尽可能呈现小三线企业与国家方针政策、小三线企业与乡村社会、小三线企业与职工多重关系的历史世界,从而深刻认识小三线企业与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必将推动对三线建设、军工企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经济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

黄巍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通衢四方:

三线建设与川渝地区内河航运发展

崔一楠 李宝鑫


摘  要: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川渝地区部署了大量工矿企业。为保障三线建设企业所需大型设备、重要物资的输入和产品输出,交通部、四川省大力推进内河航运体系建设,形成了以长江川江段为主干,金沙江下游、嘉陵江、岷江等大江大河为两翼的航运通道,围绕三线建设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建设了江津兰家沱港、猫儿沱港,乐山王浩儿码头,泸州天然气化工厂专用码头等一系列港口码头,促进了东风船厂、重庆船厂、宜宾船厂等造船企业的成长壮大。三线建设时期,川渝地区内河航运的发展不仅有效服务了国家战略需要,还为改革开放后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助力。

作者简介:

崔一楠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李宝鑫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引进与创新:

古代江南运河与利农惠民设施

马俊亚


摘  要:古代运河所经过的地区,由于地理水文情势不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极不相同。江北和山东运河与农业生产的冲突比较剧烈,而江南运河则多有利农惠民之举。运河作为南北物质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人工媒介,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北方的水车、水碓、水磨、水硙等重要水利工具和技术;同时江南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碶、砩等设施,发明并建造了泾函(经函)、笕和归水澳等水立交工程,使江南由资源性丰水变成了与工程性丰水并立的地区。江南运河在多方面体现了人力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了江南文化的人道精神。

作者简介:

马俊亚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光复初期台湾省公教人员

的薪金收入论析

白 纯


摘  要:光复初期台湾省的公教人员主要包括行政机关人员、公营事业机关人员、各级公立学校教职人员,他们的薪金由台湾省署(府)及地方县市财政承担。在物价飞涨的光复初期,台湾省公教人员的生活相对安定。从台湾省署(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来看,不同类别的公教人员薪金收入差别明显,相同位阶之公营事业机关人员待遇最优,行政机关人员次之,学校教职人员再次之。同时,相同位阶的外省人员薪金收入明显高于本省人员,曾引起本省人的不满。这与其他一系列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要求平等成为“二·二八”事件中台湾同胞的呼声之一。

作者简介:

白纯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锺书文学著作互文性发微

张隆溪


摘  要:钱锺书是一位精通中西文化传统的学者,以其评论中国古典文学和诸多经典的《谈艺录》和《管锥编》享誉海内外学界,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他的文学著作和学术著作一样,总是在中西文化传统之间,展开内容极为丰富的精彩对话,譬如《围城》和其他几个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随处可见与欧洲作品之比较、化用,或直接引文,或暗用典故,由此形成钱锺书文学著作一个特殊的风格、一种特别的声音。讨论钱锺书作品中“互文性”的诸多方面,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他的文学写作,对重新审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也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张隆溪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砺德讲席教授


譬之饮食:

味喻中的唐宋笔记观念演变

张志杰


摘  要:以味譬喻是唐宋文人学士诠释笔记体式、表达其笔记观念的一种有意味的方式。从晚唐段成式所论“炙鸮羞鳖”到温庭筠“干𦠆”到高彦休“菹醢”的嬗变中,典型地呈现出士人笔记由疏离志怪与滑稽向强调补史与风教的转向。到宋代,虽然也不乏晚唐异味之余味,但有裨于用成为笔记主导观念,甚至出现“粱稷”之喻。不过在“五侯鲭”与“凶年穀”的两端之间,齐王“鸡跖”、曹操“鸡肋”、苏轼“羊骨”等一系列相似喻象实际上居于中心位置。“鸡跖”等只算常珍,且属微肉,虽亦可喜,确实细微;然而反过来讲,虽是微肉,毕竟有补,凝结着宋代士人对于笔记体制二重性的基本认知,也是宋人经世致用的著作理想与作为小说小道的笔记体式之间矛盾张力的具象呈现。

作者简介:

张志杰

西南大学文学院讲师


“中兴”想象:

同治金陵雅集活动的现实关切

朱德印 郭院林


摘  要:同治年间,金陵开展了丰富的雅集活动,接续了战前的风雅传统,是重建地方文化和想象“盛世”的重要方式。雅集诗歌除了表现诗酒之乐外,更重要的是还关切现实,想象和期待“中兴”,表达对国家恢复承平盛世的普遍愿望和政治立场。这种思想情感层面的群体认同,对于战后江南地区“务期于正”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雅集活动以诗酒弦歌彰显升平,抒写“雅颂”之声,涤荡兵戈沴气,推动社会风气趋于雅正祥和。但随着曾国藩逝世,当初雅集的文人星散各地,短暂的“中兴”想象也就宣告终结。

作者简介:

朱德印

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郭院林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END -

微信制作 | 静   姝

图文初审 | 丁惠平

审定签发 | 赵   涛


 ▼往期推荐▼

《江海学刊》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024-03-04

《江海学刊》2024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2024-04-15

《江海学刊》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2023-12-30

《江海学刊》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2023-10-25

江海学刊
《江海学刊》自1958年创刊以来,始终以“办传世名刊、载精品力作”为宗旨,执著追求“新颖、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组织学术讨论、引领学术争鸣,现已成长为展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对话与交流的高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