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玩乐”主题“快快乐乐”子主题(点击蓝字查看)中,小班幼儿对车子的兴趣浓厚,教师在前期带领幼儿了解车子的种类,那么这次,幼儿心爱的小汽车会与颜料发生哪些奇妙的碰撞呢?让我们一起来现场看一看吧。
▼活动准备
在小班“玩玩乐”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幼儿对玩具小汽车充满了兴趣。于是,教师邀请幼儿搜集生活中的各种玩具车,同时与幼儿一起发现幼儿园里有哪些车,探索车子的重要部分——轮子,并初步感知车轮滚动的特征,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第一次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将轮胎蘸水滚出痕迹,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能够改变痕迹,如何能够变出不同的纹路;第二次活动中,教师投放了颜料,让幼儿用玩具车的车轮蘸取颜料进行创作,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用车轮作画的专注度不够高,创作热情保持的时间较短。
▼活动现场
教师经过调整,创设多个场景、吸收多种形式,邀请幼儿自由选取斜坡、廊柱、墙壁、桌面、地面等场地进行车轮滚画。在材料配置上,教师为幼儿提供纸张、颜料、鞋盒、各种玩具小车、大轮胎等多种作画工具。作画颜料则选取三原色,为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色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
-左右滑动查看-
活动现场,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创作区。在斜坡上创作的幼儿,用玩具车的车轮蘸取颜料,让玩具车沿着斜坡滑下,留下一条条痕迹。幼儿乐此不疲,教师适时跟进,当发现纸张上出现与直线痕迹不同的斜线痕迹后,教师引导幼儿及时进行一对一分享交流,询问幼儿不同痕迹是如何创作出来的,继而拓宽幼儿创作时的思路。
在“大轮胎滚画区”创作的幼儿,会滚动带有颜料的大轮胎,在地上平铺的纸上留下印记。操作轮胎时,幼儿感知到独自拿取滚动轮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会自主商量两人一起合作,她们有尝试两人共同推动轮胎作画,两人面对面来回推动轮胎作画……在推动的过程中,出现轮胎倒地而产生的圆形痕迹时,幼儿激动不已,主动寻找老师进行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除了想象力得以发展外,同时也能感受到同伴间社会合作的重要性。
在“鞋盒滚画区”,教师合理利用鞋盒,让幼儿在鞋盒上进行车轮滚画;除了地面和桌面,教师还在廊柱上贴上纸张。打通户外场域,多场景的创作也给了幼儿在完成初始创作尝试后可以变换组别体验的机会。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持续高涨,保持创作的时间也不断延长。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有意识地邀请幼儿协助自己进行工具的清洗和收纳整理,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收纳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看到幼儿发现了混色现象,同时还发现,创作时幼儿不断在纸上叠加颜料会使得纸张容易变破,于是在之后的分享环节教师便与幼儿进行了讨论交流。
▼更多建议
感受了幼儿玩色的过程,我们很容易去发现幼儿探玩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发展,那么教师的支持又体现在哪里呢?
第一,我们可以更加注重幼儿探玩过程中的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呈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收集幼儿创作时的过程性作品。如,在车轮滚画的创作活动中,幼儿的滚画作品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幼儿在玩色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惊喜”和“意外”,幼儿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探玩策略。教师做好观察和记录,在活动过程中及时拍摄,为后续支持幼儿借助视频或照片进行分享,并在班级主题墙上进行呈现做好准备。主题墙不是简单地呈现幼儿的最终作品,而是应当考虑幼儿与墙面之间的互动性,当幼儿看到墙面时,能够看到活动中作品的不断变化,能够回想起活动过程中的细节与感受,以此来巩固幼儿的经验,体现出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及时做好一对一倾听交流。在车轮滚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就能够与幼儿开展个别交流。每一次分享不一定都要求在集体面前进行,特别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一对一倾听可以视情况随时随地发生。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就可以与幼儿进行一对一倾听交流,看到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兴趣点及在各方面不同的发展,进行个别化指导与支持。这也是教师兼顾教育公平的体现。
第三,多种类的材料支持。在车轮滚画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纸张、颜料等材料,之后活动中,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纸张,如瓦楞纸,可以让幼儿在进行创作时体验不同平面带来的不同感受;或者可以提供黑色纸张和白色颜料,不同底色的纸张带来的艺术效果也会有不同的惊喜,让幼儿在创作中体会艺术之美。
鸣谢:杭州白金海岸幼儿园春江园区提供的教研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
幼儿表达表征可以这么做
低结构活动可以这么做
更多活动开展思考
集体活动低结构化案例
END
扫码关注“完整儿童在线”公众号和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