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亦称微言大义,是指用简练的文字来投射出作者褒贬价值,通过详略得当且有序的叙事和人物对话,探究作者对此事的臧否,具有含蓄性、凝练性、寓意性等特点。《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春秋笔法看似简约节制,但思维逻辑严密,传达出作者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记事还是述人,都以精确而委婉的用词传达出了深远明确的意旨。
1.从称谓名词看不同人物的对话态度
称谓名词是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称谓名词主要有:君、臣、子、执事等,这些词主要出现在两处:第一处是郑伯求烛之武时:“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第二处是烛之武以恭谨的姿态向秦伯论述秦晋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在第一处中,出现了两次“子”。“子”是一种尊称,在春秋时期只有德高望重、身居高位者才有资格被称为“子”。郑伯早年并没有重用烛之武,可见烛之武在过去的郑伯心中并不是“子”。而今却在佚之狐的推荐下称呼烛之武为“子”,来“求子”,并直言自己之“过”,可见郑国军事形势危急,以及郑伯希望烛之武能够帮助郑国化解此次危机的急迫心情。
在第二处中,先前烛之武在与郑伯对话时,两人语言直截了当,看不出尊卑等级。而到了秦伯面前,烛之武却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句的“君”“执事”都指代秦伯。“君”是对秦穆公的尊称,而“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员(代指秦穆公),表面上看来有所降格,但由于“敢”是自言冒昧的谦辞,“烦”更是指添麻烦,证明了烛之武对秦伯的尊敬、委婉,极其恭谨。由尊辞“君”转而为敬辞“执事”,也体现出了烛之武在外交游说时不卑不亢的用词智慧。
2.从空间名词看烛之武的辞令智慧
空间名词是表述一定空间、方位、范围的名词。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论述秦晋利益此消彼长时,说到:“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里巧妙运用了空间名词“鄙”。“鄙”字,是边邑,边境的意思,如《左传·庄公二十六年》中记载:“群公子皆鄙”。在本文中,“鄙”是意动用法,即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当做秦国的边邑。意动用法是烛之武主观上认为“鄙地”具有谓语之味,是一种想法,现实却是因鞭长莫及只能落空。在此之前,秦伯并未完全看清其中利害,而烛之武的一句:“君知其然也”,宛如一位站在秦国立场上为秦伯考虑的老臣,给足了秦穆公面子,又及时点醒秦伯,使秦伯对形势的判断产生了微妙的改变。由此可见,在《烛之武退秦师》里活用空间名词“鄙”,不仅展现出出烛之武对各国利益的准确判断,同时他高超的游说技巧也赢得了秦穆公的信服。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烛之武退秦师》中所使用的动词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求”“缒”“围”“肆”等等。
1.“求”字和“缒”字突出郑国危急的氛围
“求”字,出现在烛之武推辞出山时、郑伯反思自己的话语中:“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求”字,指的是请求、乞助的意思,如《增韵》记载:“求,乞也”;《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因留怀王以求割地。”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君主有大事让臣子去做,往往以命令的口吻发布施令。但郑伯不同,他在烛之武推辞时用了“求”这个字,一方面说明了郑伯勇于反思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国难当头之时,一个即将亡国的君主渴望抓住一切救国的可能性的急迫心理。
“缒”字,出现在烛之武出城去出使秦伯的路上:“夜缒而出,见秦伯。”这里的“缒”字,是指系在绳子上放下去,如《说文》记载:“缒,以绳有所悬也。”《宋史》记载:“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在本文中,是指在夜晚将烛之武拴在绳子上从城墙上吊下来。试想,在怎样的情形之下,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臣需要在夜晚从城墙上用绳子吊下来出城呢?外交使臣不敢在白天出门,也不敢开城门,不能给敌人可趁之机。这样的春秋笔法,将郑国军事形势的“危”和“急”说得十分透彻,可谓精妙绝伦。
2.“围”字既点明郑国之危,又点明郑、秦并非对立的现状
“围”字,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篇头,介绍战争的起因:“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一次是在烛之武夜缒而出去见秦伯时,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第一个“围”字,是指包围,《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如果比对方军队多出十倍人,就可以用围的方式了。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秦国和晋国军队总量一定与郑国军队数量的十分悬殊,才能够“围”郑。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差距过大,下文佚之狐才会说:“国危矣”,而郑伯也“急而求子”、果断认错。
第二个“围”字,也指包围,《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秦之围邯郸。”这里的包围,强调的是围住的状态。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选择了“围”字作为描述战争形势的词,而不用“伐”、“侵”或“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记载:“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伐:鸣钟击鼓进攻;侵:不用敲鼓进攻;袭:出其不意进攻),这就不动声色地向秦穆公点出郑国、秦国目前并非处于战争对立的状态,令秦穆公放下了警惕。由此可见,词语的选择和战争的性质密切相关。
3.“肆”字突出了晋国的肆无忌惮
“肆”字,出现在烛之武进一步向秦穆公揭示晋国的贪婪时:“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肆”的本意是指陈列,摆设。《说文》记载:“肆,极陈也。”在本文的意思,是指延伸和扩张,点明了晋国贪得无厌、肆无忌惮的争霸之心,让秦穆公不得不提防。经过烛之武的准确用词、精密分析,秦穆公如梦初醒:“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悦”,意为愉快高兴。从这里不难看出,秦伯在与晋候这场暗中博弈中,通过烛之武的分析重新抓住了不落下风的机会,因此“秦伯说”。从“说”字也能看出,春秋笔法的精妙。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全文几乎只用名词和动词,形容、渲染、抒情、描写,一概不取。但是在对话中,却用了不少语气词。如“矣”“也”“焉”,这些字词的使用,能够使文中语句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入,使人物的情感波动更为明晰。
譬如“矣”:一般肯定与推测语气,说明事情已经或将要实现;也可以表示肯定、疑问、命令、感叹等语气,暗含着情绪起伏、认知褒贬。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矣”字一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危矣。”这里是肯定语气,佚之狐的情绪是紧张的,在是自己出使秦军驻地还是推荐烛之武出使的权衡下,他选择了推荐烛之武,于是一个审时度势、智解危局的郑国大夫形象就表现出来了。第二次,是烛之武推辞郑文公说:“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这里也是肯定语气,是烛之武在推脱,或许还包含着过去的心酸与怨恨。第三次,是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是肯定句,表现的是退步假定,也是一种示弱,有使秦穆公放松警惕的效果。第四次,是烛之武揭露晋文公的出尔反尔:“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里的“矣”还是肯定口吻,是烛之武在讲述晋文公不信守承诺、出尔反尔的事实。这一事实勾起秦穆公不愉快的回忆,成功挑拨了秦晋关系。
总之,这四个“矣”字都是虚词,没有实际含义,却都有着一定的效果。不止是“矣”,其他的虚词“也”、“焉”等亦是如此。比如说到晋国的行为对秦国领土安全造成威胁时,多用表达肯定、强调语气的“也”字,“邻之厚,君之薄也”;再如穿插运用“焉”表达反问来引发秦穆公对利弊关系的重新审视。
《左传》继承了《春秋》从“微言”中析“大义”,细节处寓褒贬的笔法。《烛之武退秦师》是作为《左传》的名篇,语言凝练,多用名词、动词和语气词来表达深刻的含义。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时,坚持以文本中的言语材料和记事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中名词、动词和语气词所含意蕴,使学生深刻感受史传类作品的魅力,发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刘书成.文言阅读札记二则[J].北方文学,2019(27):3.
2.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J].语文建设,2018(25):51.
3.喻美玲.《烛之武退秦师》的春秋笔法[J].2024(29):89.
—END—
作者 | 河南大学2024级学科语文 刘若曦
编辑 | 肖淑敏 刘永琪
审核 | 吉慧杰 李梦柯 刘瑜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