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冬暖阳万物藏,教研沉香悦时光。”本次会谈以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为聚焦点,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贾天仓老师作为主讲人,来立足核心素养,讲解语文学科进阶思维的培养与提升以及评价促成的问题。贾老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讲述:一是明确质量标准,根植核心素养;二是充分理解内容,灵活把握形式;三是建构知识体系,创新思维方法。
讲座伊始,贾老师先是梳理了语文核心素养由双基到三维的转变,并立足于核心素养,从学科角度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接着,基于对学业质量标准的理解,教师要对语文核心素养有更为深彻的认知,并通过关注高考语文考试内容的更新,来完成知识、能力的检验,逐步过渡到问题解决和做人做事的考查,点明语文课程的应用性和基础性。并结合孙犁《荷花淀》的教学实例,再次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性质,提醒语文教师不宜过分追逐教学形式的创新而偏离教学重点。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是贾老师其后所讲述的重点。语文教学要关注形式与内容的整合问题,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新时代教育重点的前提下,注重情境的构建,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引导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还需把握所呈现的语言形式,品味揣摩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以高考情境化命题新趋势,做好主观性、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索性有机结合的课堂评价,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同时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外在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内在的学习品质,注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贾老师引入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高阶思维”概念,其中记忆、理解、应用常被称为低阶思维,而分析、评价和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他指出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优化。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为例,他分析了“船行之快”侧重点的不同,并与杜甫、王湾的诗进行对比,又联系到《窦娥冤》中三桩誓愿背后的隐意以及与鲁迅文本的关联。同时补充新课程学科命题,增强试题与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论证能力这一现象,说明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散、逆向思维的能力。贾老师总结说明:文化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最大底气;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深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固有标志;实证评价是专业成长的可靠依据。最后,贾老师重申“找准教学定位、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达成教学预期”的教学观点。
“择高而立,再攀新峰”。本次会议,既是一场有关语文读写教学畅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乃至精神的洗礼和升华。“三新”背景之下的高中语文读写深度融合,是训练学生辩证思维,培养高阶思维,提升关键能力的重要支架。我们必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并有效实践读写深度融合的路径,为铺垫学生思维进阶之路添砖加瓦。
作者 | 河南大学2023级学科语文 吴艳华
编辑 | 刘永琪 昌津平
审核 | 代瑶 吉慧杰 刘瑜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