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语文|张杰:黄厚江——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本色坚守

文摘   2024-12-15 21:02   河南  


黄厚江: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的本色坚守

一、名师简介


黄厚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在语文教育领域地位斐然。他身兼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理事等重要职位,更是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主要编写者。其专著众多,如《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等,长篇小说《红茅草》也展现出他的文学才华与多面性。

二、语文教学要有

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活动


在语文教学的广袤天地里,黄厚江老师犹如一位执着的引路人,秉持着对语文教学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强调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活动,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懈努力。

(一)基于任务的“听”

语文课堂中的“听”,不应是仅仅为记笔记而进行的被动听讲,而应是以任务驱动、信息筛选与问题解决为目标的主动行为。黄厚江老师认为,听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边听边写、先听后写、带着问题听、在听中发现问题、通过听解决问题,都是非常好的活动形式,可惜实际教学中这样有用而宜行的活动却被冷落了。

黄老师谈到,在教学小说《台阶》时,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很难深入,就让学生听教师读一段作者谈这篇小说创作的话,从中找到能帮助深化小说主题理解的句子;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听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为教师打分。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在听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即使是课文朗读,也基本不用所谓“范读”或者听音,而是让学生比较教师和录音的朗读,比较教师和某位同学的朗读,比较同学们的朗读,说说谁读得更好。

(二)情境规定的“说”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对“说”有所欠缺,当下语文课堂亦存在诸多误区。黄厚江老师所倡导的“说”,乃是基于具体情境并遵循规定要求的表达。这要求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即明确说什么以及如何说。

语文课堂常有让学生说说感受的活动,但对说什么感受、怎么说感受全无要求。为什么要说,学生不清楚;说得如何,教师也不知道。有时候,说的活动看上去是有要求的,但到底怎么说,教师自己也并不清楚。也有时候,要求是明确的,但教师却没有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使得要求得不到落实,说的效果和价值也不大。

比如教学小说《桥》,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既然是“概括”,基本要求是在内容要点全面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可是,学生说了很长一段话,但没有抓住重点,教师也不加提示;概括的小说内容缺少很多,教师也没有指出,这样便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故而,教师应在提出要求时清晰明确,评价时严谨公正,如此方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

(三)深度体验的“读”

语文教学虽不乏阅读活动,但多以寻找答案为目的,真正让学生从容走进文本、深度阅读并有所发现的却不多见。黄厚江老师提倡的阅读,旨在让学生形成丰富的阅读体验,于文本阅读中有独特发现并构建审美判断。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适当的任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断进出文本,从而有所发现,这对于教师而言非常重要。

在《黔之驴》教学中,黄老师引导学生先读驴的故事,读出驴的悲剧原因;接着引导学生读虎的故事,读出虎由“怕驴”到“战胜驴”的启发意义;再引导学生读“好事者”的故事,读出这个寓言背后的深层寓意;最后借助题目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背影》的教学中,黄老师让学生说说文章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接着引导学生从令人感动的文字背后读出父亲深沉的爱,读出父子之间的距离以及距离的消除,最后引导学生理解“父爱”的复杂内涵和中国式父爱的特点。不同学段阅读教学虽各有侧重,但让学生从容阅读、不断发现应是共通追求。

(四)多样灵活的“写”

写作作为重要语文能力,在语文课上却时常缺位。黄厚江老师极力主张语文课应开展多样写作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表达交流能力提升。“听写”既是听的能力训练,也是写的能力训练。造句、改写、扩写、缩写、仿写都是非常好的方式。用一个词、两个词造句;用规定的句式造句;用规定的内容造句;长句改短句,短句改长句;比喻句改为非比喻句;不是排比的句子改为排比的句子;一段话改为一句话,一句话改为一段话……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写的活动,才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语言能力培养,都非常有意义。

如教学《台阶》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小说内容用“台阶”和“父亲”这两个词造句,先把“父亲”放在前面,再把“台阶”放在前面。在《我与地坛》教学中,用“我”“地坛”“母亲”造句。这些看似简单的写作活动,却能巧妙突破教学难点,达成事半功倍之效。


三、教学之思:回归本真


语文教学之路,漫长而充满探索。黄厚江老师的语文教学,是对听说读写本色的深刻坚守与创新演绎。他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听”成为思考与理解的桥梁;通过情境化“说”,锻炼表达与思维;引导深入“读”,培养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多样化“写”,促进自我反思与情感抒发。黄厚江老师对听说读写活动的深度践行与思考,是语文魅力的传递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它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回归本质,让每一个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语文活动中,真切感受语文之美,提升语文素养。如此方能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收获知识的硕果,领悟文化的真谛,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 | 河南大学2024级学科语文 张杰

编辑 | 刘瑜勍 李梦柯

审核 | 刘永琪 吉慧杰 代瑶

铁塔语文学刊
河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创办。 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理想平台,立足教育与思想,注重人文与学术。爱阅读,爱思考,爱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