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 鄢子慧: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教学探索——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

文摘   2024-12-23 21:00   河南  


学习任务群视野下

的教学探索


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

2024年8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依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遵循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逐步投入使用。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2024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教材将迎来一系列重要变革。初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便新增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文章。其中,《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母亲离世后所作的一篇回忆录,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勤劳简朴、仁慈宽厚的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母亲对作者及其家庭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元素,是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情感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将《回忆我的母亲》与初一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群结合起来,探讨如何有效运用这一文体,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并探究这篇文章的意义及价值。



一、新增文章归纳整理


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文章列表



二、《回忆我的母亲》与该学习任务群的契合之处



01

思想感情真挚,易于学生共鸣

《回忆我的母亲》以第一人称叙述,真实记录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的生活点滴,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与学习任务群中强调的情感教育目标高度契合。例如,文章中提及的“母亲赋予了我强健的体魄与勤劳的习惯,这让我从未体验过疲惫之感”等细腻描绘,能够触动学生对母爱的深刻共鸣,并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


02

展现历史背景,拓宽学生视野

文章在叙述母亲生平事迹的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这与学习任务群中要求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标相契合。例如,文章中提到的“母亲经历了许多的苦难,特别是军阀混战、匪患猖獗的年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革命形势,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03

语言特点鲜明,指引学生写作

《回忆我的母亲》在语言表达上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通过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这些语言表达的技巧,正是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例如,文章中通过对比母亲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母亲的坚韧和伟大,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学习任务群在《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中的应用


01

阅读理解任务

概括主旨: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例如,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中母亲的生平事迹,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母亲对作者成长的重要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处寻找线索,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提炼中心思想,锻炼其精准表达能力。

细节理解:设计一系列具体且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问题可以涉及母亲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如“文章中母亲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支持家庭生计的?”“母亲的哪些品质对作者影响深远?”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涵,理解母亲形象的丰富性。

情感把握: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文章中情感表达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用个人经历或情感共鸣来阐释自己的理解,以促进情感教育的深化。除了讨论分享外,还可以采用“情感地图”的方式,让学生绘制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曲线图,标注出每个情感转折点的具体事件,以此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情感的发展脉络。


02

情感体验任务

角色扮演:挑选文章中的关键情节片段,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各个角色,进行情境的重现与体验。例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朱德和他的母亲,重现在母亲病重时的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角色扮演不仅限于对话,还可以扩展到场景重现,如模拟母亲在艰苦岁月中如何抚养子女、教育孩子的场景,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管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

故事分享: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在故事分享环节,教师可以设定主题,如“我最难忘的一次母爱瞬间”,鼓励学生用故事板或PPT辅助展示,增加分享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03

写作表达任务

读后感撰写: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回忆我的母亲》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模仿写作:引导学生模仿文章中的手法,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人的文章,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模仿写作时,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经典段落,如母亲劳动场景的描写,指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手法(如白描、对比等),然后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手法描写自己的家庭成员,通过对比原作与仿写,促进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


04

跨学科学习任务

结合历史: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朱德同志的生平和事迹,以及他母亲对他的影响,加深对文章历史背景的理解。文章中提到的“母亲经历了许多的苦难,特别是军阀混战、匪患猖獗的年代”,这段历史背景的描述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革命形势,使文章内容更加立体。

融入地理:探讨文章中提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人物生活的影响。在探讨地理环境时,可以结合四川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等,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些因素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如母亲在四川的生活环境、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耕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05

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讨论文章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如母亲的形象特点、作者对母亲的情感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引入辩论形式,如“母亲的牺牲精神是否值得现代社会推崇?”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实地探访:组织学生到朱德同志的故居或相关纪念馆进行实地探访和调研,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地探访前,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任务,如收集关于朱德故居或纪念馆的资料、制定探访计划、组织汇报会等,让学生分享所见所闻,还可以邀请当地讲解员或专家进行互动,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四、总 结


《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不仅展现出卓越的文学魅力,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教育内涵。通过结合初一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群对其进行深度探索和实践应用,我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END-

作者 | 河南大学2024级学科语文 鄢子慧

编辑 | 李梦柯 刘瑜勍

审核 | 代瑶 吉慧杰 刘永琪

铁塔语文学刊
河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创办。 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理想平台,立足教育与思想,注重人文与学术。爱阅读,爱思考,爱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