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 | 学科语文研究生的好书推荐(第六期)

文摘   2024-12-13 21:04   河南  

学科语文进

 一人推荐一本好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韩愈《符读书城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作者

陈思和

ISBN

7-301-06609-0

发行时间

2003.12

图书类型

文史类

一、


作者简介

陈思和,1954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文学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主要著作《巴金论稿》《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

二、


内容简介

著名文学史家陈思和教授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领会作品的内在精微之处,展开美不胜收的文学之旅,得到丰富的审美享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版)》实为文本细读的范例,可作为通识课、选修课教材和普及读物。本次在出版十年后修订了全书,删减了部分旧篇目,增加了当代文学新篇目的解读,更贴近文学动态,内容新颖。

三、


本书特色

(一)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

该书强调深入作品内部,以读者自身的心灵去感受和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注重挖掘作品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而不是单纯从理论出发去解读,避免了将文学作品的魅力割裂破碎。

(二)精选经典文学作品

本书选取了《狂人日记》《边城》《雷雨》《长恨歌》等十二部具有代表性的现当代文学名作,这些作品涵盖了不同的文学体裁、风格和主题,能够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成就。

(三)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

在解读作品时,不仅剖析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环境以及作家创作的意图,从而更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涵。

(四)强调民间视角

书中多次提及“民间”概念,从民间立场出发去解读部分作品,关注民间社会、农村社会等层面的生活与情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解读视角,展现了文学作品中被遮蔽或被忽视的民间世界及民间精神。

四、


书单推荐语

陈思和教授引领我们进入十三部现当代文学名著,仔细领会作品的内在微妙之处,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问题,提供更多言说和阐释的可能性,一起听诺贝尔获奖者莫言讲故事。带给我们美不胜收的文学之旅,给我们领略文学风景的神秘钥匙,感受现实中可能找不到的完整美好的生命境界。

五、


优质书评

本书由不同的作者撰写,这些作者有不同的治学风格,但又有着共同的追求,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六、


书籍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

作者

荣维东

ISBN

978-7-301-27663-1

发行时间

2016.10

图书类型

教育类

一、


作者简介

荣维东,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文科所所长。教育部202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新加坡教育部中学华文教育海外课程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语文课程教学论方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全国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8年,语文高级教师,获“教学能手”“学科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201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支援西部奖”;2011年4月,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研修;2011年7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培训;2014年8月-2015年8月国家留基委派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学者”。

荣老师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全球教育展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人大复印30多篇),出版专著《交际语境写作》《写作范式转型论》等,主编《语文教学原理与策略》《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语文课堂教学微技能训练》《学术论文写作实用教程》等教材多部,参编教材20多部,主研课题20多个。其提出的“交际语境写作”被专家评论为“新世纪写作教学里程碑式的成果”“将我国的写作课程重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二、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从背景理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策略、基本原则等理论方面,结合主要文类、主要名家、重要名篇作为实践部分,多维度多层面展开。既要让一线语文教师懂得语文文本解读的目的宗旨,为什么这样解读的理论依据,更要让教师掌握如何去解读文本的实用策略和方法。这基本依循一个“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编写思路。具有明显的三个特色:更新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知识理论;实现文艺理论领域学术知识向语文教育理论的转化;凸显实用性和操作性。通过分析名师、名课的案例,具体展示理论运用的具体情形,便于教师模仿运用。

三、


本书特色

(一)架构精妙,系统全面

从背景理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策略、基本原则等理论方面,到主要文类、主要名家、重要名篇的实践部分,多维度多层面展开,依循“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编写思路,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解读。

(二)生动的文本解读案例解析

本书介绍了如整体感知、基于体式、把握结构、分层解读等多种文本解读方法,并通过分析名师、名课案例,展示理论运用情形,便于教师模仿运用,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倡导个性解读的自由之风

强调裸眼素读,提倡教师形成个性化解读,鼓励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分析文本,培养读者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阅读成为真正的个性化行为。

四、


书单推荐语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发展,教育方式的转变,人类语言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巨大推动,文学艺术的欣赏已经超越了审美层面,成为人类灵魂深处一种更为高级的审美追求。我们不能以传统的观点来要求学生,应该将这种阅读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新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知识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探究世界发展规律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

五、


优质书评

许多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过度依赖教参,然而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教参也不能奉为权威,教参中同样存在着种种逻辑漏洞。如果教师没有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完全照搬教参,这样的语文课堂当然会既缺乏思考的活力又很容易站不住脚。

因此,为了更切实地理解教材文本,完成教学,教师需要直面文本,摆脱一切参考资料,获得对文本真实的阅读体验、真切的审美感受和独立的价值判断。

六、


书籍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解读语文》

作者

钱理群

ISBN

978-7-211-06053-5

发行时间

2020.4

图书类型

文史类

一、


作者简介

钱理群,男,1939年1月30日出生于中国重庆市,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安顺学院终身教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任主编。 

钱理群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 ,是现代文学史研究、周氏兄弟研究和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研究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曾提出“文学与人学”、“20世纪中国文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字批评概念,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神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他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曾被评为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老师”,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现代文学研究人才,获得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贡献荣誉奖。

二、


内容简介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的怪象: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老师却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甚至人为制造混乱。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然而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从根源上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病主要在于文本阅读的无效与低效。本书遴选了部分中学语文的经典文本,包括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曹禺、都德、契诃夫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著名教授针对同一文本分别进行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于惯常的定论,甚至纠偏传统观点,为广大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范例。鲁迅写得最成功的死亡是哪一种呢?祥林嫂改嫁后人们为什么不叫她祥林老六嫂呢?将《记念刘和珍君》改编成电影脚本后有什么样的阅读效果呢?朱自清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有什么隐情吗?蘩漪是坏人吗?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

三、


本书特色

(一)深度解读经典文本

本书遴选中学语文经典文本,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切入,展现不同于惯常定论的解读,为读者提供新的理解思路.广阔的时间跨度与丰富的作品选读 。 

(二)强调文本解读方法

孙绍振先生在序文中探讨文本阅读无效、低效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提出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等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为读者和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框架和方法。

(三)关注语文教学问题

直击中学语文课堂怪象,如学生对课文“一望而知”,老师却纠缠不休等,对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四)提升读者素养与能力

帮助读者培养细读文本的能力与习惯,引导以平常心阅读经典,学会“以心契心”,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阐释能力,促进读者语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


书单推荐语

读者主体,文本主体,作者主体,深度同化与调节。

五、


优质书评

现在回想起来,我从孙老师的这几本书里面,以及同组语文前辈那里学到的语文老师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文本细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立足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字表达的魅力,特别重要。这样上课时才不会没有根基,甚至离题万里。“课文无非就是些例子”,它们是学习写作的例子、同类同题材文本的优秀例子、表现文化传统内涵的例子,孙绍振老师的书就帮助我们语文老师备课时,发现课文的精华所在。

六、


书籍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谈美》

作者

朱光潜

ISBN

978-7-101-08719-2

发行时间

2012.9

图书类型

文史类

一、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民国十一年(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民国十四年(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

二、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他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三、


本书特色

(一)系统阐述美学基础

从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十五个方面系统阐释美学基本问题,如探讨艺术与实际人生距离、美感与快感区别等,为读者构建完整基础美学框架。

(二)美学与人生融合

不仅讲美学知识,还将其与人生经验、态度相结合,提出“人生的艺术化”理念,如以王荆公改诗说明艺术家创作的认真,倡导读者用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 。

(三)书信体亲切自然

采用书信体,以与朋友对话的口吻写作,如“朋友:从写十二封信给你之后……”,让读者与作者可以面对面交流,拉近与读者距离,增强可读性和亲近感 。

(四)语言通俗易懂

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用日常事例和通俗语言解释深奥美学概念,如通过树的倒影与正身对比解释艺术与实际人生距离,使读者易理解接受 。

四、


书单推荐语

你想得知识固可读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谈资固可读它;如入宝山,你绝不会空手回去的。

                ——朱自清

朱先生美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中西融汇,古今沟通......他灵心慧眼,博采西方美学之花;妙手剪裁,嫁接中国传统之本。国人之有详赡系统美学专著,朱先生《文艺心理学》与《谈美》,开风气之先。

                 ——钱念孙

            

五、


优质书评

“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而“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何为“俗”,即“缺乏美感的修养”。因此,要改变注重个人利害关系导致的种种社会罪孽,必须从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培养美感,则是将人们从实用世界引至“无为而有所为”的理想世界,从而陶养人们的情志,不为世俗之利害所驱使。

本书写于1932年,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际,饱含了朱光潜对中国青年的期盼。在艺术形式上则延续了《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风格,语言简介明了,自然亲切,娓娓道来中给人以启迪。

六、


书籍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作者

肖培东

ISBN

978-7-5354-8513-7

发行时间

2016.1

图书类型

教育类

一、


作者简介

肖培东,男,1972年1月出生,无党派,大学学历,浙江省特级教师,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永嘉十一中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正高)。永嘉县在职特级教师,也是全省最年轻特级教师,1994年、1996年和2000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县“教坛新秀”,1997年及2000年连续两届获得市“教坛新秀”荣誉。2005年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温州市首届名师模范班主任, 永嘉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永嘉县语文教学能手,温州市知名青年语文教师,市高中骨干教师研修班班长。

二、


内容简介

该书精选了肖培东老师在全国各地示范课中的十六个经典课例,涵盖中小学课堂,以教学沙龙的形式给人以现场感。钱梦龙、黄厚江、王崧舟、王君等十六位语文专家精彩点评。每篇实录都附上其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课堂教学细节、教学感悟,可谓篇篇精彩,更富有启迪。而所有的精彩凝聚起来,又凸显了他独特的教学理念:浅浅地教语文。

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肖老师教得低调,但教得精致,教得细腻,教得智慧,教得温情脉脉。如此课堂,乍能不暖?语文怎能不美?

三、


本书特色

(一)教学理念独特新颖

本书倡导“浅浅地教语文”,注重回归语文教学本质,扎根文本,紧扣字词篇章,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对语文的感悟力,摒弃繁琐复杂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强调朗读的重要性

突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对《孔乙己》中字词、标点的反复揣摩朗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情感与主题,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字魅力,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三)注重教学创新与突破

肖培东在课例中展现了创新精神,如执教《山羊兹拉特》时融合小说三要素,以点带篇;执教《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围绕核心句“三告”做文章等,为教师提供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路与方法。

四、


书单推荐语

现场听肖老师的课,课堂流程顺畅又波澜不惊,学生讨论、教师追问、课文阅读指导、词语推敲、生活体验运用方法也涉及不少,但似乎没有故意采用的感觉,是不是可以说,他已经开始往教学艺术方向靠近了呢? 这是值得庆贺也值得进一步期待的。

        ——郑桂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五、


优质书评

肖老师通过16堂课堂实录,展示了如何通过朗读等教学活动,达成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他坚信,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将学生实实在在地引领到读、写、听、说的实践中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积累语料、形成语感、懂得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

六、


书籍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作者 | 河南大学2024级学科语文 段雨涵

编辑 | 肖淑敏 刘永琪

审核 | 吉慧杰 李梦柯 刘瑜勍  


铁塔语文学刊
河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创办。 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理想平台,立足教育与思想,注重人文与学术。爱阅读,爱思考,爱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