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恐惧、自我怀疑,这些症状你中了几条?
健康
健康
2024-08-14 07:59
北京
什么是冒充者综合征?
自我怀疑是冒充者综合征(imposter syndrome)的经典症状,这种症状时常会伴随着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冒充者综合征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个体怀疑自己明明已经具备的技能、才能或成就,并对自己被暴露为骗子存在一种持续的内在恐惧。具有这种综合征的人即使是在自身熟悉的领域中,也会表现出不自信。他们会将自己的成就归结为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原因,或仅仅只是“运气好”。比如: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进入到了顶尖高校。然而在进入到高校后,发现身边的每个同学都有着引以为傲的才能,他因此便觉得周围每个人都比自己优秀,越发认为自己一无所长,能够进入到顶尖高校只是因为运气好。冒充者综合征最早是在1978年由美国的心理学家Pauline R. Clance和Suzanne A. Imes发现并命名的。这种现象在最初被认为是只会在成功女性的身上出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发现这种冒充者综合征并不具备性别差异,在男女性身上均会出现。典型心理:我就是单纯运气好在具有冒充者综合征的人群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个体会认为自身的成就全部来源于外界,并且自身的能力被他人严重高估。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学者对于冒充者综合征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开始前,参与者需要完成一份冒充者综合征的问卷测量(为了量化其自我怀疑的倾向)。在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智力测试,无论测试成绩的高低,所有参与者均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信息(会被告知测试成绩很出色)。接下来,参与者需要回答致使其测试成绩出色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冒充者综合征倾向的人会贬低自身所取得的成就,并将自己所获得的积极结果归因于运气、机遇等外部原因,而不是自己本身的能力。不过,冒充者综合征和智力测试的真实成绩并无关联(Brauer & Proyer, 2022)。
冒充者综合征与心理健康这种典型症状便是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而长期低估自己的实际能力会逐渐伴随着恐惧和焦虑情绪的出现,个体会担心来自他人的否定,戳穿其因为“运气好“而获得的积极成果。长期生活在个体自己创造的压力下,会对其精神/心理造成较大的负担。实验表明,冒充者综合征会经历较高恐惧、焦虑、怀疑,以及其他的躯体症状。同时,由于对来自他人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他们对于”犯错“这件事情会有较高的恐惧心理(类似于真正冒充者担心被外界发现的恐惧),会严重影响到个体日常的各项功能。虽然许多研究表明冒充者综合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但是这种症状本身并没有被列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当中。许多有冒充者综合征的个体认为这种“自我怀疑“在他人身上并不具备,这会使个体不愿意和他人交流,会导致社交隔离的产生,对于症状的改善有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时候,慢慢参与和周围人群的交流,融入个体所在的环境会大大改善个体心理与他人的疏离感,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另外,冒充者综合征还有着年龄差异。在年轻人中,具有冒充者综合征的人群比例会相对较高,可能是由于当前的社会压力的原因,年轻人会经历更多的来自社会的压力,经历工作/学习环境的更换。冒充者综合征这个词汇本身并不常听到,但是在生活中具有这种症状的人群却并不少见。当个体开始陷入到自我怀疑时,多与他人沟通、回想些过往的成果兴许能够帮助到自己。如果发现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到了情绪,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参考文献:
Brauer & Proyer (2022).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and casual attributions of positive feedback on intelligence tests.
冒充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便是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而长期低估自己的实际能力,会逐渐伴随着恐惧和焦虑情绪的出现。
本公众号发布文章初衷是为大众科普脑科学与人脑疾病相关知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内容均由脑脑查阅相关文献选取,内容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脑脑后台申请开通权限。
文章内容可能涉及医疗建议、方法等信息。这类内容只作为信息参考,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产品广告或意图,且包含信息不能用于医疗问题解决或疾病诊断。如需帮助应咨询有资格医疗专业人士。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