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风险因素,能预测孩子的抑郁可能性
健康
健康
2024-11-01 07:59
北京
![]()
![]()
在全球,有超过3亿人被确诊为抑郁症;在我国,也有超过9600万人确诊。造成抑郁症的因素复杂多样,并不一定完全是在成年后造成的。一些婴幼儿时期或是在青少年的风险因素也会增加之后患抑郁症的风险。![]()
婴幼儿时期行为抑制和抑郁症的关系婴幼儿时期是一个对于外部世界探索的阶段,婴幼儿会对人、物品等充满了好奇。当婴幼儿接触到新鲜的环境、人物、玩具时,往往会做出积极的反应(比如尝试接近、互动等);还有一些婴儿则会做出谨慎、回避等反应。心理学家将这两种行为分别定义为行为未抑制和行为抑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学者对于行为抑制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通过对1989-1993年中的163名年龄在4个月大的婴儿进行行为观察分析(以此来判定婴儿是否属于未行为抑制者),并进行了长达26年的随访观察。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的行为抑制会显著增加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患抑郁和焦虑症的风险。学者发现当参与者成长到15-26岁,那些在婴幼儿时期具备行为抑制的个体,其抑郁症状会明显增加。学者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进一步发现,早期行为抑制和抑郁症的风险受到大脑中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的调控。当进行奖励预期的任务时,腹侧纹状体的活性会明显降低。人们在预测和评估特定事物的奖励价值时、并利用特定信息有效的制定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需要2点因素:1. 将传入的感官信息与奖励价值、期望和记忆结合起来;2.将这些信息与认知结合起来来制定计划,并传入运动系统最终执行。而在这些因素中,均少不了腹侧纹状体的参与。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287532/![]()
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和抑郁症的关系一致感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一种持久的、动态的自信,个体相信自身所在的环境是可以被预测的,相信事情会合理地像预期那样发展。这种心理一致感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或是心理健康有着关系,可以作为情绪障碍(比如抑郁和焦虑症)的风险因素。一致感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性格取向,能够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一致感包含了个体对于生活(或是疾病等)的意义、可理解性、可管理性的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越可以处理和理解一个经历或者是疾病所带来的影响,那么这个人成功应对负面事件的潜力也就越大。因此,高一致感不仅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还可以预测身体的健康结果。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122983/在一项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测因素的研究中,学者发现在所有家庭、个人、生活相关的因素中,心理一致感可以作为最明显的一个风险因素,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抑郁症状。
早期青少年抑郁的症状青少年是心理和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阶段之一。在一项研究中,学者发现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有时会面临一些困难。在青少年的抑郁症诊断过程中,医生往往很难使用认知或者情感信号来识别症状。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甚至青少年本身都难以察觉到抑郁症造成的情绪上的变化,只有当这些症状造成了行为上的改变时,才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这些行为通常包括:学习成绩突然下降、面对特定环境的情绪反应、睡眠模式的改变(失眠等)、社交隔离(比如开始自我封闭,出现厌学等情况)、自我伤害等行为。![]()
在研究中,学者表示社交媒体也是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风险因素。在社交媒体中,青少年耗费在与“喜欢“,或是其他与受欢迎相关事物上的时间逐渐加剧,同时一些他人”有问题“的群体动态也会侵蚀其日常生活,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与以往年代的青少年(电子设备并不发达的时候)相比,现在的青少年暴露在充满社会期待的大环境下,他们在获得更充足的生活体验的同时,会被期待像成年人一样思考,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这些心理压力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会经过不断的累积,可能突然爆发。对于家人来说,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风险因素是有必要的,可以在青少年出现症状时及时加以干预和引导。Wahid et al (2021). Identifying risk factors and detection strategies f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in diverse global settings: a Delphi consensus study.Malinauskiene & Malinauskas (2021).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Tang et al (2022). Striatal activity to reward anticipation as a moderator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chang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造成抑郁症的因素复杂多样,并不一定完全是在成年后造成的。一些婴幼儿时期或是在青少年时期的风险因素也会增加之后患抑郁症的风险。
本公众号发布文章初衷是为大众科普脑科学与人脑疾病相关知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内容均由脑脑查阅相关文献选取,内容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脑脑后台申请开通权限。
文章内容可能涉及医疗建议、方法等信息。这类内容只作为信息参考,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产品广告或意图,且包含信息不能用于医疗问题解决或疾病诊断。如需帮助应咨询有资格医疗专业人士。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