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于达、高婷婷、程涵
小剧场配音:宝木、郭炜 等
要是咱们一起回到北宋时代,去拜访当时最有名的文人家族,您会想去拜访哪一家?我估计,十个人里有九个会回答:那必须去拜访苏家父子啊!
不过,在文人“群英荟萃”的北宋,“三苏”也并不是唯一一个有着惊人学术成就的家族。比方说,就跟“三苏”同一个时代、在陕西蓝田就有一户姓吕的人家,这家里出了4位学养极高的大儒。他们就是足以媲美“眉州三苏”的“蓝田四吕”!他们分别是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和吕大临兄弟四人。这“四吕”的学养到底有多高,居然和三苏并列天下?
蓝田四吕
蓝田有四吕,张载教了仨
北宋时期,儒学兴盛,那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儒家学派叫作理学。在当时,有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名叫张载。他曾经说过一句特牛的名言,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因为张载被人称作是横渠先生,所以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就把这四句话总结为叫“横渠四句”,而张载所创立的学派,也被称为横渠学派。
出于对张载这位一代大儒的仰慕,吕家四兄弟里有三位都拜入了他的门下,成了张载的亲传弟子,这三位分别是吕大忠、吕大钧和吕大临。这哥四个怎么少了一位呢?后面细说。
在张载门下求学的时候,大哥吕大忠最为勤奋,他大力弘扬张载的学说,后来更是成为了横渠学派的领军人物。
当时另一位大儒程颐就曾评价吕大忠说:“吕进伯——进伯就是吕大忠的字,说是吕进伯可爱,老而好学,理会直是到底。”就是说吕大忠很好学、为人耿直,言行一致。
当然,耿直也有耿直的缺点,吕大忠就是因此在仕途上混得不咋地,后来更是被政敌排挤、贬官、返回了家乡,幸好他还算长寿,最后以77岁的高龄在家乡蓝田安然去世。
除了大哥吕大忠之外,吕家的三弟吕大钧也是横渠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称他为“京兆先生”。
吕大钧这个人胆识过人,北宋和西夏打仗的时候,他在前线担任负责军需物资的转运副使。当时,主将种chóng谔带兵上了前线,可是粮草的接济有点问题。吕大钧的领导、也就是担任转运使的李稷jì打算去后方调粮,可是又怕被种谔责罚,就把吕大钧派了出去:诶,老吕,你去跟种大帅汇报一下,就说我要去后方运粮。吕大钧领命后,把事情一汇报,种谔当时就火了(详情请听音频:5分30秒起)
张载门下的另一位吕家子弟,就是小弟吕大临了。吕大临偏偏无意仕途,一生醉心于搞学术研究。他先拜张载为师,一心求学,张载对他很器重,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张载去世以后,吕大临又去了洛阳,拜另一位理学大师程颐为师,继续钻研学问,直到晚年,他又对古代青铜器和碑刻情有独钟,还写出了北宋金石学扛鼎之作《考古图》。他也因此成了著名的金石学家,被视为中国考古学鼻祖。
吕家老二:谢邀,已上岸
吕家兄弟四个,有三人都成为了张载的学生,为什么偏偏把这吕家老二吕大防给剩下了?因为当那哥仨还在一门心思钻研学问的时候,老二已经科举得中开始当官了!
吕大防二十二岁考中进士,从小小的县令开始做起,历任通判、知州、御史、翰林学士,最高做到了宰辅级别的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单论仕途上的成就,可比他的哥哥弟弟们都强太多了。
不过,如果是从文化成就上看,吕大防的诗文就显得有些拿不出手了。他传世的文章一共也就几十篇,其中大部分还是写给皇帝的奏章和札记。
不过,不同于大哥和小弟那样专攻一门学术,吕大防所学繁复,除了文学和理学,他还粗粗涉猎了建筑学、金石学和易学等不同方面。
说起来,这些庞杂的知识,在他任上还真是起了点作用。刚考上科举那会儿,吕大防被派到永寿县当县令。
永寿县里有个很大的问题,什么呢?没水井。老百姓想要喝水,就得跑到很远的山涧去打,非常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大防挑着公务不太忙的时候,亲自去周边的几座山上去勘探。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发现了一处水源。不过,该怎么把水引到县里呢?这时候,吕大防想到了自己读过的古书《考工记》。
在《考工记》里,记载了开渠引泉的方法,于是,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吕大防又做了新的改良。
他设计了一种一端直径较粗、一端较细的陶管,烧制成陶。接着,他把较粗的管子套在较细的管子里,就这么一节套一节地把山里的流水引入县城。
这个引水工程,可以说是当时最先进的“自来水”了!后来,为纪念这位父母官,百姓们就把这个工程叫做“吕公泉”。
十二年后,吕大防被派遣到青城县出任。他很爱青城的风光,现在咱能看到的吕大防的诗几乎全是写青城的。他曾经写道:
最胜西峰下,林梢四望亭。
江山观掌握,梁益布丹青。
不过,在秀美的风光之外,青城县内部却有很多问题。当时,青城的官员常常利用度量衡的差异,克扣佃户缴纳给国家的粮食。吕大防到任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不仅查明了情况,还主动统一了斗的大小,着实减轻了百姓们的负担。
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吕大防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开始管辖整个成都府。
他把成都的治理得很好,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留下来。这就和历朝历代的许多贤臣清官一样:如果想要治理好一个地方,那就不要管得太多,当地民众反而能够生活得很好,反倒是那种事事插手的官吏,忙了一溜够,到最后搞不好还会留下个骂名。
不过在成都时,吕大防也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事,就是让人整修了著名的杜甫草堂,他不仅重建了相关建筑,还制作了一幅杜甫的画像供奉在里面,算是给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留下了一个重要的纪念物,也为今天成都的旅游观光事业留下了重要的打卡地。
吕大防在任成都太守时重建了杜甫草堂。
吕大防:外号很多的宰相
后人谈到吕大防时,或许更关注的是他流传下来的那些奇闻轶事。比如说,苏轼曾经管吕大防叫“乌龟”。这俩人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呢?(详情请听音频:14分起)
历史上吕大防还有一个外号,叫“铁蛤蜊”,蛤蜊大家应该都吃过,甭管您是油爆、清炒、做汤还是蒸蛋,做出来的菜全都透着一个字——鲜!
那这吕大防怎么得了这么个外号呢?而且“铁”蛤蜊又是个什么情况?有这么个原因,前面咱们提到,吕大防为人正直,加上他是陕西蓝田人,西北的汉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憨厚耿直。他这样的性格放到官场上,主打一个铁面无私、不开后门,特别是到后来他官做得越来越大,都当到宰相级别了。
在那个年代里,上吕大防家登门拜访,托人情走门子的人那可绝对不在少数。这一般的人,吕大防可能直接就拒了,毕竟是一朝宰相,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
可上门的难免会有些父老乡亲、家乡旧友——俺们可是从你吕大防穿开裆裤的时候起,看着你长大的,你总不好跟我们摆架子吧?
吕大防确实是不好摆架子,只好请人到客厅里坐,可是甭管对方提什么要求,吕大防全都给人来一个——不回答。
来的客人看到跟他说什么都没反应,当然也很尴尬,到最后几个人坐在客厅里相对无言、沉默不语,最终只能悻悻地离开。
就这样,人们给吕大防送了个绰号,管他叫“铁蛤蜊”,意思就是:您呐,也不用找吕大人走后门了,因为您跟他托付什么事,他都是不声不响不开口!看见海里的蛤蜊了吧?跟他一个样,而且这吕大防还得加上个“更”字!都不是一般的蛤蜊,绝对是那种世间都见不着的“铁——蛤蜊!”
兄弟合制最早“民法典”
抛开那些学术成就或是奇闻轶事不谈,吕家四兄弟还有一项贡献,就是编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部成文乡约。
所谓乡约,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当地民众自己制定的一套社会管理制度。说白了就是为了保障乡村社会的稳定运行,乡里乡亲们建立的一种乡村自治制度,他们凑在一起自己定下一套规矩,然后要求本地人都照着这套规矩来执行。
在这样的乡约中,既要有大家都能遵守的规定条例,也会写明如果乡亲中有谁家遇到了困难,其他人如何对他进行帮扶和救济。
古代的许多儒家学者把这种制定乡约的模式一直上溯到了周代,还从古籍里引经据典找出了不少证据。
至于制定乡约这事是不是打从周代开始的,现在其实也没有很可靠的观点。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第一部成文的乡约确实是吕家四兄弟共同制定的,名字就叫《吕氏乡约》。
这部乡约由兄弟四人共同商议决定,最终由大哥吕大忠亲自执笔编写。那这乡约里都写了些什么条款呢?
我们随便举出几条,比如说,乡村里管事的负责人要由群众选举产生,而且要定期轮换,确保公平公正;又比如,乡村居民要定期集会,会上要对村民中的善举进行表彰,对恶行则要处罚;还有,如果遇到那种需要决策的重大事件,还是要通过村民集会的方式,共同商议讨论再最终决定。
△《吕氏乡约》墙刻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有必要知道这些吗?当然有必要了!《民法典》您总知道吧?它是咱们国家在2021年的时候颁布的。
那这《民法典》究竟管的是些什么事呢?简单来说,但凡跟咱老百姓生活有关的,像是您的财产、婚姻、继承权,父子不和、邻里纠纷、兄弟矛盾,统统都算是《民法典》的管辖范畴。而《民法典》的制定有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遵循公序良俗,也就是所谓“公共的秩序,善良的风俗”。
那这和乡约制度有什么关系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最早就是来源于乡约制定的基础,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写出了第一部成文乡约的吕家兄弟,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是一直持续到今天了。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