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张胜利:靠助学成长 再教书育人
千万人共筑 传递希望火种
“大眼睛”的摄影师叫解海龙,曾经是咱北京崇文区文化馆一位热爱摄影的普通干部。从“希望工程”发起时,解海龙就开始关注咱们国家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并用相机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瞬间。
1991年4月的时候,他在大别山老区采访希望工程专题,邂逅了年仅8岁的苏明娟,当时,孩子们正在上课,苏明娟抬起头,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面充满了对读书求学的渴望,解海龙迅速按下了快门,从此,希望工程多了一张极具标志性的《大眼睛》照片,后来,这张照片被改名为《我要上学》,受到各大媒体争相转载。
“大眼睛女孩”成了咱们国内家喻户晓的“名人”,希望捐助她上学的社会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
长大后,苏明娟继续将爱心传递,她刚进入大学,就致信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求基金会将发给她的每学期900元生活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至于苏明娟自己,则靠勤工俭学维持学业。
参加工作后,她又把自己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后来,苏明娟还拿出积蓄,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迄今为止,这个助学基金已经参与援建了3所希望小学,救助了80名贫困大学新生。
曾经受助的孩子长大后,希望工程的薪火也获得了全新的传承。如今,苏明娟就职于银行系统,并且同时兼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苏明娟
1993年7月10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载了一个女孩的信件,题为“我终于上了初中”,寄信人是这样说的——
我5岁那年,爸爸去世,丢下我们4个孩子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身体弱小,只好在街上卖烧饼维持全家的生活。要靠妈妈养活4个孩子是多么困难啊!好几次她都要我回家干活赚钱,我没办法再上学了。我体贴妈妈的艰难,但我是多么想上学啊!我只好天天躲着流泪。就在这个时候,团组织的大哥哥、大姐姐拿了份表格给我填,我成了希望工程的资助对象,每个学期我都能及时得到20元的救助款……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小学,考上了初中……我得到了救助,能继续上学了,但我身边还有很多小朋友,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不得不中途退学,他们也需要帮助。我真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像我一样得到“希望工程”的救助……
写下这封感谢信的孩子叫做林晓莲,如今,她已供职于一个大型企业,成为业务骨干。2023年,已经迈入中年的她向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了助学金52.5万元,支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30年前希望工程的受助者,如今成为江西“希望工程’个人单项最多的捐助者。对此,林晓莲女士曾说:“我的人生真的是因为希望工程而改变,如果还没做什么事情,我会很不安。”
咱们前面提到的、拍摄出《大眼睛》的摄影师解海龙也长期为“希望工程”捐款。2005年,那副摄影作品《大眼睛》在北京华辰秋拍会上被拍卖,最终以30.8万元的高价成交。
事后,摄影师解海龙、“模特”苏明娟共同决定,将这三十多万元全部捐给“希望工程”,这笔钱最终流向了雪域高原,在西藏建起一所“大眼睛希望小学”。
在“希望工程”这35年里,值得叙述的动人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作为一项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公益事业,它由千千万万人的手托举而成,正如这个工程的名字,它给了许多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儿童一个能够触及的“希望”。
现在,希望工程已完成了让贫困孩子“读得起书”的初衷,它的救助模式也逐渐拓展为让贫困学子上学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在物质和精神上进行多方面的持续扶持。
也许有一天,“希望工程”的使命将彻底完成,从历史舞台上谢幕离开。但它在数十年间所展现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财富将一直传承下去,把公益与爱的光芒播撒在每个人心间。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