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特工以一己之力打通红色交通线!

文化   2024-10-15 21:01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夏寒斐、程涵

小剧场配音:田洋 等


话说1933年5月,在巴山南坡下一个被土匪占领的小镇子里,潜伏在土匪里的一名国民党特务正拿枪顶着一个人的脑门【请听音频16秒起】:


这个特务为什么会对这张地图格外关注?


担当密使  上报损耗留后手


1933年的春天,红四方面军经过艰苦战斗,终于在巴山地区站稳了脚跟,并准备以此为据点发展川陕根据地。


蒋介石得知这件事之后大为震惊,命令四川各派军阀立刻停止内讧,共同“剿匪”,蒋介石本来以为这次“剿匪”十拿九稳,没想到红四方面军不光没受挫,能和川军打得不相上下不说,居然边打边变强,队伍和实力也大大的增长,简直到了鼎盛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红四方面军手里握着关键的地图和解码本,还与川军的一支军队有一份口头协定。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国民党的一位参谋——武志平,这位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


陕军密使、中共地下党员武志平


1901年,武志平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后来他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军杨虎城部当少校参谋。


1933年,中共上海中央局特科负责人希望能物色到一个人,能帮忙在红四方面军和杨虎城十七路军之间做联络工作,负责人通过地下党员找到了武志平,在初步接触和沟通之后,便得到了武志平的认同和积极回应。


就这样,3月23日,在西安东大街的一家药铺里,武志平经过地下党员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样还是在这年春天,蒋介石调动四川各派军阀共同“剿匪”。可能有的朋友知道,蒋介石的目的虽然是“剿共”,但军队调动时还会“夹带私货”,经常借着这个由头排除异己。老蒋的目的就是要让杨虎城和共产党的部队同时消耗一下。


杨虎城


这样的调令让杨虎城左右为难,打红军就中了蒋介石借刀杀人的诡计,可是不打又违抗军令,可能官职和番号都保不住,这可怎么办?


就在这时,武志平接到了西安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向他传递的指示,让他通过可靠的关系建议杨虎城不要和红军正面冲突,避免让蒋介石渔翁得利。于是,武志平就联系了高级参议杜斌丞向杨虎城建言:联络红军,互不侵犯。


随后,武志平又跟着杨虎城的三十八军向汉中转移,据说当他们通过一段栈道的时候,山谷里忽然挂起了一阵狂风,把一匹军马的蒙眼布刮飞了,那匹马看见脚下河水波涛汹涌,吓得狂奔不止,最后整个马车都滚落到了河中。


统计上报损失的时候,武志平上报了一份川陕甘三省的军用地图,然而实际上地图没丢,只是被他偷偷地藏了起来。


出使红军  地图派上用途


武志平的建议真的能被杨虎城采纳吗?他偷偷藏起来的地图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汉中呆了一个多月,武志平收到了杜斌丞向他传递的消息,暗示先前所议的事情已经有了成果。果然不久之后,武志平收到了杨虎城一封亲笔信:


志平参谋弟:

别来日久,殊深驰念。余于上月廿五日平安抵省,祈勿念。值兹日寇凭陵,国势阽危,凡我同志,务须深自警惕,力图奋发。吾弟才华卓著,尚希佐理孙军长努力工作,是为至要。此询近佳。

杨虎城手启  五月四日


这封信信息量可着实有点大!身为十七路军总指挥的杨虎城和手下少校级别的军官称兄道弟,足以看得出对武志平的信任和倚重,至于那句“佐理孙军长努力工作”,暗示的则是新任务的领导是孙军长。再结合杜斌丞说的“所议有成”的暗示,武志平断定,这就是“降大任于斯”的“手谕”。而这份重要信件,至今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孙军长找他谈话,把出使红军的任务交给了他。


陕军38军军长孙蔚如


临出发前,中共地下党员也找到了武志平,提醒他说,二十多天以前,同为地下党员的杨虎城麾下的陕军团长派人联络红四方面军,可联络人至今都没回到陕军,这说明红军可能对白区的地下党和白军将领不大信任,所以提醒武志平要想想办法,看如何才能取得红军的信任。


这时候,武志平藏起来的地图就起到关键作用了。除了地图,他还准备了孙军长代表杨虎城给红四方面军将领的密信,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密电码。


1933年5月13日,武志平伪装成了红十字会的调查员,雇了一个走村串巷、熟悉地形的理发匠做向导,天不亮就悄悄带上物资离开了汉中。


两天之后,武志平在向导的带领下翻越了巴山,来到了南山坡下叫做西河口的小镇。


按照前期获得的情报,这里已经快要进入红军驻防的区域了,可没想到前不久一场战斗之后,红军南撤,小镇已经被土匪霸占。武志平寻找红军不成,反被土匪抓了个正着。


在这群土匪当中,还有一个潜伏卧底的川军特务,他发现武志平携带的物品里有一份地图,立刻就起了疑心,用枪指着他的脑门逼问,也就是咱们开头的那个场景。接下来武志平经历了怎样的九死一生?请听音频10分30秒-14分20秒


5月22日,经过十天的跋涉,武志平终于来到了四川通江县两河口村,在一间民房里见到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顺利把地图和密电码交到了红军的手中。


武志平谎称地图是杨虎城、孙军长等陕军将领的一份诚意,希望能与红四方面军和谈。张国焘等将领十分满意,立刻派参谋主任跟随武志平回到汉中。


经过协商,6月1日,红四方面军与十七路军签订了《巴山协定》,又叫《汉中密约》。协定一共有四条内容:第一,两军以巴山为界互不侵犯;第二,陕军在前线阵地设立联络站,代表陕军处理边界上的事务,由武志平作为代表常驻;第三,红军可以用隐蔽方式来到汉中,采购一些日常用品;第四,陕军会送给红四方面军一些药物和部分的军用地图以表诚意。



当然了,杨虎城率领的十七路军成分复杂,密约的事情更不能让蒋介石知道一星半点,为了严守机密,双方商定密约内容只能口头协定,不能留下文字证据。


谈妥之后,陕军立刻兑现了诺言,给红军送去了不少药品、油墨、干电池,还有可用于擦枪的松发油,满满当当有十七担,没过几天又送了十七担紧缺物品。先后两个“十七担”代表的就是十七路军的番号。


身份暴露,回归组织


武志平送去的地图与密电码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双方的秘密协定有没有被蒋介石察觉呢?


红军利用这份密电码截获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对于粉碎川军的包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国焘还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当时他们与国民党军队相持了三个月,红四方面军因为能破译电报密码,连敌军总指挥秘密的、只有心腹参谋长才知道的“私人行程”都能了如指掌。



于是,趁着总指挥不在,红四方面军开始反攻,瓦解了敌军右翼一个旅的兵力,随后突破了两道防线,乘胜推进三十里,直抵总部。


参谋长仓皇撤退,这时候敌军的各位师长旅长才得知他们总指挥已经私自离开了驻防区域,差点就要全线崩溃。


等总指挥听到消息连滚带爬地赶回前线,哪怕积极补救策划反攻也于事无补了。


可惜的是,尽管武志平把事情做得如此隐蔽,这事儿还是被蒋介石知道了。


1934年6月,蒋介石给杨虎城发来电报,说根据密报,有一个叫做“伍志平”的自称是三十八军参谋,经常给红军运输军火物资。


不过蒋介石也是听来的,把姓氏写成了“行伍”的“伍”。杨虎城抓住这个漏洞,说我们这里没有叫这个的,这些应该是误传。


没想到几日之后,蒋介石又发了一封电报过来,除了把“武志平”的名字更正以外一个字都没动。杨虎城一看,知道这下是瞒不过了,不得已发出了缉拿武志平的命令。


武志平从孙军长手里接过电报之后,面无惧色地说:“反正我每走一步都是按杨总指挥和军长的意图行事的,听凭处置吧!”


孙军长当然不会直截了当地“卸磨杀驴”,只是对武志平说:“红军的事只好就到此为止了。你再到南边去一下,把这边的情况告诉他们,请他们谅解。”就这样,武志平被陕军开除了。


1935年春节前后,红四方面军忽然对汉中发起了攻击。十七路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节节败退,可偏偏这时候又没人能出面维持与红军的友好关系。


无奈之下,孙军长只能派人到武志平家里把人请出山,请他前往红四方面军进行交涉,以解汉中之围。而武志平正苦于没有机会前往苏区呢,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他带着一大包军用电池、发报机零件和军事情报,再一次来到红军防区。


政委对武志平带来的情报表示感谢,向他解释说,红军攻打汉中是为了吸引胡宗南的注意力,好趁机往西渡过嘉陵江,向甘肃方向进军。



现在目的达到了,他们马上就会离开川陕。由于不能正大光明跟着红四方面军转移,之后武志平又几经辗转才终于到达延安,正式回到了革命部队。


后来,他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了两年,毕业后在宝鸡到成都一线,借经营汽车运输为掩护,收集军政情报,发展情报关系。


北平解放后,他在军管会房地产接管部任处长,后任北京市园林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1991年以90岁高龄离世。


杨虎城的秘书王菊人这样写诗概括了他的一生:



此中有人呼欲出,手提头颅忘生死。 

革命征途倍艰辛,热血洒遍妖气止。 

为国忘家更忘身,九死不变岁寒心。 

吾人处世重节操,方知古今亦完人。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