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夏寒斐、程涵
小剧场配音:宝木
话说在前不久,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加里·鲁夫昆,以此表彰他们发现了小分子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现场
这俩人获奖后,在网上最火的是关于他们的段子:话说当时诺贝尔组委会用电话的方式通知两位获奖者,加里·鲁夫昆接到电话后表示半信半疑,认为可能是哪个朋友想跟他开玩笑,而另一边,组委会则遇到了一个更让人为难的问题——另一位获奖者维克托·安布罗斯怎么都不接电话,居然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失联”了!很多人对这二位的人生细挖后发现,他们真的跟大部分人印象中的“科学家”太不一样了。
半路出家 凑成合作CP
先来和您介绍一下他俩的研究内容到底是什么。
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也完全相同,那为什么细胞能够分化成不同样子,长成彼此功能各异的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等,共同维持生命运转呢?
其实,关键就在于基因调控。而所谓的“小分子核糖核酸”又称“微RNA”,它能让不同的细胞各司其职。
比如肌肉细胞之所以能组成肌肉,神经细胞之所以长得和肌肉细胞不一样、又能组成神经系统,都是由微RNA来调控的。微RNA的发现有助于解释地球上复杂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以及人体是如何由各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
如果微RNA的调控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癌症、糖尿病、先天性听力损失等一系列疾病。
显而易见,微RNA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因为癌症就是基因表达异常的结果,而微RNA又在癌细胞中起到了“开关”的作用,所以通过检测血液中某些微RNA的水平或许可以用来诊断早期癌症。
说清楚了微RNA,咱们再把目光转移到两位发现者身上。
首先介绍一下维克托·安布罗斯。上世纪50年代,他出生在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城市,父亲是一名波兰战争难民。
1971年,18岁的安布罗斯申请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入学论文里,他只写下了短短的一句话——“我想成为科学家”。
顺利入学后,安布罗斯开始学习天文学知识,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在物理算数上的能力并不怎么好。
咱都知道,天文学上使用的数字量级大到超乎想象,想要把天文研究明白,就必须要有很强的物理算数能力。
安布罗斯又身处麻省理工学院这种顶尖学府,周围的同学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佼佼者,相比而言,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属实有点不够看,这让安布罗斯顿感压力山大。
正当安布罗斯纠结要不要换个专业、哪个专业才真正适合自己的时候,他的室友连续几个晚上都跟他讨论分子生物与基因组学的相关知识。这简直就像是黑暗中忽然亮起的一盏灯,瞬间照亮了安布罗斯的方向。于是他毅然调整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把兴趣转移到了分子生物科学上,而且一猛子扎了下去,一直读到了博士。
1979年,他加入了一位研究线虫的著名美国生物学家的实验室,开启了博士后的研究生涯。
就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安布罗斯遇到了合作伙伴鲁夫昆。鲁夫昆虽然与他年纪相仿,登场却比他晚了整整三年——因为当安布罗斯埋头研究的时候,鲁夫昆正忙着流浪、种树和喝酒呢。
这件事还要从鲁夫昆小时候开始说起。
1952年,他出生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地区,父亲是土木工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鲁夫昆一直都是班上的佼佼者,高中毕业之后考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跟安布罗斯一样,鲁夫昆一开始的专业跟遗传学也不沾边,他原本想主修电器工程,之后才转到了生物物理。
根据他的回忆,当时是二战后的二十多年,物理学被称为“科学之王,” 他总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科学”。
1973年,21岁的鲁夫昆从大学毕业,人生却陷入了迷茫。
原来,当时美国嬉皮士风潮十分流行,鲁夫昆作为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自然也受到了这一风潮的影响。
鲁夫昆开的面包车车型,道奇A100,当年嬉皮士最喜欢的款式
他没有着急找工作,而是买了一辆蓝白相间的面包车,沿着美国西海岸漫无目的地开车兜风,这一“兜”就是两年。
这期间,他曾经面试过核电站,还在电台当过DJ,最后在一家植树合作社找到了一份工作,那里的种树工几乎都是跟他一样、满怀理想的年轻嬉皮士。
当年一起种树造林的嬉皮士
鲁夫昆工作了一年,种了大概五万棵树。之后这位种树小能手又踏上了旅途,一路向南来到了玻利维亚。
有一天,鲁夫昆走进一家俱乐部,偶然发现俱乐部里居然摞着一堆《美国科学杂志》。
他十分着迷,捧着那些杂志看了一整天。这是他在离开学校之后,又一次接触到了科学。他忽然感到自己获得了漂流路上从未感受到的充实与满足,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是时候回去了”。
从不被重视到肯定研究价值
结束了漂泊不定的生活,鲁夫昆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了一年核医学技术员,之后前往哈佛大学学习分子生物学,一直到1982年才终于来到了安布罗斯所在的实验室。在这里,两位科学家之间产生了怎样的碰撞呢?
这里还得插一句,先和您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转录因子的特殊物质,那时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转录因子就是基因调控的主要原理、甚至是唯一的方法。
然而事实证明,在这件事情上科学家们还是太天真了,遗传学远比他们预想的要复杂。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安布罗斯和鲁夫昆当时正在联手用线虫做遗传学研究。
线虫的身长只有大约一毫米,这么小的身躯里居然有大型复杂动物应该有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当时,两人研究的是lin-4基因和lin-14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安布罗斯和鲁夫昆研究了 lin-4 和 lin-14 突变
1993年,他们分别发表了论文,介绍了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论文发出去了,但在科学界却没溅起来什么水花,因为两人只是用线虫做了研究,还没有在其他物种上找到对应的微RNA。所以绝大部分科学家看过他们俩的论文之后都认为:由微RNA带来的基因调控机制可能是线虫独有的,跟更复杂一些的动物甚至是人类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在这之后不久,原本在哈佛任教的安布罗斯没有获得终身教职,只能把实验室迁往其他地方。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七年之后。
2000年,鲁夫昆在线虫身上发现了第二个微RNA。最重要的是:这个微RNA存在于整个动物界!这也就意味着,可能在生命诞生初期,微RNA就已经存在了!
科学家们对微RNA可就热情多了,纷纷投入相关研究之中,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微RNA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种。
与此同时,竞争者也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过把大科学家“逼入绝境”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2001年7月,在某个学术会议上,安布罗斯听说一个名叫巴特尔的科学家在试图从线虫中克隆微RNA。但安布罗斯认为人家的研究方向和自己不同,没太在意,就把这事儿抛诸脑后了。
一个月之后的某个周一,安布罗斯收到了《科学》杂志编辑发来的邮件,请他为一个叫图斯尔的科学家的新论文摘要审稿。
安布罗斯看了一下就觉得大事不妙,因为论文说的是在果蝇和人类中发现新的微RNA,这与他的研究发现竟然大差不差。
他也着急起来,眼看着别人的论文都开始审稿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一个字都没有呢!转天一早,安布罗斯找到了《细胞》杂志,试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快速通道进行预审,但编辑拒绝了他。
无奈之下,安布罗斯把目光又转回《科学》杂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他们的编辑。
这位编辑比较好说话,告诉他没问题,他可以把他的论文和图斯尔的新论文一起提交送审,但前提是,安布罗斯必须要在本周五之前提交论文初稿。
编辑顺带还补了一句:竞争者不光是他和图斯尔,相关主题的论文还有第三篇,作者是巴特尔——也就是一个月前,被安布罗斯抛诸脑后的那位。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距离截止时间只有60多个小时了,可论文字数为0,连标题都没起呢!
60个小时能写出一篇重量级的学术论文吗?所有写过论文的朋友估计心里都有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安布罗斯打算拼一把!
在接下来的60多个小时里,他一边进行最后的实验,一边站在实验台旁边疯狂码字,竟然真的在周五下午把论文初稿交了上去。
没过多久他也拿到了审核结果——好消息是他的论文被接受了,可以与另外两位的论文一起发表;坏消息是:给他审稿的三个人都犀利地表示,论文观点很有价值,但写得极其糟糕,根本看不下去。
一直陪跑...真得奖了?!不信
如今,通过调节不同的微RNA来控制不同疾病的进展已经成为医学治疗方法研究的一大重点方向。
奇怪的是,作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安布罗斯和鲁夫昆居然一直在“陪跑”。
比如在2006年,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的两位科学家研究的是RNA对线虫基因表达的干扰,当年有不少人认为获奖名单上应该加上安布罗斯和鲁夫昆的名字,因为是他们发现了微RNA及其作用。
两年之后,两人总算和另一位英国科学家一起获得了拉斯克医学研究奖,这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还是学术界有名的“诺贝尔奖风向标”,能获得这个奖的,基本上就可以坐等把诺贝尔奖收入囊中了。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两位一等居然就是16年,一直到今年才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
安布罗斯和鲁夫昆
拥有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难怪他们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都那么淡定了。
加里·鲁夫昆早就不信自己能得奖了,至于维克多·安布罗斯为什么失联,那是因为他把电话留在了另一个房间,根本就没听到。
加里·鲁夫昆
最后还是诺贝尔组委会联系到了他的儿子,这才把好消息传递给了过去。也难怪有人说他们是有史以来最“躺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