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宁古塔也能体验了?清代罪人:你还是让我死吧

文化   历史   2024-11-15 21:00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夏寒斐 程涵


话说在前一阵子,牡丹江有一个景区宣布即将推出一款与众不同的旅游项目——流放宁古塔!游客将有机会穿上囚服、戴上枷锁,甚至坐着囚车,亲身体验一把“流放宁古塔”的感觉。除此之外,景区还会提供衙役、土匪等角色可供选择,主打一个沉浸式全方位体验。



估计清朝统治者们怎么也想不到,当初让人们闻之色变的“流放宁古塔”居然有朝一日会成为娱乐项目。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宁古塔到底什么样呢?流放宁古塔的日子到底什么样呢?


流放宁古塔 一举两得


咱们先来看一看宁古塔的地理位置。它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明清时期,这里就是国家东北地区的边疆重镇。

明朝末年有个文人曾在自己的作品里提到过:“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那片白山黑土之中其实是有人居住的,他们就是清朝皇族的前身——女真人。特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属的建州女真就发源于这里,他们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代打猎为生。



宁古塔这个地名里虽然有个“塔”字,但它跟塔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词其实是满语的音译,在满语中,“宁古塔”是“六个”的意思。相传,早在努尔哈赤的祖父那一辈,他祖父和其他五个兄弟居住在这里,所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清军入关之前,努尔哈赤的军队也驻扎在这里。这样一来,宁古塔成了清朝皇室的“龙兴之地”,意义非凡。


在清代以前,流放犯人最多的应该是岭南、西南或是西北地区,总体而言偏爱南方,为什么到了清朝,反而热衷于往北方流放犯人了?还格外喜欢宁古塔?


因为中国人太勤劳了!千百年来,无数犯人被流放到岭南和西北地区辛勤劳作,结果让原本恶劣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再加上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岭南和西南地区已经有比较多的人口定居了,大家甚至能过上富足日子了。显然,皇帝流放犯人可不是让他享福去的,当然是要找一个生存环境更加恶劣的地方了,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东北。



而且宁古塔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它是清朝抵御沙俄侵略的军事重镇。为了能补充宁古塔地区的劳动力,让军士们能安安稳稳地镇守边疆,清朝统治者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把那些犯了大罪、又不想让他一死了之的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既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彰显朝廷对宁古塔的重视。

况且,身为臣子犯了大罪,皇帝却没有直接把他斩首示众,这不就是仁德爱民的象征吗?万一之后真有用得着人家的时候,还可以再召回来重新启用,那可就是皇恩浩荡、救人于水火了!就这样,宁古塔成了清代皇帝们最喜欢的流放地之一。

精神肉体双折磨


按照《大清律例》规定,犯人流放到三千里以上的地方,必须在两个月之内到达流放地。从北京到宁古塔的距离差不多就是三千多里,也就是说,犯人每天至少要走50里路。


根据所犯罪名的不同,犯人们还得戴上不同的刑具。脚上要戴脚镣,脖子上还要挂着几十斤重的枷锁。清代律例中记载,成年罪犯每天只有八两的饭食,15岁以下的减半。


除了寒冷、负重和饥饿,犯人还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清朝时期黑龙江一带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原始森林较多,常常会有野兽出没。一旦真的遭遇野兽,犯人几乎是没有逃跑能力的,只能成为野兽的美餐。



除了身体层面的折磨,精神的痛苦恐怕更大。要知道,这些被流放的犯人基本上都是在朝官员,然而贫富荣辱一朝翻转,人上人转眼就成了被差役随意打骂的犯人,这样的心理落差足以让人崩溃。


有人曾经统计过,那些被判流放宁古塔的犯人们差不多只有三成能活着到达目的地。不过,对于这些 所谓的“幸运儿”来说,前面还有更加悲惨的命运在等着他们,因为伴随着皇帝的那句“流放宁古塔”后面往往还跟着一句“与披甲人为奴”。这“披甲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咱都知道,清朝实行八旗制度,也就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和平年代打猎种田,需要打仗时候就披甲上阵。旗人里又分为旗丁、披甲人、阿哈三种。“旗丁”是女真人,地位最高。


“披甲人”大部分都是其他地区投降的军人,民族成分比较复杂,身份地位自然比不过女真人。随着清朝统一全国,也就没有降兵继续补充了,披甲人基本上就等同于镇守边疆的军人。这些流放过去的、可以由披甲人任意处置的奴隶也就是“阿哈”。



才学傍身 牢狱变坦途


要说能在宁古塔过得稍微好一些的,大多都是些有家底、有才学、还得有名气的文士们。


首先要介绍的这位叫做吴兆骞。他出生在江苏松陵一个官宦人家,从小就比同龄人聪明,才华横溢,九岁时就写出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胆赋》,十岁时写出了《京都赋》,从此才名远播,被人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


顺治十四年八月,26岁的吴兆骞参加乡试,成功考中举人。然而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竟然离奇地卷入了一场科举舞弊案。顺治皇帝命令将考取功名的学生们找回来重新考试,看看到底有没有人滥竽充数。


顺治十五年二月,皇帝在瀛台亲自主持乡试。曾经风光无限的举子们一个个身戴刑具,身后还有护军营的带刀侍卫监考,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吴兆骞就在其中。


按理说,以吴兆骞的才华,让他重考一遍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作为一个从小就才华横溢的神童,心里很有一股傲气,皇帝怀疑他的才能就算了,现在自己还像个罪犯一样被人盯着,这谁受得了啊!吴兆骞干脆将笔一撂,交了白卷。


吴兆骞


这下好了,本来就在气头上的顺治皇帝看见白卷后勃然大怒,根本不等人查明原因,直接下令将吴兆骞治罪,流放宁古塔。


二三十岁的吴兆骞年轻气盛,他虽然听人说过“宁走黄泉路,不下宁古塔”,但自己对它还没有什么认知。等千里跋涉、好不容易到了宁古塔之后,从小在江南长大的他立刻就被眼前一片冰天雪地吓到了。


在写给父母的信里,他震惊地描绘了自己所见:“宁古苦寒天下所无,自春至夏,大风雷电接连不断。秋冬更甚,九月河面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即便如此,家底丰厚的吴兆骞也比其他人幸运得多了。虽然是被流放去的,但据说他专门租了牛车,运了不少书卷过去。在宁古塔的日子里,他不但能与一同被流放的举子们吟诗作赋,还成立了一个“七子诗会”,成立了黑龙江地区的第一个诗社。吴兆骞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被宁古塔将军聘请为家庭教师。


不光生活条件改善了,又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和仰慕。久而久之,他的才名甚至一度飘扬到国外。


吴兆骞在宁古塔遣戍地撰写的诗集《秋笳集》


相传,就连高丽使者来京觐见,返回的途中都要特意前往宁古塔拜访吴兆骞,因为他的诗歌在高丽国流传甚广,就连高丽国王都是他的忠实粉丝,使者就是专程来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大文豪,求一首诗送给高丽国王的。您看看,同样都是流放,吴兆骞的日子过得可真是让人羡慕。


自从吴兆骞被流放到宁古塔,他在京师的朋友顾贞观可是急坏了,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好朋友接回来。顾贞观几乎是倾家荡产才把门路都搭到了太傅的儿子纳兰容若那里了。这位您肯定知道,也是清代有名的诗人。


顾贞观把自己的诗作《金缕曲》拿出来给纳兰容若看,其中最著名的两句就是“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还有“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诗友。


纳兰容若读完之后泪如雨下,被顾贞观和吴兆骞的真挚友情所打动。最后在纳兰容若的帮助下,吴兆骞才终于在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之后返回京城。


与他经历相似的还有明末进士张缙彦。这位也是少年时就聪颖过人,之后顺利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然而接下来他的经历堪称波澜起伏,他曾从兵部给事中的位置上连升十级成为兵部尚书,第二年李自成逼近京师,他打开城门迎先锋入城,又向李自成进表称贺,之后逃往南方,成了南明弘光帝的兵部尚书,却又前后两次投降清军。顺治十七年,他因文字狱被判抄家并流放宁古塔。



虽然命运不可捉摸,但这位简直是宁古塔流放史上心态最为洒脱的一个了,据说他出发的时候不光带上了大量书籍,还带了十个歌姬。到了宁古塔之后,张缙彦吟诗作赋,也加入了“七子诗会”,又遍访当地风景,写成了黑龙江第一部山水记与地名学专著《宁古塔山水记》。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还带去了大量蔬菜种子,没事儿就教当地人种瓜种菜,什么芹菜、菠菜、茄子、葱、蒜、辣椒等等一应俱全,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把自己爱吃的菜全都带过去了。


清朝灭亡的前一年,《大清新刑律》颁布,流放制度终于被废除,宁古塔也结束了它作为流放之地的历史。



那么,今天的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的宁安,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东北的一块宝地,它如今再也不会与“苦寒”一词挂钩,当然,冬天冷归冷,可一点都不苦了。那里不仅有镜泊湖景区、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各种历史遗址可供探访,好吃又好玩。


如果您有兴趣,还真可以计划一个“当代流放宁古塔之旅”,也欢迎您在我们的节目公众号《动听天下》里留下您的游记感言。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