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医风险高,保命锦囊要记牢!

文化   历史   2024-10-12 21:01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高婷婷 程涵



提起“太医”这个词,您脑中最先浮现的是怎样的情景?是《甄嬛传》里胆大心细、温柔体贴的太医温实初?还是《延禧攻略》里因医术高超被招进宫廷的江湖游医叶天士?

不过,这些都是影视剧里的戏剧化想象。在真实的历史上,太医们可真的是个高危职业,这里面又有哪些故事呢?

层层选拔 上岗难度大


在上古时期,医生这个职业是不存在的,主管祭祀的“巫”其实也兼任着医生的功能,直到秦统一了六国之后,才设立了正式的官职名称——太医令和太医丞,其中,令是长官,丞是助手。从秦以后,太医这个名字也开始被普遍地使用了。


太医院除了是太医们上班的地方,也是给国家培养医药人才的地方。拿唐朝来举例吧,当时,唐朝的太医署分为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部里又有针灸、按摩等不同的分科。那想进去学习容易吗?跟您说,当时的太医署,可不比咱现在的北大医学部好考。


那时候,进入太医署的学生首先要学习基础知识,通过各科的课程安排和考试。除了入学考试,学生们还要经历月考、季考和年度考核。考试成绩优良的,会得到奖励和晋升,并有机会成为御医,但若考试成绩不合格,就会被淘汰出太医署。可以说,能留在太医署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不过虽说是精英,但这些经过层层选拔、医术高超的太医,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并不算高。


西汉时期,太医令的俸禄在百官中俸禄还算中上游,但到隋朝的时候,太医就已经变成了从八品的小官。到了唐宋时期,太医地位稍微高了一点,但也就是从七品而已。元、明两朝,太医的地位好不容易又上升了一点儿,但到了清代,就又卑微了回去。


没事,用现在的话说:虽然咱地位低,可是咱事儿多呀!早在周代,人们就确立了医学分科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人看病的科室分得也越来越精细,对太医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徒有浑身本领 难走官场路


光说理论有点枯燥,咱不妨来假设一个场景。假如您是明朝的一名医学生。如果想要升职成为太医,进皇宫上班,总共要闯几关呢?


第一关:入学。当时,明朝沿用了金、元留下来的制度,医学生每年进行四次考试,类似咱现在大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这些考试的内容既包括各种古代医学典籍的理论基础,也包括各种病症的诊疗理论。

明朝太医薛立斋

这些小考试还是洒洒水,更正式的是每三年一次的大考。大考考察的不仅仅是准备进入太医院的后备人才,还有已经被录用的太医院医士。一旦发现考试不合格,就会被直接辞退。


咱假设您祖上行医,耳濡目染了一身本领,不仅在三年一次的大考中脱颖而出,还在每年的四次考试成绩和学业评定都表现得十分优秀,成功进入了太医院。那么,接下来,您就会面临第二重考验——心理的巨大落差。啥意思呢?


按理来说,通过了各种大考小测进入太医队伍,似乎是一件值得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实际上,做太医的苦,真是谁干谁知道。


在充斥着皇亲贵胄的皇宫里,品级不高的太医们逢人就得点头哈腰。

六部里,您尤其得哄着礼部的官员们。因为礼部掌握着太医们选用、教习、考核、罢免的各种权力。医疗档案、药材这些东西要是有问题也是礼部管。


等您忍辱负重把领导们都伺候舒服了,考验也才刚刚开始而已。要知道,您的工作对象可是皇帝、妃嫔、皇子还有王爷们,这些天潢贵胄大多锦衣玉食、四体不勤,又天天尔虞我诈地劳心思虑,所以,给他们看病,您下药的剂量就得格外小心谨慎,万一出了什么差池,那就是掉脑袋的过错。



不仅在宫里担惊受怕,在一些特殊时期或危机时刻,您还会“被迫出差”。啥意思?就是说,比如有个王公大臣去边疆打仗,受伤了。但战事吃紧,他又回不来。为了表达帝王的关心,您就会去当堵枪眼的。皇帝会把您派去战场上贴身医治,治不好病就治您的罪。


救命药方反成政权博弈


有时候,光是医术高超未必有用,因为,在诊疗之外,皇帝或者皇室成员的病情还夹杂了诸多私仇、算计乃至党争。太医们不仅要精通医术,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政治素养,以便在处理病情时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为恰当的决策。


一旦皇帝病情恶化,太医们就可能成了众矢之的,不仅要承担医术不精的指责,还可能面临政治斗争的波及,甚至被威胁要陪葬,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明朝一位叫陈玺的太医,就是鲜活的例子。


那是明光宗皇帝朱常洛在位的时候,一天,陈玺正在值班,突然被喊到宫里,去给皇帝把脉。陈玺精通病理,摸了一下,就知道光宗是纵欲过度,身体虚乏。于是他就按典籍开出了一剂药,还嘱托皇帝好好休息。


刚走出乾清宫,御药房的提督宦官崔文升就劈头骂了陈玺一顿。崔文升说,皇帝只是经络郁结,应该开下火的药。崔文升是御药房的红人,陈玺惹不起,只好改了药方。眼看着皇帝吃完药病情加重,陈玺却只能干着急。


又过了几天,有位名叫李可灼的大臣不顾内阁首辅的劝阻,私自进宫给皇帝献上了一颗“仙药红丸”。皇帝服用一枚后,症状有所缓解,于是又服一丸。没想到,第二天凌晨,皇帝就驾崩了!这就是明史上有名的“红丸案”。


影视作品《明宫谜案》


光宗去世后不久,年幼的太子朱由校登基,一系列官员遭到处置,其中当然也包括陈玺。在史书中,只留下了一句意味不明的“光宗召御医陈玺视脉”。或许,直到这儿,陈玺才明白,他一介小小的太医,被卷入了一场宏大的政治博弈。


胆大心细 治病自保两不误


然而,就算是整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太医的日子还是很难过。他们还会因为什么事而受罚呢?


在光绪帝死前的一两年里,因为病情复杂,太医难以治愈,光绪就经常写文章表达对出诊太医的不满,用语都非常难听。在光绪帝死后,太医院从上到下都被清洗了一番,给光绪看过病的太医们基本上都落了个“保护不力”的罪名,被革职查看。


虽然古装剧里常有皇帝说“治不好朕要整个太医院陪葬”之类很“霸总”的话,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治不好病的太医基本就是革职处理,顶多流放充军。



之所以不会直接问斩,宋孝宗朝的太医王泾大概会很清楚原因。


当时,王泾给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看病的时候不小心给皇上用错了药,害得皇帝一直拉肚子。宋孝宗一看自己的兄弟这么受罪,立刻大怒,想将王泾当街问斩。还是高宗的皇后把他劝住了。皇后说,如果这样做,恐怕此后医者们都不敢为皇室看病了,于是宋孝宗才冷静下来。最后,王泾仅仅被处以杖刑,留下了一条命。


当然了,不是所有皇帝都这么仁慈的。当面对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外号“陪葬天团”的太医们自然会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自保策略。


比如,在病情错综复杂或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太医往往倾向于选择保守治疗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温和与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剧病情的激进手段。


中医药的药理本就是温和渐进的,通过细心调理和持续观察,太医们能在不冒风险的前提下维持患者生命,同时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与机会来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明清时期,太医诊疗和用药的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当时,每逢宫中传唤太医院侍值的医官入大内看病,所需药品都要太医和太监一起到内局合药,并将药方连名封记。



为皇上煎调御药时,要求则更为严格,需太医院院官与太监一同监视,以两服药合为一服,煎好后,分别倒入两个杯子。一杯由御医和太监尝服,一杯给皇帝服用。


乾隆五年以后,药物都改由内臣烹调,太医不再参与制药。每次诊病结束,太医还会开列本方的药性及治疗大法,进呈皇帝阅览,其后盖上内府的印章,细载年月缘由,以凭稽查。


这些严格的问诊制度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些要求给太医的工作增加了很多压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太医的问诊责任。


在面对重大病情时,太医们也会积极地进行内部交流与讨论,共同商讨最佳的治疗方案。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更将责任分散至整个团队,减轻了个人的压力。当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时,太医们能够共同承担责任,从而避免了个人成为众矢之的。


总之,太医除了需要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需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他们必须学会在宫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中立和客观,避免卷入无谓的政治纷争。同时,他们还需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圣意,以便在关键时刻做出符合大局的决策和选择。可以说,在太医们光鲜亮丽的名声和荣誉背后,是数不尽的心酸和苦楚啊。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