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夏寒斐、程涵
小剧场配音:董珂 等
话说在1942年的某一天,在内蒙古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的府邸内,一个老人病死在了马厩旁的小屋里。和硕亲王听说这个消息后,脸上非但没露出一点悲伤的情绪,反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之后,死者的遗体被送往当地寺院的殡仪馆,葬礼非常冷清,除了死者的妻儿和极少数亲友外,几乎没有多少人参加,亲王更是从始至终没有露面。在举行完简单的仪式后,他就被埋在了寺院后院的空地里,棺木质地粗劣,几乎没有陪葬品,坟头也很小。恐怕谁也想不到,这位死者不光是亲王的姑父,他甚至还曾经是清朝的“替补皇帝”。
被慈禧选中当“替补”
老人名叫爱新觉罗·溥儁jùn。在十五岁那年,他甚至差一点就替代了溥仪的历史定位、成为清朝正式的末代皇帝。这事儿还要从1889年开始说起:
在1889年年初,光绪皇帝大婚之后,慈禧太后不再垂帘听政,让皇帝亲自处理政事。不过皇帝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一旦遇上点儿疑难杂症军国大事,还是得太后拿主意。
这一年,光绪皇帝已经28岁了,他接触到了一些维新思想,和那个年代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认为国家应该做出些改变。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的协助下,光绪皇帝决定效仿日本的明治维新,搞一场变法。
结局相信各位也很清楚了:光绪皇帝被软禁,慈禧也再一次以训政的名义彻底掌握了国家大权。
而此时,竟然还有落井下石的主儿冒了出来,秘密向慈禧呈上一份奏疏,表示皇帝不顾祖宗之法,当废。
几天之后,朝廷正式下诏说皇帝生了病、身体状况很不好,各地要是有什么名医,赶紧推荐来给皇帝看病。
不得不说,慈禧简直是“一举多得”,首先放出话去:不是我不让皇帝亲政啊,是陛下身体不好,这既给了文武百官和外国公使理由,也表现出自己是“不得不”重掌大权处理政事的。而且皇帝现在身体不好,之后万一出点什么事儿那可不好说,这可不是有人暗中动手脚啊!
而另一边,慈禧则陆续召见了十几个溥字辈的小孩,这个举动的意图不言而喻——她想从中挑出一个替代光绪。看来看去,慈禧最终选定了十四五岁的溥儁。
爱新觉罗·溥儁到底是什么背景呢?
溥儁的父亲是端郡王载漪,是道光的孙子,光绪的堂兄弟。而他儿子溥儁则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主儿,眼里只认得吃喝玩乐、招猫逗狗,根本不愿意费心思打点人情。这种对权力毫无欲望的形象让他成为了慈禧眼中皇帝的最佳人选。
爱新觉罗·溥儁
父亲载漪听说了这个小道消息之后,表现得比儿子还高兴,毕竟如果溥儁顺利登上皇位,他可就是实际上的“太上皇”了,皇帝年纪又小,势必得让他从旁辅佐啊,那可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嘛!
按照慈禧原本的计划,她想在庚子年元旦就让光绪皇帝让位给溥儁,改年号为“保庆”。
这如意算盘打得正响呢,却没成想遭到了国内外各派势力的反对。
比如大学士荣禄,他先前已经跟反对废帝的一众督抚通过气了,在慈禧问他意见的时候,荣禄回答说:“太后要实行,谁敢违抗?”紧接着就话锋一转,说今上的罪过也没公开讲明,个别王公大臣一时想不通倒还好说,可如果外国公使也出来干涉,那可就有些麻烦了。
荣禄
诶?外国公使为啥还在乎中国谁当皇帝啊?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洋人虽然不在乎谁做皇帝,可他们怕一旦慈禧专权,中国的对外政策又会倒退到鸦片战争以前那种顽固保守的局面。
果然,一听洋人那边可能会惹麻烦,慈禧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最后还是各退一步,找了个折中的方法:光绪皇帝没有子嗣,可以把溥儁过继给他,成为皇位继承人。
于是在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溥儁进宫成为了“大阿哥”。
皇权幻梦 大起大落
溥儁成为大阿哥之后,很快朝堂上又形成了围绕着载漪的另一股新兴势力,这种整天有人捧着、手里有权力的感觉让载漪欲罢不能,他知道,只要儿子早一天登上皇位,自己就会离手握大权的梦想更进一步。朝堂中那些墙头草一样的大臣们都很好拿捏,现在最大的阻力就是那些外国势力。那该怎么对付这些洋人呢?
很快,机会就来了,载漪偶然听说了在山东地区兴起的“义和团”,乍一听之下,“扶清灭洋”这个口号非常合清政府的胃口,于是他立刻就把义和团介绍给了慈禧。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受到了清政府的暗中支持,他们甚至默许大批义和团成员进入北京,列强当然十分不满。
后面的事情相信您肯定已经很熟悉了:眼看着八国联军都快打到皇城脚下了,为了保命,她只好狼狈不堪地逃出了紫禁城。
在逃亡的这一路上,慈禧和光绪皇帝吓得心惊胆战,就连一向强势的慈禧都放声大哭过几次,可十六岁的溥儁却松弛得很,根本不像逃亡,倒像是浪荡公子出门游山玩水一样,还有心思唱曲儿弹琴,甚至在队伍后面吹唢呐。
慈禧太后西逃路上
您想想,老太后在前面轿子上面如死灰地坐着,后面跟着个吹唢呐的,这曲子要是悲情一点,那画风……可真是要多“吉利”有多“吉利”。
更郁闷的还有那些仆从们,伺候这么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准皇帝,太监随从的心情可想而知,都恨不得把喇叭口给他堵上。
后来,一行人好不容易逃到了山西境内,八国联军还在穷追不舍,有的攻陷了张家口,有的杀入了山西,危险迫在眉睫。
在这种情况下,溥儁居然还命人四处寻找兔子和狗,又让当地知县供奉各种昆虫给他做宠物。
就连知县都恨铁不成钢地表示:竟有如此没心没肺的主子,看来大清是真的气数已尽了。
1901年,慈禧终于被迫向列强低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带着光绪皇帝和文武百官踏上了返京的旅程。载漪一家则成了慈禧的替罪羊,载漪被剥夺了爵位,发配新疆。
这年十月初五,慈禧一行人到达开封,由于十月初八是光绪的生日,十月初十又是慈禧的生日,因此打算在开封停留半个月,好歹让俩人能安稳过个生日。
当时,有几位随行的御前大臣觉得这场大祸都是载漪惹起来的,现在载漪是被流放了,可他儿子还做着大阿哥呢。
更何况溥儁全程经历了这一切,他已经17岁了,又不是不记事儿的小孩,如果有朝一日他荣登大宝,皇帝当不当得好先不说,谁知道他会不会报复今日这些大臣们?所以干脆,回京之前就要解决他的问题,免得回去之后再受各方面因素干扰。
在渡过黄河之后,大臣们奏请慈禧,请她废黜“大阿哥”,以绝后患。
最终,慈禧撤掉了溥儁“大阿哥”的名号,给了他一个八分辅国公的爵位,又打发了三千两银子,命令他不能再住进皇宫了。
坐吃山空 穷困致死
回到北京之后,溥儁发现自己从小居住的端郡王府已经被洋人烧毁,他无处可去,最后还是慈禧出面安排他住进了他爷爷的惇勤亲王府里。
对于这位“落架的凤凰”,溥儁的叔叔载瀛十分不待见,只把王府东跨院里的二三十间房子分给溥儁居住,每年象征性地扔给他几百两银子做生活费,可这点银子对于大手大脚、富贵日子过惯了的溥儁来说完全不够用。
就在溥儁心情低落之际,忽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原来,慈禧按照洋人的意见把载漪发配新疆,可毕竟载漪也是皇室宗亲,不能太没面子,就默许了他投奔到妹夫,也就是内蒙古阿拉善旗的蒙古王爷家中。
安定下来之后,载漪给儿子写信,希望他也能到阿拉善与自己团聚。溥儁当然求之不得,欣然前往。
在接风宴上,溥儁看见王爷的女儿长得十分漂亮,穿衣打扮也和北京王府里的格格没什么两样,顿时心生好感。在载漪的极力撮合下,溥儁就与王爷的女儿在内蒙结了婚。
在一开始,溥儁也觉得可以在内蒙从此安定下来,可他一个在北京潇洒惯了的纨绔,日子过了没多久就开始觉得草原生活寂寞无聊,后来干脆带着妻子返回了北京。
辛亥革命之后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溥儁因为曾经当过大阿哥,当上了总统府的参议。不过当然了,他也只是在总统府挂个名,每个月能领到500大洋的薪水。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富裕,再加上回到北京之后与妻子的感情日渐不合,他手里又有银子,干脆就去外面鬼混,结识了一群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常常结伴去戏园、酒楼。溥儁还看中了几个唱大鼓的女艺人,为了给她们捧场,那简直花钱如流水。更别说后来他又染上了鸦片,甚至雇了一个女子专门伺候他抽大烟。照着这位的行事作风,家底再厚也不够他败的啊!
1921年,溥儁总统府参议的身份被取消,每月固定的500块大洋没有了,没过几年,冯玉祥又发动了“北京政变”,把清王朝王公贵族们的土地卖给了佃户,几年下来,各个王府的土地租金也没有了。
失去收入的溥儁最后只能求助于妻子的哥哥、时任蒙藏院总裁的塔王。好在塔王重视亲情,对妹妹和妹夫极为照顾,每个月都按时给他们一笔金钱资助。
北京阿拉善王府(曾被称为罗王府、塔王府)
就这么着,溥儁的好日子又过了六七年,直到1931年塔王去世。那之后,塔王的侧福晋对妹妹妹夫态度骤变,压根不肯承认他们是自家亲戚,还找了个借口让他们搬到马厩附近的几间小房子里。溥儁当然觉得憋屈,可他又没有自己谋生的手段,也只能在这里赖着不走了。慢慢地,他积郁成疾,1942年,年仅58岁的他病死在了这间小屋中。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1039听天下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