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庞宇佳、程涵
话说在前几年,一条内容为“1900年,义和团放火把前门大栅栏的屈臣氏给烧了”的评论在各大论坛疯传。
义和团、屈臣氏?这么小众的两个词居然能揉合到一块?诶!您还别不信,放火烧店这事儿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屈臣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但确实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早在1828年,一位名叫沃森的英国人便在广州开办了大药房,也就是屈臣氏的前身。跟您说,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听起来毫不相关但实际大有干系的人和事还真不少。
刘半农登报找骂,如愿挨骂
咱们今天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先生。刘半农早年一直投身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尤其主张普及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为什要聊他呢?因为他当年就干了件离谱的事儿:咱们都讨厌挨骂,但您相信吗?刘半农竟然曾经登报求挨骂!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有段时间,支持古文的和支持白话的各站一队,两派打得很凶,比如胡适就曾说:“古文是半死的文字,白话是活的文字”,而刘半农则发表过更夸张的论调,称:“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刘半农
为了让通俗文学发扬光大,刘半农想了个怪招。1925年,他公开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启示,诚邀各界人士贡献方言中的“国骂”素材。
好家伙,这么些年,咱光听说民国大师们登报互骂了,这登报找骂还真是头一份。
事情一出,一贯讲究高雅却又爱玩的文人们都坐不住了。最先登门的是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先生,他熟练掌握33种汉语方言,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用地方话和本地人交流。
那天,赵元任亲自前往刘半农的宿舍,用湖南、安徽、四川的方言把对方骂了个一溜够。刘半农听了半天,一点生气的反应没有,反而边听边做笔记,真拿出了做学问的态度。
一顿输出后,赵元任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他前脚刚走,没多会儿,周作人后脚就过来了,又用地道的绍兴话把刘半农“骂”了一通。
咱们前面说了,那时古文和白话是对冤家,古文派的代表自然不会放过这白给的怼人机会。
果然,国学大家章太炎先生很快加入了“骂人”的队伍。一次,刘半农主动上门采访章太炎对白话文的见解。本来老先生就对刘半农那番贬低文言文的论调有些不满,这下不是撞枪口上了么?
于是,章太炎以《诗经》、《水浒》为例,先表明白话文自古有之,并非今人的创新,随后又将话题一转,说到了“刘半农求骂”的事上。
▲章太炎章太炎(左),刘半农(右)
他先后用汉、唐两代古语把刘半农痛骂一遍,同时还不忘告诉他这些话的出处,随后又引用了上海、广东、宁波等地的古语“三字经”,着实是用“国骂”把刘半农的祖宗三代都骂完了。结果从此以后,再也不见刘半农公开“求骂”了。
历史破次元,鲁迅爱看《米老鼠》
第二位出场的跟刚刚的周作人是亲戚,也就是大伙熟悉的周树人——鲁迅先生。
您能想象鲁迅还喜欢看动画片吗?
根据《鲁迅日记》所载,他从1933年起曾多次带家人和朋友去电影院看卡通电影,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米老鼠》系列。
1928年11月18日,《汽船威利》首次登上大银幕,米老鼠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
▲《威利号汽船》中的米老鼠形象
上世纪30年代开始,有声卡通片风靡上海,而时髦的鲁迅先生也在第一时间走进影院观看。没想到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据统计,在上海生活的九年里,鲁迅先生一共看过142场电影,相当于每月都要看1-2场,这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了。如此可观的阅片量,放在当时也是能做业余影评人的水准了吧。
康熙:大清第一痴迷数学者
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间往前倒一倒。如果在清朝时,有谁举办了一届反差感最强皇帝评选大赛,我估计康熙绝对能占有一席之地。毕竟谁能想象,在政治、军事、文化上都颇有建树的“千古一帝”,居然还是位平平无奇的数学小天才呢?
▲康熙画像
您可能没想到,咱们现在所用的“元”“次”“根”等专业术语,其实并非来自哪位数学名家,而是由康熙本人亲自汉化过来的。
康熙一个万人之上的皇帝,要处理的公务千千万,为何会有心思去钻研数学呢?
根据《庭训格言》记载,原来在康熙年轻的时候,钦天监官员和西洋教士曾因为天文历数的算法不同,发生过争执,双方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学的最有道理。
矛盾从口角逐渐上升到互相弹劾,结果越闹越大,几乎要酿成大祸。最后两边甚至在午门外,当着三公九卿的面测算日影,本想着公平公正公开,让大伙儿给评评理,看到底谁才是对的。
哪成想,在场大臣竟无一人能看懂!
后来这事儿传到康熙耳朵里,他便立刻将学习算数提上了日程。用康熙自个儿的话说:“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
不仅如此,康熙还写出了《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等专业论文,其数学造诣绝对是相当高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康熙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
1664年,德国传教士遭到攻击,有人批判他们的西洋历法和天象不合,甚至还被扣上了“潜谋造反”、“邪说惑众”的帽子,在鳌拜等人的支持下,传教士汤若望和南怀仁被判驱逐。
直到康熙亲政,他通过所学实地测定并比较了中西历法的准确性,终于发现原来传教士的计算方法更为精准,这才把南怀仁扶上了钦天监正使的位置,从此都改用西洋方法治历。
后来,康熙帝还命南怀仁等人,制作了浑天仪和地球仪,用来演示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转动,并科学模拟出了日食和月食出现时的天体运行情景,又策划并组织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天文、数学和乐理大型百科全书《律历渊源》。
然而可惜的是,康熙并没有将数学推广到民间,而是一直局限在宫廷教育。导致在他去世后,这门科学没有人能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了昙花一现。
杨振宁VS爱因斯坦,后悔没聊明白
如果说上面的故事已经颠覆了您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让您对自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认知感到怀疑。比如,这两个人居然是同一时期的?他们又是怎么凑到一块去的?
说起爱因斯坦的大名,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中国,也有一位能与之比肩的物理学家,他就是杨振宁院士。
这两位,一个出生于1879年的德国,而另一个则出生于1922年的中国,时间上相差40多年,在地理位置上更是相距万里,可实际生活中,他们不仅做过师生,还曾成为并肩奋斗的同事,爱因斯坦于杨振宁而言更是终身难忘的偶像和朋友。那么当年,两位科学界的泰斗是如何相识的呢?
1949年,27岁的杨振宁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被导师推荐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恰巧此时,爱因斯坦也在同一家研究所担任教授。于是,杨振宁一有空就跑去参加爱因斯坦举办的讲座和研讨会,而爱因斯坦也渐渐注意到了这个有才又勤奋的年轻人。不久后,杨振宁顺利留任,两人从师生变成了同事。
有一次,爱因斯坦主动邀请杨振宁到自己的办公室,想跟他当面进行一对一的学术交流。
杨振宁得知后欣喜若狂,那感觉和粉丝见偶像的心情可能大差不差。然而两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杨振宁只会说英语,而爱因斯坦在大部分时候都习惯说德语。以至于在讨论过程中,爱因斯坦的嘴里时不时就蹦出一个德语的专有名词,搞得杨振宁措手不及,等他反应过来时,爱因斯坦已经切换到下一个话题了。
结果最终,两人虽然交谈了一个半小时,可杨振宁的收获却远没有想象中得多,这也成为了他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卓别林与梅兰芳:跨国友谊 惺惺相惜
与上面两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卓别林和梅兰芳。乍一听,您是不是还得反应一下?以黑白默片喜剧闻名的卓别林,和醉心于梨园的一代宗师梅兰芳,他们俩居然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没错!不仅如此,这二位还是多年的好朋友呢。
▲梅兰芳与卓别林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开启了他在美国六座城市的访问演出。当年5月的一个晚上,梅兰芳刚从旧金山抵达洛杉矶,应剧院经理之邀出席了当地的一个酒会,酒过三巡,只见一位穿着深色服装、身材匀称、神采奕奕的壮年人走了过来。梅兰芳初见对方只觉得眼熟,直到经理在一旁引荐,他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位就是在大银幕上活跃了十几年的卓别林先生。
卸下了大皮鞋和小胡子的卓别林,一改滑稽幽默的形象。银幕外的他,更像是一位风度翩翩、彬彬有礼的绅士。随后,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气氛十分融洽。
六年后,卓别林的代表作《摩登时代》首映。他与片中的女主演相恋,在远东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蜜月之旅,其中一站就定在梅兰芳居住的上海。
数年不见,两位艺术大师久别重逢,宴席上,梅兰芳给卓别林点了地道的香酥鸭,卓别林一边吃还忍不住调侃道:“记得六年前我们在洛杉矶初次相见时,大家的头发都是黑的,而今我的头发都已白了大半,而您却还没有一根白发,这太不公平了。”
当晚,由于梅兰芳并没有演出,他便邀请卓别林一起观看了马连良先生正在演出的《法门寺》。原本卓别林还想票上一把戏中的丑角贾桂,可惜由于时间太紧,只得作罢。不过,当时拍下的一张马连良和卓别林面对面拱手作揖的留影,两人都珍藏了许多年。
▲卓别林与马连良
其实不论上面这些故事听起来有多离谱,在细节中都不难发现它们的合理之处。比如康熙帝之所以自学数学,是意识到了科学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而正因有了这份自知之明,他才能成为一代明君。而梅兰芳与卓别林更是在精神世界惺惺相惜。抗战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出演;而卓别林则致力于制作并主演反法西斯影片。
如此看来,或许在浩荡的历史中这些故事只是无数巧合的结果,但又何尝不能将它们看作是因果之中的一种必然呢?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