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影响国际政治的驻外记者,怪不得能当外交官!

文化   2024-11-08 21:01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秦雅楠、程涵

小剧场配音:宝木、田洋


今天,我们迎来了咱们国家的第25个记者节,今天咱们不妨聊一个记者行业的“天花板”级前辈,看看他做记者那些年,都做了哪些直指人心、影响深远的报道呢? 


江南才俊 想到延安去


一百年前的1924年,咱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殊出生在江苏常熟。


生在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王殊的童年注定不太平静。家里人对孩子的人身安全也非常担心,为了避免他被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的动乱波及,王家人一合计,把小王殊送到了当时的上海租界,让他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下接受教育。


而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那个时候,上海进步人士汇集,王殊也长成了一名心系祖国的有志青年。



194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外文系。这个学历,别说放在知识分子相对稀少的八十多年前,就算搁今天,也是妥妥的高材生啊。


按说以王殊的学历,找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并不难,但对于未来,他却有着自己的规划——他要离开灯红酒绿的繁华大上海,前往全国进步青年心目中的圣地延安!


因为王殊听说解放区缺少翻译人才,认为这正是自己该发光发热的时候。说干就干!他和另一名同学结伴,先是去了苏北解放区,后来经过组织安排,又到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校里任教员。


用笔外交,为谈判发声


虽然没能如愿到延安“朝圣”,但在紧张的工作中,王殊迅速成长起来。1948年济南解放后,他被调到新华社华东野战军总分社。


面对这样危险艰苦叠加的工作,他没有恐惧,反而很快执笔,写出了第一条新闻——《我军围歼黄百韬兵团取得胜利》。


之后,王殊一直跟随着解放军的脚步,此后渡江战役、上海解放、中华人民共国成立等等一系列能够载入史册的事件中,都有他默默的记录的身影。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王殊又随军奔赴朝鲜战场。


▲ 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部分记者在朝鲜战地合影


朝鲜停战协议的谈判开始的非常早。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1951年,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就被赶回了“三八线附近”,美国不得已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了朝鲜停战谈判。


然而,心有不甘的老美使尽浑身解数,提出一堆无理要求,最终造成了谈判桌上迟迟取得不了进展、朝鲜停战协议“边打边谈”的奇景。


▲ 板门店谈判


既然为停战的事谈判,那么双方肯定得先把交换战俘的事沟通好,美国人先是唆使韩国和台湾过去的特务,让他们对中朝两国战俘搞所谓的“甄别”,被这些狗腿子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战俘,美国人会强迫他们用刺字、写血书的方式拒绝遣返。


在他们一系列的无理操作下,战俘交换这本该顺理成章的事陷入长久的停滞不前。


而在这个漫长过程中,王殊做了大量详实的记录和采访,甚至为了更好地和那些人进行沟通,采访间隙,王殊还自学了世界史。


于是,1952年5月18日,一篇名为《被志愿军捕获的美方特务王家悌供认,美方制造“自愿遣返”血腥阴谋》的文章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文章里,王殊根据采访指出:


美国侵略者为强迫扣留我方大批被俘人员,曾从台湾陆续调来蒋介石特务一百多人,在巨济岛俘虏营中充任‘教官’和其他职务……我方被俘人员拒绝在臂上刺字,美国CIC驻巨济岛的外号叫‘麻脸上尉’的美国特务,便立刻责问蒋介石‘国民党支部’书记长兼四大队大队长王有敏,并命令他立即采取有效办法,强迫我方被俘人员刺字。王有敏就急忙召集小队长开会,限令他们在一周内完成强迫刺字任务……十一月,一名美国“CIC”特务上尉亲自找到第七十二联队联队长蒋介石特务王顺清,限令他在当晚强迫我全体被俘人员在蒋介石特务伪造的“请愿书”上签名和加按血指印。蒲斯并说他将在第二天将“请愿书”亲自带往东京美国侵略军远东司令部。王顺清知道这种行为将遭到我方被俘人员的拒绝和反对,竟不惜采用最无耻的办法,命令各蒋介石特务用白纸制成与“请愿书”同样大小的纸片,然后欺骗我方被俘人员在这些空白纸上签名。当这些卑鄙阴谋被我方被俘人员揭穿后,匪徒们恼羞成怒,又以毒打和酷刑等手段迫害被俘人员……”


除了这篇文章,王殊还写了好几篇揭露美国人“自愿遣返”真相的报道,据说登载在《人民日报》上后,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毛主席看到后,直接给在朝鲜和美军艰难谈判的志愿军代表团去了电话,并嘱咐说:“这些报道揭露了美蒋特务利用所谓‘自由遣返’战俘欺骗公众的种种事实,谈判代表团应利用这些事实,在谈判桌上,揭露美方强迫扣留我战俘的阴谋。”


做“特别能战斗”的驻外记者


记者的报道,能成为两个国家停战谈判桌上的武器,王殊文章的犀利可见一斑。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能者多劳!王殊是学习外语的人才,又在战场的漫天炮火中摸爬滚打过,因此,回国还没多少时候,就被新华社派驻巴基斯坦,做起了驻外记者。


1957年3月6日,加纳脱离英国殖民者独立,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第一个脱离西方殖民统治的国家。


国家独立了,自然需要建立全新的、属于自己的的外交关系。作为第三世界的穷哥们,加纳很快萌生了接触咱们国家的想法。


说来也巧,正好那时候,新华社也琢磨着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建立分社。于是,这个艰难的任务又交到了王殊手上。


那个年头,咱们国家百废待兴,许多地方都缺少人手和资源,面对没有资料、没有经验、没有帮手的“三无”局面,王殊一点没含糊,单枪匹马就跑到非洲去了,成功让新华社分社在非洲扎根,也打破了中国和非洲的长期隔绝状态。


后来,王殊还受命前往几内亚、马里等国采访报道,据说他采访马里总统、也是他们国父的凯塔时,这老哥顺嘴提了一句,说想和中国建交。王殊一出总统府的门,就赶紧想办法把这个消息反馈给外交部。没多长时间,中马两国也建立了外交关系。


眼见着王殊不仅本职工作出色,甚至能在外交上发挥牵线搭桥的开拓作用,新华社自然对他十分看重,又将王殊调到了拉丁美洲去,希望他在这个老美的后花园里,还能帮助新华社甚至祖国闯出点名堂来。


经过多方面的对比和考虑,王殊选择古巴首都哈瓦那作为新华社拉美分社的落脚点。结果王殊人到古巴,刚下飞机,安稳日子没两天,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了。



当时的情形,用千钧一发形容丝毫不为过。恐慌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身在古巴的王殊又做了什么呢?


要把一般人放在如此紧张压抑的局势下,恐怕从太平洋游都得想办法游回国。然而,王殊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记者本色,在前线、在战壕中没日没夜做采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往国内发了130多篇报道,平均一天要发四五篇!他让相关部门以及老百姓有办法第一时间了解古巴导弹危机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准备和应对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因此,王殊也被新华总社两次通报表扬,称他“特别能战斗”。


在联邦德国看国际风云


时间一晃到了1969年10月,“特别能战斗”的王殊又接到任务了,社里让他去联邦德国工作。这可让王殊挠头了,他虽然是复旦大学外语系毕业的,但根本没学过德语啊。而且当时中国与联邦德国还没有建交,新华社分社是当地唯一的中国机构,不光要报道新闻,许多沟通联络的事情也得担起来。让一个完全不会德语的人去承担这个工作,这不是闹呢吗?


其实,新华社之所以做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已。那时候,他们驻联邦德国的记者刚好患了重病,必须回国治疗。而那个年代,咱们国家的人想要出国,那手续就俩字——麻烦。


这样临时办理,不知道多久才能跑完,联邦德国那边的工作不能晾着不管哪。正好,王殊人在国外,手续齐全,于是新华社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只能让王殊先顶上。


事情都这样了,得,王殊只能一面努力啃德语,一面大力结交当地朋友。整个新华社联邦德国分社进入疯狂“补课”状态,王殊请了一位懂英语的德国老师,每天晚上不光教德语外,还给他们讲解报刊文章,起草来往书信,在这样的“恶补”下,整个新华社很快摆脱了“又聋又哑”的状态,就连厨师都学会了不少德语,都敢自己一个人上街买菜了!


而交朋友那方面,王殊也是豁出去了,他拿着两大本德国记者名册和外国记者名册,挨个打电话拜访,几个月内,就交了一百多个记者朋友,迅速在当地打开了局面。



于是1971年,当咱们国家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联邦德国建交也提上日程时,王殊迅速发挥了自己的人脉优势,摸清了联邦德国执政党和反对党的态度,建议咱们国家先邀请反对派领导人访华,向执政党施加压力。


反对党领导人欣然同意,开启了为期半个月的访问行程。此次“破冰”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非常欣赏王殊对局势的了解和掌控,经过与他见面交流,直接任命他为谈判的全权代表,两国正式建交后,又正式将他调到外交部工作,负责筹备建立驻德国大使馆。


▲ 毛主席接见王殊大使。


驻外记者摇身一变成了外交官,这事放眼全世界也算稀罕,据说王殊上任时,他那些见惯了大场面的记者同行们都觉得“这场面还真没见过”,纷纷跑来采访报道。


而王殊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并非误打误撞或运气超人,更应该归功于他无论何时都能沉心静气、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即便枪林弹雨、孤身一人也决不退缩。而这,也是一名真正的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