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文艺青年就不能抗战了?

文化   历史   2024-09-18 21:00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于达 程涵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的93周年纪念日。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当年的那场全民族抗战,会发现在当时,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在投身其中,为国家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文艺工作者的努力。

那时候的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这其中有哪些代表作?这些作品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呢?

振奋人心 谱写红色旋律


1937年初的一天,周恩来代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了在杨虎城将军讲武堂里举行的东北军军官会议。在会议的间歇,他亲自指挥东北军的将士们唱了一首歌。

当歌曲演唱到高潮的时候,在场的军人们有的热泪盈眶,有的则仰天悲号,因为歌里唱的正是这些东北军官兵们的家乡。

估计您已经猜到了,这首触动了他们内心情感的歌曲正是《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著名的人民艺术家张寒晖。说起来,虽然这是一首讲述东北的歌曲,但是有意思的是,张寒晖一来不是东北人,二来也从来没有去过东北。这就怪了,一个从来没去过东北的人,又是怎么写出这样一首歌的呢?


张寒晖,1902年出生在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1925年他考入北平国立艺专的戏剧系,并先后加入了共青团和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连夜创作了《可恨的小日本》和《告我青年》等歌曲,号召爱国青年共赴国难,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了用歌曲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张寒晖

在同一时期,东北军的一支部队撤到了定县。张寒晖联系到了东北军中的地下党员,开始做这支部队的宣传工作。在和这些东北军人的交流中,张寒晖了解到了许多东北的事物,像富饶的黑土地、丰富的宝藏、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尽管从未踏上过东北的土地,但那时张寒晖却对那里有了深刻的印象。


1936年,张寒晖向党组织申请去西安工作,他在那里担任了省立二中的国文教员,这所学校里有不少东北军的子弟,在每天的朝夕相处中,张寒晖非常想为他们写一首歌曲,让这些苦难的同胞唱出自己的心声。但是这首歌该怎么写呢?当时的张寒晖还没有具体的想法。

到了这年秋天的一天,张寒晖见到了自己的一位同乡,同乡为他带来了一本东北军第67军出版的内部杂志,封面有军长王以哲的亲笔题词,上面写道:“我们何时能返回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于水火之中。”这段题词无疑启发了张寒晖。

张寒晖(右一)和同事合照

夜深了,送走朋友的张寒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忽然,他听到了隔壁的一阵哭声,那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姑娘,或许是在深夜中想起来家乡与爹娘,便忍不住开始哭泣。

哭声在张寒晖的心里激起了巨大的感情漩涡,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旋律开始在张寒晖的脑海中出现,他立刻翻身下床,开始打着拍子吟唱起来,最终,所有的情绪伴随着吟唱喷涌而出,一首《松花江上》就此诞生!



伴随着《松花江上》的诞生,它迅速在西安的东北军将士中间传唱开来,进而又从西安蔓延到了全国。毛泽东就曾经这样评价过它,说这样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仅仅两个月之后,作曲家黄自和歌词大师韦瀚章就创作出了中国的第一首抗日救亡歌曲《抗敌歌》。在此之后,抗日歌曲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大地繁盛并且持续发展起来,诞生了一大批如《渔光曲》《毕业歌》《大路歌》《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这样的作品,以及再晚一些的《游击队歌》《太行山上》等作品。


它们有的控诉了敌人的罪行,有的试图唤起民众的觉醒,也有的在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用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冼星海的话说:“救亡歌曲……能使我们全部的官能被感动,而且可以强烈地激发每个听众最高的情感。”


既然我们提到冼星海了,那就必须得来说一说他的《黄河大合唱》了。估计各位都知道,这不是一首歌曲,而是一组大型的合唱声乐套曲。冼星海是它的曲作者,词作者则是当时同样声名遐迩的诗人光未然。

那是1939年初的一个晚上,冼星海和几位同志一起去看望因为骨折正在休养的诗人光未然。就是在这次会面中,光未然给大家朗诵了自己的一首新作,叫《黄河吟》,那是他之前在黄河边行军时,目睹身旁滚滚的黄河水有感而发最终写成的。

这首激昂的诗作,让冼星海有了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冲动,他当场表示要和光未然合作,把《黄河吟》改写成8个乐章,组成一个大合唱。

冼星海

在之后的十几天里,两个人就这么争分夺秒地开始了合作。冼星海就在他那间小小的窑洞里,就着微弱摇曳的菜油灯,连续熬了几个夜晚,最终写出了这部不朽的经典。


1939年的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的陕北公学大礼堂举行了首演,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其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段。当时,所有的演员们全都深深投入了演出中,当他们放声高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的时候,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舞台上表演。



5月11日,在纪念延安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黄河大合唱》进行了第二次演出,这次演出由冼星海亲自指挥,他曾在当天的日记中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都来观看了演出,当乐曲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大喊了三声“好”!


大约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黄河大合唱》开始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传唱,1942年在缅甸曼德勒的云南会馆,缅甸华侨战工队合唱团演出了这部作品;1949年纽约联合国大会上,著名黑人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了英文版的《黄河颂》;1956年在莫斯科,全苏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了这部作品的俄文版。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传唱这部作品,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诞生于炮火硝烟中的杰作,已经成为了一首颂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


消除隔阂 诗歌传达情绪


抗战中的诗歌,诞生于民族存亡的时刻,形成了它们独特风格。那个年代非常有影响力的诗歌包括了胡风的《为祖国而歌》、臧克家的《从军行》、穆旦的《森林之魅》、卞之琳的《前方的神枪手》等等。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比如上学的时候,大家应该都学过诗人田间的那首《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吧——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这首诗一共只有短短的三十多个字,却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怒吼,诗人沉痛、激昂与悲愤的情绪跃然纸上。


田间1938年在西安

诞生于抗战年代的诗歌,除了在当时鼓舞了全民族的斗志外,在之后漫长的历史中,也渐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作家王蒙就曾经回忆过这么一段往事,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的爱荷华大学举办了一个“国际写作计划”,简单来说,就是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前往那里,共同居住、交流、探讨,进行文学创作。当年中国的一批最优秀的作家,如王安忆、王蒙、汪曾祺、阿城都参加过。

王蒙回忆,在他参加的那一次,爱荷华大学也邀请了一批来自台湾地区的作家,这是在两岸隔绝多年以后、中文作家第一次会面。因为之前长期的分离,大家初次见面都不知道话该从何说起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忽然提议,我们来朗诵诗歌吧,于是,他们朗诵起了艾青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当这首热血沸腾、情绪激昂而悲伤的作品朗诵完毕的时候,两岸作家之间的心理隔阂一下子就消失了。


这首长诗中写道——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其实并不是艾青构思已久、反复酝酿的作品。这首诗诞生于1937年12月的武汉,那个时候的武汉正遭遇日军围城、即将举行大会战,所以它其实是一首带着仓促写就的痕迹、在凛冽中挣扎而出的长诗。可偏偏是这样的作品,却带着超乎人们想象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了之后中文世界的一篇不朽之作。

艾青

以笔为枪 小说记录血泪


除了诗歌之外,小说也是抗战时期作家们大量采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在那场全民族共同参与的争取独立自由的战争中,作家们以笔为枪,一手挡住硝烟,一手记录现实,留下了一系列小说名篇。

九一八事变后,率先开始用文字记录反映当时的现状、呼吁奋起反抗的作家中,有一个群体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从东北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家,比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人。


随着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国开始进入全面抗战的阶段,抗战小说也迅速发展起来,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谷斯范的《太湖游击队》、端木蕻良的《大江》等一系列作品,构成了一波声势浩大的抗战小说写作热潮。

在当时众多的小说创作者中,有一个人非常值得一提,他就是巴金。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他就坚定地表示:“只有抗战一条路”。

巴金

在之后颠沛流离的动荡岁月中,巴金写文章、编刊物、翻译了大量反法西斯战争的作品,他凭借自己的一杆笔记录下了敌人的罪行与民众的困难,也歌颂了全世界人民的抗争精神,实实在在地鼓舞和激励了中国军民,让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也是在这个时期,巴金创作了总题为《火》的“抗战三部曲”,也完成了“激流三部曲”的后两部——《春》和《秋》。


在所有的抗战小说中最厚重的《四世同堂》,老舍先生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以整个抗战时期的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一条胡同中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遭遇,表现了古都人民的亡国之痛、亡城之难和不可征服的民族之魂,同样让人无比震撼。



时至今日,在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和平岁月之后,当我们再次听到或是读到这些作品,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不朽力量,以及那种经过岁月洗涤却依然闪耀着的艺术光彩。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