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说课要质量,努力攻坚寻求突破
近期,笔者同一批骨干老师聊及想对“如何说好课”做一些研究和攻坚,目的很简单:一来想丰富团队的专业宽度;二来想提升区域教师参加此类竞技的能力。如何去实现这些目的呢?笔者认为就是不断的观摩优秀者的说课,然后通过不断的总结提炼希冀能够找到说好课的实践路径。
今日观摩了获得佛山市说课比赛一等奖的课例《倍》。这位老师的说课之所以能打动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总结如下。
第一,她的说课框架是围绕说课要求进行准备的,但在十分钟说课时间里面她发了近五分钟的时间详细地介绍了教学环节是怎么处理的,让旁人听了之后对这节课怎么上十分清晰。
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改编原教材情境,出现一幅包含更多研究对象的情境图,让学生从以前的比多、比少追问还可以怎么比呢?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几个几或者几个几多几,从而从整体上感悟倍。第二个环节从上述情境中引出三倍到多倍,最后形成倍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说,同桌说,汇报说,突出以谁为一组,谁有这样的几个几,就说谁是谁的几倍。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感受三量变化,深化倍的本质,首先是“引”,通过正向练习,去找几份数,老师画图,让学生摆出老师画的五倍、三倍和一倍,特别一倍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帮助学生区分生活中的“一倍术语”的不同。然后是“扶”,采用反向练习,让学生去找一份数,老师摆,让学生摆出老师摆的四倍,然后老师进一步点拨,一份数是几,这一份一定要摆在第一行吗?最后是“放”,开放练习,只知道“●”是“☆”的几倍,怎样摆?等等的变式练习让学生会求一份数,几份数以及倍数。第四环节总结延伸抽象倍的模型,提出如果一份是10,三倍是多少?若一份数是1000,那么三倍又是多少呢?需要摆吗?从而帮助学生从图形模型过渡到线段模型。
上述的内容就是打动笔者的原因,她把这节课到底如何执教讲得很清楚,很流畅,每一个环节衔接紧密,许多设计活动内容讲得很明白。一句话就是把如何上课讲得很具体到位。让旁人听完之后知道你怎么上这节课,甚至自己听了之后马上可以去上课。笔者认为说课就应该把“上课”部分讲得很清楚,很到位。这也是笔者区域教师最为需要的地方。
第二,这位老师在说课堂练习和教学评价时,给人感觉不是虚的,课堂练习就是把之前的说课过程中用过的内容归纳一次,当然课后作业笔者觉得略显有点“虚”。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要让旁人发自内心觉得你的作业务实能落地。而在评价方面,说课老师引用三种评价分别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借用之前说课中的内容来进行佐证,笔者觉得很适时服众。比如诊断性评价引用课前测反映的情况来说明,形成性评价引用课中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学习状态来评价,而阶段性评价则通过练习和作业来体现。这些做法都能让人看到评价不是喊口号而是能落地的行动和具体“有模有样”的内容。
第三,说课作者在说课之前引入了自己的课前思考,她主要思考是:本节课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怎样让学生真正经历倍概念的形成过程,从本质上理解倍、构建倍的模型。当然这是一个不错的说课切入点。笔者认为课前思考还是没有达到个人的想法,笔者想通过对说课内容的分析,能准确地把一线教师上这节课时所产生的痛点给讲出来,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初步设想。然后在你的说课过程中把你的做法详细的讲出来。尤其在痛点出要额外的提出自己的设计创新做法,体现了你到底解决了没有。
总结上述三点说课要注意三个方面把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要讲详细具体,注意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现要能落地而不是光打雷不下雨,最后就是在说课前的课前思考要能精准把握一线教师的教学困难点抑或本节课的要落实的重点。
202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