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作业体系设计指引》
教育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高质量基础性作业体系建设项目组
2024年12月2日读书感悟
内容:62-70页
重要内容及感悟
问题8 如何理解与设计作业结构?
作业结构反映了作业目标难度、分布类型比例、完成时间等方面的整体情况。作业设计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各年级差异,各单元学习要求。把握单元作业的内容结构,认知类型,结构保证,作业目标与内容的科学性,以此为基点,关注作业设计的难度,结构和类型结构,保证作业设计的实切性,把握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差异,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一、如何把握作业内容结构和认知类型结构?
1.作业的内容结构和认知类型结构是单元作业目标体系的关键要素。关注内容结构,考虑各学习内容模块的知识技能所占比例,尤其是重点学习内容的覆盖率。关注认知类型结构合理安排不同认知类型的作业内容。
2.要依据单元作业目标选编,改编和创编作业内容。一道作业题或一个任务应以反映单元目标体系中的一个目标为主。作业内容要覆盖所有的单元目标,要从整体上规划作业内容,要做到充分、均衡、合理的反映单元作业目标,确保作业的科学性。
二、如何把握作业难度、结构和类型结构?
作业内容设计需关注两点,一是把握难度结构;二是把握类型结构。
从难度结构看,试图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贴合学生实际学习的认知水平。从类型结构看,各种题型,各种类型的作业分布要合理合理设置,客观题,主观题,题目之间应有内在意义上的联系,一组题目之间应构成关联性和递进性类型,呈现应具有可检测性。
三、如何把握新授课作业、复习课作业的整体结构?
新授课作业的基础性表现为贴合教学内容,侧重检查学生对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复习课作业的基础性表现为凸显检查功能,回顾与总结一个周期的学习情况。
范明甫
2024年12月2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