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甫:被我抛弃的课件

文化   2024-11-29 06:00   河南  

1447次分享

被我抛弃的课件
教学反思
课件是老师们的法宝,很多时候,我们都用课件上课,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增强互动性,正是因为如此,课件深得老师们的喜爱。

但是课件的使用,有利也有弊,就像今天的课,人教版九年级下2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第一课时,本来准备好的课件,但是在课上我都没有使用,课件被我果断抛弃了。

第一,这个课件不是我制作的,是借用的其他老师的,这就说明,课件的内容跟我备课的内容不一致,所以用起来并不顺手。

第二,我已经浏览过课件的内容,知道课件的内容与我要处理的内容有些不同,我只需要借鉴其中一个展示的内容就好,而这个内容,在希沃白板的授课工具里是有的,随时能够调用出来。就不用课件再一页页的翻找了。

第三,课件的内容反而限制了我的发挥,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基于以上情况,我果断选择了按我自己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

因为本节课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让学生通过画函数图象,探索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所以,本节课学生必须要通过自己动手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得出相关性质。

由于学生有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作图象的基础,我就决定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作函数图象的过程,从已有的作函数图象的经验出发,作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如果用课件展示代替学生自己画图象,则让学生丧失了经验的积累,也发现不了作图中的问题。因为电脑作出的图象太准确,太完美,而学生作出的图象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图快就让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处理。

当学生画好图象之后,我就现场展示了一部分有问题的图象进行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到了哪里。比如:有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了交点,因为变量不会等于0,所以图象不会跟坐标轴相交;有的图象是一段带端点的图象,这是不对的,因为图象无限靠近坐标轴,向两端无限延伸;有的画成了折线,看上去很难看,要用平滑的曲线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作图错误,如果用课件展示,很快,但是很不实际。

纠正了图象问题,再画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正确率立马就上来了,然后通过同学们作的函数图象,得到当k>0时图象的相关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2.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3.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4.对称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在得到这些性质时,处理了几个问题。

问题1:图象位于一三象限,是观察到的,能解释为什么吗?通过讨论得到回答,一是因为x,y都不为0,所以图象不像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那样是连续的,所以有两部分,分别在两个象限内;对于为什么一三象限内,是由于k=xy>0,即x、y同号,而一、三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就是这个特征,所以图象位于一三象限。

问题2:为什么强调在每个象限内?通过讨论得到答案,在问题1中已经说明了图象是不连续的,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也是不连续的,强调在每个象限内,这样说更严谨。

问题3:猜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称性。中心对称可以通过作图象时点的取值得到验证,但是轴对称则不是太好想的。我就用了希沃白板里的数学画板进行了演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沿直线y=x和y=-x折叠的演示,同时也看到绕原点旋转180°后重合的状态,验证了之前的猜想。

而当k<0的情况,则让同学们类比k>0的情况进行自主探索,总结性质。

通过这样的处理,一节课中的重点内容基本上就搞定了。学生在深度的参与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数学知识,体验了探索的过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作为教师,我也按自己的想法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老师轻松,学生愉快。
没有使用课件,也依然能上好一节课,因为这样的课里有自己的思考。


范明甫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杂谈随感,亲子交流,读书感悟,生活况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