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一起来品读《道德经》的第二十七章,原文如下——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zhé);
善数(shǔ)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问:「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通常翻译为,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瑕疵,善于计算的不用算具;善于关闭的,不用门栓却打不开;善于打结捆绑的,不用绳索却解不开。这个「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还是善良、友善的意思?C:「善于」和「善良」的「善」是一个善,是一回事。若这个「善」只是擅长于某一个方面,那这个善不是完整的。有些人善于行走,有些人善于言谈,有些人也特别善用于算计。当这个善是一个局部的行为的时候,这个「善」可能对应着「不善」。当「善于」和「善良」是一回事的时候,意味着这个「善」是完整的、整体的。当这个「善」是整体的时候,我们再回来看看这五句话,该怎么理解?善于行走,「行」也有行为的意思,既善于行走,也是好的行为,也是善于做事情。当这个「善」是完整的时候,那就是好事情,真正的好事情不留痕迹。当这个「善」真正完整的时候,表达、说话才是适得其所,没毛病,没有任何瑕疵。那「善数」意味着这颗心自然能够预测、估量,能够预判会发生什么,ta不需要任何器具。「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若去想象它,那得有门栓别上,才开不了;但这颗心却不一样,看清了问题,理解了问题,问题也就解决,意味着关闭;没有什么门栓,但问题也不再出现。「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当我们想象的时候,那就是用绳子捆住而不可解。而这里「善结无绳」,你看,这就是内心的状态——当内心展现出一个极其善的状态,这样一个状态本身能够连接很多人,不需要捆住,但这种连接比任何的捆绑都牢靠。这颗心只要无为,什么问题可以解决,这样一个状态,这颗心本身就纯真,真正的善良,自然也能连接更多的人。哎,这么理解就把这个「善」的意思完全展现出来了。「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什么是救助?当一个人受伤了,ta需要救助,ta饿着肚子需要救助,保证生存,这个「救」没有歧义,意味着这个人吃饱了饭,恢复了身体,能够自食其力,这就是救的过程。那内心也是如此。这个人有了各种的内心问题、挑战,救ta意味着让其恢复精神独立。一颗精神独立的心没有问题,所以这是「救」。「弃」意味着抛弃、放弃,这意味着这颗心在「为」。「无弃人」意味着这颗心无为,这颗心不去排斥,不去回避,不去拒绝。「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但不要给「弃」附着画面,在中文语境下有“不离不弃”的画面。我内心不排斥跟这个“不离不弃”没关系。这颗心容纳所有人,但不是说可以跟每个人在一起,所以千万不要着相;而是这颗心有容乃大,宽广、容纳,没有任何的排斥,这本身是善的空间,有这个空间,才有善。所以,这个字本身容易唤起我们当代语汇的一些内容,产生误解。问:内心里面没有放弃,但未必是在物理空间上始终都要不离不弃。C:那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人的内心,各种无序的活动、错乱的活动,都是物理危险。即便是圣人,ta也得保护自己这颗心不受伤,有空间,善才可以继续。这颗心「不弃」意味着这颗心有空间,但实际上这颗心也正是如此,才可以果断的行动。无为,才无不为。这个需要每一位朋友亲自去体会、感受,千万不要被这些文字的相所欺骗。
问:那下面这两句呢,「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通常的翻译就说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浪费东西。C:浪费意味着抛弃,浪费意味着「为」,我不想用了,我想用新的了,你看那个叫「弃」,「无弃」意味着不浪费,不浪费自然意味着物尽其用。所以,这个「救」、这个「弃」非常容易在当代中文语汇中产生误解,可能很大的误解。所以这颗心一定要提防,去亲自看到这个本质是什么,不要被这两个字欺骗。问:下面这四个字是「是谓袭明」,「袭」,一指沿袭,沿袭智慧光明;二指有覆盖的意思,所以也有人翻译为内藏智慧聪明。因为「无为」是个非常隐形的东西,但也正是这个非常隐形的「无为」,是人生真正的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镜鉴。资,有借鉴的意思。C:所以你看,这里的「善」,「善良」、「善于」是合一的。「善」字,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形容词,善于为人的人,就是善良的人,一个合一的状态。所以,真正的「善」这个状态本身是所有「不善」的老师,这个话没有歧义,所以也不需要去解释什么。那不善的人其实也是善人的“老师”,加引号,因为这个善人能够从中大量的观察、学习、理解、体会这里面的问题。所以,这些不善之人也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教科书。
不尊重ta的老师,不爱护这面镜子,虽然有智巧聪明,还是有很大的困惑、迷惑,这是一个精妙深奥的道理。C:咱们要回到上一句,「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个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这个不善人也是善人的老师;同样的不善人是善人的教科书、镜子,善人也是不善人的教科书、镜子,所以,师、资是一回事儿,它是相互映照的。所以,这里「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的只有那一方,那就是不善者,不善者不贵其师,不善者不爱其资。这样的人自我上身可是极其得傲慢,目中无人。这样的人在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是,尤其在那些所谓的领导岗位。所以,我们得看到这些人可能有些智巧,但都是狡猾,都是些小聪明,实为大的困惑、迷惑。怎么讲呢?这样的人内心有非常多的恐惧,也正是因为恐惧,才会出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这种状态。
C:你看,这颗心有各种各样的恐惧,那去逃避恐惧,这颗心需要汲取大量的愉悦,它的愉悦的来源在哪里?就是这个自我。所以这个自我特别大,特别傲慢,从中来汲取各种的愉悦——“呀,我很优秀,我很有才能,我很有领导气质”,这颗心在逃避,在逃避恐惧,所以在追逐愉悦。
问:从自己很好、很能干的画面当中去汲取愉悦,所以会看不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不贵其师,不爱其资」。C:没错,人心就是这样子,需要每一位用心的朋友亲自看到,问题彻底看清,什么都不是问题了。
good words have no flaws;good estimate needs no calculation tools;good closing without latch cannot be opened;good tying without rope cannot be untied.(“Good” is not in the field of measurement but a state of mind rooted in goodness, and goodness is anonymous and has no opposite. In goodness, the deed has no trace (in contrast to exhibitionism), words are impeccable (it is free of any self-concern, cunningness, manipulation, and purposes, therefore violence), and the mind can size up the situation with direct perception. Goodness solves the issue irreversibly and brings people together without any “rope” — all kinds of verbal things which bring the pleasurable idea of “being together” but push people further apart, as is taking place in the restless world.)The sage is good at enlightening people without giving up anyone; the sage is good at taking care of things without carelessly abusing them. That's eternal wisdom (goodness is wisdom).Therefore, a good person is the teacher of people who lack goodness and vice versa; those people who lack goodness are a good person's treasure, and vice versa.
However, people who lack goodness don’t cherish their teacher or treasure; they may be intellectually capable but are utterly confused, which is subtle and profound.
(Treasure means something valuable; it is a mirror through which one can observe and learn; a good person is observing and learning all the time.)
问:咱们下章再会。
C:下章再会。
Cico,曼谛悟思创始人,用中英文传播禅与冥想的本质内容。
《道德经》Cico 英文译本 序言
注:「曼解道德经」已汇总发布到曼谛网站,汇总页面:
https://mindiver.se/ddj-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