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一起来品读《道德经》的第二十八章,原文如下,英文翻译见文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注:原文中括号内句子,在有的版本中无,有人认为是后人添加的。一个原因是看似“白”与“黑”相对,“荣”与“辱”相对,但考虑到《老子》第四十一章有“大白若辱”一句。可见在老子原文中,“白”和“辱”有相关之处,所以以下解读忽略了括号内部分。)
▾
问:先看第一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谿,山涧。
Cico对这句话的投射是什么?
C:什么是雄?什么是雌?
雄,字面意思就是雄壮、雄健;雌就是温柔,雌柔。
倘若这颗心争强好胜,追逐名利,追逐位置,那这颗心必定倾向于「雄」,或许这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也有关系。
放掉这些联想,去看这句话,「知其雄,守其雌」,「雄」意味着这颗心的动态,这颗心的暴力;
「知其雄」,意味着这颗心完全看清看到了ta的暴力,这颗心才可以「守其雌」,也就是说这颗心才可以没有暴力。
什么叫「知」?是否肤浅,取决于如何理解这个字,这也是我们在观察自己中,观察这颗心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什么叫「知」?「知」不是知识,而是在这一刻能否完全地看清,意味着清空,这叫「知」。
问:刚才你提到暴力,当用这个词的时候,你想用它来指代什么?因为这个词可能在大家的脑海中,唤起的是不同的画面,可能是肢体的冲突、物理暴力、战争等等。
C:尽管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匮乏所谓的物理暴力,有各种的媒体新闻在报道,每个人也能看到。
但与之相对的所谓内心的暴力,其实也非常明显。
或者说为何要区分物理暴力和心理暴力/内心的暴力?一区分,这颗心只去关注所谓的物理暴力,却很少去观察、理解内心的暴力。
世界上所有的物理暴力全是来自于内心暴力,那为何要整出一个物理暴力、内心暴力?为何不直接去解决这个暴力?
放下这些画面,这些战争、打斗,这些非常明显的暴力之外,这颗心的暴力,每个人恐怕很难否定,每个人肯定都有觉察。
问:内心的暴力包括控制?
C:贪婪、欲望、自私、排斥等等等等,自我投射、强加于观点,总之,暴力其实非常细微。每个人真的愿意看,一定能看得特别清楚,因为这些事情几乎发生在每时每刻,发生在每一个人与人所谓的交流中。
你看,人的言语沟通中有大量的暴力,各种的算计、衡量,那些无数的小伎俩,都是内心暴力的展现。
可以这么说,这个自我就是暴力的根源。
你听到讲话者这么说跟你知道是两码事。切不要把听别人这么说,当成了知道,那是自我欺骗。
「知」意味着这颗心亲自看到、感受到、感知到暴力,亲自看清,那这颗心自然「守其雌」。
问:这个雌是没有暴力吗?这个雌是雄的反面?
C:言语上,有雄有雌,看似对立,但实则是两个完全不搭嘎的状态,只有一颗没有暴力的心,才可以「守其雌」。
所以你看,语言非常容易带来对立,去理解这个东西得超越语言,「雄」和「雌」也只是语言,真正背后所指向的状态,它是完全不搭嘎,不在一个维度上。
▸
问:「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怎么理解这个「谿」字?
下面对应的是「为天下谷」,「谿」和山谷也相关,是指山谷深处的夹道、山涧。
C:咱们就一块说,把「谿」和「谷」放在一起,看看指向什么?
这个山谷就是两个山之间的夹道,能够走路,意味着这就是「道」。所以,「谿」就是「谷」,「谷」就是「道」。
所以,「知其雄,守其雌」是大道;「知其白,守其辱」也是大道。
问:如果这么解释的话,那就通了,桥接上了。
C:好,那就继续往前走。
问:「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C:「常」就是持久;「德」指的是什么?道即是德,德即是道。
「道」可能偏向于更加抽象层面的,「德」倾向于具体可感知的展现层面的,但实际上「道」和「德」是一回事,这就是道,德自然不离。
问:婴儿这个词在《道德经》当中出现了好几次婴儿指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C:不能着相。首先一个人变成婴儿不可能,已经长大了。那用「婴儿」的寓意是什么?
一个婴儿的状态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跟这样一个自我的世界毫不相关。
还没有学会那些成人世界的机械性回路,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复归于婴儿」,自然就不难理解——清空所有的机械性回路。
这样一个肮脏的社会,这样一个极其混乱的世界,跟这颗没有暴力的心毫无关系,毫不相关。
问:好,这就是第一部分「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问:之前问你「大制不割」对应到英文的哪个词,你说的是oneness(合一)。
但 totality和oneness一回事,就像之前解读过的「一即是全,全即是一」,是吧?
C:没错,语言在变,但 这个理没有变,所以能否「知其雄」,能否「知其白」。
▸
问:好,以上就是曼解道德经的第二十八章。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The mind is aware of its violence and stays tender, which embodies the vastness of a mind living in truth. In truth, life is virtuous, and the mind returns to a pristine state like a baby.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The mind is aware of its innocence and does not react to the ungrounded insult, which embodies the vastness of a mind living in truth. In truth, life is virtuous, and the mind returns to a simple state.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A simple and unrestrained state of mind is the “right thing”; the sage uses “it” to be the leader of all officials; therefore, the constitution and regulations stay one.
(为天下谿,为天下谷 means the same, literally “valley”, which has vast space in contrast to a mind occupied by petty things; in Chinese, it also means “the way” —— 大道, dao; therefore, all of those point to “truth”.)
(Truth must stay on top of everything, and only a simple and unrestrained state of mind can live in truth, and only a person with such a mind can be the leader of all officials to keep everything one; it is beyond any autocratic or democratic politics, which is based on the self-centered and petty mind with its ugliness. In this world, political leaders are egocentric, both in autocratic and democratic countri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leader is one person or a group. The self-centered mind craves fulfillment in all kinds of ways: power, prestige, benefits, and so on, and in such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based on measurement and rewards, there is little space for a mind living in truth to be the leader.)
问:咱们下章再会。
C:下章再会。
注:「曼解道德经」已汇总发布到曼谛网站,汇总页面:
https://mindiver.se/ddj-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