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O官方立场: 如何定义炎症性肠病组织学异常

学术   2024-05-22 15:55   上海  



Dr.X陪您读的第2133篇文章


炎症性肠病组织学异常的定义: ECCO立场文件




文献来源: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2024, 18, 175–191




特别声明: 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

当前,我们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认识已经进入组织学阶段。回结肠活检的显微镜下分析,有助于优化IBD的治疗。


组织学检查可以确认诊断、疾病分层、确定严重程度,预估药物疗效和检测并发症。


病理科医生的评估重点在于显微镜下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例如基底浆细胞增多和结构改变支持IBD的诊断,肉芽肿和空间分布有助于区分溃疡性结肠炎 [UC] 和克罗恩病 [CD]。


随着IBD的治疗目标不断提高,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可能需要评估组织学活动和组织学变化,这有赖于统一的IBD组织学评价标准。


因此,欧洲克罗恩和结肠炎组织(ECCO)组织临床和病理学专家对组织学异常的基本定义达成共识,以指导临床研究中开展IBD组织学评价。


以下是ECCO对于炎症性肠病组织学异常的定义


一、隐窝结构


ECCO立场1.1: 结直肠粘膜中的隐窝扭曲,定义为隐窝平行结构丧失、隐窝分支增加和/或隐窝大小和形状改变。同意:100%


ECCO立场1.2: 偶尔出现隐窝分支是结直肠黏膜的正常表现。同意:93%


ECCO立场1.3: 隐窝萎缩是指隐窝占据结直肠粘膜总面积比例减少。同意:87%


ECCO立场1.4: 隐窝萎缩的识别方法是隐窝之间的距离增加,隐窝之间的距离超过一个隐窝直径,和/或肌层粘膜和隐窝之间的距离增加。同意:87%


ECCO立场1.5: 在炎症性肠病中,隐窝萎缩通常伴有隐窝扭曲。同意:93%


ECCO立场1.6: 结直肠粘膜表面绒毛状/不规则,原因在于隐窝口变大而产生的黏膜表面起伏,呈现出绒毛突起的外观。同意:100%


ECCO立场1.7: 回肠黏膜绒毛萎缩定义为绒毛缩短,绒毛/隐窝比低于3:1。同意:93%


图1 良好的结直肠活检组织标本,包括粘膜肌层 [星号],是评估粘膜结构的理想样本。在正常粘膜中,隐窝大多彼此平行,隐窝基部通常到达下面的肌肉层粘膜[圆圈]。偶尔的分支隐窝 [箭头] 是可以接受的。


图2 结肠活检显示广泛的隐窝扭曲,包括隐窝分支和隐窝不规则。所有隐窝均萎缩,无法到达粘膜肌层[椭圆形]且间距更宽[六边形]。视野中央2个的隐窝显示严重的上皮粘蛋白耗竭[箭头],存在弥漫性基底浆细胞增多[标星]


二、黏膜上皮


ECCO立场2.1: 粘蛋白耗竭定义为隐窝或表面上皮中杯状细胞粘蛋白显著减少。同意:93%


ECCO立场2.2: 潘氏细胞化生定义为脾曲远端存在潘氏细胞。同意:100%


ECCO立场2.3: 幽门化生[假幽门化生]表现为类似于胃窦腺体细胞替换原始上皮。同意:93%


图3 隐窝萎缩和隐窝畸变。隐窝缩短的范围从非常轻微[左侧圆形标记]到长度减少近50% [右侧长条形标记]。隐窝正常平行“试管”排列出现轻度紊乱,反映出隐窝畸变。


图4 结直肠黏膜的绒毛状表面[椭圆形]是隐窝口变宽和不规则再生的结果。在左上角有一个糜烂[星形],表现为上皮表面和下面的粘膜损伤,但没有延伸到比肌肉层粘膜更深的地方。


图5:具有特征性鲜红色细胞质的潘氏细胞[箭头]在小肠的隐窝底部数量众多。潘氏细胞存在于脾弯曲远端构成潘氏细胞化生。


三、慢性炎症


ECCO立场3.1: 在炎症性肠病活检中,慢性炎症被定义为固有层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加。同意:100%


ECCO立场3.2: 基底浆细胞增多症,定义为结直肠粘膜基底侧浆细胞增加,通常位于隐窝底部和肌层粘膜之间。同意:100%


ECCO立场3.3: 目前缺乏明确标准和阈值,可以将慢性炎症区分分为无炎症、轻度、中度或重度。同意:100%


ECCO立场3.4: 基底淋巴聚集体是粘膜中淋巴细胞的结节状集合,可能会破坏肌层粘膜并延伸到浅表粘膜下层,其中可能包含生发中心。同意:93%


ECCO立场3.5: 在炎症性肠病中,隐窝结构扭曲和上皮化生是慢性炎症进展的一部分。同意:100%


图6 回肠黏膜幽门化生,包括两个腺体[椭圆形和矩形],内衬柱状细胞,基底核小,细胞质苍白或透明,类似于胃幽门或十二指肠腺体。


图7 基底浆细胞增多症,包括粘膜基底和其他地方的浆细胞数量增加[例如小椭圆围绕三个浆细胞]。其他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也很明显。隐窝底部 [箭头] 显示隐窝炎 [隐窝上皮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粒细胞]。 


图8 淋巴聚集体 [椭圆形区域] 是淋巴细胞的结节状集合,通常位于粘膜底部,是肠粘膜的正常发现。在IBD中淋巴聚集体的数量和密度可能会增加。


四、嗜酸性粒细胞


ECCO立场4.1: 嗜酸性粒细胞不能可靠地反映炎症性肠病急性炎症或急性炎症。同意:93%


ECCO立场 4.2对于炎症性肠病中结直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尚无广泛接受的定义。同意:93%


ECCO立场4.3嗜酸性粒细胞性隐窝炎,定义为隐窝上皮中存在至少一个嗜酸性粒细胞。同意:93%


ECCO立场4.4嗜酸性粒细胞性隐窝脓肿,定义为隐窝腔内存在嗜酸性粒细胞,但不存在中性粒细胞。同意:100%


五、肉芽肿


ECCO立场5.1: 在炎症性肠病中,肉芽肿是至少5个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的独特集合,这些组织细胞/巨噬细胞也可能包含多核巨细胞。肉芽肿可能会轮廓不清且没有坏死。同意:93%


ECCO立场5.2: 隐溶性肉芽肿 [粘蛋白肉芽肿] 是与受伤隐窝相关的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粘蛋白的集合,可存在于任何形式的炎症性肠病中。同意:100%


图9 嗜酸性粒细胞伴随基底浆细胞 [圆圈标识4种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隐窝炎[箭头,隐窝上皮中至少有一个嗜酸性粒细胞,且伴有中性粒细胞]。


图10 隐窝脓肿 [箭头] 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组成,但也包括中性粒细胞。因此属于隐窝脓肿,而不是嗜酸性粒细胞隐窝脓肿。


图11 CD中的肉芽肿包括至少五个组织细胞,且不显示坏死。图中肉芽肿[圆圈]组织细胞的数量远大于5个。


六、急性炎症


ECCO立场6.1: 急性炎症在组织学上定义为固有层和/或表面上皮、隐窝上皮或隐窝腔内存在急性炎症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同意:93%


ECCO立场6.2: 隐窝炎被定义为隐窝上皮细胞中存在至少一个中性粒细胞。

同意:100%


ECCO立场6.3: 隐窝脓肿定义为隐窝腔内存在中性粒细胞。同意 93%


ECCO立场6.4: 糜烂的特征是表面上皮和下面的粘膜损伤,但没有延伸到粘膜肌层之外。溃疡的特征是损伤延伸到粘膜肌层之外。在黏膜活检中,糜烂和溃疡可能难以区分。同意:87%


图12 隐窝脓肿[箭头]在隐窝腔中包含至少两个中性粒细胞,并且可能还包括其他炎症细胞。该隐窝的深部显示内容物挤压破裂,产生隐溶性肉芽肿[圆形]


七、组织学肠道损伤表现


ECCO立场7.1: 慢性结肠炎是一个描述性的临床病理学术语,需要慢性黏膜损伤的组织学证据。慢性黏膜损伤最一致和最可靠的标志物是隐窝结构扭曲、基底浆细胞增多症、潘氏细胞化生和固有层纤维化。同意 87%


ECCO立场7.2: 活动性慢性结肠炎被定义为在慢性结肠炎背景下,叠加急性炎症特征变化。同意: 93%


ECCO立场7.3: 慢性回肠炎的特征是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结构性黏膜扭曲,但通常难以定义和识别。存在回肠幽门上皮化生的情况下,强烈支持慢性回肠炎的诊断。同意: 100%


ECCO立场7.4活动性慢性回肠炎,定义为慢性回肠炎基础上叠加急性炎症特征变化。同意: 100%


ECCO立场7.5: 局灶性活动性结肠炎是一种组织学疾病表现,其特征是一个或多个隐窝炎和/或隐窝脓肿,但无相关的慢性炎症改变。同意:85%


图13 与糜烂不同,溃疡深入肌层粘膜。该标本中有严重的溃疡,粘膜完全丧失,并延伸到粘膜下层 [星形] 和下面的固有肌层 [矩形]。


八、组织学异常的分布


ECCO立场8.1: 固有层炎性浸润的分布可分为局灶性、斑片状或弥漫性。局灶性表现为正常背景细胞中局部区域炎症细胞增加;斑块状是指背景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异常;弥漫性意味着背景细胞异常,炎症细胞总体增加。同意:100%


ECCO立场8.2: 不同解剖部位之间炎症变化的分布可分为连续或不连续(或节段性)。同意: 100%


九、异性增生


ECCO立场9.1: 异型增生是一种明确的肿瘤性上皮改变,没有侵袭性生长。同意:100%


ECCO立场9.2: 常规异型增生的诊断基于细胞学[如核染色增多、假性分层、增大、多形性和极性丧失]和结构性[如腺体拥挤、管状或绒毛状结构,以及缺乏正常的基底-表面上皮细胞] 改变。同意:83%


ECCO立场9.3: “异型增生阴性”的诊断,仅适用于上皮非异型增生(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再生的)。同意:100%


ECCO立场9.4标准分类(即维也纳分类),将异型增生分为低度异型增生和高度异型增生。同意:93%


ECCO立场9.5: 异型增生的特征包括弥漫性核增生、大核仁、非典型有丝分裂象、细胞极性丧失和腔内坏死。同意: 100%


ECCO立场9.6: 与低度异型增生相比,高度异型增生的细胞学特征包括细胞上半部的细胞核、核极性完全丧失、突出的核仁和囊泡染色质。结构变化也更严重,有筛状区域。同意: 93%


ECCO立场9.7: 异型增生病变应至少有几个具有高级别变化的隐窝,才能被归类为高级别异型增生,但最终诊断为高级别异型增生所需的隐窝数量或比例尚不明确。同意: 93%


ECCO立场9.8: 当无法明确区分非肿瘤性改变和肿瘤时,无论原因如何[例如样本质量差、严重炎症浸润、组织学特征混淆],诊断为不定型异型增生是合适的。同意: 93%


图14 异型增生是一种明确的肿瘤性上皮改变,没有侵袭性生长。左下角的隐窝[椭圆]没有显示异型增生。大多数其他隐窝[圆圈内]显示低度异型增生,与正常黏膜有一些相似之处。 


图15 高级别异型增生,显示严重细胞学异型性和严重的结构改变[椭圆]。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文章链接

IBD学术情报官
您的私人炎症性肠病(IBD)学术情报官。专注IBD领域,搜罗最新国内外文献、临床指南共识、研究进展和学术会议内容,与IBD医师共同学习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