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和代谢改善: 预测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缓解

学术   健康   2024-01-24 19:11   北京  



Dr.X陪您读的第2125篇文章


肠道菌群和代谢改善: 预测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缓解




文献来源: Int Immunopharmacol. 2024 Jan 11:128:111527




特别声明: 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

既往的观点与实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影响胃肠道的慢性免疫相关疾病,炎症主要出现在结肠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腹痛、腹泻、黏液和脓血便。


关于UC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遗传易感性、环境、微生物和免疫介导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结果。


UC的传统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结肠手术,但是治疗传统药物和手术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此衍生出粪便菌群移植、微生物制剂等新兴治疗方案。


生物制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UC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目标也提升为实现临床缓解和内镜下黏膜愈合,从而防止了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维得利珠单抗(VDZ)是一种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整合素α4β7异二聚体,并阻断活化的α4β7整合素与其配体MAdCAM-1的结合,阻止T淋巴细胞迁移到肠粘膜,从而控制UC的炎症反应。


先前的研究已证明了真实世界中VDZ治疗UC的整体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患者达到黏膜愈合。但仍有大约20.3%的UC患者疗效不佳。


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以预测VDZ治疗的早期疗效。


之前有多项研究强调了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模式,与生物制剂疗效存在相关性。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来评估VDZ治疗的UC患者中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和疾病缓解之间的联系。


因此,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中,使用代谢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组分析技术对中重度UC患者接受VDZ在前后肠道微生物群和相关代谢物的改变。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代谢和微生物标志物,从而精确预测VDZ治疗中重度UC人群的有效性。


存在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代谢和微生物标志物与UC发病机制和生物制剂疗效关系密切。


维得利珠单抗是中重度UC治疗的有效药物,但目前缺乏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预测疗效。


因此,有必要分析VDZ治疗前后代谢和微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开发维得利珠单抗疗效预测模型,供临床决策参考。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的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共计21例患者临床数据完整。


上述UC患者在第 0、2 和 6 周接受VDZ静脉输注300mg诱导临床症状缓解。


在第 0 周和第 14 周,使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整体疗效,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 (CRP) 和红细胞沉降率。


除临床评估外,在基线和第14周收集粪便样本,并使用16SrRNA基因测序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 )进行评估。


根据临床症状和部分Mayo评分确定临床疗效和缓解。



分析结果显示,接受VDZ的UC患者中,治疗后粪便中长双歧杆菌(P=0.022)和Sartorii拟杆菌(P=0.039)比治疗前显著增加。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显示,粪便中牛磺酸(P=0.047)和腐胺(P=0.035)在VDZ治疗后显著降低,但乙酰胺显著增加(P = 0.001)。


同时,还观察到花生酸(P<0.001)和山嵛酸 (P=0.005)表现出统计学显著增加。


基于乙酰胺、牛磺酸和腐胺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发现对VDZ治疗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早期缓解的预测价值很高(曲线下面积=0.911,P=0.014)。



总之,这项研究发现UC患者接受VDZ治疗后观察到肠道菌群和代谢物改变。长双歧杆菌和拟杆菌显著增高,牛磺酸和腐胺显著降低,乙酰胺、花生酸、山嵛酸显著升高。


通过VDZ治疗前分析基线肠道代谢物组成,有助于预测UC患者早期临床缓解。


启示和影响


肠道微生态失调,是指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但其潜在的代谢机制仍不清楚。


据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菌群和代谢物成分的变化可直接影响肠黏膜的局部炎症反应。


重要的是,尽管维得利珠单抗(VDZ)被证明是治疗UC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目前尚不清楚VDZ治疗是否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或功能,从而影响UC长期疾病控制。


这项研究发现,VDZ治疗后UC患者肠道菌群和代谢物发生了显著改善。


先前已经一些研究,报道了VDZ治疗后IBD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物出现积极变化。


例如Ananthakrishnan等人的研究发现,VDZ治疗第14周达到缓解的CD患者中,2种特定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显著增高,基线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助于预测VDZ治疗第14周的临床缓解。


在这项研究观察到,VDZ治疗后UC患者肠道长双歧杆菌和拟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治疗前。


其中长双歧杆菌作为肠道定植细菌,据报道可缓解结肠炎,重塑IBD患者的健康免疫系统,持续去除升高的活性氧,缓解炎症因子,可作为IBD治疗的替代或辅助方法。


因此,这项研究提示长双歧杆菌在VDZ治疗后可在UC患者中上调,以减轻肠道炎症并重塑肠道屏障。


此外,非靶向粪便代谢分析显示接受VDZ治疗的UC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代谢特征存在很大差异,VDZ治疗后牛磺酸和腐胺显著降低,乙酰胺、花生酸和山嵛酸显著升高。


目前已知乙酰胺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乙酰胺经VDZ治疗后明显上调。


目前探索乙酰胺抗炎作用与UC缓解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很少,包括其相关的微生物群和功能途径,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VDZ疗效方面,这项研究观察到VDZ治疗6周完全缓解的UC患者为38.10%,与先前VARSITY研究的结果一致。


值得注意的趋势是,VDZ治疗后达到早期缓解的患者更有可能在第 52 周维持稳定缓解。


因此,如何通过优化增强VDZ早期缓解率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这项研究尝试建立了基线微生物群和代谢物与VDZ疗效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在通过VDZ治疗促进早期临床缓解方面的预测作用。


VDZ治疗后长双歧杆菌和拟杆菌显著高于治疗前,牛磺酸和腐胺显著降低,乙酰胺、花生酸、山嵛酸显著升高。


VDZ治疗UC的早期疗效临床缓解,可以通过治疗前肠道代谢物组成来预测。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文章链接

IBD学术情报官
您的私人炎症性肠病(IBD)学术情报官。专注IBD领域,搜罗最新国内外文献、临床指南共识、研究进展和学术会议内容,与IBD医师共同学习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