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理赔大家共同谈的车主朋友们和我们理赔线的战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相约在“理赔大家共同谈”的分享平台。今天端端老师也利用这个时间段与大家聊聊咱们理赔工作中的经验、吃过的“亏”、上过的“当”、跌过跤的“坑”,这期我们继续前段时间提及的那层让我们车险理赔人员不是那么舒服,让广大车主荷包变少的那层“膜”。随着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随着车辆更新换代、提档升级的进程加快,道路上的豪华车辆占比也越来越多,对应选择隐形车衣或者改色车衣的车辆也是越来越多。因为前期有过介绍车辆车衣材质和优缺点的分享,所以端端老师这一篇就不再冗长赘述了,直接与大家聊聊一个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非常多见的案例,并且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看背后蕴含着什么让我们可以思虑良多的道理.....
这个案例来源于一起非常简单的双方车辆碰擦事故,双方损失也比较轻微,标的宝马车辆无需保险公司赔付,撞到的对方车辆,是一枚来自于一汽大众的经典款CC轿车,虽然双方的损失都不大,但是因为这辆CC轿车全车张贴了隐形车衣,碰撞中导致车辆左后翼子板外板、保险杠外皮两个部分的隐形车衣损伤,最后修理单位报价7700元。起初保险公司理赔员看着修理单位的报价十分诧异,觉得价格高的非常离谱。但在见到该车车主提供了所谓原始张贴隐形车衣的价格凭证手机截屏时,也只能咬咬牙将案件默默的提交了审核。显然这个案件修理单位开出的价格非常不符合逻辑,依据这个价格测算下来,每一个单面的损失将近3500元,整车花费将近4.5万元,这样的隐形车衣的价格明显与该车的价格不相匹配,但是无奈车主提供了相关凭证。
虽然有凭证,但是打消不了端端老师的怀疑,我们先看看这个凭证有什么奇葩之处,能不能找出一点不合乎逻辑的证据。
上面两张图就是车主提出的隐形车衣电子质保佐证,端端老师这么粗略的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情,车辆的车牌号、车辆的车型、车辆的膜卷号、车辆的隐形车衣的品牌、车身的颜色、施工门店、施工范围都是一应俱全。并且更厉害的是运用双语加上图片的形式,标注出每一片隐形车衣的价格,果然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图标上也确实是标注着左后翼(叶)子板单片价格为3708元,后保险杠价格为2990元,再加上个手工费500元,貌似要个7000元还是个“友情骨折价”的存在。看到这里端端老师也是有点被带节奏,果然维修单位是好“好同志”呀,宁愿自己亏一点,坚决不能让保险公司抬高成本,端端老师差点就信了,但是多年的理论告诉端端老师这里面总有点不对路子的地方。这个图片和那个CC有点不太一样呀,真正的CC后翼子板应该是这样的......
而这张电子质保卡上面妥妥的是一辆旅行车的后翼子板照片,顺着这个“藤”,端端老师再次发现一个大瓜,就是在这张同样的电子质保卡上还有一处非常“致命的硬伤”。那就是这个屏幕截的太具有“艺术细菌”了,完美的欲盖弥彰了其最担心暴露的“战略意图”,当然端端老师不能放过这个“蛛丝马迹”,就请理赔人员联系车主,将完整的质保卡提供。随之而来的图片,让端端老师和理赔员都惊掉了下巴......
果然用的是比较拙劣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电子质保卡的首张封面确实是该车辆的信息,问题不大。但是关键涉及到费用的部分就被动上了小心思,用更贵更大更费钱的进口大众的旅行车来冒充了。可能看到最后很多车险理赔的同仁们都会说,(ˉ▽ ̄~) 切~~,小把戏。其实我们日常车险理赔工作中就是充斥着这样、那样的类似小把戏,如果我们没有严谨的态度,多样化的积累,认真的面对,这些小把戏将会一次又一次的在我们身上蠕动着,撕咬着,狂飙着。
因此大家务必要多多积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挖掘事故的本质,还原事故的真相,确保能够把问题预防化,前置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