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商洛——段维忠回忆录摘编

文摘   2025-01-02 09:12   海南  

奉中央军委、国务院命令,二十四队转战陕西商洛地区。

197010月,我带领肖文润芳、张志掌、臣等同志到西安开始二十四队迁往陕西商洛地区筹备工作。我先后到182大队和十一队见了领导及军代表汇报了此行的任务,了解陕西核工业的管理体系。我们队的大力协助,在他们的西安招待所给我们提供了住宿及办公用房。我又找到西安委的一些老同事,了解了我离开期间的大概情况。

我们几个人商量先到商洛调查了解情况,那里原来是十一队的工作区,队部设在丹凤县,因蓝田发现矿化,十一队迁到了蓝田县,便调二十四队过来接手那片工作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交通我们没有车辆,住在西安市距咸阳182大队部四十多公里,当时公共汽车很少,我第一次从西安到咸阳大队是坐火车去的,下车后边找边问,经过一大片麦地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一个叫沈家庄的地方,182大队部就在那里丹凤县距西安两百多公里,没有车是不行的。我向182大队军代表会亭汇报了情况给供应处长李昌同志打电话马上去见了李处长,他说仓库里有一辆闲置的英国吉普车,好长时间没用了你们看看还能不能用我立即叫打电话叫司机马午臣,他中午赶过来,还开动。李处长210厂打电话,让把车检修一下210厂特别支持,免费把车检修好第二天我们把车开回西安,交通问题解决了。

当时处在军编前夕,二十四队搬迁陕西工作由省军区领导。我到省军区战备动员部了去商洛军分区的介绍信。我们便驱车去商县到军分区汇报后,军分区同志开了到丹凤县的介绍信打电话通知县武装部我们一到丹凤县,武装部的同志就在路边迎接了,并给我们安排了住处。

第二天,我们到距县城一公里的西河公社,找到了原十一队队部驻地看守院子的李殿生同志已经接到十一队通知,介绍了详细情况,又带我们实地查看

了解大概情况后,我们又到县政府了解家属来丹凤县征用土地的可能性,以及供地的可能位置。我县政府的同志:可不可以把县招待所前面的农田我们用

你们最好到丹江南边,那里的平整,离县城又近。

我说:那要摆渡过丹江,不方便。

他说:“你们可以建桥我明白了地方的意思。

丹凤县城坐落在山区,南靠丹江,北临通往河南省的公路。城内有鸡冠山龙驹寨,是李自成起义活动的地方,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队也在这一带活动过,遗迹很多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了解这里的初步情况,我们返回西安经渭南,又到渭南县考察情况从蓝田县向东经过阳郭镇的时候,汽车水箱漏水,我们找当地农民要水他们说这里缺水,不愿意给。我们只用汽油换了点儿水凑合着开到渭南。因此耽误了时间,便匆匆离开了渭南。

经过临潼县口镇时,我说:这是我的家乡,能不能在口火车站停一下,我回家看一下半个小时就回来大家都同意了。我从车站越过铁路向北一百多米就到家了。大门虚掩着,推门进院,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年轻妇女,是我未见过面的侄媳妇。她问:你是谁?找谁?

我从甘肃回家来了。

“哦,你是二大

径直走到父母原来住的房子看到二老的遗像,忍不住涌出泪水,心里默默的说你们的儿子平安回来看你们了请父母放心吧。

我爸地里去了,我给你叫去。侄媳妇边说边端来一杯水。

不用了,我有事儿,马上要走,车在火车站等我呢。家里有红薯吗?给我一点儿。

早上才蒸好的”她用袋子装好,我拿红薯说过几天再回来。

到车让大家吃红薯他们都高兴地说好多年都没吃过了。直到天黑,满街灯火了,我们才赶到西安。

这次十四队搬迁,上级182大队求我们住在丹凤县,并在那一带工作,此外没有更具体指示,这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空间当时我考虑,如果在西安搞到一块地就好了,既可以作为去丹凤的中转站,也可作为家属基地。为征地,我通过熟人找到陈局长,我们虽不熟悉,但他知道我在市委工作过。他说你们是奉国务院命令到陕西来,完全可以在西安征地立足。地方干部阻力不大,市上各局都有军代表,他们权力很大,得征得他们的同意。

我去大队请求军代表会亭协助,他让我十一军代表张南华同志派人帮助我见张代表,他立刻就派了一个叫魏红林军代表,人很精干,特别话,当过运动员,南京军区篮球比赛时当过解说员我们天天早出晚归的,太晚了,他就叫我到他家吃饭。他家住在西安社会路附近,爱人是医生,待人很热情。有军代表时,他主谈地方干部,我主谈,我们配合非常好不到一个月,就把灞桥二十多亩地搞到手了。那块地原来是西安建材厂的一个砖瓦厂把高土丘取土制砖用完了,不能再用了所以西安市城建局很快就同意了,并说这是国有土地,可以无偿调拨。

这期间我工作特别,十一队还让成同志帮了两个月征地解决后,柳园物资就开始向西安发运了。队上调来了以王志杰同志为首的一批干部,还有两个普查分队的人员来西安装卸物资。我把这工作交给王志杰同志负责。我们在香湖湾租下了原拖拉机站的院子杨金山负责香湖湾院子的生活。我们先来的人也搬到那里住肖文同志在十一队招待所接洽来陕人员、文件传递和与甘肃队部联系。我将主要精力放在抓西安落户和其他工作上。每天晚上我们在香湖湾碰头,研究布置明天的工作。

落户问题很复杂,既要上级同意,又要内部统一意见,还要西安市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同意才能办理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72年底落下了第一批二百多人的户口。因为二十四队在西安还没有信箱,就先落在十一一二四号信箱下,后来我们邮局申请西安市五四二信箱也批下来。这时人员、物资、设备基本都运到西安部分人员设备已到达丹凤1970年底,我们从香湖湾搬到灞桥西面柳巷的一个院子里。

1971年春节后,除家属外其他都已完成搬迁。领导班子也有些变动:卢学信参加省办的学习班马瑞堂、刘同志调离,分别203210;十一队原书记成同志调来二十四任革委会副主任,负责队上工作队上成立了三个领导小组王安居同志任政工组组长、我担任生产组长陈祥普、王志杰同志任后勤组正副组长。

地质找矿工作也有序展开。先后在丹凤县、张湾地区和山阳县地区展开了揭露,工程普查队在丹凤商县、洛南县等地区展开工作。这些工作大都是根据十一队提供的地质资料布置的

这期间,省军区和182队联合工作组来调查文化大革命生产工作情况。据说,1970年下半年,兰州军区召开了一次工改兵会议,确定在陕西成立206师,在甘肃207师,并确定各师团干部配备,我2077团(217大队)任参谋长,我借向大队军代表王会亭请示工作之际问了一下,说有这个安排不大愿意,说我刚从甘肃回来,怎么又要去甘肃

你好好工作,以后可以商量,留在十一队也可以嘛。

为什么不能留在二十四队?

他说“二十四队要并入十一

这下我明白了难怪二十四队的干部纷纷调离,我只能尽职尽责工作走一步看一步吧。

领导小组由刘捷、力、陈祥普、王安居和我五人组成约半年后,经省国防办批准成立中共二十四队核心领导机构,文革中停顿的党的领导机构正式恢复了不久力、陈祥普同志调走。1972530日,召开二十四队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军代表同志为书记,全面主持工作,他为人谦和,工作认真。不久,王安同志调走,任命我为队长,宗海(大队派来的)树礼同志为副队长王志杰同志为政治部主任。又过了不久同志回大队,又调来了杜进功同志任党委书记。这期间,二十四队领导班子调动频繁。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一天上午十点多,大队办公室打电话叫我下午点到蓝田十一队开会讨论二十四队与十一队灞桥地皮划分问题我当时在商县惠工区,赶不及,但感到问题复杂,大家也都摸不着头脑。但拖着也不是个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大队波副队长当场十一队队长刘德芳同志叫来。鱼副队长对我“让你来主要是把你们在灞桥征的地给十一队划一点儿。

刘队长“你们要地干什么?

我们围墙倒了几个地方儿,急着要打墙。

你们围墙倒了好长时间了,原来样子补上就行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鱼副队长他们地方小,不够用,大队党委决定将你们新征地靠十一队小以西划给十一

我说“二十四队家属还没搬来办事机构用房、资料中转等等,不一定够用

鱼副队长这是大队党委决定,你们必须执行。

大队撤销二十四撤我的职,我都无条件执行。但是二十四队征这块儿地有批准文件的,我认为大队党委无权改变西安市政府文件。

鱼副队长办公室的请军代表来。不一会儿,去的来说军代表说他们要撤走了,不管这事儿。又把冯国祥书记叫来我把我的意见及二十四队的困难又向冯书记复述了一遍。

冯书记说现在二十四队仍在搬迁中,这事儿缓一缓再说吧。”这事儿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1973年下半年军代表撤走后,182大队番号宣布撤销并入陕西省在陕西的队伍由陕西二局领导原所属甘肃的队伍207指挥部领导。1975年下半年,杜进调离二十四队,任命王志杰同志为队长我改任党委书记,我们配合默契成为知心

在二局的一次会议上,正式决定恢复原建制,撤销革委会。至此,文革基本结束,队上的工作逐步恢复正常。

我们领导班也下决心大干一场,改变二十四队的落后局面。我们商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工作。

是要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大力宣传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性,让全体职工都为这个目标奋斗,这也是我队的优良传统。为此我自己带头学习商三角区的地质知识,大着胆子在会上指着地质图做讲解动员报告。我总觉得技术干部专业技术用语过多,行政干部听不大懂,我用外行语言讲,如果说错了,有地质科长、工程师在场,可以随时纠正。我这样做还起了一定作用,受到大家的好评。1971年地质工作完全按照十一队的意见部署。1972我队技术人员在研究十一队地质资料基础上,结合自己一年的野外实际观察,做出了自己的设计和安排。比如新上的高山寺矿点,上山很困难,开工前,机关干部全体动员肩扛,将生产生活物资运到山顶,边生产边施工,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用了将近吨炸药修通了有桃花铺到矿点十几公里汽车通行的山路

除张湾、高山寺、惠个地区的老点进行深部勘探,四个普查队之外,成立了一个区调队,资格老、技术水平较高的周刚同志担任队长负责东到潼关、西到牧户关、北到白水、南到安康广大地区有重点、有选择的进行调查研究,寻找新的成矿有利地区。

我们得到消息说河南队在信阳地区发现了好矿,那里的地质情况跟我们工作区相近,同属商丹大断裂的一个地质单元对我们找矿有现实意义。河南队队长陈静,我在新疆就认识我和陈本等技术人员马上乘车信阳第二天查看矿点后,直接返回丹凤展开工作

二是加强管理工作,加责任制为了使队级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实行各科长值班制度,每周开一次队会议,管理调度各基层单位出现的问题和要求。值班干部有权调度或指挥有关部门儿去解决问题,不允许拖延不认真执行造成损失,要追究责任。同时要求各单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也要认真执行,不执行的必须纠正。例如当时各国防事业单位可办农场改善职工生活。我就在蒲城县龙池公社租两百办了个农场。有一年,麦子熟了,农场请求队上派人支援麦收,关中地区收是虎口夺粮,不能拖延,上决定机关各单位及附近工区抽人并提前通知到各单位。除了201工区的人没到,其余到齐了。打电话问201工区回答说工区党支部决定今年不参加麦收。我立即召开党委会讨论此事,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严重违纪,并决定支部书记停职检查,党支部的工作由副大队长江宗海暂时主持第二天,201工区就将支农人员送往农场。后,支部委员做出检查,并重组党支部,这是我从事领导工作以来对干部最严重的一次处理。

是加强201202203工区的深部探矿工作。

四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按照中央部署整顿和安定职工队伍。文革中搞乱的思想一时难以恢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有一天,我201工区南面山沟里看地形,甘肃安西县来人找介绍信给我,“我是安西县公安局的。你们在安西县监狱的王崇岳等问题不大,要放他们回队,他们不愿意,要求我们给他们做出结论,我们没办法处理,所以来找你们。请你们派人把他们领回队。

王崇他们身体怎么样

身体都好。

我们现在很忙,派不出人去。我写封信,你带给他们,他们看了就会回来的。”我就给王崇岳他们写了封信,交给来人。不久,王崇等人就回来了,有家属的赵成文等人回到五华山去了。

多次开会要求对文革中错误处理的人和事,要从思想上、组织上进行清理。特别是国防工办在汉中062基地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专门做出了布置,该平反的平反,不留尾巴也是我第一次参观崇山峻岭中十几个国防军工单位,大开眼界

第五是发扬白杨河优良传统,鼓干劲,争上游,搞好与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在渭南、商洛地区工作过去在新疆、甘肃工作大不相同。这里人口稠密,要特别注意教育职工用三大纪律、八项主意约束自己,地方群众搞好关系。丹凤县是个山区贫穷县,每年三四月份很多老百姓断粮了,拖家带口到关中乞讨。记得有一次在县城北,我小队检查工作,遇见县区干部在一个村庄社员会上批判该村党支部书记,说他携家外出乞讨,有意给共产党脸上抹黑。我问边一个村民,村民悄悄说:书记是好人,县上拨的救济粮都给老百姓分了,他家孩子多,不够吃。我听后很心酸,回队后跟县委书记周武同志谈了此事他立即派人去纠正。我们和地方关系一直很好每年都派几批车辆,帮助县政府到河南运回一些红薯干救济粮地方政府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请县上的劳模到二十四队做报告。

六是加强灞桥基地的领导力量,尽快完成基地建设,使五华山家属尽快迁来西安。

经过几年的工作,大队职工艰苦奋斗,取得了明显进步。在十一介入过的老矿点儿上,我们经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提交两三个小矿床,并划定了一些远景区。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在二大院,看到汽车进大院儿,就能判断出是不是二十四队的车,因为我们的车在地质队中是最干净的。我们的队伍管理工作、职工家属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提升。如灞桥基地家属踊跃参加劳动,不计报酬修路建房,改善基地住宿条件和环境,给国家节约了大批资金。

二十四队终于摘掉了老大难的帽子,改变了人们眼中的形象。

编者寄语

穿越时空的文字带我走进核地质系统的精彩世界,希望能分享到更多有关核地质队伍的回忆录,只要是人可查事可考的纪实性文字,我都视若珍宝。

感恩文字。



❀点击下列文章看更多故事❀

蓝田401矿区给211大队带来的变化
追忆182建队初期的足迹
汽车伽玛测量——孙圭回忆录摘编
说说那些铀光闪闪的番号
永不消失的“新疆519队”
荣誉山下——孙圭回忆录摘编
初到新疆519——段维忠回忆录摘编
梦回河西走廊 难忘找铀岁月
保军转民开启了核地质队伍的凤凰涅槃
白杨河矿区——段维忠回忆录摘编
见证桂北铀矿普查会战的艰苦岁月
回望芨岭铀矿的勘探历程
搬迁柳园——段维忠回忆录摘录
早期运动——黄世杰回忆录摘编
听狄局长谈华北地台区调会战期间的经历
一个182老职工的遗物
从我们的成长看217子校的发展轨迹

182茶社
这是一个以中国核地质,尤其是西北182系统内,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话题的公众号。还原历史,拒绝虚构。往事如茶,让我们慢慢泡,细细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