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庆:幼儿园“小学化”的病根不在幼儿园

文摘   2024-11-13 02:24   河北  

开聊之前先推荐一本冯庆新书《一读就懂的传世名帖》。很多人看到历代名帖,感觉很好,但又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本书选取传世名帖,逐一分析,帮大家解决这一疑惑。这本书还是以历代传世书法名帖赏析为例,串起的中国书法小史。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直接下单,出版社直发,现货包邮。







家长说:“我也知道小孩子要玩,但大家都在抢跑。”


幼儿园说:“要是不教点文化课,幼儿园招生都没有竞争力。”


小学老师说:“要是学前班不教文化课,小学一年级是真跟不上课。”


幼儿园“小学化”,是个老问题。


从2018年《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开始,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即将实施,国家出手干预这件事也有六七年了。


国家的良苦用心总是与现实不合拍。并且,每次“纠正”,就会将矛头直指幼儿园。


其实大家都知道,幼儿园“小学化”,病根根本不在幼儿园。


说到玩,何止幼儿阶段呢?欢乐少年、青春没有售价、老夫聊发少年狂,玩得开心、享受生活、感悟人生,这是贯穿人生各个阶段的追求。


国家对幼儿阶段的“学习”有明确的描述。即将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说:


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最大限度支持学前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安全和劳动意识,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这种充满温情与爱意的理想化描述,并不能说服社会的焦虑。


因为大家都知道幼儿阶段的教育本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但实在不敢这么“放手”。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下一代实现阶级突破的希望就是孩子以后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生活在大城市。


尽管这个渠道对于这个目标而言,似乎越来越不那么靠谱,但家长们谁肯放弃这一丝希望呢?


尤其大家更加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苦后甜”等逻辑。


求学阶段苦一点,放弃本应有的欢乐,来换取一个理想的未来,成为大家的共识。


至于从哪个年龄段开始这个“内卷”的起点,谁也不敢落后,从幼儿园就开始“卷起来”还怕赶不上呢。


说到底,幼儿园“小学化”的本质是对分数的追求,是全社会的无奈而齐刷刷的选择。


以减负和教育公平为目的的整治校外培训,说白了就是取消校外培训,结果怎么样呢?


学生们的校外培训一点也没少,并且由于从明面转为“地下”还增加了学费。


在一些执行严格的大城市,一般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培训班,校外培训成为有钱人的专享


教育更加不公平。


实际上,就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来看,有没有校外培训可能仅仅影响录取分数线的高低,无非是高分数线录取和低分数线录取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有任何改变。


在录取人数有限或者说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校外培训成为最直观的竞争手段。抓一抓、冲一冲,说不准高考名次就靠前一些。


这种情况下,想通过行政手段、教育说服来禁止校外培训,是不可能做到的。


并不是家长不理解,家长也不愿意额外花钱、费时费力地让孩子上培训班。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面临同样的问题,即便以立法来规范,恐怕除了对并非责任人的幼儿园形成干扰,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另一个严酷的现实是,一年级小学教材并不支持“零基础”学生。


以一年级语文为例,第一单元问题不太大,就是识字,大概有二十来个常用汉字。但汉语拼音仅仅用接下来的三个单元来完成教学。


并且,新教材还明确规定了教学进度。


从第五单元开始,就是文段“阅读”。按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这些文本中有存在大量“生词”。


直接说,就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难度太高。如果幼儿园阶段不掌握一定文化课知识,是真跟不上。


数学更是如此,幼儿园阶段识字量少的话,连数学题目都看不懂。


实际上,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默认孩子们具有一定文化课基础的,而非“零基础”。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当然欢迎,但请先把小学课本改为适合相应年龄段。


当然,即便幼儿园不教文化课,现在的孩子们通过玩手机、刷视频等也“自学”很多字,懂很多知识和道理,并不存在真正的“零知识”。


可见,并不是只要学文化孩子们就不快乐,而是学习方法问题。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并非对知识教学的排斥,而是对教学方式“小学化”的纠正。


但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问题。是不是有小课桌就算“小学化”?散乱围坐上英语课,就不算“小学化”?


既然是法律,那怎么样定性、怎么样定量呢?模糊的操作性与家长们的消极对待,恐怕难以“执法”。


高考的本质是选拔,选拔的标准是分数。这就导致各个教学阶段的目标,无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也都要最终落实为分数。


什么小学阶段不排名,这都是皮毛。你排名不排名,大家也是关注分数。


为了保证基础教育阶段有个好分数,那么起步早一点就成为必然选择,谁也不肯落伍。


一旦严厉杜绝幼儿园课程的“小学化”,幼儿园阶段的“课外培训”就会成为另一个赛道。实际上,即便在现阶段这个赛道也已经充满了小选手。


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是素质教育。


和让幼儿关注生活教育一样,谁都知道素质教育好,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宣传和推广也很下功夫,但总觉得与现实两层皮。


原因很简单,你高考是考素质吗?


以应试教育的高考评价体系,来推行素质教育,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素质教育、打击校外培训、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考试成绩不排名等等,都面临“分数”这一个同样的阻力。


在分数面前,一切都会被打回原形。


另外一个问题是就业。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我“素质”高啊,就业会有优势吗?恐怕连门槛儿都踩不上。


就业和好学校有关,好学校和分数有关,这也是大家最终关注“分数”的根本原因。


中考分流政策,让一部分学生进入技校,让出高考拥挤的赛道。这导致家长和学生的焦虑从高中提前到初中。


原来高考定终生,现在提前为中考定终生。不仅“内卷”提前了,“内卷”的力度也在焦虑中被迫加强了。


随着高校的扩招,上大学容易些了,但毕业生人数增加了,在就业这个赛道上又成为竞争对手。


各种用人单位的招牌门槛儿从本科提升为研究生,甚至再提升为硕博。


就业学历门槛的提高,让大批学生留滞于校园,确实减轻了疏散了就业压力。


但这种疏散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不过是把矛盾冲突延缓了几年而已。


以前中专生就可以当小学老师,现在小学老师的入门学历就是研究生甚至博士。好像是师资力量提高了,其实只是就业延迟了。


本科生如果不深造,甚至就难以就业,尤其对于非名校本科生来说,更是断绝了希望。毕业即失业,就是这么来的。


最近听说,有些学校推出“免考读博”的新政策,这并不是什么优惠,本质是“只要你不去就业,怎么都行。


与毕业生数量增加相对应的,却是就业岗位的数量在减少。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大不如前。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准备“考公”,他们提前进入一个新赛道,和幼儿园“小学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而更多的外卖小哥,其实是高学历。


父母靠小本生意省吃节用培养子女大学毕业后,跟着自己守摊儿,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


新开大道上的夜骑者,可能是为毕业后跑腿儿送外卖做演习。


如此严酷的就业形势,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幼儿园“小学化”简直小儿科,恨不得胎教就教唐诗宋词。


经济发展势头减缓,就业岗位增速缓慢,甚至“大厂”还在裁员。


“内卷”从校园走向社会,延续着难以消解的压力。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还有现实中的职业鄙视链。


西方国家的蓝领工人并不被社会歧视,甚至酒店服务员、环卫工人都是受到同样尊重的职业。


外国电影中的餐馆服务员、门童、银行大堂经理,都常有白发老人,他们中的大部分终生从事这一职业而并不尴尬。


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简直不可想象。这也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考公”大军越来越庞大的原因。


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文化,流毒深远而坚固。


人生的出路好像越来越狭窄,这些年青人面临的现实问题,警示着年轻的家长们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教育。


这种对教育的关注,最终表现为看谁“卷”得更用力。幼儿园“小学化”算什么,恨不得小学阶段能提前学会初中课程才放心。


中国的教育、高考选拔,并不是单纯的教育理念问题,也不是教育方法问题,其根源在于经济发展问题、社会对职业的看法问题。


经济不发达、文化不更新、制度不改变,其他的任何努力都流于表面,而最终注定无效,只能成为官方的一种善意而无用的态度表达


是个老问题


新书发售 | 作者签名

冯庆新书《一读就懂的传世名帖》签名版限量发售,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联系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境界

PANGYUAN SHUYUAN

WO ZUI MEI

旁園書院
最自我、最生活、最文藝,極端形式主義者的精神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