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庆:“陕”字右边为什么是夹头的“夹”,难道真和司马南有关系?

文摘   2024-11-15 07:52   河北  

开聊之前先推荐一本冯庆新书《一读就懂的传世名帖》。很多人看到历代名帖,感觉很好,但又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本书选取传世名帖,逐一分析,帮大家解决这一疑惑。这本书还是以历代传世书法名帖赏析为例,串起的中国书法小史。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直接下单,出版社直发,现货包邮。







“陕”和“夹”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陕”字右边是个“夹”字?难道冥冥之中真和司马南有点儿关系?本文就说文解字,讲讲“陕”字是怎么回事。

“陕”字很像形声字,但为什么不读“加”而读“闪”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陕”字右边本来就不是“夹”字。这一点需要返回繁体字才能看得出来。



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繁体字“陝”字右边是个“㚒”,而不是“夹”,“夹”的繁体是“夾”。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㚒”和“夾”写法的区别。



左边这个字是“㚒”,“大”字下面是两个“入”字。右边这个字是“夾”,“大”字下面是两个“人”字。前者读“闪”,后者读“加”。


“陕西”的“陕”字,右边是“㚒”,不是“夾”,作为形声字,“㚒”是声符,所以“陕”字就读“闪”,而不读“加”。


只不过在“陝”字中,“㚒”被讹写为“夾”,“陝”字右边就以讹传讹、将错就错写成“夾”了。“㚒”和“夾”,在规范字里都写作“夹”,于是“陝”字就写作“陕”了。


所以,别有用心的人把江湖绰号为“夹头”的司马南夜游陕西与“陕”字右边的“夹”字联系起来,认为是天作之合的邂逅,是毫无道理的。

“㚒”和“夾”字形很像,但含义大不相同。我们知道,“大”字是个象形字,就是正面站立着的一个身材伟岸的人的形象。



“㚒”,就是把“大”字的“腋下”加了两个“入”字,其含义是表示偷了东西,迅速揣入怀中,即藏起来、躲起来的意思,和“闪躲”的“闪”倒有几分接近。


以“㚒”为部件的字还有一个“䀹”。结合“目”字旁和“㚒”有迅速的意思,很容易猜出来“䀹”字就表示眨眼睛,比如“眼睛一䀹一䀹”。不过,我们现在都用“闪”来替代这个字。


“䀹”字中,“㚒”既是声符也是意符,这种构字法叫“形声兼会意字”。在“陕”字中,“㚒”只表示声符,所以“陕”字是一个单纯的形声字。


不过还有一个形似字,就是一个“目”,右边一个“夾”,即“䀹”字,读“加”,本义是指睫毛,用作动词表示闭上眼睛,如“䀹其一目”。也表示眨眼睛,和“䀹”字一样的意思。

再看“夹”字,“夹”是“夾”的规范字写法。



“夾”字是典型的会意字,“大”就是正面站立的人,腋下左右各一个小小的“人”。


“夾”字的义项有三个方向。


一个是,用一个大人拉着两个小人,表示携带、拉着的意思。这个义项后来加了一个提手旁,写作“挟”。比如“挟持”、“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个是,表示两个小“人”扶持、辅助中间的大“人”,就有了辅助的意思。比如“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夾辅周室”,这里的“夾辅”,就是辅佐的意思。


这个义项引申演变为“从两边用力以限制”,比如用钳子“夾”住,用筷子“夾”东西,脑袋被门“夾”了。


第三个,只是表示左右、两边的状态,比如“夾岸数百步”、“夾江傍山”等。


我们现在只看第二个义项,就是“从两边用力限制”。既然从两边限制了,夹过头的都知道,被夹过的头肯定会不同程度变窄。于是,就引申出“狭窄”、“狭长”的意思来。


“狭窄”、“狭长”的义项,后来加了一个犬字旁,写作“狭”,专门表示“狭窄”这个意思。

“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呢?顾名思义,“陕西”就是“陕之西”的意思。


那么,“陕”是哪里呢?


话说是陕西、山西和河南一代,由于黄土高原被雨水和河流冲刷,形成一种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貌。沟壑两侧的土原,被称为“塬”。


在河南三门峡一代有一片“塬”,被称为“陕塬”。


西周初期,为了加强统治,把西周辖制的区域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周公旦与召公奭(shì)治理。


分界线就在陕塬,他们在陕塬立了一块巨石,表示分界,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界碑”。


陕塬以东由周公治理,陕塬以西由召公治理。从此,召公治理的“陕塬之西”就被称为“陕西”,也是现在“陕西省”名称的由来。


《诗经》有“甘棠”一篇,就是召公去世后,陕西人怀念召公、颂扬政绩的赞歌。他们倍加爱护召公曾在下面休息的“甘棠”,来纪念他。


由此出了个成语叫“甘棠遗爱”或“甘棠之爱”,后世也把“甘棠”作为“美好政绩”的代名词。


比如唐代写“锄禾日当午”那首诗的诗人,同时也是大贪官李绅,就有首诗里说:“垂阴敢慕甘棠叶,附干将呈瑞木符。”


这里说的“甘棠”就是这个典故,你就说讽刺不讽刺。

“阝”这个字符,来自两个字,一个是“阜”,一个是“邑”。也就是说,“阜”和“邑”用作字符的时候,在楷书里都写作“阝”。


区别在哪里呢?


“阜”,用在字的左边,所以,是左耳旁的来源。“邑”,用在字的右边,所以,是右耳旁的来源。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放下右耳旁的“邑”不说,单说这个“阜”字。



甲骨文的“阜”字,看起来就跟台阶一样,表示需要攀登而上的高地,用来表示“土山”的意思。比如孔子的老家“曲阜”,就说明有山丘,难怪孔子叫“孔丘”。


“阜”作为字符就表示高高低低,比如“阶”、“降”、“隆”、“险”等,左耳旁大都和“不平”有关。


那么“邑”字呢,先看甲骨文的“邑”字。



“邑”字是形象字,是一个跪着的人的形象,表示君王治下的人口。有人口聚集,就形成城邦,所以“邑”就表示“城邑”。


“邑”字作为字符,后来简写为右耳朵。所以,凡是右耳朵的字都和“城邑”有关了,比如“都城”的“都”,“城邦”的“邦”。还有城邦、诸侯国的名字,比如“郑”、“邢”、“邓”、“邺”等。必须说到的是“邯郸”,俩字都带右耳旁。


但“陕西”虽然是地名,却不用“右耳朵”,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陕”字最早就不是城市的名字,而是“塬”的名字。“塬”高高低低的地貌,自然就用左耳朵来表示了。


包括陕塬地区形成的“陕县”,看似是地名,其实名称来源还是“陕塬”。

在现在的规范字里,“㚒”和“夾”都被写作“夹”,于是就形成了识读上的混乱。


不过,不看繁体字,仅凭读音也能区分开来。从“㚒”的字,读如“闪”。


从“夾”的字呢,读如“加”,比如“豆荚”、“脸颊”。实际上“挟”字还有一个读音,也读作“加”,是“夹”字的异体字。


或者与之接近的音“霞”,比如“侠”、“峡”、“狭”等字。


由于“㚒”和“夾”都被写作“夹”,造成一大堆的混乱现象,比如与“陝”字非常像的“陜”字,右边分别是“㚒”和“夾”,现在都写作“陕”,岂不乱了?


好在“陜”只是“狭”的异体字,规范字里面废弃不用了。

因此,大家要不信谣、不传谣,不能听网上一些人瞎说。“陕西”的“陕”字,右边尽管是个“夹”字,其实和“夹”还是“不夹”、被门“夹”还是被电梯“夹”,都没关系。


建议大家有空练练书法,从古代碑帖中学习汉字的演变源流,是很有趣的事。即便没空练字,了解一下书法知识也是好的。


话已至此,必须上广告,下面是我新书的链接,请多多关照。




新书发售 | 作者签名

冯庆新书《一读就懂的传世名帖》签名版限量发售,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联系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境界

PANGYUAN SHUYUAN

WO ZUI MEI

旁園書院
最自我、最生活、最文藝,極端形式主義者的精神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