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聊之前先推荐一本新书《一读就懂的传世名帖》。这本书是以历代传世书法名帖赏析为例,串起的中国书法小史。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直接下单,出版社直发,现货包邮。
在烂书充斥的时代,能遇见一本值得通读的好书,机会如同中彩票。而我遇到了这样的机会,却又差一点失之交臂。
阅读这本书过程中,我多次忍不住停下来,仰面沉思而感叹:“於我心有戚戚焉!”
这种对知识和观点充电般地尽情吸收,非常过瘾,是近几年来少有的阅读体验。
历史学家萧功秦老师的《家书中的百年史》,其内容远比书名所提示的丰富得多。
对于广大通俗历史读物作者来说,这本书就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写法的生动教材。
对于人数更多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就是鉴别好书和烂书的最好用的工具。
我阅读这本书,缘自朋友的推荐。初看书名,《家书中的百年史》,我是轻视的。
尽管知道萧氏是衡阳望族,但一个家族史所反映的近现代史能有多少内容,更别说通过更有局限性的“家书”了。
直到拿到书,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非这个书名可以概括。严格地说,这本书是一位历史学家的“治学心得辑录”。
这本书是萧功秦老师的回忆录和治学笔记的合集,由数十篇文章组成,共分两大部分。
前半部分,第一、二辑大致是萧氏家族近现代史,萧功秦老师个人和师友、族人的人物传记。
后半部分,第三、四辑是萧功秦老师治学思想笔记和对现实生活观察所得的随想录。
以上对这本书的这种概括性语言,肯定引不起你的阅读兴趣,这也是很多历史著作让人读不下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即缺乏细节。
怎么样才能让读者对某段历史产生感性、具体、深刻的印象?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细节。
为什么大众对三国时期的印象比其他历史时期要丰富得多,其中《三国演义》的作用极大。
这部小说比《三国志》为读者提供了更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情节。尽管大多情节与历史并不相符,但依然造就了大家对那段历史的亲和度。
再如,如果我们像教科书那样告诉你,唐代安史之乱期间,人民过着朝不保夕、家破人亡的困苦生活,你不会有感性的印象。
但只要你读到杜甫的《石壕吏》,就会立刻能与当时战乱中的民众发生共情。这也是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学过近现代史的都对那段历史有概括性的印象,而《家书中的百年史》提供了鲜活的细节,从而让那段历史充满温情。
萧氏家族的百年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萧功秦老师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人被从天平天国以来的时代大潮所裹挟,并且他们都与当时的很多风云人物有过交集。
萧功秦老师的伯父、父亲,更是国共两党从合作到分裂的直接参与者。作为国民党军队的高官,其父参与了抗战和内战的全过程。
书中的萧氏家族史和众多人物传记,为近现代史提供了丰富的细节。这些有血有肉的描述,惊险传奇的故事,让读者如同穿越者感受着那个时代的变迁。
萧功秦老师的个人成长记录,会让经历过“文革”到改革的读者发现自己,年青的读者会通过一个历史学家的成长之路,重新认识那段历史。
第二辑中的人物小传,则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群像。
《家书中的百年史》就是近现代史里民间故事的真实演绎,就是近现代史里的“三吏三别”。
事情还远不止这么简单。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并非简单地讲故事。
尽管语言平易,娓娓道来,但不要忘记,这是一位有思想的历史学家,而非一般通俗历史读物作者写的历史书。
这些叙述有一条思想主线。这条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正反映了萧功秦老师的历史观、史学观和创作观。
去年,我野心勃勃地开始写《杜甫传》。写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渐渐兴趣阑珊,以至于搁笔。
我原来的构想,是通过对杜甫生活的时代和接触到的人物作为背景并重点描述,以揭示从大唐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社会大动荡下,杜甫的生活历程和心路变化。
后来想,这个立意写出来又能怎么样呢?能为读者提供什么呢?这些故事情节的堆砌,对于读者来说意义何在呢?实在觉得意义不大。
我们生活的时代,经历着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和世界文明的浩浩荡荡,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杜甫的一生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了一个启示,在大变局下如何自处,如何坚守自己的内心。这正是杜甫与当代人的链接点。
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有了这个立意,我决定推倒重写。
正在这个的时候,我得到《家书中的百年史》这部书,在萧功秦老师的“历史随想录”里读到这么一段话:
“……必须从中国人的问题意识出发,去写作。如何找到中国人的问题意识?那就是从中国人的困境出发,采取困境逆向溯源的思路,把历史写出生命来。”
他还说:
“有了核心的问题意识,并以此为主线,就有了精气神,就会势如破竹,高屋建瓴。”
读到此,我不禁拍案叫绝。
当下绝大多数通俗历史读物,仅仅是讲故事,甚至故事还讲不好。知识性的错误不断,可谓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至于关注现实的“问题意识”,更是缺乏,读来与现实有极大疏离感,完全是两张皮,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读。
读这些书,我内心一直在问一个问题:“作者写这本书,是想让读者获得什么?”如果仅仅是故事情节,人物生平,靠百度就解决差不多了。
我称这些书为“烂书”。
为什么“烂书”作者没有“问题意识”呢?关键在于很多作者只关注历史,不关注现实。
我常这样来讽刺这种现象:马斯克都要上火星了,你还在翻腾历史垃圾堆。
如果一部历史书,不能关照当代社会现实,不能解决当代读者的现实困惑,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白居易早就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
所以,读到萧功秦老师带着“问题意识”研究历史的观点,我深感赞佩。
那么,怎么样才能有“问题意识”呢?当然是要首先具备观察社会、发现问题的能力。
萧功秦老师在书中说:
“你只有对当下的现实具有洞察力,你的历史研究才可能有生命力。”
埋头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对新生事物不关心,甚至抵触。对时政不关心,对民生没兴趣,对社会热点不知道。
说到底,怀着陈腐的旧思想,活得像个出土文物一样,对活生生的新事物缺乏体悟和感受,对现实生活缺乏足够的观察和思考,哪里来得洞察力呢?
在我看来,《家书中的百年史》的第三辑,是萧功秦老师治学理念的精髓,读来收获极大,感触颇深,尤为震撼。
无论研究历史,还是研究古代思想,都要活在当下。立足当下,解决当下的问题。面向未来,解决未来的困惑。
那怎么样做一个鲜活的当代人,怎么样活在当下呢?
《家书中的百年史》的第四辑,萧功秦老师的“生活随想录”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历史学家对当代事物的兴趣和思考,为“活在当下”提供了例证和方法。
“瑞典女王为什么羡慕笛卡尔”、“生活的美中不足”、“对有志学术的年青人说几点建议”、“看任微音与陈逸飞画展”,甚至“小提琴与我”……,从这些短文的标题,大家肯定已经感受到一个当代学人的当代生活和当代思想。
萧功秦老师是个历史学家,也是一个时尚的当代人。
号称研究历史,撰写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到像这位七八十岁的老学人这样对现实生活保持兴趣、对现实问题充满深思?
《家书中的百年史》为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们,提供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写作教材。
书中的“历史随想录”,是历史观、写作观,实际上也提供了写作立意的方法,那就是带着现实问题去研究历史、带着答案去写历史读物。
“生活随想录”,展示了历史学家观察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的学者风貌,也提供了“活在当下”的方法启示。
而第一辑和第二辑,则是以“问题意识”为主线描述历史事件、撰写人物传记的样板。这一篇篇回忆录的字里行间,或者用专门的大量笔墨,来进行对接现实问题的思辨。
萧功秦老师是一位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新权威主义”的南派思想代表人物。
历史学家研究的素材是“过去”,而“新权威主义”却是不折不扣的对当代政治、经济问题的宏观理论。
这本书反映的是萧功秦老师的历史观,同时,萧功秦老师本人也正是他的历史观的实践者。
《家书中的百年史》是我们研究和写作的教材,萧功秦老师本人也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文章开头说,我差一点错过这本好书的原因,其实并非仅仅因为书名的误导。当朋友拍内页让我看一下的时候,我看到了第一页的一个小标题:
每部家史都是活的近现代史
对这句话,我感到非常意外而震惊。可以肯定的是,只有“近现代的家史”才可能是“活的近现代史”,超出近现代范围的家史,都不可能反映“近现代史”。
好在这篇文章的正文并没有出现这种表述,而且有明确的“我们家的历史就是一部国共互动的历史”之类的说法。
可见,只是在编拟小标题的时候出现了纰漏,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瑕疵。
当然,这实在瑕不掩瑜。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偶尔会恍惚一下,好像在阅读《文史知识》杂志,就是这么鲜活和厚重。
这部二十二万字的著作,我读起来如同五六十万字一般的厚度。阅读过程中,每一句话都舍不得落下。更多的时候,一句话就能让我思考良久,感触颇多。
好书,就应该是这样的品质。
学者之书,不服不行。
非常希望更多的朋友读到这本书,和我一样收获满满,并愿意向更多的朋友们分享。
新书发售 | 作者签名版
冯庆新书《一读就懂的传世名帖》发售。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下单。出版社直发,现货包邮。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境界
PANGYUAN SHUYUAN
WO ZUI 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