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出利好,但它更值得关注!

财富   2024-11-21 08:50   湖北  
点击关注,博览更多!
11月20日,指数没怎么涨,但赚钱效应却较为炸裂。其中,此前表现频率并不高的化工板块多个细分的震荡走强,令人印象深刻。
分析指出,虽然直接催化因素是《磷石膏利用和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这一政策被认为有助于磷化工企业节约磷石膏的预处理费用。因而强势刺激了磷化工概念股,并带动其他了化工细分表现。
但实际上,四季度以来,磷化工、印染、氟化工、民爆等多个化工细分制品因供应端出现突发扰动事件带来的涨价预期,对于化工板块的影响更持久。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今年初至今制冷剂(氟化工)实体价格的涨幅,股市制冷剂概念的修复程度却是远不及的。因此,相比于磷化工概念或只能短暂表现,制冷剂概念的修复或更具持续性。

制冷剂价格连涨,产业处于高景气中
今年初至今,多个制冷剂品种涨幅巨大,比如R134a今年已涨近40%;R22涨近60%。
分析指出,原因是,需求方面,终端车企四季度维持稳定生产,空调排产向好(11、12月内需排除增速在20%;外销排除增速在40%以上),带来R134a、R22等制冷剂品种等需求有所增长。
但供应方面收缩却很明显。冬季萤石开工受限,浮选成本增加,使得供应再度走低,原料端价格坚挺;另外,由于年内配额消化渐近尾声,企业挺价惜售情绪愈发浓厚,多控量接单;同时,四季度制冷剂厂家多存在检修计划,市场供应预期减少。
叠加外贸需求向好——海外利润提升下,11月以来R22、R32、R134a等品种的“国内-出口”价差已明显收敛,也让国内市场供应偏紧。
简言之,供需持续趋紧推动四季度制冷剂价格及企业景气度不断创新高。 
此外,多种化学原料出现触底反弹,尤其是正丙醇表现最抢眼——截止11月18日的周环比涨10.6%,较9月则上涨25%——这对同为相近化学原料的制冷剂也有间接得催涨带动。

明年制冷剂配额方案已发布,中期供需紧缺预期更突出
根据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的《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等政策。对比2024年指标可见:
二代制冷剂生产量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到基线值的67.5%和73.2%。
细分产品来看,R22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相比2024年分别削减18%/28%;R141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57%/68%;R142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64%/79%;R123生产配额削减21%;R124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19%/28%。而各企业生产配额将按等比例方式削减。
三代制冷剂生产和使用总量则维持在了2024年基线水准。即,生产配额总量为18.53亿吨CO2、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为8.95亿吨CO2、进口配额总量为0.1亿吨CO2。
在细分品类上,相比2024年,增发4.5万吨R32、8000吨R245fa、50吨R236ea;R41生产配额改为增发50吨,主要体现在出口配额方面。
总体上,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将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R32增发4.5万吨,预计这将加速明年二代制冷剂的短缺程度,而三代制冷剂企业明年效益会更好。
三代制冷剂的高景气度将“火上浇油”
为什么说三代制冷剂景气度会最高?
供应方面,2024年起三代制冷剂供给进入“定额+持续削减”阶段。而二代制冷剂虽然呈加速削减,但在环保要求下,二代制冷剂的需求也在相应加速萎缩。
而下游市场总体的制冷剂需求是在扩张的,这就需要三代以上制冷剂来补充。而四代制冷剂因为专利问题价格居高不下还难以形成替代,因而会凸显三代制冷剂供给增量的不足。
同时,随着热泵、冷链、液冷等新增的新兴市场发展以及空调存量市场持续扩张,叠加东南亚国家制冷剂需求扩张等因素,需求端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从整个国内化工行业情况看,新增产能增量逐渐达峰,未来资本支出有望下行,而需求有望持续回升,这在制冷剂行业也适用。因此未来制冷剂市场供需缺口将会持续扩大,制冷剂价格稳定上涨。
结论
总之,随着入冬,国内萤石生产受限,货源整体趋紧。同时,年底配额余量有限,外贸需求向好,市场供应持续偏紧。而制冷剂成本波动有限,这将令制冷剂四季度以及明年的利润景气度持续改善。
机会层面,三代制冷剂利润持续提高,可关注相关三代制冷剂产能居前的龙头;此外,萤石矿供应趋紧下连续涨价,相关储量大的矿企也将相对受益。
尤其是,目前制冷剂领域龙头企业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已非常稳固,已进入市占率提升阶段,产能扩张对业绩拉动确定性较强,龙头企业已进入了业绩长周期向上的阶段。


博 览 财 经


  • 十年深耕政策研究为核心竞争力,提供多层次定制化财经资讯服务

  • 独创资讯内容与IT开发相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

  • 建成机构服务、个人平台、资产管理的金融证券综合服务商

扫码关注

博览财经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涨停潮!怎么把握破净股投资新风向?
全球多数市场为何回调?

博览财经金融服务
从政策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与股市的战略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