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Mark Arron Smith
东汉末年开始,碑刻成风,《鲁峻碑》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块,碑文文辞高古,虽然目前有不少集释,但其注解并不完全能成为定论,前不久读到一篇论文[1],我对其中所引《鲁峻碑》“博览群书,无物不栞”一句的“栞”字解释产生了怀疑,因此写一点看法。
关于这句,1997年出版的高文《汉碑集释》第394页,引王念孙《汉隶拾遗》: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隶释》云:‘以栞为看。’《隶辨》云:‘栞乃刊正之刊。’《两汉金石记》云:‘栞,即刊字,犹笔削勘定之义。’念孙案:《广雅》(文案:见《释诂》二)云:‘记、栞、志,识也。’识即‘多学而识之’之识。‘博览羣书,无物不栞’,即《曲礼》所谓‘博闻强识’,非谓观看,亦非谓刊正也。”
也就是说,作者认同王念孙的解释,认为“无物不栞”的意思是“无物不记”,也就是说,什么都记得。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册354页(2008年线装书局出版)的注释说:
栞:即“刊”字,义为“识”……念孙案:《广雅》(文案:见《释诂》二)云:‘记、栞、志,识也。’识即‘多学而识之’之识。‘博览羣书,无物不栞’,即《曲礼》所谓‘博闻强识’,非谓观看,亦非谓刊正也。”《独笑斋》卷五谓“碑借‘栞’为‘甄’”,亦有理。《绥民校尉熊君碑》有“综览百家,无所不甄”,文与此同。《尚书·禹贡》“九山刊旅”,《开母石阙铭》有“(九山)甄旅”,是其证。
指出“甄”和“栞”的位置相同,这是很重要的线索,说明“甄”和“栞”当时古音接近。当然,“无物不栞”和“无所不甄”句式还不是完全相同,东汉《山阳太守祝睦碑》:“探赜穷神,无物不辨。”后一句和“无物不栞”句式才完全相同。
按照前面提到的王念孙的说法,“栞”的意思是“识”,指“记忆”。“无物不栞”就是“博闻强识”,也就是没有什么不能记住,孤立地从“无物不栞”这句话来看,是说得通的,但结合“辨”“甄”两个处在同一语法位置的字来看,我认为“栞”应该训为“明察”,也就是说,“辨”的意思和“栞”相同,都指“明察”,而不是“记住”。下面详细谈谈我的理由。
古书上“辨”和“甄”都有“明察”的意思。
先说“辨”。《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郑玄注:“辨,辨然,不疑惑也。”贾公彦疏:“谓其人辨然,于事分明,无有疑惑之事也。”所谓“于事分明”,就是解释“辨”的。《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不学而性辨。”王引之经义述闻:“辨,智也,言不学而性自智慧也。辨或作辩。《广雅》曰:‘辩,慧也。’”按“辨”和“辩”是同源词,“慧”指聪明,其词源义也是“明亮”。《广雅》:“辩、憭、晓,慧也。”其中和“辩”互训的“憭”“晓”都有“明”义。《说文》:“晓,明也。”又《墨子·修身》:“慧者心辩而不繁说。”指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古书上“辨慧”连言,《商君书·垦令》:“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谷梁传序》:“《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杨士勋疏:“辩,谓说事分明。”《新书·道术》:“论物明辩谓之辨,反辨为讷。”所谓“论物明辨”,就是解释“辨”字,说明“辨”确实有“明”义。
再说“甄”,《后汉书·光武纪》:“光武诞命,灵贶自甄。”李贤注:“甄,明也。灵贶谓佳气神光之类也。”又《后汉书·孝安帝纪》:“甄表门闾,旌显厥行。”李贤注:“甄,明也。旌,章也……旌表者,若今树阙而显之。”“甄表”同义词连用,和“旌显”对文,都是表示凸显、明亮。《文选·潘岳·西征赋》:“甄大义以明责。”宋均注:“甄,表也。”“表”古代可以训为作为标识的木柱,其目的就是为了醒目明亮,让人都能看到。
从上古音来看,“甄和“栞”也很接近,“甄”在字书上反切很多,《广韵》有职邻切,居延切。后一个反切和“栞”声韵接近,李方桂等人都归为元部。宋代孙奕《示儿编》卷一八中,已经指出“甄”字有两种训释,一种读为“真”,意思是陶甄也;一种读为“坚”,意思是“察也”,“免也”,分别见于《广韵》的真韵和仙韵。还有去声的读法,《集韵·线韵》规掾切下:“甄,音绢,同鄄,卫地,今齐阴鄄城或作甄。”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张守节正义:甄,音绢。即濮州甄城县北。
目前“甄”的主流读音都是舌音声母[2],但它早就有喉音的读法,武威汉简《仪礼》的《特牲》《少牢》里,传本的“肵”常写作“甄”,“肵”是群母字。其他例子还很多,这里不赘述。我认为“甄”的两种反切有相同的上古来源,在东汉,“甄”总体可能念喉音,和“栞”“刊”音近。因此,孙奕说“甄”字有两种训释,读为“真”的词义是陶甄,读为“坚”的词义是“察也” “免也”,恐怕是不可信的,其实可能是后世词义分化后产生的区别,在上古大概还是以喉音读法为主。至于韵部,“陶甄”的“甄”《广韵》列为真韵,但从唐诗押韵来看,“陶甄”的“甄”往往和“仙”韵字押,其在上古多半为元部字。
继续说“栞”。《禹贡》“随山刊木”,《淮南子·修务》和《汉书·地理志》作“栞”,颜师古注:“栞,古刊字也。奠,定也。言禹随行山之形状而刊斫其木,以为表记,决水通道,故高山大川各得安定也。”这段注释中,“以为表记”这句值得注意,所谓“表记”,就是“标识”,是一种很醒目的可以供人辨别的记号。就如前面提到的《文选·潘岳·西征赋》:“甄大义以明责。”其中的“甄”,宋均注也训为“表也”。所以《说文》:“栞,槎识也。”具体的来说,“栞”是通过契刻砍削树木来作的记号,记号都是明白醒目的,所以“栞”有“明察”义就不奇怪了。
我认为“栞”和“甄”是同源词,都表示“明察”,“辨”则是同义词,也是“明察”的意思,所以东汉碑刻中,三字放在相似的语法位置,综合这些因素考虑,“无物不栞”的“栞”训为“明察”显然更为合理。因此,碑刻中“博览群书,无物不栞”的意思是:广泛阅读群书,没有一件事不能明察。总之,《鲁峻碑》的“无物不栞”,《祝睦碑》的“无物不辨”,《绥民校尉熊君碑》的“无所不甄”,三句意思相同。
[1]屈涛:《朝廷与儒宗——〈鲁峻碑〉所见汉末儒者标榜风气的形成》,原载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四十四辑,2021年11月,第1-28页。《吐鲁番文书研究》公号 2022年09月28日。
[2]古书有很多有关“甄”的异读资料,最有名的是《三国志·吴书》:“初,坚入洛军城南,甄官井上每旦有五色气,坚命人浚探,得汉传国玺。”孙坚在甄官井发现了传国玉玺,他觉得“甄”和自己的名字“坚”读音一样,因此认为是吉兆。若读“坚”,则为见母字,和溪母的“栞”读音就比较接近了。王瑞来先生写过文章,谈及两段笔记。说南宋初年的庄绰,在他的《鸡肋编》卷中记载说,甄彻在宋徽宗大观中登进士第,当时林摅为同知枢密院,当唱名,林摅把“甄”读为“坚”,宋徽宗也以才学闻名,说,这字当读“真”。林摅不服,跟宋徽宗辩论起来,言辞不逊。最后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问甄彻自己怎么读,甄彻说,读“真”,这下林摅无话可说,遂被言官以“不识字”弹劾贬官。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