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Anna Holodna
根据《史记》记载,楚国早期君主曾经有过两个奇怪的称号,一个叫“敖”,一个叫“冒”。其中以“敖”为最多,下面就是我搜集的例子:
1.《史记·楚世家》:“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立,是为霄敖。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为蚡冒。”
2.《史记·楚世家》:“(楚文王)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熊囏立,是为庄敖。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弒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3.《史记·楚世家》:“三十一年,共王卒,子康王招立。康王立十五年卒,子员立,是为郏敖。”
4.《左传·昭公十三年》:“葬子干于訾,实訾敖。”
也就是说,史书上所见楚君主冠“敖”的名号,共有若敖、霄敖、庄敖、郏敖、訾敖五位;冠“冒”的君主,只有蚡冒一位。其中“庄敖”或写成“堵敖”。“蚡冒”,清华简《楚居》写成“焚冒”,《战国策·楚策一》里有“焚冒勃苏”,即大名鼎鼎的申包胥,大概就是“蚡冒”的后代。《战国策》记为“焚冒”,和清华简一致。另外,所有的“敖”在清华简都写成“嚣”,传世文献也有这样的异文。“敖”和“嚣”古音相近,常可通用。
关于“敖”的含义,古人有解释。比如上引《左传·昭公十三年》:“葬子干于訾,实訾敖。”杜预注说:“不成君,无号谥者,楚皆谓之敖。”杨伯峻注:“楚君王之无谥者,多以葬地冠敖字,如《楚世家》有杜敖,僖二十八年《传》有若敖、昭二年《传》有郏敖。”又《楚辞·天问》:“吾告堵敖以不长。”朱熹注:“楚人谓未成君而死者曰敖。”其实这个说法不能让人无疑,所谓庄敖、郏敖、訾敖,都是被弑杀的。其中庄敖在位五年之久,郏敖在位也有三年,怎么算不成王呢?且若敖在位二十七年,霄敖在位六年,都是正常死亡,权力属正常交接,但也称“敖”,又怎么解释?清华简把“訾敖”称为“嗣子王”,可知他是有王称的。总之,我认为“敖”的名称和成不成王无关。
据清华简我们知道,“若敖”“霄敖”的“若”“霄”,乃是这两个君主居住的地名;包括“蚡(焚)冒”的“焚”,也是一样。又传世文献记载,郏、訾都是地名,“庄”自然也是一样。以地名为称,在当时也是一种习惯,比如有不少学者举过《诗·大雅·韩奕》“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的例子,郑笺:“汾王,厉王也。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就是相似的例子。
很显然,所谓庄敖、郏敖、訾敖的敖,是弑杀他们的人要故意降低他们的地位,只不过早期楚国君主喜欢迁居,故以其居住地命名,而后期楚国君主虽然也迁居,但所有迁居地都会在地名后固定缀上“郢”为称,比如庄敖生前居住在“若(鄀)”,“若(鄀)”就被改称“若郢”,这样一来,就不好按照楚国以前的习惯冠名了,大概因为此,改以其葬地冠名。
即使按照杜预“不成君,无号谥者,楚皆谓之敖”的解释,对于“敖”词义的理解也没有多大帮助,“敖”的词义跟“不成君无号谥”肯定没有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敖”应该就是“豪”。“豪”在古代有“帅”的意思。《史记·韩长孺列传》:“雁门马邑豪聂翁壹。”裴骃集解引张晏曰:“豪,犹帅也。”《汉书·赵充国传》:“先零豪言顾时渡湟水北。”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豪,帅长也。”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敖”,出土文献都写成“嚣”,其实传世文献也有这种写法,比如楚国官职“莫敖”,《淮南子·修务》就写成“莫嚣”:“吴与楚战,莫嚣大心抚其御之乎曰:今日距强敌,犯白刃,蒙矢石,战而身死,卒胜民治,全我社稷,可以庶几乎?”
敖、嚣、豪都是广义上的同源词,古音极近,文献里也有通假例子。《说文》:“嚣,声也。气出头上,页亦首也。”有学者认为“引申为头,头领,兼具指挥之义”,这恐怕是不对的。“嚣”的本义是“喧闹”,而“喧闹”义往往“上”义有关,声音喧嚣则上扬,引人注目,这是生活经验。《说文》:“敖,出游也。”似乎和“上”义无关,但其实出游即放荡闲逸,《汉书·食货志上》:“邑亡敖民,地亡旷土。”颜师古注:“敖,逸游也。”放荡闲逸即无所顾忌,其实和“狂傲”意思相关。“敖”的同源词“傲”训为骄傲,也即自我高高在上。且“嚣”也有“闲逸”义,《尔雅·释言》:“嚣,闲也。”郭璞注:“嚣然闲暇貌。”属于同步引申。至于“豪”,按《说文》,本义是“豪猪”,似乎看不出和“上”义相关,不过段玉裁说:“按本是豕名。因其鬛如笔管,遂以名其鬛,凡言豪俊,豪毛,又皆引伸之义也。“以声类求之,“豪”从“高“声,”高“与”上“义相关,故”豪“在文献里常训为”壮大“,而最常见的训释却是”俊髦“,《鹖冠子·博选》:“德千人者谓之豪。”《史记·田儋列传》:“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彊,能得人。”《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玉篇·豕部》:“豪,俊也。“《吕氏春秋·功名》:”人主贤,则豪桀归之。“高诱注:”才过百人曰豪。“
上举《吕氏春秋》的例子“豪桀”连言,“桀”的古文字字形像人两足在木上,表示站得高。所以,其杰俊义,也是来自“高”。《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诽骏疑桀兮,固庸态也。”司马贞索隐引《尹文子》云:“千人为俊,万人曰桀。”所谓“骏”“俊”也是同源词,加上“峻”“畯”同是一类,“峻”义为“高”,“畯”指“农官”。《尔雅·释言》:“畯,农夫也。”郭璞注:“今之啬夫是也。”王引之经义述闻:“畯,长也。田畯,农之长。率人曰夫……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诗经·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畯,田大夫也。”民众中的杰出者也称“畯”,《史记·宋微子世家》:“岁月日时毋易,百谷用成,治用明,畯民用章,家用平康。”裴駰集解引孔安国曰:“贤臣显用,国家平宁。”按,今本《书·洪范》作“俊民”。《大盂鼎》:“畯正厥民。”一般把“畯”训为“大”,因为“畯”有“长”义,我觉得也有可能是“畯正”两个同义词连用,名词动用,表示治理、管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表示“高”义的词,往往可以引申为“俊杰”,也可以引申为“众人之长”,因此,“敖”就是“豪”的同源词,不一定要读为“豪”,其读音中即含有“众人之长”的意思,楚国人一听即知,用“敖”或者“嚣”来记录,后世则习惯用“豪”来记录。楚国在称王之前,还是部落状态,所以君主被称为“敖”,相当于说什么“长”,什么“头目”,和什么“未成君”没有什么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同样推断,“冒”也具备同样的引申途径。且看《楚辞·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王逸注:“峻,长也。”这里说的是枝叶很长,但“长”也可以指“令长”的长,“茂”和“峻”连用,据《说文》,本义是“草丰盛”,而“茂”在古代也可以指“人杰”。《礼记·礼运》:“与三代之英。”孔颖达疏引《辨名记》:“倍人曰茂,十人曰选,倍选曰俊,千人曰英。”《白虎通·圣人》:“《礼别名记》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好像“茂”是最差的一等,其实“茂”“选”“俊”“英”的词源义都和“高”有关,都是指俊杰,早先并没有这么严格的区分,后世人才强行将其等级化。
我认为“蚡冒”的“冒”,就是这个“茂”的同源词。“冒”的本义是“帽子”,是戴在头顶的,因此是最高处,引申为“俊杰”也很正常。古书上还常常写作“髦”。《尔雅·释言》:“髦,俊也。”郭璞注:“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又《诗经·小雅·甫田》:“攸介攸止,烝我髦士。”毛传:“髦,俊也。”“髦”“冒”“茂”都是同源词,指人中杰俊,引申为“君主”。因此,“蚡冒”的意思就是“蚡(焚)地的君主。”此外,古书上把老人称为“耄耋之年”,我认为词源义也来自于“高长”,古人称老年为“高年”,桓宽《盐铁论·未通》:“扶不足而息高年。”“耄”即和“髦”同源。只有“耋”可能和“正”同源,“正”在古代指“令长”。《老子》:“清静为天下正。”《尚书·多方》:“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都是例子。“正”是耕部字,“耋”是质部字,按照王力的拟音系统,主要元音相近,可以相通。《说文》“”从戈“呈”声,“呈”是耕部字,“”是质部字,道理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若敖”“蚡冒”“霄敖”就是分别指若地的君主,蚡/焚地的君主,霄地的君主。若敖熊仪、蚡冒熊眴在楚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在熊仪之前,楚国王室没有名号,《楚世家》里都直接称为“熊+名”,从出土楚简我们知道,楚国人传说自己祖先是一头熊,“熊”是其图腾,故楚王名字上冠“熊”的称号,相当于是一种尊号,代表他的地位。但立熊为图腾,究竟有些不雅。尤其面对中原周朝礼乐文明,楚人是有强烈自卑感的,虽然在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楚先君熊渠一度膨胀,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为句亶王,鄂王,越章王,但到周厉王之时,又赶紧去掉了。之后过了好几代,到了熊仪,才仅仅敢称“敖”,但在楚国历史上却是开创性的人物,所以《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两人为楚国称王奠定了基础,才有称“敖”“冒”的本钱,可知“敖”“冒”这个称呼也不是那么不值钱的。
据清华简《系年》,周平王东迁,“楚文王以启于汉阳”,似乎这是楚国兴盛的开始。不过《楚世家》记载文王之前还有一个武王,是蚡冒的弟弟,叫熊通,在位时间达五十一年之久,在位三十五年的时候,他征讨周王朝设立在江汉的大国随国,使随国屈服,从此自称武王。不过看清华简,好像还是以文王为楚国兴盛之始。
接下来说说战国即秦汉的“髳长”。战国玺印中有“蒦(濩)睪(泽)左柕长”,有学者认为“柕”可读为“楙”,并引《说文·髟部》:“,发至眉也。从髟,敄声。《诗》曰:‘紞彼两。’,或省。汉令有髳长。”认为“楙”即“/髳”,这是有道理的。
不过“髳长”的“髳”怎么解?一直是个问题。段玉裁注“”,说即髳,引《牧誓》:“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小雅》:“如蛮如髦。”认为“髳”即毛传所说的“髦,夷髦也”,也即郑笺所云:“髦,西夷别名。”由此得出结论:按《诗》髦即《书》髳,髳长见《汉令》,盖如赵佗自偁蛮夷大长,亦谓其酋豪也。”
按照段玉裁的说法,“髳长”的称呼源于西南夷有“髳”族,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西南夷还有羌族,为何没有“羌长”?
“髳长”又见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471号简:“及仓、库、少内、校长、髳长、发弩,痿〈卫〉将军、痿〈卫〉尉士吏,都市、亭、厨有秩者及毋乘车之乡部,秩各百廿石。”即《说文》所说的《汉令》。李学勤说解张家山汉简时,也这么认为,影响了后来绝大多数学者,最近方有学者提及战国玺印已经有“髳长”,认为很可能是长矛部队之长官,又认为战国之“髳长”或属之于县邑,或直属于军队,“髳长”又可分为左髳长和右髳长,汉令“髳长”职掌当源自战国时期职官“髳长”。
我认为说汉令“髳长”职掌源自战国时期的“髳长”,应该是对的,但“髳长”和什么长矛部队绝对无关,假使有“矛长”,而先秦更常用的兵器为“戈”“戟”,为何没有“戈长”“戟长”?
我认为,“髳”就是“髦”,乃是因“俊髦”一类的意思得名,就如同上面我们讨论的“冒”。据《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淮阳守”条,新郪县长信曾指使髳长苍杀从狱史武,说明髳长应该也是个武官,也符合“若敖”“蚡冒”等称呼的军事首领性质。
有人可能质疑,“髦/冒”本来指君主,但看《汉令》中“髳长”和“校长”并列,显然不是大官,离君主就更差到十万八千里了。这不奇怪,各种官号就权力领域而言,都有由大缩小的过程,比如“正”,原先可以指君主,后来一个里长也叫“正”。“髦/冒”缩小到指一个小军事单位的官长,又有什么奇怪呢?
最后说说上举张家山471号简中的“校长”,学者一般认为校长相当于亭长。亭长在当时的县吏系统中也属武职,主管兵戎盜賊。传世文献中也有“校长”,《续汉书·百官志二》“太常”条下谓“先帝陵,每陵园各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守陵园,案行扫除。丞及校长各一人,本注曰:校长,主兵戎盗贼事。”也是武职,但张家山汉简显示,汉初在亭设有校长,从简文内容推断,应该就是后来亭长的别称。
那么,“校长”因何得名呢?
我认为“校”就是“豪”的同源词。“豪”从“高”声,“高”和“校”的声符“交”古音极近,楚简里“郊”往往写成“蒿”,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校”表示“高”,指群侪中的俊杰,故用为官称。亭长也是有几个下属的,相当于军队中的队率,称为“校长”是很合适的。有学者推测,在秦汉早期的官署中普遍设置有校长,这是有道理的,各级官府都会设立一个武职官署,负责治安事宜。
“校长”和“髳长”有何不同呢?据张家山汉简,髳长和校长秩级都是一百二十石,地位相等,又都是武职,大概所掌管的职责略有不同,但他们所得名的词源义是一样的,都是来自“高”。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