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棚蔬菜养殖

文摘   文化   2024-04-02 10:25   广东  



图源  | pexels

摄影 | Yiğit KARAALİOĞLU‍‍‍‍‍‍‍‍‍‍‍‍‍‍‍‍‍‍‍‍‍‍‍‍‍‍‍‍‍‍‍‍‍‍‍‍‍‍‍‍‍‍‍‍‍‍‍‍‍‍‍‍‍‍‍‍‍‍‍‍‍‍‍‍‍‍‍‍‍‍‍‍‍‍‍‍‍‍‍‍‍‍‍‍‍‍‍‍‍‍‍‍‍‍‍‍‍‍‍‍‍‍‍‍‍‍‍‍‍‍‍‍‍‍‍‍‍‍‍‍‍‍‍‍‍‍‍







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北京,冬天只有大白菜吃,很多单位冬天只发大白菜,大白菜是唯一的天然维生素补充来源。但也没觉得他们可怜,因为我小时候不爱吃蔬菜,只想吃肉。等我长大后,到了北京学习工作,冬天不再只有大白菜了,尤其后来的十多年,菜场里什么都有。我老家江西有的菜它有,没有的菜它也有。原来是兴起了大棚技术,我们还曾经专门订购过整年的有机蔬菜,被邀请去有机农场参观,到处都是大棚。


我一直以为大棚技术是现代化的科技发明,后来读《汉书》才发现,早就有了。据《汉书·召信臣传》,少府召信臣给汉元帝上书,说:“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 


汉代的太官是少府的属官,少府是皇室的大管家,吃喝拉撒什么都管,太官则专门负责皇帝膳食及燕享的具体事务。尤其一日四餐,得让皇帝吃好。长安那旮旯位于秦岭以北,估计冬天也长不出什么天然蔬菜。他们竟琢磨出了这样尖端的种植工艺,把菜地给盖上屋顶,白天黑夜一刻不停燃烧慢火,把菜地烤得温热,那些傻头傻脑的植物,根本也不知道季候来没来,只要感受到温暖,便喜滋滋发芽生长,于是皇帝冬天也有大葱、韭菜之类的新鲜蔬菜吃了。


这个成本肯定很高,导致召信臣特意给皇帝上书,说这些都是反季节蔬菜,有伤天时,祭祀时贡献给祖先,祖先也不会高兴。这类“非法食物”都应该立刻停止培育,还可以节省纳税人数千万钱。


召信臣是汉代名臣,曾做过南阳太守,把郡内治得井井有条,百姓称他为“召父”,明显是仿效周代的“召公”;东汉初年,南阳太守叫杜诗,更是有名,发明过水排的,百姓也称颂他为“杜母”,因此南阳郡有谚语:“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古代的官员要获得长久的口碑,大约还是要有真的功绩才行。召信臣后来升为少府,少府是九卿之一,地位很高,可他无视皇帝的恩遇,硬是上书要求裁撤皇帝的享受级别,可见真是个直臣,不是浪得虚名。皇帝竟然也答应了他,主动降低自己的待遇,可算是佳话。他碰到的汉元帝也算好人,就是强忍欲望,忍痛把王昭君送去和亲的。若碰到汉武帝,估计他也不敢上书。


不过还是有些遗憾,那时大棚养殖只能烤出些蔬菜,较大的果蔬就没办法。汉武帝时代,东征西讨,每征讨到一处,就要把当地的特产果蔬移植到长安,西域的葡萄肯定逃不掉。张骞出使西域,一直走到黑海沿岸,带回了黄瓜、核桃、芋头、苜蓿、蚕豆、石榴、芫荽、大蒜、豌豆、莳萝、芦荟、胡萝卜、芝麻等。征伐南越之后,岭南的荔枝、龙眼等,又相继移植到了长安。荔枝尤其让汉武帝喜欢,不但上林苑里屡栽屡死,屡死屡栽,还特意在去河东祭地的路线韩城(当时叫夏阳)修筑了一座宫殿,取名“挟荔宫”,这个宫殿《三辅黄图》有记载,但写作“扶荔宫”,根据1962年在陕西汉朝芝川镇出土的“夏阳挟荔宫令壁,与天地无极”砖文,确定“扶荔”当是“挟荔”之误。


之所以叫“挟荔”,大概因为它是一种果实在枝条两边侧生的水果,晋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指出龙眼和荔枝这两种果树的特点,都是果实夹在枝条两侧,累累下垂,“挟”从“夹”声,其同声符的字,比如莢、䀹、頰、挾、俠,其词源义和“旁侧”有关,龙眼则叫“亚荔枝”“荔枝奴”,也是因为此。


虽然如此,荔枝树还是没能在陕西存活下来,以汉武帝的淫威,太官们想必也绞尽脑汁,像培育蔬菜大棚一样培育过,只是失败了。如果当时有玻璃这种东西,搭建一个巨大的玻璃屋子,白天太阳透过玻璃送暖,晚上安装一排暖气片,应该也是可以的。不过,那成本就更大,数千万钱恐怕都不够,虽然汉武帝不在乎,当时的老百姓日子就会更艰难了。


吃不到新鲜荔枝,皇帝并不甘心,要求岭南每年进贡荔枝、龙眼是例行之事,以快马接力,昼夜不停运送,累死骏马无数。我起先也以为是唐朝才有的事,看了《后汉书》才知道并不是,西汉肯定就开始了,东汉光武帝刘秀,还曾经专门赐荔枝和龙眼给匈奴单于等贵族品尝。这要是让匈奴人自己动手,打到岭南取荔枝,该是多么艰难。


直到汉安帝时才良心发现,下诏说,每年进贡荔枝,导致很多邮局工作人员累死在路上,百姓困苦,以后不必再进贡了。我估计这短短一道诏书,对皇帝来说只是一时天良复苏的偶然举措,却极大改变了邮驿路线上无数百姓的生活,给他们带去了巨大的幸福感。可惜的是,当时的百姓没有能力把自己的这番感受记录下来。而我们虽然能想象,却因为没有切身的生活体会,写不出悲欣交集的细节,也永远无法真正为其代笔,除非仅仅满足炮制一个通俗故事。


扯远了。据说古代的技术也会失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汉书》出现之后,绝技了很久。到了晋代,亿万富豪石崇和王恺斗富,王恺拍出一枝高二尺的珊瑚树,石崇二话不说,一锤子直接敲碎,带你参观库房,三尺四尺的珊瑚树有六七枝,五块钱一枝,任你挑,任你选。尤其是石崇冬天能吃到一道菜“韭萍齑”,从字面上看,是以细切韭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王恺嫉妒得不行,就贿赂石崇的身边人,问这道菜怎么来的。那人透露了秘密,其实很简单:“用韭菜根夹杂麦苗一起捣。”


原来石崇的方法,乃是用残留在地里的韭菜根,加麦苗伪装成韭菜叶,合在一起捣碎,端上餐桌,致使王恺以为石崇家冬天也能吃到鲜韭菜。可见石崇时代,召信臣讨厌的大棚蔬菜养殖技术已经失传,否则以石崇之富,搞个几十亩大棚,什么鲜嫩的韭菜吃不到。我真的没想到,按说大棚蔬菜养殖也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吧?怎么就能失传呢。


可怜的是那个泄露了石崇机密的人,被石崇一刀砍了。





风流天下闻
学者、作家


 往期热文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小者不窕,大者不摦”正诂

《盐铁论》“杠樠之寝,床栘之案”试释

《史记·张仪列传》“烧掇焚杅”的意思分析

说说“龘龘”之类的字

再谈“床前明月光”的“床”及相关问题

古代的鞋子

张神仙

说说“吴越”

说说“楚国”

说说“晋国”                                                                       

律簇书吧
位于地王大厦G401,集图书销售、咖啡茶点、场地租赁、活动沙龙于一体,是深圳首家以法律·金融为主题的社交书吧——新古典美式风格;藏书万余本;供应饮品及轻食;内含专业的会议洽谈场地;长期举办沙龙、讲座、分享会...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