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漫谈

文摘   文化   2024-06-25 11:33   广东  



图源  | pexels

摄影 | Erik Mclean‍‍‍‍‍‍‍‍‍‍‍‍‍‍‍‍‍‍‍‍‍‍‍‍‍‍‍‍‍‍‍‍‍‍‍‍‍‍‍‍‍‍‍‍‍‍‍‍‍‍‍‍‍‍‍‍‍‍‍‍‍‍‍‍‍‍‍‍‍‍‍‍‍‍‍‍‍‍‍‍‍‍‍‍‍‍‍‍‍‍‍‍‍‍‍‍‍‍‍‍‍‍‍‍‍‍‍‍‍‍‍‍‍‍‍‍‍‍‍‍‍‍‍‍‍‍‍‍‍‍‍‍‍‍‍‍‍‍‍‍‍‍‍‍‍‍‍‍‍‍‍‍‍‍‍‍‍‍‍‍‍‍‍‍‍‍‍‍‍‍‍‍‍‍‍‍‍‍‍‍‍‍‍‍‍‍‍‍‍‍‍‍‍‍‍‍‍‍‍‍‍‍‍‍‍‍‍‍‍‍‍‍‍‍‍‍‍‍‍‍‍‍‍‍‍‍‍‍‍‍‍‍‍‍‍‍‍‍‍‍‍‍‍‍‍‍‍‍‍‍‍‍‍‍‍‍‍‍‍‍‍







前几天,有位朋友发给我一条微博,是海昏侯博物馆的账号,上面说:


海昏侯并不昏,古代汉语里的“海”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湖”,这里海昏之“海”指鄱阳湖,甲骨文中的“昏”像一个人侧立着伸出一只手,首先有一个太阳,“東”字像太阳刚升到树干,代表东方,那么太阳落下到人手下的“昏”,自然表示“西方”了。所以,把海昏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湖西”,即“鄱阳湖的西面”。


朋友问我,这说得对吗?我说,不对。虽然“海昏”两个字的含义,学术界还有争议,但大多数争议还是在一定学术性的基础上,而这条说法,我以前也在某篇论文里看到过,却属于跟学术不太沾边的、近似民科式的说法,里面的知识几乎句句错误。


首先,在先秦秦汉时代,“海”没有“湖”的意思,“海”当“湖”讲,最早的用例出自北魏的《洛阳伽蓝记》,没准是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所以,鄱阳湖那时不可能叫海。其次,甲骨文的“昏”上面所从的并不是“一个人侧立着伸出一只手”,至少目前古文字学界没有人这么认为。第三,“東”的古文字字形并不像太阳刚升到树干,不过这条就不挑剔了,毕竟《说文》就这么说。但由此推断“昏”表示西方,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因此,我认为这个解释没有什么学术性。


听完我的看法,朋友说,那你写篇文章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其实关于“海昏”的含义,我在2007年出版的小说《赌徒陈汤》里已经借一个人物的嘴巴说过,也就是“海昏”相当于“晦昏”,秦汉时代的“海”,常常写成“晦”,比如岳麓秦简(五)的第一组第1001-1+1001-2+1104号简:“廿六年四月乙卯……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除了秦汉时代,先秦时代的楚国,“海”也常常写成“晦”,比如战国楚简《三算》:“德信则晦内莫不怀其德。”《子弹库帛书》:“乃命山川四晦热气寒气,以为其卫。”《说命》上:“其惟说邑,在北晦之州,是惟员土。”《赤咎》:“小臣受其余而食之,亦超然四晦之外。”《三寿》:“四晦之夷则作,九牧九矣将丧。”


所以,“海”和“晦”是同源词。“晦”是一天的尽头,挪用在地理学领域,“海”也是一个地方的尽头,所以“海”的意思和“边境”有关。也许古人看见大海,就知道到了土地的尽头,所以给“海”命名为“海”,早期写作“晦”,从“日”不从“水”,是因为词源相同,也就混用了,这在古代是很常见的现象。“昏”也有“尽头”的意思。《尚书·牧誓》里说商纣王“昏弃”自己的兄弟亲戚,就是指“尽弃”。一天的尽头是黑夜,所以有“海昏”即“昏晦”,暗指刘贺这个人像黑夜一样昏聩,这个侯国名带有明显的贬义。


后来我看秦汉史学者王子今先生专门写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他说“海昏”等于“晦昏”,指黑暗,和我的部分看法一样(我则认为“海昏”兼有地理上的“边裔”和引申义上的“晦昏”两种内涵)。王先生在他那篇文章的注释里还指出,有学生提醒他,我在《赌徒陈汤》里就提出了同样的意思为“晦昏”的看法。我们的这个看法虽然还说不死,但至少可备一说,是实实在在的学术观点。


说侯国名“海昏”有贬义,也可以从当时的文化习惯得到证明。汉代人取名很讲究内涵,比如武帝因为嘉尚霍去病的军功,就把南阳郡穰县的卢阳乡,和宛县的临駣聚合并,分封给霍去病为侯国,名冠军,从此冠军成了一个县。又比如张骞曾通西域,还曾以校尉跟从卫青击匈奴,因为他很熟悉匈奴的地理地势,因此每到一处,都能找到水源,保障了汉军的给养,武帝因此封他为博望侯。颜师古注说:“取其能广博瞻望。”这都是注重取名的例子。我曾经考证刘邦封其侄刘信为“羹颉侯”,其中“羹颉”当读为“刚颉”,意思与“耿介”相近,就是因为刘信的母亲曾经不顺从刘邦,算是骨鲠刚直,也颇有学者赞同。


因此,封刘贺为侯的宣帝,按照当时的习惯,也肯定不会给刘贺一个好名字。


那么,“海昏”这个名字,是不是专门给刘贺取的呢?这很难说死。或许“海昏”是当地某县的一个乡名,宣帝看地图,发现这个乡名很适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说:“那就把他封到这吧,就叫海昏侯。”内心颇为得意。也可能当地并无这个名字,宣帝看这块地域人烟稀少,属于帝国的边裔,就说:“这地方把刘贺封过去,取名海昏。”


在西汉时代,豫章郡还没有开发,是很落后的荒远之地,《汉书·地理志》载豫章郡下辖十八个县,总人口才四万多户。往东就是闽越,还是蛮夷聚集之地,现在整个福建省,当时汉朝只在福州设置了一个县,叫冶,其它地方都是蛮夷,所以,豫章郡在当时是实实在在的边裔,取名“海昏”,其实非常恰当。把刘贺封到这里,其实也符合“投诸四裔”的古典政治思想。《汉书·宣帝纪》:“三月,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说得很清楚,汉宣帝是把刘贺视为舜的弟弟象那种状况的,象曾经屡次要杀舜,后来舜将其分封到“有庳”。据古注,有庳在零陵郡,今天的湖南南部,汉代时比豫章郡要发达一些,但在舜那个时代,也是蛮荒之地,边裔之区。从海昏侯墓出土的木牍来看,刘贺自称“南藩海昏侯臣贺”,其实也知道自己是南部边疆的藩臣,“藩”的本义是“篱笆”,引申为“屏障”,篱笆之外,就是不可知的恐怖世界。难怪他欲哭无泪。


从种种情况来看,宣帝实际上如同把刘贺流放,当然也算优待。此外,以往我们以为海昏只是一个县,但从出土的海昏侯国除诏书来看,有这么一句:“□乃以贺故主也,□中国□饶之地,合六县以为国。”


这“合六县以为国”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可能:


1.“海昏侯国”是割了六个县的部分土地新组成的一个侯国。不大可能是全部六个县,否则就该叫王国了。侯国封这么多县的情况不多,印象中东汉有,比如开国功臣邓禹被封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以首县高密为侯称,但这种情况在西汉似乎还不见。所以我认为可能是六个县各割一个乡,其中有一个乡名“海昏”,就此成了侯国的名字。刘贺肯定不喜欢这个名字,却无可奈何。


2.确实是六个县,但各自的行政区划未作任何变动,只是从六县各收取一部分赋税,合成四千户,定期给刘贺输送。


总之,这个问题说不死,诏书上还有这么一句:“十月丙戌,海昏侯国守相宜春长千秋,守丞建城尉同下,侯家别治鄡阳,承书从事下当用者,如诏书。”这里提到侯家别治鄡阳,似乎鄡阳也是海昏侯的治所之一,因此这六县大概指的是鄱阳、鄡阳、历陵、建成、宜春,再加上新立的海昏(也可能是南昌或新淦),因此,才可能让宜春县长兼任海昏侯国的守相,建成县尉做海昏侯国的守丞。从地图上看,那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我这个看法似过于大胆,不过,在当时相关地域周围的县也只有这几个,很难找到别的解释。


总的来说,“海昏”这个名称的词源义来源于“边裔”,同时隐喻双关,指刘贺“昏聩”。虽然名义上贬损,但总的来说,宣帝对刘贺还是保留了一点罕见的宽厚,并假装打破规制,说是一个侯国,却声称封了他六个县。只是没有专门为他设置国相和丞,而是以宜春县长、建成县尉兼任相,丞。据尹湾汉简记载,当时侯国相秩级为三百石,丞二百石,和宜春县长和建成县尉的秩级相合,可知刘贺这个名义上有六县的侯国很可怜,连专门的官署都没有。也可知“海昏”在当时可能的确不是一个现成的县,否则的话,可以直接让海昏县长和县尉做侯国相、丞。正因为这个侯国是虚幻的,所以并无必要增加一套官吏班子,原官吏只要按时把赋税给海昏侯送去就行了。





风流天下闻
学者、作家


 往期热文 ‍‍‍‍‍


    

试说“德”的深层词源义

一个来源古老的方言词

《汉语大字典》中“胥”的所有义项之间的关系分析

《说文》“胥”为什么训为“蟹醢”?

先秦典籍中训为“夭死”的“札”是不是来自南亚语?

谈谈《史记》所谓“楚人谓桥曰圯”的“圯”

说说古代跟旌旗有关的词

说“殳”和“祋”

说说表示颜色义的“朱”的词源                             
成语“守株待兔”的语言学内涵


律簇书吧
位于地王大厦G401,集图书销售、咖啡茶点、场地租赁、活动沙龙于一体,是深圳首家以法律·金融为主题的社交书吧——新古典美式风格;藏书万余本;供应饮品及轻食;内含专业的会议洽谈场地;长期举办沙龙、讲座、分享会...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