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释言》“鄉,救也”疏证

文摘   文化   2023-12-19 11:33   广东  



《天气速冻,注意保暖》

图源  | 劲歌漫画(深圳)‍‍‍‍‍‍

作者 | 劲歌‍‍‍‍‍‍‍‍‍‍‍‍‍‍‍‍‍‍‍‍‍‍‍‍‍‍‍‍‍‍‍‍‍‍‍‍‍‍‍‍‍‍‍‍‍‍‍‍‍‍‍‍‍‍‍‍‍‍‍‍‍‍‍‍‍‍‍‍‍‍‍‍‍‍‍‍‍‍‍‍‍‍‍‍‍‍‍‍‍‍‍‍‍‍‍‍‍‍‍‍‍‍‍‍‍‍‍‍‍‍‍‍‍‍‍‍‍‍‍‍‍‍‍‍‍‍‍‍‍‍‍‍‍‍‍‍‍‍‍‍‍‍‍‍‍‍‍‍‍‍‍‍‍‍‍‍‍‍‍‍‍‍‍‍‍‍‍‍‍‍‍‍‍‍‍‍‍‍‍‍‍‍‍‍‍‍‍‍‍‍‍‍‍‍‍‍‍‍‍‍‍‍‍‍‍‍‍‍‍‍‍‍‍‍‍‍‍‍‍‍‍‍‍‍‍‍‍‍‍‍‍‍‍‍‍‍‍‍‍‍‍‍‍‍‍‍‍‍‍‍‍‍‍‍‍‍‍‍‍‍‍‍‍‍‍‍‍‍‍‍‍‍‍‍‍‍‍‍‍‍‍‍‍‍‍‍‍‍‍‍‍‍‍‍‍‍‍‍‍‍‍‍‍‍‍‍‍‍‍‍‍‍‍‍‍‍‍‍‍‍‍‍‍‍‍‍‍‍‍‍‍‍‍‍‍‍‍‍‍‍‍‍‍‍‍‍‍‍‍‍‍‍‍‍‍‍‍‍‍‍‍‍‍‍‍‍







《广雅》的作者张揖,是曹魏时代的人,这部书是一部很深奥的书,一般人很难读懂,直到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给它作了疏证,才让我们领悟到其中蕴含的词义系统是那么奇妙。不过,有些训释王念孙也搞不清楚,或者回避不注,或者直接说“未详”,这里我就王念孙“未详”的一处谈点自己的看法。


《广雅·释言》:“鄉,救也。”王念孙疏证说:“未详。”乍一看上去,确实很难理解。看到这个“鄉”字,文化水平不太高的,马上会想到“乡村”,这和“救”有什么关系呢?文化水平高的,也会想到“鄉”就是“向”。古文字的“鄉”像两人对坐,中间放着食物,准备进餐。




          

因此,所谓的“鄉”,大概本义既指“享用(食物)”,也隐含“方向”之义。《说文·部》:“鄉,国离邑,民所封鄉也。嗇夫別治。封圻之内六鄉,六鄉治之。从皀聲。”按照许慎的意思,“鄉”的本义和“乡村”的意思差不多,指的是大城所系属的小城,称为“离邑”,别离之邑。古代“离别”意思的词,往往蕴含“连接”的意思。《谷梁传·定公十年》:“公至自颊谷,离会不致。”范宁注:“两国会曰离。”秦汉时代的“聚邑”,往往就是一个“鄉”的规模,“聚邑”是系属于大县的,比如刘邦的老家丰县,本来是系属于沛县的一个聚邑,即鄉。不过,古代的城邑里,一般也都划分为几个鄉,裘锡圭曾经指出,很多鄉的早期名称大多冠上“东西南北中”的修饰词,其实就是因“鄉”的本义“方向”得名,东边的“鄉”叫“东鄉”,也就是“东向”。


《说文·食部》:“饗,鄉人饮酒也。从食,从鄉,鄉亦声。”这个字是后起的,金文中只有“鄉”,没有“饗”。总之,“鄉”本义是相对而食,词义会朝两个方向引申,一是“享用酒食”,二是“相对”“朝向”。《荀子·成相》:“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鄉。”杨倞注:“易鄉,回面也……鄉,读为向。”


因为这个意思,又引申为“回响”。这也很好理解,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产生回响,其实就是一种衍生物对本体的返照和回应。《汉书·天文志》:“犹景(影)之象形,鄉之应声。”颜师古注:“鄉,读曰響。”“響”就是“响”。先秦古文字并无“響”字,表达“回响”意思时,也是用“鄉”记录的(有学者认为,“向”的古文字字形像屋内有口,表示“回响”)。其实我认为“影”“鄉”可能都是同源词,两字在上古都是喉音阳部字,非常接近。人影也是人本体的一种返照和回应,就像声音一样。返照形体的物品之所以被称为“镜子”,大概也是因为此,因为“镜”的上古音也是喉音阳部,和“影”“响”也是很接近的。包括香味的“香”,古书上或者写成“薌”,“香气”其实也是衍生物对本体的返照和回应。古书上两字可以通用。《汉书·扬雄传上》:“薌呹肸以掍根兮,声駍隐而历锺。”颜师古注:“又言风之动树,声響振起众根合……薌,读与響同。”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广雅》的“鄉,救也”是怎么回事了。清代朴学家之所以成就非凡,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要理解古词古义,一定要抛开形体的束缚,因声求字。我们知道,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语号称是表意字,其实本质上也是记录语言的,不可能有什么例外。只是汉字所记录的那个音,被汉字字形本身屏蔽了,所以只要求到字形背后隐藏的古音,很多问题就可以涣然冰释。段玉裁和王念孙都很擅长因声求字,但很可惜的是,他们在实践中并未完全遵循自己提出的这个理论,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说文解字注》中,段玉裁絮絮叨叨根据《说文解字》论断哪个是本字,哪个是假借字,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


我刚才不厌其烦论述“鄉”的本义,就是要说明在“鄉,救也”这个训释中,“鄉”就是指“相对”“相合”的意思,那么“救”没有这种意思怎么办?很简单,因声求字。


这里的“救”并非我们常用的“营救”的“救”,而应该读为“逑”。《管子·中匡》:“安卿大夫之家,而后可以危救敌之国。”王念孙《读书杂志》:“引之曰:‘救敌与逑敌同。’《集韵》:‘仇,雠也。一曰匹也。’”可知“救”“逑”古代可以通用。《玉篇·辵部》:“逑,匹也。”《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匹配,就是相合、相对、相向。《广雅·释诂》:“匹、雠,辈也。”而“鄉”也可以训为“辈”。《礼记·缁衣》:“故君子之朋友有鄉,其恶有方。”郑玄注:“鄉、方,喻辈类也。”孔颖达疏:“言君子所亲朋友及所恶之人皆有辈类,言君子善者则为朋友也。”匹配、朋友这类词,词源义都相关,都表示有共同方向的人,自然是朋友。因此,“鄉”训为“救”,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顺便说几句,我们把“救”破读为“逑”是为了理解方便,其实作者张揖在当初记录“鄉,救也”时,可能并未想到这样会给后人理解带来麻烦,因为古人把“救”和“逑”混用,可能并不是因为不太讲究,用了假借字,而是在当时人眼里,字形“逑”“救”记录的词一看就能理解,就是表示“匹配”,他们不会像我们现在人这样,两个字丁是丁卯是卯,分得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其实说起来,“逑”和“救”的深层词源是相通的,而目前研究同源词的学者,大多还在较浅的层面分析,自然觉得只要是一眼看不出关系的字,就算通假字。其实古代并没有那么多所谓的通假字,当然,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在这篇小文章里,就不展开了。





风流天下闻
学者、作家


 往期热文 ‍‍‍‍‍




基辛格列传

《孟子·公孙丑上》“虽褐宽博”之“宽博”试解

谈谈《何尊》“遷”字的声符

《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之“穹”字试说

“郭黁”

北大藏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弋猎置埅御”解

北大秦简《病方》的 “男女姚”疏证

莲和苦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中的“卢”和“纑”

“子规”和“望帝”词义溯源         
                                           

律簇书吧
位于地王大厦G401,集图书销售、咖啡茶点、场地租赁、活动沙龙于一体,是深圳首家以法律·金融为主题的社交书吧——新古典美式风格;藏书万余本;供应饮品及轻食;内含专业的会议洽谈场地;长期举办沙龙、讲座、分享会...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