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德”的深层词源义

文摘   文化   2024-06-19 11:33   广东  



图源  | pexels

摄影 | Marta Dzedyshko‍‍‍‍‍‍‍‍‍‍‍‍‍‍‍‍‍‍‍‍‍‍‍‍‍‍‍‍‍‍‍‍‍‍‍‍‍‍‍‍‍‍‍‍‍‍‍‍‍‍‍‍‍‍‍‍‍‍‍‍‍‍‍‍‍‍‍‍‍‍‍‍‍‍‍‍‍‍‍‍‍‍‍‍‍‍‍‍‍‍‍‍‍‍‍‍‍‍‍‍‍‍‍‍‍‍‍‍‍‍‍‍‍‍‍‍‍‍‍‍‍‍‍‍‍‍‍‍‍‍‍‍‍‍‍‍‍‍‍‍‍‍‍‍‍‍‍‍‍‍‍‍‍‍‍‍‍‍‍‍‍‍‍‍‍







有一位研究哲学的学者朋友问我:“汉语大字典解释‘同心同德’的‘德’字为‘心意’,这个义项是怎么来的呢?我查了一下,《古文字诂林》里引林义光说‘直者循之本字,心之所循为㥁’,是这个原因所以有‘心意’这种用法吗?另外这里边还引了钱大昕说古代只有舌头音,没有舌上音,所以‘直’应该读为‘特’,如果这样的话,可不可以说德的本意就是直啊?或者还是同音的‘得’呢?但如果是得的话,我想不明白同心同德或者离心离德的这种用法是怎么来的。请你帮我解一下惑,谢谢。”


于是我决定分析“德”的词义内涵。


《说文》中有“悳”和“德”两个字:“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段玉裁注说:“俗字假德为之。德者,升也。古字或假得为之。《洪范》三德,一曰正直。”


按照段玉裁的意思,“悳”就是传统哲学上那种比较高的伦理规范、品德,在外实施的时候,让人很舒服;在内实施的时候,让自己很舒服。也就是说,内外都获得了满足。今日所谓人人都要抢占道德高地,就是这个原因。虽然在社会的具体事件中,强占了道德高地的人未必真的道德。又《说文》:“德,升也。”段玉裁注:“升当作登。辵部曰:‘遷,登也。’此当同之。”段玉裁的看法是,“品德”的“德”,应该写作“悳”,但古书上常常用“德”来假借。


这个说法可靠吗?不可靠,因为“德”和“悳”在出土文献中常常通用。据学者统计,有些古文字资料,确实“悳”用为“德”,比如令狐君壶:“承受屯悳。”陈侯因齐敦:“合扬厥悳。”中山王鼎:“寡人用其悳。”“敬顺天悳。”中山王方壶:“纯悳遗训。”中山王圆壶:“先王之悳。”郭店楚简《老子》甲33:“含悳之厚者。”……这些“悳”都是用为“道德”的“德”;但金文中大量的“德”字,更早就是指“道德”的“德”,比如史墙盘:“上帝降懿德。”毛公鼎:“皇天引厌厥德。”虢叔旅钟:“秉元明德。”这些资料比前者古老,反而显得段玉裁说反了,“德”才是“道德”的本字,“悳”则是假借字。不过,我认为古人对此不会分别井然,因为当时字形不确定,笔画减省是常有的事。且它们本来就是同源词,其词源义应该来自声符:直。


《说文》:“直,正見也。从从十从目。”从古文字来看,早期的“直”并不从“”,有学者认为,“”表示一个区域,或庭院,“直”跟建筑有关,建筑必须要直,所以加“”。这种可能性是有的,虽然很难说死。不过我认为,其字形的表意可能是说在庭院中树立直木,眼睛视之为标杆。这种会意可能类似于“中”,目前古文字学者普遍认为“中”就是当时召集族人聚会所立的旗帜标杆,从古音来看,“中”是冬部字,主要元音和“直”也是很近的。《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郑注:“故书‘中’为‘得’。”而“得”和“德”常通用,其例不可计数。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直”字像眼睛上画了长长的一竖,所以我才觉得大概是表示此为眼睛所当注目的标杆,竖笔在上,眼睛在下,需要仰视。从古音来看,“直”和“植”“陟”“峙”“升”“登”古音皆近,无疑是一组同源词,都有直立或高耸之义,所以《说文》训“德”为“升”也,其词源义隐含“高”义,其同声符近端同源词“植”更是本身就有“木柱”义。《周礼·夏官·大司马》:“大疫,与虑事,属其植。”郑玄注:“植,筑城桢也。”孙诒让正义:“凡木之直立谓之植、桢、榦。”又《玉篇·木部》:“植,树也。”


我在研究古汉语深层词源的过程中,曾发现在古人的思维里,直立而高的标杆,往往会引申为鹄的、标准、法律的意思,最典型的是“艺”。从“艺”的甲骨文来看,像一个人种树,种植就是像树立标杆一样,必须直立。


但“艺”还有“靶子”的意思,《左传·文公十年》:“陈之艺极,引之表仪。”杜预注:“艺,准也。”要注意,艺、极、表、仪意思相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弦矢分,艺殪仆。”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射准的曰艺。”段玉裁说,这些“艺”都是“臬”的假借字,段这么说,其实还是没有理解深层词源。《说文》:“臬,射准的也。”和徐广对“艺”的说解一样,似乎证明段注是对的,但本义为“种植”的“艺”,应该有“靶子”的意思,这是可以通过比较互证证明的。至于“臬”,只是“艺”的同源分化词。“臬”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但用为地名,无法证明它所记录的词就是后世训为“射准的”的“臬”。在字书中,“臬”的义项有木柱、仪表、终极、律法这类的意思,上面《左传》说的“极、表、仪”不但都有“高”的意思,也有标杆、标准、法律之类的意思,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直”和“德”也一样,都有和“艺、极、表、仪”相近的意思。《广雅·释诂三》:“直,义也。”《字彚·目部》:“直,正也。”树立为标杆或者表率的东西,自然会被赋予“正直”“公平”的内涵。所以,《周易·师·彖传》云:“贞,正也。” 《蛊》:“干父之蛊”。虞翻注:“干,正也。”《尔雅》:“桢,干也。”《粊誓》正义引舍人注云:“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干,所以当墙两边障土者。”因此,凡树立、直立之物,多半会引申为正直和律法。“正”和“桢”古韵同部,“正”也有箭靶的意思。《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朱熹注:“正,射的于侯中而射之也。”《礼记·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身。”陆德明释文:“正、鹄皆鸟名。”这显然是胡说,其实“鹄”是“校”或者“觉”的记音字,三字古音相近,“校”和“觉”都有“正直”的意思,比如《尔雅·释诂》:“较,直也。”郭璞注:“正直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司裘》注曰:‘鹄之言较,较者直也。射所以直己志。’”这是“正直”义,“较”也有“法”的意思,《史记·律书》:“岂与世儒闇于大较,不权轻重。”司马贞索隐:“大较,大法也。”还有“明亮”义。《广雅·释诂四》:“较,明也。”王念孙疏证:“较之言皎皎也。《史记·伯夷传》云:‘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较和皎也是同源词。


再看“觉”。《广雅·释诂一》:“觉,大也。”《诗经·大雅·斯干》:“殖殖其庭,有觉其楹。”毛传:“有觉,言高大也。”又《尔雅·释诂下》:“梏,直也。”《礼记·缁衣》:“《诗》云:‘有梏德行,四国顺之。’”郑玄注:“梏,大也,直也。”而传本毛诗作“有觉德行”。毛传:“觉,直也。”《礼记·射义》:“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郑玄注:“鹄之言梏也。梏,直也。言人正直,乃能中也。”


从上面所引的辞例和古注可以看出,鹄、觉、较意思相同,都有“直”的意思,其实直义和高大、法律、明亮义相因,我认为其初始义可能是高大,高则醒目,则明亮,则正直。箭靶的词义来源于高大明亮,就好比“鹄的”的“的”,本义就是明亮。也写作“招”,和“昭”“照”同源,“招”有举起义。《汉书·陈胜项籍传赞》:“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颜师古注:“邓展曰:‘招,举也。’苏林曰:‘招,音翘。’”招和翘是同源词。在古人心目中,高高直立,能作为仪表的东西,都是显眼的、明亮的。


也因此,从“直”声的“德”,我认为其词源义也是高大明亮,这才会作为品行的象征,有这些品行,则称为有德。《说文》训“德”为“升也”,升这类蒸部字正多有“高”义。又引申为“善法”。《吕氏春秋·孟春》:“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布德”,就是颁布善法。《礼记·内则》:“降德于众兆民。”郑玄注:“德,犹教也。”“教”也有“法”义。《广雅·释诂三》:“教、学,效也。”《广韵·效韵》:“教,法也。”其实“教”“觉”“学”都是同源词,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让人“觉悟”的活动,“觉悟”也就是明白道理,其词源义和明亮依旧是相关的。 


至于“同心同德”这个词,出自伪古文尚书《泰誓》,这个“德”大概相当于“志”,“德/直”和“志”古音很近,《楚辞·招魂》:“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王逸注:“植,志也。”志和识、帜同源,其实也隐含“明亮”义,不过,这里就不打算展开了。


“德”这个词是上古时代基本伦理词,以上就是我对它内涵的分析,其实上古时代还有很多类似的名词,如果一一从深层词源义的方向探索其本义,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认识,甚至可以改写哲学史,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方向。





风流天下闻
学者、作家


 往期热文 ‍‍‍‍‍


    

一个来源古老的方言词

《汉语大字典》中“胥”的所有义项之间的关系分析

《说文》“胥”为什么训为“蟹醢”?

先秦典籍中训为“夭死”的“札”是不是来自南亚语?

谈谈《史记》所谓“楚人谓桥曰圯”的“圯”

说说古代跟旌旗有关的词

说“殳”和“祋”

说说表示颜色义的“朱”的词源                             
成语“守株待兔”的语言学内涵

也谈秦汉出土文献中的“学佴”


律簇书吧
位于地王大厦G401,集图书销售、咖啡茶点、场地租赁、活动沙龙于一体,是深圳首家以法律·金融为主题的社交书吧——新古典美式风格;藏书万余本;供应饮品及轻食;内含专业的会议洽谈场地;长期举办沙龙、讲座、分享会...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