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中人”按新办法领退休金!待遇“不降反增”!企退和事退相比,差距缩小了吗?

民生   2024-11-06 16:00   河南  

导读
老规矩,先抛问题。

试问屏幕前广大的企事业退休职工,2024年您每个月能领多少基本养老金呢?在全部的经济收入来源当中,养老金待遇又占据多大的比重呢?是50%还是60%?又或者是90%呢?

另外,您身边的亲戚、朋友或者邻居,有没有是在体制内退休的呢?他们每个月所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与您相比,多出多少呢?欢迎将您的答案分享在评论区,期待和大家的沟通和交流。

养老金水平高低,意味着什么?

长期以来,基本养老金作为退休人员主要的收入来源,常常被视为保障晚年生活的经济基础和决定退休人员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般来讲,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往往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提升和改善生活质量;反之,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退而不休恐是难以避免的一道难题。

企退和事退,养老金待遇差距

从现状来看,不同的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待遇水平并不统一,且通常表现为缴费金额多、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领取水平更高;反之,养老金的领取水平相对更低。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类型的退休人员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职工之间所存在的待遇差距普遍更大,尤其在是双轨制模式下,体制内、外的待遇差距更高达2倍之多。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

所谓养老金的双轨制模式,简单来讲,即指的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分别执行不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者,体制内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退休金待遇水平的高低通常是由工龄、职级以及月平均工资水平决定。

后者,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则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政策要求,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模式,退休金待遇水平与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直接挂钩。

双轨制模式下,养老金水平对比

在双轨制模式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参保缴费方式和待遇计发办法不同,进而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养老金水平的巨大差距。以2013年为例,参考人社部披露的《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企退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1856元。

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2.1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

也就是说,2013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在4000~5000元,而同时期体制外企业退休职工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却因为制度的不同仅仅只有不到2000元。

双轨制→单轨制

为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公正以及长期可持续运行,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养老金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转变。

根据《决定》内容,自2014年10月1日起,改革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简单来讲,即将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共同实行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如何定义?

据悉,在启动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的同时,为了实现2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以及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合理衔接,根据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的不同,又将其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老人、中人和新人。其中,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参加工作、改革之后退休的体制内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

中人退休待遇计发办法对比

为了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后待遇水平不降低,国家又同步建立了过渡性措施,即除了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依照其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再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待遇。并且,根据中人退休时间的不同,对于退休金待遇又采取了2种不同的计发办法。

①10年过渡期内(2014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

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采取新老办法待遇标准对比计算的方式,保低限高。若老办法待遇标准高于新办法,则继续按照老办法计发;若新办法待遇标准高于老办法,则高出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年递增,比如2015年发放10%;2023年发放90%。

②10年过渡期结束后(2024年10月1日起)

对于在10年过渡期结束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也就是在2024年10月1日及之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中人,不再实行新老办法待遇标准对比计算,只按新办法计算退休养老金。

附新办法下,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待遇的计发方式,即退休金待遇=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对应的计发公式为:

A:基础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B: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对应计发月数

C:过渡性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

D:职业年金=参保职工退休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11月起,“中人”退休待遇不降反增

根据职工现行的退休制度,对于符合退休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可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自退休手续完成办理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待遇。这也就是说,在2024年10月办理退休手续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将自11月起按月领取退休待遇。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按照新办法计发退休待遇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其退休金的领取水平是否降低了呢?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甚至还表现为“不降反增”,具体来看有如下这2点:

第一:与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相比,新办法高出部分的计发比例实际等同于100%,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只按照新办法计发。而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新办法待遇标准普遍高于老办法。所以,2024年10月办理退休的中人,其待遇水平并没降低。

第二:2024年10月办理退休的中人,其实际参保缴费年限为10年,而由于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普遍参保缴费基数比较高,且还能够享有职业年金待遇作为补充。所以,与按照老办法计发待遇相比,新办法之下中人的退休金待遇也是相当有保障的,不会导致待遇下降。

企退和事退相比,待遇差距缩小了吗?

上文提到,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的2013年,机关退休公务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2.1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而与10年后的2023年对比,便能够直观反映出两者的待遇差距是否缩小。

参考人社部发布的《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财政部预算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由其中披露的相关数据,我们不难粗略计算出2023年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为6159元左右;企业参保退休职工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为3088元左右。两者对比来看,待遇差距为1.99倍。

从数据层面来看,体制内外退休人员人员之间的退休金待遇差距由并轨改革之前的2.1倍缩小至并轨之后的1.99倍。但是,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之间的数值差距却似乎并没有减少。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改革只是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职工参保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统一。但是,从退休待遇的领取水平层面来看,两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站在企业参保职工的角度,若想要更好的保障退休之后的晚年生活,同时进一步缩小与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待遇差距,目前来看最简单且有效的办法仍是多缴、长缴基本养老金,毕竟根据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只有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才能够更大程度提高养老金水平。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在看”、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

惠农小帮手
惠农小帮手,你身边的致富小能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