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慨儒,生于1943年9月,甘肃省金塔县人,1960年12月在生地湾农场机修厂参加工作,1963年至1969年在农场任保管员、供销科会计,1970年任农场面粉厂会计、兼保管。
1974年任农场财务科主办会计,1977年任农场机修厂会计,1980年任农场财务科主任兼管计划统计,1987年任农场计划科科长企管部部长兼土地管理局局长,2004年1月退休,2016病逝。
自左至右:任化纯、柳宝诚、谢慨儒 2007年摄于生地湾
以下文字选自谢慨儒生前回忆文字中的一个片段,这段文字情真意切,满含真情,读之令人难忘:
2007年9月,柳书记(生地湾的人习惯这样称呼柳宝诚,至今还这样称呼他)和他的爱人樊晓华再次来到了金塔县看望我们,他见到自己捐款修建的、崭新的老年俱乐部和各种健身器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用摄像机把室内外的景象都拍了下来,还把现场所有的人都叫到一起,在俱乐部门前合影。
公司领导赵保祥等专门设宴招待,在宴会上大家聊得非常愉快,共谈生地湾农场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
第二天,柳书记夫妇又重返生地湾农场。樊晓华是1968年从兰州来生地湾农场的知青,在艰苦的条件下,在生地湾农场工作生活了三年。她也是时常怀念自己青年时代工作过的农场。
柳书记返回唐山后,担心老年俱乐部还有什么困难,又寄来5万元。他在电话里说:“这5万元,就主要用于俱乐部的管理吧,还有,过去在农场工作过的老干部和知青如果来生地湾农场,用它当招待费。”
目前,俱乐部的管理,采用退休老人(身体健康的男性)轮流值班的方式,每人轮值一个星期,负责打扫卫生,每天开门、关门,维护俱乐部的秩序。俱乐部象征性地给予每天25元补贴。
柳书记关心着老年俱乐部的运转情况,他亲自写信委托我们三人把生地湾老年俱乐部管好,他在来信中写到:
谢慨儒并任化纯,郝录荣及各位老同事:
由于你们大家操心出力,生地湾老年俱乐部已经落成,使我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了却了一份心事,深深地感谢大家!
此事最初是老谢的提议,当然我也有同样的想法,就一拍即合了,我的初衷是这样的:我在生地湾十一年,得到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虽然离开多年,但内心一直珍藏着对军垦生活的回忆,也一直想念老同事们,大家退休后都在金塔居住,能有一个活动场所多好啊,从内心想做这件事,事情做了,心愿了了,也就行了。
至于日后管理问题,我想的不多,拜托你们、拜托单位了。怎么有利于活动就怎么办,我没有其他意见,请你们决定好了。
我曾经对大家保证,五年之内,我一定要再去生地湾农场看望大家。我会争取早日实现这个想法,愿大家保重身体,盼望早日重逢见面。
生地湾老年俱乐部建成后,早上,老人们在场地上散步,利用健身器械锻炼身体。闲谈中,大家都说:“真是感谢柳书记啊”。就连小学生都知道我们的俱乐部是柳爷爷捐资修建的,进去玩的时候,都说:“小心点,别把地弄脏!”
2010年秋季,兰州知青43人、天水知青6人故地重游,一起来到生地湾农场,柳书记委托我们接待好这些重返生地湾的知青。当他们看到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屋仍然在,开垦的荒地长满绿油油的庄稼,亲手栽植的树木已长得高大粗壮,都高兴极了。
他们还走家串户看望一起曾经工作过的老职工,一起合影照相。他们观看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去了金塔风景区,还观看了他们当年修建的金塔鸳鸯池水库大坝。
当看到水库大坝时,他们都很激动,兴奋地给水库管理人员讲述了当年修建大坝时的艰苦情景:在修建大坝时,老乡的一辆架子车掉在大渠里,为抢救群众财产,战友巩建国跳进水渠,不幸地牺牲了。随后,他们专门到生地湾巩建国战友的坟前进行悼念。为了接待好大家,我们用柳书记出资的那笔专款近一万元做了活动经费。
2010年,酒泉金塔地区流行妇女跳舞,我们生地湾住金塔的退休女职工也想学习跳舞。我们商议后,用柳书记资助的钱购买了29寸的电视机, DVD、音响、舞曲和光盘等。
从
柳书记在生地湾农场工作了十一年,他的吃苦耐劳、他的勤奋上进,他对战友们的关心与爱护,让我们都很敬佩他,也由此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正如此,他从一名普通的转业干部先后担任了武装连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二十七岁时担任生地湾农场的党委副书记,成为原农场干部里职务最高的领导。
1975年柳书记回到唐山后做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说这得益于在生地湾农场的锻炼。但他从不骄傲,十分平易近人,没有忘掉老百姓,没有忘掉三十年前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他关心我们这些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给我们修建了俱乐部,让我们得到尊重、玩得开心、活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