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眼下已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闭门在家读书喝茶,基本不外出。闲暇时间相对较多。近段时间有部分网友围绕《甘肃军垦纪事》一书提出诸多问题,我一直没有回答,以避免王婆卖瓜之嫌。但若一直不回答,又有故意冷落、不尊重他人的嫌疑,所以考虑就主要问题简单作答。
《甘肃军垦纪事》共三十万字,封面、封底由兵团战友陈幼白设计,由兵团前辈梁纪德之孙梁朝晖在兰州承印。兵团战友马正亮作序,兵团战友开元集团董事长柳宝诚资助。
该书内容全部为人物传记,所有内容均来自本人对传记当事人或当事人后代直接采访、资料亦直接来自当事人或当事人后代,照片均为他们提供。所有内容完全非虚构且原创。
此点区别于此前本人公众上发表的其它文章,其它文章大部分是来自本人搜集的文字资料或者第三方提供的资料,且内容大都以记述事件为主。这类文章均未收入书中。这类文章可在本人公众号上随时阅读。
收入书中的文章此前也在公众号上发表过,此次汇集成册后,该类文章即设置为付费阅读。为何这样做,主要是考虑避免他人剽窃或者篡改,一旦设为付费阅读,则无法复制移动,即使用其它手段复制剽窃也很容易发现。
传记类文章牵涉传记对象的个人以及家人形象名誉,一旦被剽窃可能被任意篡改,造成不良后果,此举意在增加一定程度的保护措施。
对此有人指责我是为了整钱,对此我不解释,所谓懂的人不用解释,不懂的人解释也没用。
顺便把战友马正亮为本书写的序附在下面,让读者对书和本人有个全面的了解。
《甘肃军垦纪事》序
我和松竹散人神交已久,正式见面往来始于两年前。近日闻知他把自己多年来发表过的关于甘肃兵团历史题材的系列文章,选出部分汇编成书,请我作序。
再现甘肃兵团历史是个很有价值的事,我作为曾经的兵团一分子,有义务为再现兵团历史尽份力,对于他的作序请求无可推辞,我欣然接受,也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松竹散人,原名张炜。祖籍江苏徐州。其父为赴甘肃武威八一农场第一批转业军官,系甘肃第一批农垦人。他本人于1957年8月出生于八一农场。
1971年进入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四营天门山牧场工作,任小学老师。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考入兰州工业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分配至甘肃岷县电力系统工作,后调入四川教育系统至退休。现定居成都。
他本人退休后,本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他对兵团的情节常常萦绕于心且挥之不去,他一家三代军垦人,爷爷当年在八一农场食堂做饭,其叔叔、婶婶也是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军垦人,可以说是军垦世家。
由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军垦情节,且忧心于那段历史随着第一代军垦人的离去,而将淹没于历史烟尘之中。于是他开始动手整理搜集兵团时期的资料,加上他本人的回忆陆续在网上发表,意在留住那段历史。
自此他成为第一个以网络方式展现甘肃军垦历史的人。
此前的军垦领域很少有人关注,几乎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因为松竹散人数年不懈的努力写作,至今发文千篇以上。使得我们甘肃兵团人当年的工作生活状态一度为国内外兵团人、兵团二代、三代所关注,使得兵团人话题在网络平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松竹散人这次汇编成册的书,是从他所有发表在本人公众号原创文章中选出来的一个类别,该类别主要是以写人为主的人物传记类。书中所有文章均来自对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子女、当面或电话视频采访。这类文章有点类似以纪传体方式记述历史的《史记》。
以写个人的经历再现历史,这种表达方式,有情感、有血肉,避免编年体记述历史的枯燥乏味的弊端。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每个人的经历均构成一块历史积木,诸多人物的经历集合将构成整体全视角的立体历史体系。
本书中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据实记录,完全非虚构。没有人为虚构美化或者贬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对书中涉及内容和人物读者自行评价。
松竹散人曾和我谈及汇编此书的初衷,主要是担心一旦写作停止,网络注册账号可能消失,长期不用的账号会被停止运作这是目前的惯例。如账号一旦被停止使用,多年的搜集的资料和写作文字会一夜消失。
规避的方法就是把主要的文字资料用纸质保存下来,起到一个备份的作用,也就是有备无患的意思。
甘肃军垦系统前后十一年左右历史,人最多的时候算上家属子女近五万人。从六十年代算起至今,第一代兵团人已是三世或四世同堂。第一代兵团人加上后代们,至今近百万人,这些人目前散居于世界各地,血脉相连。
兵团二代对父辈的创业艰难尚有所目睹甚至感同身受,二代以后就淡漠了甚至于完全不知所以。松竹散人这本书有助于兵团后代们了解先辈的生存状态,缅怀先祖以“慎终追远”。
最后要感谢松竹散人战友,花费六、七年时间和心血,义务搜集整理写作甘肃兵团历史,为留住再现甘肃兵团历史废寝忘食,竭尽全力。
松竹散人这本书所有内容我都看了,人老了爱回忆,每次看都能把我带回到那个激情难忘的岁月,因为我们青春已不再,再回首更留恋那段无怨无悔的青春岁月。
作为甘肃军垦历史见证,祝松竹散人的书早日和战友们见面,供战友们收藏并阅读。此为序。
马正亮(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