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便携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受到嵌入化学的限制以及安全性的关键问题,难以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被认为是下一代能源存储系统。当固体电解质(SSE)的厚度降低到小于30微米时,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超过400 Wh kg⁻¹。然而,超薄电解质在机械强度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这会导致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问题。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刘巍团队通过原位热固化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基电解质填充到多孔电纺聚丙烯腈(PAN)纤维膜中,制备了一种厚度仅为10微米的自支撑、可扩展且超薄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这种超薄电解质在室温下展现出高达8.8×10⁻⁴ S cm⁻¹的离子电导率。PAN纤维膜不仅提供了良好的机械强度,还能形成富含Li₃N的固体电解质界面,从而稳定锂金属负极。将这种超薄电解质与锂箔和高负载量的LiNi₀.₈Co₀.₁Mn₀.₁O₂(NCM811)正极配对的软包电池,实现了380 Wh kg⁻¹的质量能量密度和936 Wh L⁻¹的体积能量密度。这项研究为纤维增强膜在高性能固态电池中的潜力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成果以“Fiber-Reinforced Ultrathin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第一作者是Zhang Yining。
点赞,在看,分享,来个一键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