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中旬刊(第14期)
基于积极心理学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幸福感,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全面地认知自我,明确学习的目的,找到人生的方向,在不断增强效能感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品格。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概述,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各种心理技术、方法,在充分考虑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及发展规律基础上开展的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关注和审视人的一切,通过挖掘高中生内在的积极体验,提升其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正向的能力,推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高中生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处于迅速变化之中,且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部分高中生可能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学生正视自己的内心,积极发掘生活中的美好,以乐观的心态看待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巩固学生心理防线、增强学生抗压能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有着积极意义。为此,教师需要立足积极心理学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以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心理学的新兴科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对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
从积极心理学来看,笔者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两种潜在的力量,分别是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这两种力量是对立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压制与反压制,哪一种力量能够取胜,取决于个体在自身注入哪股新的能量、为哪股力量创造更适宜的心理生存环境。积极心理学就是强调个体内部积极的力量,旨在挖掘人体内在的积极力量以激发人体潜能,从而保障个体获得希望、收获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 主观体验研究,这包括乐观的心态、幸福感、满足感等,这些积极体验对个体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通过激发个体内在的幸福感,让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研究,这包括个体面对学习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品质,如爱的能力、人际关系、洞察力、勇气以及工作能力等,对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可以强化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个体适应能力,强化个体自我导向,从而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优势。三是积极社会环境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社会层面,助力积极家庭、积极社会环境的构建,从而使人们具备美好品质,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完善育人机制,创建良好学习成长环境
1.家校共育,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人或一方的责任,而是需要多方协同配合才能实现的目标。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教师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要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渠道,积极促进家校共育,将积极心理学作为重点研究和探讨的对象,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帮助家长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引导家长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中,通过及时鼓励、口头表扬以及开展亲子活动等方式激活学生内在积极体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爱,从而敞开心扉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家校共育,可以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高积极心理教学效果,推进家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2.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营造全覆盖育人环境
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育人责任。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学业任务繁重,学习压力较大,单凭每周固定开展的心理健康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各科授课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宣扬积极心理教育优势,可以让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积极心理学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结合高中生特点,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要想实现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教师结合高中生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了解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合理选择积极心理学内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与传统心理学注重对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修正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在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和成长。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从高中生的现状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引导,从而有效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例如,以“人际交往”这一内容为例,我们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步入社会工作,都离不开与人相处。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于心理变化的过渡时期,可能会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积极心理学引导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明确高中生可能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包括亲子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以及同学关系问题等。为了避免高中生与父母、教师或者同学关系紧张,进而引发学生焦虑、不安、痛苦等负面情绪,教师可以立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掌握正确的排压方式,从而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宣泄到他人身上,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高效开展。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了解到通过与身边人倾诉、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聆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明白如果与身边人发生冲突时,可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立足高中生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取预防措施来强化学生正向价值的培养,这样可以强大学生内心,减少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负面情绪,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消除消极情绪,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内在、本有积极力量的挖掘,有助于充分发挥积极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品质,让个体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3]。以积极心理学指导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注重高中生内在积极力量的挖掘,这也意味着与之相对的消极力量就需要进行相对应的消除,从而为积极力量创造更适宜的心理生存环境。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灵活应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4]。
例如,以“时间管理”这一内容为例,如何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将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学习成绩。部分教师没有想办法引起学生对时间管理的重视,而部分高中生也由于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自己学习成绩的反馈时,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沮丧等消极情绪,无法正确认知自己,从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时间管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先问学生几个问题,如“你能意识到你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吗?”“你所花的时间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使你更接近你的目标?”“这样的选择会给你带来快乐、幸福或满足吗?”等,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挖掘学生内在更深层次的需求和目标,让学生将时间与学习效率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对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强化,从而让学生将“时间管理”这一外界的行为转化成内在的一种习惯性思考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人格特质,让学生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当下就是最好的实践时间,让学生将自己内在的犹豫、自卑、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在这一积极情感体验下,学生会对时间的流逝保持高度敏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且易逝,从而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将有限的时间发挥更大的用处。这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步骤分解,将目标落实到每一步的行动中。学生需要按照目标对自己的时间进行高效管理,帮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组织专项活动,强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课堂上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专项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氛围,打造自由开放的环境,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让学生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师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组织学生开展“认识幸福、实现幸福”的专项活动,并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胆说出生活中的那些幸福瞬间”“我幸福,所以我要传递幸福”为主题,鼓励学生采取写信、个人演讲、情景剧演出等形式,诠释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落实积极心理学对促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高效开展的要求[5]。
例如,教师发现某名学生情绪非常低落,经过仔细询问得知原因,这名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每到生日这一天总是他独自一人吃生日蛋糕,所以感到很失落、很难过。于是教师联系了学生家长,一起为学生补办了生日活动,这令他非常感动。这名学生不仅和父母一起过了一个完美的生日,还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他的父母认为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大的爱,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而这名学生认为父母的工作很重要,不忍心为难父母,也并未向父母表达过想要他们陪伴自己过生日的诉求,导致父母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和同学在一起庆祝。这名学生想感谢教师的正确引导,给教师写了一封感谢信,并总结道:“老师的鼓励和沟通让我认识到幸福是可以争取的,也是老师教会了我沟通的正确方法,让我认识到自己之前存在的问题,原来我也是被爱包围的孩子。”
面对高中生的心理困境,教师需要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优势,将其融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在教学中通过完善育人机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消极情绪以及组织专项活动等手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不断强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作者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英林中学教师)
注:[1]许凌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学周刊,2024(05):74-76.
[2]古孝薇.论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中学课程辅导,2023(13):60-62.
[3]胡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出版者不详],2020:2.
[4]李文向.探究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02):6-7+5.
[5]冯钰.积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使高中生健康成长[J].新课程导学,2019(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