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记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与革新

文摘   2024-11-25 10:01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下旬刊(第15期)

课题: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音乐教育学发展研究——基于1978-2022核心期刊文献分析”(Y202352716)阶段成果

通过分析现有课例记录形式,笔者发现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两种记录倾向:其一,过分顾及教学过程的详细记录,而忽略逻辑记录,致使记录繁琐庞杂;其二,过分关注逻辑记录,而忽略过程记录,致使研究客观性减弱。对此,本文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课例记录方式,旨在统筹教学过程与教学逻辑的双重维度。

一、课例记录的现状

课例的记录一般体现在“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课例分析”中,故笔者以这三个词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目前共查阅到37.37万篇文献。证明仅文献研究层面便对课例记录有如此庞大的需求,更不要说教育实践层面的教案记录、听课记录等。但面对如此庞大的课例记录需求和内容琐碎庞杂的教学过程,笔者仅从上述论文中发现了两类课例记录形式:一类是一字不落的原样记录教学过程,我们称之为“原样记录”;另一类是分类整合的主观记录教学过程,我们称之为“主观记录”。

(一)“原样记录”型

这一记录方式主要包含录像记录和“教师—学生”问答式记录,现以周希“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全国小学音乐课评比优秀课例为例”中所记录的《青青竹子会唱歌》为例[1]

教师:都说畲乡的每片竹叶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每根竹子都能唱出动听的歌谣,让我们来听听畲乡的竹叶在唱什么样的歌谣。(出示纸板)

教师:(朗读)青青竹,会唱歌;什么歌?仔细听… …(用手拍节奏)后半段是青青竹子它想唱出的歌谣,那你想让它唱什么呢?(老师出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1:水里小鱼游啊游,游啊游。

学生2:空中落叶飘呀飘,飘呀飘。

… …

(教师把学生创编的歌词写在黑板上)

教师:今天用我们学过的《乃哟乃》的旋律配上刚才大家创编的歌词来唱一唱。(教师钢琴伴奏范唱,学生学唱)

此类“原样记录”可以较为详尽地记录教学过程,但是白话较多,没有将课程宏观整体逻辑、纵向框架逻辑及横向环节逻辑很好地体现。再者,此类记录若用于二次研究,研究者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做整理、回顾类工作,较为繁琐。

(二)“主观记录”型

这一记录方式主要包含图表式记录和总结陈述式记录。现以《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中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老虎磨牙》的教学过程为例,如表1所示。

“主观记录”呈示的内容更为简约精要,亦可更好地突出记录者对本节课的关注点及评价倾向。但不可避免的是,其呈现的内容也更加主观片面。再者,此类记录方式更加重视结果性记录,忽视了部分甚至全部的过程性记录,有些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能被作者不经意间掩盖。

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实践中,课例记录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更是教育研究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上述传统的课例记录方式存在的记录繁琐、逻辑与过程失衡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限制了课例的再利用与研究价值。因此,对课例记录进行革新以提高其过程性与逻辑性兼而有之的实践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例记录的革新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旨在整合教学过程与逻辑,使其更具体现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特点。这种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更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反思和系统分析。

仔细剖析课例,我们会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问题/陈述”“答案”“教学方法”三部分构成。这是以教师教学设计“问题/陈述”为导向,学生习得知识“答案”为结果,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为桥梁来记录教学过程的一种记录方式。其中,“问题/陈述”和“答案”形成了课堂的纵向框架构造,“教学方法”是每一环节中“问题/陈述”到“回答”的桥梁,三者形成了课堂的横向环节构造。如此便勾勒出一个具有过程性、逻辑性的完整课例。

(一)问题/陈述导向的记录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首先以问题或陈述为导向,明确课题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这种记录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也能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教师教学设计的逻辑。例如,记录中可以明确提出的问题或引导学生思考的陈述,这有助于构建课堂的纵向框架。

(二)学生习得知识的答案记录

记录中针对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和学习成果进行详细记录。这不仅仅是在简单记录学生的回答,更包括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记录学生如何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来理解和应用新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桥梁作用记录

记录中详细描述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这些方法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部分记录不仅仅是教师行为的描述,更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估。例如,记录教师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这些活动在课堂中的具体效果呈现等。

总之,革新后的课例记录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变化,更重要的是为教学设计、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整合教学过程与逻辑、强化问题导向的设计,这种记录方式为教育的过程性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实证支撑,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

三、革新后课例记录的应用范畴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既可用于课例设计者的“自我记录”,又可用于课例观察者的“他者记录”,还可成为课例研究者的“实证记录”。

(一)作为课例设计者的“自我记录”

一方面,可用于教师教学设计(教案)的记录,方便教师在清晰的逻辑框架中对课例进行宏观把控。此外,革新后的课例记录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课例记录,也在倒逼教师通过有效提问来推进启发型、探究型、思维型课堂的形成。

另一方面,若教师成体系地使用革新后的课例记录来记录课例,会带来一系列积极的成效。其一,教师记录的这些课例可编订成册,作为教育研究的一手资料。其二,革新后的课例记录所记录的过程性课堂可成为教师阶段性教学评价的参考,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结果的判定准则和有力证据。其三,有助于构建一个有系统性的、可回顾反思的、方便研究分析的课程体系。

(二)作为课例观察者的“他者记录”

此处的“他者记录”主要针对听课者而言。其一,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时代的需求,课例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研究者层面,一线教师也可通过革新后的课例记录来记录自己和同行的课例,而后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二,为教师的教研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可促进教师之间更高效地相互学习。譬如,从课例记录的“问题/陈述”中,教师可以快速提取出同行对课堂知识架构设计所运用的音乐元素、人文知识、教学语言等教学设计思路,进而启发自己的教学。

(三)作为课例研究的“实证记录”

1.教育管理层面

在评价一线课例时,教育管理者可以不用局限于分数、表格等结果性评价,通过抽样提取某几节课的课堂记录关键词、教学方法等,便可很快了解教师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运用哪些教法、教授了什么知识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2.教育研究层面

近年来,课例研究改进教师课堂教学的卓越效能备受教育界瞩目。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视为教学变革的强大工具予以重视。而革新后的课例记录则可以为课例研究提供更加系统的、有逻辑的、过程性的课例实体,这些课例实体本身也是教育研究坚实有力的实证支撑。

3.课例分析层面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为课例分析提供了更具过程性、逻辑性的课例记录资料,有助于分析者从整体教学过程、纵向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知识体系等)、横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角度地进行课例分析。

四、革新后课例记录的影响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从教学设计出发,突出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和学习结果,不仅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教学策略,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具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实证材料,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影响。

(一)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设计和评估课题教学。通过问题导向的记录方式,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同时,以教学方法作为桥梁,连接了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答案,使教学过程更具连贯性和效率性。

(二)促进教育研究与发展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证材料和更加具象的分析视角。通过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学习结果,可以深入分析教学成效及其影响因素,推动教育实践的优化和教学策略的更新。这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进课例建设的系统性与持续性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不仅在课题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具备指导作用,还有助于构建起系统性的课程框架和连贯性的教学实践。这种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支持教育的长期发展和课程的连续改进。

(四)完善教学的评估机制与反馈机制

通过革新后的课例记录,教师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这种记录方式也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决策者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实证支持,有助于制订更加科学的教育策略和资源分配策略。

革新后的课例记录不仅仅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改进,更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全面理解和深入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问题/陈述导向的记录、学生习得知识的答案记录和教学方法的桥梁作用记录,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和评估课堂教学的过程与逻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例体系、研究实证及过程性评价等,有望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性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作者刘畅系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田锦系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1]曹理,裴芳.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