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文摘   2024-11-25 10:01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下旬刊(第15期)

课题:本文系2023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学生劳动教育培养路径实践研究”(ZB2023069)研究成果

中职语文作为职业教育人文性、工具性兼具的基础学科,天然具有德育功能优势。职业院校培育出来的毕业生,最终是要服务社会,需具备文化基础知识,也需掌握初级专业理论与技能、更需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优秀的劳动品质。本文重点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融入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贯彻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20日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职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把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要求[1]

(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使命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之一,也是历朝历代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类似“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古训有很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同时,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可以促使劳动精神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扬。

(三)丰富学校育人内涵的必然选择

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是学校育人内涵的重要内容。融入劳动教育的语文教学实践,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强健体魄,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学生进入职场、为今后的美好人生做好准备。

二、中职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劳动课,也有进行劳动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劳动教育依然没有引起部分师生、家长的足够重视,仍是教育教学系统中相对薄弱的部分。

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指导教师,课时量也非常有限,劳动教育无法得到更有效地开展。社会上“重学轻劳”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于扭转。智能化社会趋势下,部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少了必要的劳动参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是很多学生在家生活的状态。于是有部分中职学生劳动观念不强,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且劳动不主动,拈轻怕重,敷衍了事,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中职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研究教材,挖掘劳动教育内容

中职语文教材的特色之一,是强调教材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注重融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材中与劳动有关的教学内容还是很丰富的,有阅读文章,比如,《我的母亲》《金大力》《“探界者”钟扬(节选)》《国家的儿子(节选)》《闪亮的坐标——劳模王进喜》《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等多篇文章,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可以感受到老舍母亲、金大力的勤劳品质,“时代楷模”钟扬的敬业精神,当代科技知识分子典范罗阳的奉献牺牲,可以从王进喜事迹细节上感受石油工人群体的劳动精神,从闽宁镇的变迁凸显劳动的价值等。有口语交际,如《介绍工艺流程》《接待》这几个教学内容,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多是侧重实践。比如《介绍工艺流程》的练习,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的某一产品为对象,介绍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学生要做好这个作业,要亲自动手实践过或研究过,再来介绍工艺流程,效果才会更好。《接待》的作业是要求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设计行业接待中的典型情境,学生模拟接待,在模仿中进行劳动实践学习。有语文综合实践,如《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 关注环保”宣传展》《奏响蓝色畅想曲——“保护水资源”》等,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调查、拍摄、整理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保情况,增强他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调研能力。职业模块的《洽谈》《答询》《解释与致歉》等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洽谈、答询、解释与致歉等技巧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服务为先的岗位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课堂,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一是创设情境,融入劳动教育。中职学生多数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语文课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作品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例如在讲解《金大力》这篇课文时,播放金大力早出晚归在工地干活的场景,在家帮媳妇挑水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金大力勤劳负责的优秀品质。

二是设置问题,植入劳动意识。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设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加深劳动意识的植入。以《边城》为例。在分析“爷爷”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可提出“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这句话体现出爷爷怎样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个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对人物有较深认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进而借势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的引导。

三是设计写作,培养劳动品质。写作教学是培养劳动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后,可以围绕“劳动”主题进行写作设计,而学生写作过程就是对教材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内化过程。写作教学还可以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或学习劳动技能后,要求学生对劳动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对劳动体验进行描写,深化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是用好信息化教学,培养劳动观念。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媒介,更系统地展示劳动发展史、劳动技能,以及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劳动创造的文明,更形象地理解是劳动在改造着这个世界,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树立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价值观。

(三)课外拓展,强化劳动教育体验

一是积极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课外阅读,是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延伸。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给学生列出与劳动有关的课外阅读书单,书单里可以有古诗词,如《诗经》里的《周南·芣苢》、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五)》、王维的《春中田园作》、李白的《下泾县凌阳溪至涩滩》、白居易的《卖炭翁》、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可以有文学类的书籍,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可以有社科类的书籍,如檀传宝的《你不全知道的劳动世界》,这本书是青少年劳动教育读本,它从劳动的历史、形态、主体、准备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呈现劳动创造历史的真相,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笔者在教学《“探界者”钟扬》后,会推荐学生阅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三篇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以张秉贵、袁隆平、屠呦呦等为代表的模范人物的风采,领悟他们忘我奉献、执着进取的精神。

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宣传周”,开拓劳动教育途径。笔者所在学校从去年开始在每年五月份第二星期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周”,宣传周里活动很多,如学校组织各班开展劳动主题活动,聘请能工巧匠进校园开展劳动技能知识讲座,邀请劳动模范到校讲述优秀事迹,举办“五一”国际劳动节征文活动等。语文老师可以配合班主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学生努力准备,争取在班级主题班会上主动发言;用心构思写作劳动主题征文,积极投稿。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思想上受到正确劳动观的引领,行动上培养了自己的记录、表达的能力。

三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劳动基地实践,丰富在校生活内容。学校劳动基地包括食堂、学校农场、学校绿化带、花坛、草坪、卫生间、校道、楼道等。食堂帮厨是符合条件的同学才能参与选拔,教师要鼓励被选拔上的同学坚持,要细心耐心,遇事多思考,不懂要多问,且要按食堂规章要求做事。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参与学校农场实践体验,实践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实践计划,要求学生活动中要认真记录劳动过程,详细描述自己在实践中的发现与体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

四是布置好寒暑假“劳动”作业,培养劳动兴趣。暑假、寒假时间较长,是学生休息的时段,更是学生劳动实践学习的绝好机会,教师可以和班主任配合,布置好假期作业,共同引导学生过好一个充实、有趣的假期生活。

五是鼓励学生参加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增强劳动认知。本县区域内有很多特色经济产业,学校每年会有计划地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相关的劳动,比如茶叶制作、食用菌培育等,这类劳动实践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相关专业技术的同时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提高对劳动的认知,尊重劳动者。对于这样的活动,语文老师需提前做好功课,引导鼓励学生用心认真体验,学有所得。

六是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劳动体验。勤工俭学是一项非常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更稳地走向社会。学生参与勤工俭学,在获得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可以锻炼自己,有助于养成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勤工俭学的经历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从“语文就是生活”这个角度来看,中职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勤工俭学社会实践。

七是积极开展学生志愿活动,提升劳动价值感。志愿者服务和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有着较高的契合度,通过志愿服务来推动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综合实践内容,开展以“点亮爱心 奉献青春——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明确各成员职责和任务,完成后汇总、点评。在帮助空巢老人们打扫卫生,以及陪伴老人的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有爱心、懂感恩、尊重劳动的美好品质。

八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活动,促进职业劳动能力。实习是中职学生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习劳动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基础。另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检验学生在校语文学习的基础,比如写实习工作计划、实习工作总结,介绍所实习岗位的工作流程,如何与同事、领导沟通,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该如何处理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心态,积极参与实习劳动实践,把它作为学生语文学习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品味实习劳动,将语文学习和实习劳动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施语文教育教学,使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提升更快。

中职语文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探索,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做好教材研究,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不断提高课堂的授课效果,加强劳动教育引导,积极拓展课外活动途径和平台,强化学生劳动体验等方面的继续探究,同时语文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用心继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者系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注:[1]缑晶.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创新[J].科技风,2023(28):19-21.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