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文摘   2024-11-24 10:02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中旬刊(第14期)

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已经从对学生简单的音乐技能传授转向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挑战,提出了学会捕捉生活声音、强调速度的重要性、采用“四步”节奏训练法等具体教学策略,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加动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表达自我。

音乐节奏训练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音乐表演的技术精准性,还会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有效的节奏训练策略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部分教师依赖于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通常会限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削弱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音乐节奏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尽管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到节奏训练的效用,但部分教师未能深入探索并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影响教学成效。

(二)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调整

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难以在音乐学习上集中精力,不能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创新的教学元素较少,课堂氛围较为单调、乏味,在这样的环境中,部分学生就不会主动探索音乐概念,尤其是在节奏感的培养上,学生更依赖于被动接受,而不是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理解。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复制教师的指令,没有花心思和时间去真正理解音乐的本质,限制了自身的音乐理解能力发展,学习成效不佳。

二、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音感,锻炼节奏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能够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音感,促进其节奏和技能的锻炼。精确的节奏感是音乐表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构成音乐作品的基础框架。学生在练习节奏时,需要具备对不同音符间隔的敏感性,提升对音乐细节的把握,增强对整体音乐的控制能力[1]

学生在节奏练习下,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变化。节奏的准确把握使得演奏更加流畅,表达更具感染力,同时也为集体演奏中的协同作用打下基础。音乐节奏的训练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复杂音乐理念的即兴表现能力,这些都是音乐教育中尤为重要的方面。

此外,节奏训练的实施不仅限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本技巧后,可能会尝试更多样化的音乐创作,从而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创造性。这种训练方式鼓励学生探索音乐的多种可能性,培养其艺术表达能力。

(二)培养感受,增进交流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为对节奏敏感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强大的表达工具,使其能够更精确地捕捉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波动。学生练习不同的节奏模式,能够学会如何在演奏中传递激昂、宁静或悲伤等不同情绪,这种能力是音乐交流的核心。

节奏训练能强化学生的倾听技巧,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能力。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准确的节奏感使得学生需要细致地聆听同伴的演奏,以保证整体的协调。这种倾听不只是有关音符的准确性,更包括对演奏者意图的感知,促进群体间的沟通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渐学会如何在表演中与他人协作,共同创造协调一致的音乐体验。协作过程中的相互支持,能够加深学生对团队合作的理解,这在其他领域的团队协作中同样适用。

多样化的音乐风格的节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在音乐上的精细感知,使学生接触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技能的综合提升,为学生未来在多方面的人际交往与职业发展中奠定了基础。

三、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声音,注重节奏的训练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如雨滴落地的节奏或是城市交通的律动等自然界与人造环境中的声音,让学生认识到节奏无处不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宽学生的感知界限,让学生能够在非传统的音乐环境中进行探索[2]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声音的关注,逐步形成对节奏的基本感知,将抽象的音乐理论与日常经验相结合,使音乐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应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识别节奏,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教师要教导学生如何将捕捉到的生活声音转化为音乐语言,进而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并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提取音乐素材,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应注重生活声音的节奏训练,促进学生对音乐与环境关联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使得音乐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体验,随着学生在这一训练中的逐渐成熟,学生对音乐的应用将更加全面。

例如,在设计《春之歌》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聆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小溪流水的潺潺声等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感知这些声音的节奏,逐渐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回到课堂后,教师应结合课文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引导学生表达鸟鸣、春雨拍打屋顶的声音等。学生可以讨论这些声音的节奏,更深入地理解节奏的概念,并将其与课文中的春天景象相联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模仿春雨的拍打声、鸟的鸣叫声等声音。学生可以利用口语、身体语言或简单的乐器来表现这些声音,进而体验节奏的变化。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基本原理,并鼓励学生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节奏组合。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捕捉到的声音,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结合课文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将自己的想法融入音乐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对节奏的理解。

(二)强调速度的重要性,把握音符间的时间距离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练习如何在演奏时精确地计算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使学生体会到在快慢不同的乐章中,时间控制对于音乐整体效果的影响,通过练习具有不同节奏的乐曲,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理解节奏在音乐结构中的作用。这种练习不只是模拟已有的音乐作品,还涉及创造性的节奏组合,使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音符间的时间距离。

教师可以采用节拍器、视听材料和节奏练习软件等多种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感受音乐节奏,让学生掌握如何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应用恰当的节奏[3]。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细节的敏感性,强化学生对于音乐时间的内在理解,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教师应对音符间的时间距离进行深入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节奏,使学生可以更自如地与音乐“对话”,享受音乐创作所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打靶归来》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重点关注歌曲中不同部分的速度变化与音符间的时间距离。歌曲中快节奏部分的音符持续时间较短,慢节奏部分的音符持续时间较长,学生要在聆听中分析、感知时间距离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音乐作品整体效果的影响。

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描述的情感,并与速度和时间距离进行关联。在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演奏练习,通过使用节拍器、视听材料和节奏练习软件等多种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准确地感受音乐节奏,掌握速度与时间距离的变化。教师要反复强调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和节奏的精准掌握,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演奏技巧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和时间距离的理解。

(三)采用“四步”节奏训练法,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第一步,教师应引入基本节拍概念,利用拍手或敲击桌面等简单的节拍练习,让学生熟悉节奏的基础模式。在此阶段,学生重复简单的节奏单元是构建复杂音乐理解力的基础。

第二步,教师开始融入变化的节拍,比如加入休止符或改变拍号,提高学生对不同节奏模式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实践如何在不改变基本拍号的前提下应对节奏的变化,从而增强对节奏结构的理解。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节奏应用于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学生要选择适当的曲目,复现已知节奏,并尝试对节奏进行创造性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集体演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练习如何将个人的节奏部分与他人的演奏协调一致,深化对音乐整体性的理解。

第四步,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节奏创作,让学生创造自己的节奏模式,并应用到新的音乐作品中,鼓励学生探索个人音乐表达方式,编创独特的节奏组合,展现个性化的音乐创意[4]

例如,在教学《红河谷》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入基本节拍概念,让学生用拍手或敲击桌面等方式跟随简单的节拍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节奏的基本感知。教师要逐步融入变化的节拍,加入休止符或改变拍号等,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逐渐提高对不同节奏模式的感知能力,学会在变化的节奏中保持稳定的节奏感。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节奏应用于具体的音乐作品《红河谷》中。教师需展示歌曲的乐谱,用电子琴为学生演奏歌曲的旋律,并指导学生边做指法边演唱曲调,让学生将所学的节奏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演奏中,加深对节奏的理解。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节奏知识,体验到音乐合作的乐趣。课程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节奏创作,尝试编创独特的节奏组合。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歌曲原有的节奏模式,加入新的节奏元素或者创造新的鼓点,以增添个性化的音乐特色,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并在实践中体验到音乐创作的乐趣。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捕捉生活声音、强调速度的重要性、采用“四步”节奏训练法等策略来悦动课堂,让学生把握节奏、互动练习并掌握音乐节奏,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作者系惠水县芦山中学教师)

注:[1]郑魏巍.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艺术教育,2020(03):41-44.

[2]马晶.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17):187.

[3]张进.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5):185.

[4]刘潇.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索及思考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06):126.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