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中旬刊(第14期)
本文首先阐述了审美能力的内涵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育手段过时,缺乏创意;教育素材的更新滞后,缺少现代感;教育评价单薄,缺失严谨性等。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包括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借助多元化活动完善教学评价等。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艺术鉴赏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美术欣赏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1]。
一、审美能力的内涵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审美能力的内涵
审美能力是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不单涵盖了对优雅外形与实质的察觉,也涉及对美的情感和深层含义的透彻领悟。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审美能力作为学生全方位成长的关键要素,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情感、伦理以及社交等多个层面的进步。在美术欣赏课堂上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各种风格的艺术创作,这样有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发想象、提升创新能力,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其深入领会和欣赏艺术创作至关重要
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利用独有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来传达观念与感受的产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领会艺术创作所表达的讯息与情感,探究艺术品背后的寓意与价值。这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其将来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跨文化沟通技巧
艺术创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关键要素,映射出各个时代、各个区域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底蕴[2]。通过鉴赏源自多样文化背景的艺术创作,学生可以领会各种文明的独特性,同时提升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初中美术欣赏课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旧面临若干挑战。
(一)教育手段过时,缺乏创意
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育手段,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精神。他们对技巧的教授过于专注,把美术欣赏课简化为信息输入,却疏忽了对学生美感、领悟能力的提升。这样难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美学修养有所欠缺。
(二)教育素材更新滞后,缺少现代感
部分初中美术教学资料未能与时俱进,所授课程内容与当下社会的发展不同步。部分教师对课本内容过分依赖,忽视了对当前艺术演变动向的认识与关心,也未能把新兴的艺术样式、风格及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学生对现今艺术发展的情况所知甚少,难以与时俱进,同样难以形成具备当代特征的审美理念。
(三)教育评价单薄,缺失严谨性
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技巧和外在形式的评定,却忽视了在美感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和创新性的展现。部分教师依据作品的技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却忽略了学生在欣赏作品时的个人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
三、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运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技巧比如情境式学习、研究式教育等,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与领悟能力。
1.情景模拟法的运用
情景模拟法是依托于重现实际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得以在逼真的背景下领略美、感受美。在鉴赏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可以提前筹备一些实际的向日葵或图像,打造一个洋溢着阳光与生机的学习环境[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向他们阐述了梵高的人生轨迹,帮助学生掌握创作背景下的传奇。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交流研讨,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各自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会。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不止能够体验到梵高艺术品中独有的色调与笔触,也能够领会到作品所表达出的乐观进取的心态。
2.研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研究式学习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通过个人的研究与探索来获得知识。当深入研究中国古典画作之际,教师可以提起一系列的探讨题目,例如,为什么中国过往的绘画大师偏好透过山川景致来描绘自然之美?在描绘人像作品时,线条与色调展现出了何种独特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成讨论小组,鼓励他们通过研究信息、互相交流以探求解答。在辩论时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鉴赏力,亦能培养其协作精神与探究技巧。
3.即兴绘画教学策略的运用
现场即兴创作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在教室内激励学生进行即时的艺术创作,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去领悟和展示美。在探索毕加索的杰作《格尔尼卡》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细致地审视画作内的符号与色调,随后鼓励学生基于个人的解读与情感直接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辅导,不应束缚他们的创造力。在最终阶段,教师可以策划一个学生创作的展览与评论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探索和领悟美的本质。
(二)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资料,融入富含当代风貌与文化底蕴的艺术创作。此外,教师也应致力于关注多种艺术门类与流派的交融,扩展学生的美学视角,提升其鉴赏力。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力,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了众多的教学实例。例如,在探讨中国古典山水画艺术时,教师挑选了南宋马远的山水画和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进行比较研究,作品各自映射出南宋与北宋的山水绘艺特色,透过对艺术创作的鉴赏,学生不仅可深入掌握中国古典画作的历史演进,也能体验到画家的个人审美情趣[4]。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艺术发展趋势,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作品。笔者融合了当下艺术演进的动向,精心挑选了几件标志性的现代艺术创作。例如蔡国强的烟火秀作品,借助影像素材,让学生体验一次视觉与科技结合的壮丽狂欢,体会到当代艺术创作者的革新之魂,对经典绘画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紧密联结萌生强烈的好奇心。
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同样专注于指导学生关注各种艺术门类间的融合与相互作用。例如把中国古典图画和旋律相融合,在学生观赏齐白石的作品《虾》的同时,聆听古琴曲《高山流水》,使他们在视觉与听觉的相互缠绕中体验艺术的吸引力。这类跨领域的教育方法拓展了学生的美学视角,让他们在鉴赏艺术品时展现出更广阔的接纳度和创造力。
为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艺术鉴赏活动中,笔者也策划了分组对话活动。通过小组的方式鼓励学生就特定艺术创作进行对话,从多种视角探讨作品的美学价值。这般做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陈述技巧,还能唤起他们的思辨才智,让他们在沟通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进步,持续更新课程素材,专注于多种艺术手法的结合。通过展示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教学实例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展其美学视角。
(三)借助多元化活动完善教学评价
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重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创新能力的展现。在课堂内,教师能够借助观察、询问、交流等手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迅速回应。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学习材料相联系的练习和实际项目,激励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艺术竞赛,从多方面完善教学评价。同样,教师也应当关注评价的鼓励效果,提高学生的美感与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学生自我评价、伙伴互评等多元评价方法,以便全方位掌握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参与情况。例如,可以让学生在鉴赏艺术品的同时编写“观赏记录”,捕捉他们的个人感悟和见解,并通过审阅这些记录来掌握学生的美学思维轨迹。
又如,为了深化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连串充满启迪性和娱乐性的课程活动。在鉴赏知名的绘画艺术时,可以构思一个“艺术品解谜”活动,在观赏艺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尽力推测画作的创作情境、画家以及其艺术风格等独特属性。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下增强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策划“艺术作品鉴赏交流集会”,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并促使他们畅谈个人的观赏体会。在交流聚会中,学生能够自由发表意见,阐述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进而磨炼其语言表达技巧,提升美学评价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关怀与辅导,帮助学生恰当地领会和评价作品,增进其美学修养。
教师可以组织“视觉艺术设计竞赛”,目的是激发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艺术制作活动。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爱好和优势定制挑战性课题,如“校园之美”“家庭日常”等,要求学生在既定时限内完成作品。在竞赛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对学生的创意过程和成果品质的评价,同样不可忽视他们的情感感受和创新性表现。通过这类评价方法,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增进了自身的鉴赏力,培养了审美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资源,创建学生艺术鉴赏档案,汇总学生的创作、鉴赏记录、评价回响等资料,以便持久观察及解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状况[5]。利用这些评价策略,教师能够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教育需求和长处,为接下来的授课活动提供坚实的帮助。
总体来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塑造,并借助多元化的活动完善教学评价,唤起学生对美的创新能力,增进其审美修养。同时,教师需要持续改革授课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教育要求,为其全方位成长搭建稳固的根基。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利用多元化活动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初中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作者系贵州省兴仁市大山镇大山中学教师)
注:[1]王京梅.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钟廷荣.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3):93.
[3]刘肃静.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1):211-212.
[4]李红梅.谈中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4):223.
[5]杨彦生.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08):124+126.